拆解书目: 《爱的五种能力》 所属活动: 厦门鹭岛抚琴分舵拆书家定级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新页TF2-4定级 学习目标: 完成定级

开场: 大家好!我叫叶斐,叶是叶子的叶,斐是成绩斐然的斐,因为我对每个阶段的自己都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所以也给自己取了个小名叫新页,希望每天都是新的一页,每天都有新的改变。今天我要带拆的书籍是《爱的五种能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图书介绍】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爱的五种能力》是由知名情感教练、婚姻家庭咨询师赵永久所著,他提出:爱一个人需要具备爱的能力,它包含情绪管理、述情、共情、允许和影响这五种具体能力。而这五种能力恰恰也是情商的具体体现。该书结合了真实的案例来详述这五种能力,帮助你重新认识爱,修复爱,拥有爱,传播爱。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这本书一经推出便荣获豆瓣9.1分高分的推荐,口碑极好。著名心理学家杨凤池、麻辣情医吴迪、百合网CEO田范江都倾情推荐,甚至有许多读者买了几本几十本用来送人,他们希望更多人看到这本书,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更幸福。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如果此刻你一直单身,迟迟找不到合适的人;或者全心全意对对方好,人家却不领情;在婚前信心百倍,婚后不尽人意;婆媳关系一直处得不理想,很苦恼;正考虑要不要离婚;或婚姻关系中已经出现了第三者等等,我建议阅读此书,因为这正是你所需要的。


第一个RIA


【阅读原文】


情绪是原始的,也是非理性的,因此,它有时是不够精细的,有时也是会搞错的,想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先要学会在众多起情绪的事情里边,先把这样的情绪找出来,并学会管理它们,不要让它们总是出来打扰到你平静的心情,也不要让它们总是来影响到你的生活。

这些的情绪是这样产生的:

一个周末的下午,你约一个新认识的异性朋友两点钟见面,你提议到一个你常去的咖啡馆见面,定好地点后,你把地址通过短信发到他(她)手机上了。

你是一个守时的人,在一点五十分之前就到了,足足提前了十分钟。

看到咖啡馆里没有你约的朋友,你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随后,你顺手拿起了一本杂志漫不经心的翻起来。

时间很快到了你们约定的时间,下午两点钟,他(她)还没有到,你心里有了一个对他(她)的看法:原来这是一个不太守时的人,居然迟到了。

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分钟了,他(她)还没有到,你心想,他(她)居然迟到了五分钟,看来他(她)不怎么把你放在眼里,你有一点点小生气了。

十分后,他(她)还没有到,你压住心中的一些气愤,拿起手机,准备给他(她)打个电话,拨完号码,你深呼吸了一下,并把手机放在耳边听着拨号音。

“对不起,您拨打的号码已经关机!”手机里传来了这样的声音,你更加生气了,你觉得这个人简直是不把你放在眼里。

二十分钟后,他(她)还是没有到,电话依然是打不通,你已经很生气了,心想做人怎么可以这样呢?既然是遇到了事情需要晚来,也要打个电话说一声啊!

你越想越生气,觉得这样的人简直不可交,于是,你拿起手机,放下杂志,走出了咖啡馆。

你生气了,这是潜意识在对你进行提示,那么,你的潜意识在提示你什么呢?

很明显,潜意识在提示你,有人居然不尊重你,你需要给这样的人一点教训,或远离这样的人。

但是,潜意识的工作方法是纯粹感性的,是很原始的,潜意识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这个人不尊重你只是你的一个假设,不一定是事实,事实有很多种可能,到目前为止,你还不知道什么是事实呢?

