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如何进行功利性读书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吉淑娟。我的标签是IT的产品经理,也是一名学习爱好者,感谢大家和我一起在拆书的路上共同学习成长,我今天拆的级别是3-1,用时大约为15-20分钟。
【学习目标】
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在阅读时,(可观察的动作)能够使用“功利读书法”三要素,(具体内容)判断阅读学习的内容,(完成程度)是否可以帮助自己高效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
【图书介绍】
【场景】
2017年,我加入了拆书帮,当时在古琴台舵,像现在每周一样特别勤劳去拆书,拆完书后,当天还输出文章,除了拆书帮,还参加了武汉的各种读书社群,线上报了不同课程,一年不仅看了大几十本书,还学了几十门课,但是后来发现书是看了,课也是学了,除了营造了自己忙碌的身影,好像什么也没学到?再后来就没有坚持不下去了。
【提问】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像我一样,看似努力,却收效甚微,久而久之,坚持不下去,最后不了了之呢?
【影响】
这就是所谓的低效的勤奋,总是低效而无用,不仅无法解决你的问题,还会让你的压力倍增,甚至开始怀疑人生,给自己带来极大困扰。
【解决】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这本书,就为我们分享了如何通过“功利读书法”,让我们在有效时间内取得好的效果,摆脱低效的学习,学以致用,快速升级认知,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接下来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来阅读这个片段。
为了让现场体验感更强,请小伙伴们分一下组,我们一共6个人,就做为3组来讨论。
【原文片段】《跃迁》p121
我们从小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怎么又在玩,没有读书啊?”而你只要一读书,不管有多慢、读什么书,大人就不打扰你了,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一个概念:学习总没错。
这个思路是错的。在知识匮乏、非终身学习年代,学肯定比不学好;但是在今天知识爆炸、终身学习的时代,“为什么”(why),“学什么”(what )、“如何学”(how),比“学就好了”(do)更重要。
介绍一个概念“认知效率”:认知目的 认知收益和时间精力之比。
同样的认知资源投入,会有完全不同的回报,这就是认知效率的不同。认知效率低的人,都在做低水平的勤奋。牛人的真正秘诀是在最精华的资源上,以高很多倍的认知资源来学习,认知效率是你的很多倍,高手的技术就是“投入产出的非线性” 。
提高认知效率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极强的目的性”, 我称之为功利读书法。
一个新知什么时候习得效率最高?
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的时候效率最高, 即有目标导向、有即时反馈、最近发展区。 简单地说, 能解决当下问题的、 学了有地方用的、 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
为什么在国内学个英语口语12年都学不好, 丢到国外3个月就能交流了? 因为在国外, 交流是刚需, 有地方练习, 老外对你的发音很宽容, 难度适中。 这种时候三个条件都具备, 效率就高, 学得就快。
所以你反过来也能理解, 为什么刷那些“管理者必读的××本书”的书单,对你意义不大, 因为这些认知资源的目的性弱, 缺乏实践环境, 且难度不一。
好,看到小伙伴都已阅读完毕,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片段。
【what】
(提出概念+举例辨析),这个片段就讲了功利读书法。
什么叫“功利读书法”?片段中讲了三个核心要点:能解决当下问题、 学了有地方用、 难度适中的知识。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个小例子是不是属于“功利读书法”这个概念?我们一起通过几个案例来分辨一下 。
(强化概念讲解)
案例一:
朋友家孩子特别爱看书,小学4年级博览群书,四大名著已经阅读完,各种卡通漫画和悬疑类、历史书籍都是最爱,但是作文还是不会写,家长一直很郁闷,看书很多,但是作文一直不会写,大家认为这是“功利读书法”吗?
回答:不是
针对写小学生的作文,那就不叫“功利读书法”,因为不符合“能解决当下问题”这个条件,她的作文还是不会写。
案例二:
小刘最近入手了一本实用类的经典管理学著作《领导的阶梯》,想要提升管理技能但是这本书厚达五百页,还有很多陌生概念,小刘没把这本书读完。小刘感觉收效甚微,她目前读这本书没地方实践,大家认为这是“功利读书法”吗?
