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来自台北悦读不卡分舵的新会员-杨子宽,
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
我听妈妈说 “我的出生是向别人借钱才生下来的”,小时候我生活困苦,
爸爸希望这孩子带来宽裕的财富,就把我的名字取为”子宽” ,
期许我的三个标签是:
1.才(财)宽2. 事业宽3. 能力宽
我的职业是一名水电工程顾问,有关室内空间水电规划设计,
它是我的能力,也是一份事业,更可以为我带来财富。
【拆书帮介绍】
拆书帮,提倡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法
强调是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
将看到的知识链接自身经验,进而规划应用。
拆书帮可以分为
"个人拆书学习"或是"组织拆书学习",
学会拆书这套方法可以提升自身能力
个人拆书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
让人读完一本书,就等于参加主题培训的效果;
组织学习的应用是
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坊,
引导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低于一位培训师,而且拆书帮是一个非营利的青年组织
是一群学习爱好者在各地组织分舵,
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P103
我知道这种激烈的思维转换并非人人能及,
毕竟让他人或外界条件作替罪羊要容易得多。
但是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应该为自己营造有利环境,
而不是坐等好运或恶运的降临。
婚姻出现裂痕的时候,
只顾着揭发对方的过错不但于事无补,
而且这种强调“错不在我”的做法
本身就证明你是个连自己都无法保护的受害者。
自然更谈不上影响对方。
不断的指责不但无法使人改过迁善,反而会令人恼羞成怒。
真正有效的策略应从自身能控制的方面着手,也就是先改进自己的缺失,努力成为模范妻子或丈夫,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爱与支援。我们当然也盼望能感受这份苦心,进而改善自己的行为。不过对方的反应如何,并非重点所在。
除了好丈夫、好妻子,我们何妨试着做个好学生或好职员。
如果遇上实在无能为力的状况,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情仍是上上策,不管快乐或不快乐,同样积极主动。
有些事物不是人力所能控制,比方说天气,
但我们仍可保持内心或外在环境的愉悦气氛。
对力不能及之事处之泰然,对能够掌握之事则全力以赴。
【I重述知识点】
[What]说明什么是从自身做起?
当你遇到生活里的不如意,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与其等待别人改变,不如创造对于自己有利的环境
[Why]为什么要从自身做起呢?
原文是用当婚姻关系出现裂痕作为比喻,你不断想证明这段婚姻“错不在我”,感觉妳就象是个受害者,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自己,更别说要影响别人。
从自身做起带来的好处,
可以让你摆脱在困境中感到无能为力的心态,
如果没有使用这个方法,带来的坏处是问题变得更糟,或是维持现状。
[How]如何做到从自身做起?
1、自身可控:从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着手
2、改恶向善:改变自己成为理想的模样
3、无私的爱: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爱与包容
[Where]什么是”从自身做起”可以应用的场景?”
我觉得生活里难免会有不如意的事发生,
可是事情都是可以衡量的,
你可以依照这件事影响的结果而定。
举例:投资失利,有人会认为投资的亏损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
但有些人却无法接受,这样亏损对他来说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所以事件结果已经发生,而我们通常会习惯性怨天尤人,
这时候就是使用从自身做起的最好时机。
【A1联系具体经验】
[事件]
今年6月份我的公司有人离职,我的工作量大增,除了要负责自己的项目,还增加了离职同事未完成的项目,有一次工程在验收时,被督导检查到缺失,但是这个缺失是在我还没有接手工作前就发生了!
当我遇到被督导说你的设计有问题,我当下极力想解释事情经过,就是想证明“错不在我”,可是就算我证明这错误不是我造成的,有用吗?答案是没用。
督导只知道这项缺失是我们公司造成的,设计缺失还是要我们公司善后处理,最后公司还是请我去处理这件事。
[反思]
在这件事,被工程督导发现设计缺失,当时我只是陷入不满的情绪,觉得自己倒楣透了,我私下一直抱怨前同事,我虽然有能力完成这件事,但是心里不满做事也很消极,等待公司指示要怎么解决问题。
如果我能运用”从自身做起的方法”,从消极被动转变为积极主动:
1. 自身可控:透过自己的设计专业,积极给出公司处理的方案,把困难当作是磨练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2. 改恶向善:做为一位专业的设计顾问,可以发现问题,提供解决办法带领团队完成专案。
3. 无私的爱:对于其它人的批评,我能无条件的接受与包容,把这些声音当作是正向的回馈,提供给我更好的处理办法。
【A2具体应用】
那我要如何在工作中运用思维转换的原则呢?
[目标]
我要运用”从自身做起的方法”,在这周五17:00以前完成前同事未完成的设计图。
[行动]
我的步骤如下:
1、自身可控:我可以运用我的设计专业,检查要缴交的设计图。
2、改恶向善:我可以加入一起画设计图,先做出范例带动团队一起做。
3、无私的爱:我可以给同事更大的包容,检查设计图遇到同事设计错误,
我可以安排时间教他,让他学会设计原则避免下次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