可你已经很生气了,这就是潜意识原始和非理性的地方。

这个人不尊重你,只是你编的一个故事而已,只不过你很相信你的编的这个故事,所以,你才会很生气,甚至决定马上离开这个地方,再也不想见到这个人。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今天要带拆两个片段,刚才已经让大家先认真阅读了第一个拆页,也许此刻有的人心里会有些不服气,也许他曾经验证过他所谓的假设就是事实,因此在下一次出现类似事情的时候,不自觉地就会按照之前的假设去想象,但这仍旧不能成为你把潜意识呈现出的假想作为事实的理由,毕竟实际的可能有很多种,就算你碰巧猜中开头,也未必猜中结尾。举个我自己身上的例子吧,前段因工作调动调换到新的学院任职,寝室也随之改变,结果被换到比较破旧不堪的老校区公寓,不仅墙壁和木门都非常陈旧,连卫生间和洗浴间的木门全被白蚁蛀光了,仔细看都觉得毛骨悚然。于是联系物业来治理白蚁,还订制了贴墙纸的师傅来帮忙装修,外面阳台的墙面买来乳胶漆自己粉刷,一整天工作下来疲惫不堪。回到家后,看到桌上还堆放了饭后未收拾的碗筷,我的潜意识马上关联成我的老公不心疼我,不爱我,不帮我还给我添麻烦的场景,瞬间就气炸了,正准备开口大骂的时候。我老公满脸堆笑地说:“老婆,今天加班我也刚到家不久,想说你辛苦了一天,留了点汤回来等你喝,所以把碗筷先放着,待会你喝好了,我再一块收拾。我现在把汤热一下,你先在沙发上休息会哦。“看着他转身走进厨房的背影,却留下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的自己。想想,如果当下我是先发了脾气,而我老公本来想体贴心疼我的却因莫名的被误会和被批评也许一下子也来气,跟着起争执,那后果是不是不堪设想,而这一切的源头竟是因为一个错误的假设引发,那多得不偿失啊!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现在请大家仔细回想一下,近一个月内在你的工作或家庭生活中,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在那一瞬间让你有被误解或委屈的感觉。或者是你曾经误解或让对方感觉到委屈的事情,思考两分钟,然后我找一到两个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英:我有一个工作的案例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就是我们那有个门店经理想在店里做个水吧,一来引入客流二来门店能够创收,并在某次会议上向公司提出需要人力物力上的支持。当下我就给她发了短信,希望她能把具体的设想和建议流程发个文字版过来,结果第二天她就发给我了。在我认真查看之后,发现这还不是个简单的事情,这可能需要业务部门的支持大过于培训部门的人力支持,而且包括我在内也还没有想好如何很好的支持到她的门店设想,所以就暂时搁浅了。加上最近事务性较多,我到昨天晚上才想到给她回复了消息,结果她立即做了回复:“没事,我知道了,你又不是负责这项事情的,是我的错,不该和你说。”一看到这个简讯,我一脸就懵了,瞬间感到委屈、感到不被尊重,心情很低落。后来我还是尽可能的调整好心情,往好的方面想也许她当时有困惑才这么说的吧。过了一会,我还是回了条短信,问她是怎么回事,她才说她感觉设想提出来之后,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复,感觉不被重视,同时也困惑是不是不该和我商量要找业务部门的主管商量才是。我这才把心结放下,认真的和她进行电话沟通,告诉她一个设想的提出要给出怎样的数据同时该把策划书呈报给哪个部门较为合适。后来她很感激的对我说,谢谢我这么费心教她这么多东西,她也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了。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在当下确实经历了你拆页中所提到的那样的一个心路历程。

拆书家:是不是当你第一次收到她短信回复的时候,脑中立马浮现一个错误的假设?

小英:是呀,那一刻立马就感觉到很冤很委屈。

拆书家:后来你调整了情绪之后及时做了验证,让原本已经引发的不好情绪一下子通过验证让自己释怀,也化解了本来可能已经产生的误会。

小英:是的。

拆书家:非常感谢小英的分享。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第二个RIA35-40分钟)

一、【R】阅读原书拆页

对于因假设而起的情绪,我们知道那是自己编的故事,是假设,有时可能是事实,有时可能不是事实。我们要管理这类情绪,而不是不作假设。不作假设,人们可能就没有创新和推理的能力了,也就不能很好地分析事物了。

管理这类情绪,有两个方法,可以根据具体发生的事情的类型和重要程度,结合使用。

一个方法是:无为。所谓无为,就是知道自己暂时了解不到真相,而真相又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出来的,并且知不知道真相关系也不是特别大,或者不知道真相也不会引起太大的不良后果,这时,选择什么也不做。简单说,就是知道自己针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每个想法都是假设,不是事实,索性不再作任何假设,等待事情自然呈现真相。

如果你在咖啡馆等朋友,他迟到了没有来时,你管理情绪的方法是:如果他不来也不会给你带来太大的不良后果,你之后也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做,不如就坐在那里,看看杂志,喝喝咖啡,不再作任何假设,因为你知道,你所想的种种可能,都不一定是事实,你没有必要再用各种假设来引起自己的种种情绪,进而折磨自己,你可以心平气和地享受这个下午。这样你的情绪马上就平复下来了,而且你会很享受这个时光,不会因为他的迟到而影响到你的心情,等他到时,或者他主动联系你时,你自然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这样,你就使用“无为”的方法,完成了一次有效的情绪管理。