回答:不是
不符合“学了有地方用”这个要点。这也不叫 “功利读书法”。
案例三:
后来小刘经人指点,别人推荐了《即兴演讲》这本书,说能帮助她提升沟通表达能力,但是她阅读起来很困难,内容和案例都生涩难懂,那她这种行为 “功利读书法”吗?
回答:不是
因为对她来说太难了,不符合“难度适中”的要点。所以也不是“功力读书法”。
以上都不是,那怎么样才是功利读书呢?
案例四:
最近经常做PPT,领导说我的PPT颜值低,不满足商务要求,实在没有办法,去学习了《工作型PPT》,这本书不仅对我难度适中,而且可以即学即用,再做PPT时,立马运用上了已经学的PPT技能,领导夸我PPT有很大的进步,同时不仅自己PPT技能在增长,还运用已学习的PPT技能指导其他同事做PPT。
在本案例中我的学习行为算不算功利性读书呢?
回答:是。
因为对我来说难度适中,能解决当下工作中的问题,同时学了还有用得地方。
【Why】
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功利读书法”的能力呢?在过去,我们可能会认为好好学习总是没错的,但是时间花了,效率却没跟上,但现在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随手可得,不同学科交融,如果我们只懂得埋头苦学,没有目的,盲目学习,效率太低了,只有懂得“功利读书法”,才能让你学得更高效。
【how明确步骤】
知道了什么是功利性读书和它的好处,那怎样进行“功利读书法“呢,从拆页案例中,我提炼了以下4个步骤:
1. 明确目标:为什么学,最好能直接解决当下问题,比如拆页中例子会流利说一口英语。
2. 确定主题:学什么,选择一个主题,也就是明确要学什么,比如拆页中一个人把一个人扔国外3个月就能够流利交流英语,因为要生存,必须得首先会说英语。
3. 难度适中:实用性强,在认知范围内能接受,好学易学。
4. 反复使用:用得上的地方,反复使用。
【举例】
给大家举个我自己身上的例子:
最近,孩子一直嫌弃我做的饭菜不好吃,于是就迫切需要去学习做营养又好吃的菜。
于是有了目标动力,打定注意要开始学做菜(确定主题),我就开始去抖音上搜专门的主题菜,比如油焖大虾,视频上介绍的这道菜的内容难易度对我来说就很“适中”,视频中有关于针对不同人的口味、菜品、食材、操作步骤等方面的内容,描述的特别详细,完全能帮助我解决孩子吃饭的问题,孩子们从原来各种嫌弃我不会做饭,到现在直夸妈妈是做饭大神,说明它很实用,能直接解决孩子们吃饭问题,我们家现在每天的做饭之前,先打开看看视频,提前看着菜谱,去买菜、然后根据步骤来学做饭,现在做饭全靠它。
【适用边界】
从这个概念名字中“功利”二字,就能知道这个方法比较适合成人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阅读,
当我们在众多学习的当中无论是书籍还是其他形式的,如何来筛选当前最想、最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方法就比较实用和高效。
如果消遣打发时间又或者看休闲类的小说、散文之类,目的性就不用这么强了。
【预防异议】
“功利读书法”可以帮助你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目的性,从而更加高效,但是高效与否还与专注力等因素有关,相互搭配效果翻倍。
好的,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功利读书法”的四个步骤,大家还记得吗,是明确目标、确定主题、难度适中,反复使用。
【A2编写剧本】
接下来,我想请各位小伙伴尝试想象在未来很有可能遇到的场景来编写一个小剧本,几百字即可,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双方的对话、动作等,整个过程记得使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功利读书法”的明确目标、确定主题、难度适中,反复使用4个步骤。我准备了一个示例和表格供大家参照编写,大家将故事摘要写在表格中即可。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将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他的剧本。
【结语】
刚才小伙伴的分享真的很精彩,非常到位的诠释了“功利读书法”的“4步骤。我们今天学习这个方法之后,希望大家在年富力强、青春年华的时候,多花点儿时间,去挖掘书中的宝藏,为我们所用,提升自我价值。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