通常情况下,对方迟到了,都是事出有因,等你知道了原因,你可能就不会有生气这个情绪了。即便是对方迟到的原因真的是不尊重你,你知道了真相再生气也不迟,这样在十次同样的情况里边可能有八九次,你其实是不用生气的。(即便是对方不尊重你,也不要生气,因为你要允许有人不喜欢你。)

我在平时等人时,尤其是有人跟我约了咨询时,我通常会在等待时看会儿书,如果到了时间我等的人还没有到,我不会立即打电话问对方,而是采取“无为”的方式,静静地等待,一般过不了多长时间对方就到了。

另一个方法是:验证。当你有了一个假设,这个假设让你感觉事情可能很严重,你不一定要无为,你可以采取情绪管理的另一个方法,跟随情绪的提示,去验证你的假设,更早地让事实的真相呈现出来。但切记,在你的假设没有得到验证之前,你要牢牢记住,这只是你的假设,这样,你的情绪就会好得多。很多情况下,事实可能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当你发现这一点,也就是事实并不是你假设的情况时,你的情绪就完全消失了。这样,你就有效地避免了因为潜意识这个原始的、非理想的提示方式而额外产生的情绪,那些“庸人自扰之”类的情绪就不会发生在你身上,你也就不会误会别人了。

这个方法,不只是可以管理你的一些情绪,还可以让你和他人之间少产生误会和误解,但也请你务必记得,这个方法,不是不让你作假设,而是在假设没有得到验证之前,你必须清醒地知道,这只是个假设,还不是事实,单单就这一点,就可以让你的很多没必要的情绪消失。

这两个情绪管理的方法,很多时候是要结合的,当你无法“验证”时,你只能采取无为,就像你在咖啡馆等朋友,你打电话他关机了,你无法及时验证了,这时“无为”、好好享受下午的好时光就成了最佳选择了。

管理好这种因假设而引起的情绪,让自己不要再编个故事气自己,你就可以让自己的情绪更加平静,也就能有心情更好地享受生活、享受爱情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其实通过第一个拆页的学习,我们已经很清楚某些潜意识的假设很容易造成当下情绪的不快,更甚者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而通过本拆页“无为”和验证的学习,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在当下管理好情绪,而不会自己编造一个故事来让自己生气和恼怒。好比我老公,从小在父母的溺爱下养成了走到哪东西就丢到哪的坏习惯。想必每个家里都会有这么一个形象,可能是爱人也可能是孩子。不管我怎么和他强调,拿出来的东西用完要放回原位,他总是听归听做归做,几乎一点改变都没有。近来他因工作事务性繁多,经常出差,每每回来总是机票、发票、车票、报告、U盘、证件乱丢一通,为了体谅他的辛苦并保持家里环境的整洁,我毫无怨言的帮他收拾好东西。但他几乎每次找东西都要大呼小叫:“老婆,我那份报告你放哪了?”“老婆,你看见我的U盘了吗?”等等,这潜台词好像是在责怪我把他的东西乱放,让他找不着了。其实这样的潜意识是我长期的忍耐和委屈积累出来的假设,于是现在似乎变得有些条件反射了,只要他一询问我东西放哪,我就感觉内心烦躁,怒火中烧。在学习了情绪管理方法之后,我尝试就此问题和他进行交流,把我内心的假设告诉他,并进行验证。而结果却出乎意料,原来他只是习惯于用这样的方式去寻找在家里丢失的东西,毕竟从小到大他一问,父母就能找出他要找的,所以他认为我也像他父母一样,如同哆啦A梦,需要什么只管说就会有,他压根对我就没有任何责怪的意思,相反他一直很感激我,张罗好家里的一切,只怪他自己坏习惯太多想改老改不彻底。得知他是这样的想法之后,我也释怀了,后来我们协商并特地腾出一个大抽屉专门供他堆放临时乱丢的东西,他只要想找东西就去那里找,这样就不会老开口问我,我也不用老跟在他身后去收拾,而周末他也乐意腾出半天时间专门收拾好该抽屉的东西。同时我也提醒他在下次表达的时候,可以用“老婆,不好意思,我没找到什么东西,你看到了吗?”这类友好的询问语气,会让我更欣然接受。因此当我们能很好的管理起自己的情绪时,反倒会让思路开阔,头脑变得更加聪慧,竟然能够想出一个双赢的好办法,可见拥有管理好情绪的办法是多么的重要啊。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现在为了加深大家对无为验证这两种管理情绪方法的理解,我们现在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小王和小林经常轮流请吃饭,小王的家境比小林优越一些,本来这次轮到小王请客,且请吃饭的地点又比较高档,两人一顿下来吃了800多块。结果买单的时候小王说自己忘记带钱包了。这时,小林的心情发生了变化,脸色有些难看……

现在,请每两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个人扮演小王,一个扮演小林,请双方都运用到“无为”和验证这两种管理情绪办法进行一次良好的沟通。

演练时间为3分钟,现在开始。3分钟后,我会选择一位“小王”和小林,大家一起听听他们是如何运用这两种管理情绪办法进行沟通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虹(小王):糟糕,我忘记带钱包了。

柒功(小林):哦,真的没带呀。(脸色有些难看)

小虹(小王):是呀,今天着急出门,真忘记带了。

柒功(小林):没关系,那就这次我请,下次你请。(有些无奈)

小虹(小王):这次本来是轮到我请的,应该我掏钱,一定是我来请,只不过是你先帮我付个钱,回头给你。

柒功(小林):那要不我先付掉,回头你转账给我。

小虹(小王):好的,没问题。

 

拆书家:在刚才的场景扮演中是是不是感觉到有些尴尬?

小虹:是呀,挺尴尬的,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小英:我听着也感觉到很尴尬。

拆书家:这是一个生活中会出现的例子,因为今天所要掌握的是情绪管理的方法,可能在对白上未必能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在这样一个场景的要求下,参与对话的当事人则会立马体验到心理的微妙变化,我们可以通过事后的讨论把内心的变化说出来。现在就可以进行分享和补充了。

小英:那我来说一说吧。其实在当下被迫要付钱的内心状态是很纠结的,在那一刻只能按无为的状态来处理,让自己的心情瞬间能快速的平复下来,不要有过多的错误的假设在脑海里产生。如果对方说:“没事你先付,我一会把钱转给你。”可能那一刻我立马会很客套的说:“那算了吧,这次我先付,下次你再请也一样。”假使对方接着说:“不行,这次本来就轮到我请,我还是回去转账给你。”那这会就是个验证的状态,被迫付钱的那个人在当下心情会好受很多也会舒服很多。那假使对方是说:“那行,这次你来买,下次轮到我。”那被迫付钱的那个人在当下可能就是另一种不好的情绪体验了。这就是所谓验证得到的信息不一致,对于被迫付钱的那个人心里所产生的情绪反应也会不同。

小虹:在这个角色扮演中,如果我是小林,在发现忘带钱包的时候,我会转身向小王说你能不能先借我八百块,我明天还给你。这样就避免了我在当下假设的对方可能会因我没带钱包而被迫付钱内心有尴尬的局面,也让我们之间的关系不会出现误会和不顺。

拆书家:谢谢小英和小虹,从两个不同的角色出发进行了一次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特别是通过这样直接的剖析把内在的心理变化,用无为和验证的方法巧妙的化解了内心的疑虑和当下情绪的不适。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通过刚才的场景扮演,你对这两种管理情绪办法或多或少有了初步的认识,你觉得在你的工作或家庭生活中可以如何运用这两种管理情绪办法来帮助你平复平时容易引爆你不开心的情绪点或事情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英:我想到我们公司一个讲情绪管理的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就是当你想表达某种情绪的时候,请先在当下冷静30秒。”这就是一个无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让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再去表达,那一刻你的理性就恢复了出现了。而验证就是在理性出现恢复的时间里所能解锁出来的解决方案。所以在我以后工作或家庭生活中找解决方案的时候不要让情绪出现得比理性更快。

拆书家:让自己刻意慢30秒下来,是吧?

小英:是的。

柒功:可慢30秒很难做到哦。

小虹:我讲一个案例,我们部门有个培训专员,工作两三年比较年轻,之前教孩子学英语,也许孩子比较调皮捣蛋,所以她经常发脾气,以至于把这样的坏习惯带到现在公司的面对成人的培训课程中来。有一次课程中,我发现她带着很强烈的情绪在批评学员,一直说是他们的秩序不好导致整个培训效果很差。我觉得她的做法不妥但也没有在当下直接指出来,而是在事后单独找她询问,她竟然没有觉得自己有发脾气,可见她对她的情绪是不自知的。后来我便静下心来慢慢和她分析这样处理的坏处是什么,怎么处理才能有好的效果,也告诉她得学会观察自己的情绪,不要把目光只是定睛在别人身上。所以在工作中我会经常用无为的方式来管理情绪,等事后再进行验证。曾经在我当培训专员的时候,我的上级因为我的一个错误当着全体学员的面批评了我还罚了我50元钱,以至于在那一周面对学员上课的时候,内心始终处于惶恐的状态,甚至有了心理阴影,所以我特别能感同身受类似的情况,尽可能去理解他人,即便对方做得不对,我也会保全她的面子再表达和沟通。

拆书家:因为你有类似的经历所以你不希望别人和你一样产生心理压力,毕竟这需要一段时间的心理建设才有可能迈过去,所以你尽可能的在当下用无为的方式去管理自己的情绪,有可能的情况下在事后再找当事人用验证的方法进行验证。柒功你有什么想分享的吗?

柒功:我爸爸特别爱叨叨,钟点工过来家里洗碗不放洗洁剂他就不停的叨叨,那我说行了,我来洗碗,结果我用水龙头冲水洗碗他也叨叨说我不懂得节省,应该要盛一盆子水来洗就好了,要不水龙头的水一直哗啦啦的流太浪费了。我都快被叨叨得疯了,不过现在的情绪管控力比之前好很多了,要不早就冒火了,但还是会忍不住,怎么办?

拆书家:那你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运用到无为或验证的情绪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呢?

柒功:验证?难道和他说:“老爸,你是不是觉得这水比较浪费?”,我觉得我说不出口。

拆书家:从你的案例出发,我个人感觉在这类事情上更适合用无为的方法,不是凡事都要运用到验证,它和无为都属于情绪管理方法,可以交叉使用的。特别是老人家已经这么长久的习惯养成,没有办法一下子转变,只能转变我们自身,比方我们冷静30秒或逃离当下那种让自己很困顿的场景。

柒功:不可能,我们家就这么点大,他就会一脚踹开门。

拆书家:在那30秒你应该想到的是既然改变不了爸爸,我就改变我自己,我就态度很友好的很真诚的说:“好的,爸爸,我下次会按照你说的方法来做,你放心。”

小虹:可说实话,要别人改变是很难,但改变自己也绝非易事啊。

拆书家:所以我们才聚集到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提升,相互改变。如果不尝试改变自己的心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到最后受伤的可不止一个你而已,整个家庭的情绪氛围和状况都会不好的。

柒功:那看来我得尝试着顺着他来做了。

拆书家: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特别是老人家他所谓的叨叨未必真的是需要你听进他所说的话,而是希望你能关注到他,就像我们常说的刷存在感一样,渴望得到儿女的爱。如果你那一刻不就着洗碗的话题和他一直纠结,可以直接转个话题比方他的兴趣点或者他爱看什么电视剧,最近进展到什么阶段等,结果就会不一样了,你可以尝试看看。

柒功:好的,那我试着好好改变一下自己的心理状态。虽然有时候自己很不想转变。

拆书家:你现在对你的孩子是不是很有宽容度很有耐心、爱心?

柒功:当然。

拆书家:那就把你的爸爸当成你的孩子,就像闽南方言俗语所说的“老人如小孩”,有爱心有耐心宽容的接纳。

柒功:好难哦,多年的生活积累,因为和爸爸的关系一直不好,一直容易吵架。但我愿意尝试改变看看。谢谢。

结语(1分钟)

我们今天通过第一个片段知晓错误的假设会带来哪些不好的后果,在第二个片段之后通过无为和验证的方法来更好的管理和解决情绪问题,加上刚才大家对柒功的案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中延伸出在无为和验证之外比方转移关注点这样管控情绪的好方法,达到双赢的效果。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以及家庭生活中能始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让自己也让周围亲近的人愈来愈感觉与你相处非常幸福、快乐。回去之后可以认真阅读一下《爱的五种能力》这本书,里面有许多案例可以更好的辅助你学会无为和验证的情绪管理方法。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