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吉淑娟。我的标签是IT产品经理,也是一名学习爱好者,感谢大家和我一起在拆书道路上共同学习成长,我今天拆的级别是2-4,用时为50-60分钟。
【分组】 为了让大家能更好的参与到接下来的学习和讨论中,我们先做一下分组。今天一共有7位小伙伴,从我的左手边开始,前面4人为一组。后面3人为一组,好,请大家都确认好你同组的伙伴,稍后会有小组讨论环节。
今天的现场学习,要给大家带来的书是时间管理类的畅销书《小强升职记》。
【图书介绍】
【F】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是由国内著名的时间管理专家邹鑫写的《小强升职记》。书中不仅讲述了时间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更是道出了高效工作、管理人生的正确姿势。
【A】本书在豆瓣评分8.8分,与其他书最大的不同是它以对话的形式引导读者由浅入深学习时间管理的理念及方法,可操作性强。
【B1】读完本书,我们能学会在处理各种杂事和工作效率低下时,能有效减轻焦虑,缓解压力,同时也能让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任务清单时,快速进入工作状态,高效行动。
【B2】今天的现场学习主要关注如何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焦虑,做到“心平如镜”;以及如何在无压力的状态下高效开启工作,体验开挂人生。
R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1】首先我们进入拆页一的学习,通过今天对拆页一的学习,伙伴们可以学习一种缓解焦虑的工具——“收集篮”,并在现场引导下应用“收集篮”重新加工一个曾经让你感到焦虑的场景,体会心平如镜的感觉。
首先,让我们进入第一个拆页的学习,先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看一下拆页一,看完后请伙伴们示意我。
【片段1】:巧用收集篮,让自己“心平如水”(选自《小强升职记》P69-70)
所以捕捉这个环节就是把‘一切引起我们注意的事情’都收集下来,放到头脑以外的地方,让那座冰山浮出水面,看到它的全貌。
拿我自己举例,我正在聚精会神地准备今天下午2点的会议资料,这是一件重要而且紧急的事情,这时王总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要我联系一下供货商,告诉他们支票会在下一周送去,我应该怎么处理?立即去做吗?不,先记录在一张纸上,然后继续集中精力准备会议资料。这时候研发部的Luke跑过来找我,让我提供新版本软件的用户使用调查报告,我应该怎么处理呢?立即去做么?不,记录在刚才那张纸上,然后继续集中精力准备会议资料。突然脑袋里冒出一件事:就最近项目出现的问题和Eric沟通,怎么处理呢?立即去沟通吗?不,先记录在那张纸上,然后继续集中精力准备会议资料。刚工作了10分钟,张经理打来电话,要我在下周五之前拿出新产品的销售策略。挂了电话之后马上准备销售策略吗?不,先记录在那张纸上。20分钟之后,同事在QQ上问你哪天有空一起去打羽毛球,我回复他我在忙碌中,然后呢?马上考虑打羽毛球的事情吗?不,还是记录在那张纸上。又过了40分钟,孙会计过来将上个月的市场推广费用明细报表递给我。我在接到的时候马上研究一下报表吗?不,将它放在一边,同时在那张纸上做好记录。这时候我突然想起来一个项目的进度计划还没做,这时候要立即去做吗?不,仍然写到那张纸上。其实很多突然发生的事情,并不一定要立即去做。
如果我恰好这样度过了忙碌的3个小时的话,我的那张纸上应该和下面类似。
我管这张纸叫做“收集篮”,纸上写的内容叫“杂事”,将这个过程称为“捕捉”。
【I讲解】我看大家基本都读完了,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片段。
[what]
拆页中介绍了一种工具:“收集篮”,通过将随时出现的“杂事”一并放入“收集篮”。所谓“收集篮”,片段中讲到了写杂事的那张纸叫做“收集篮”。
【不这么做的坏处】
常见做法:当我们正专心工作时,一看见微信小红点常常就会立马点开,孩子来电话说订外卖,马上放下工作开始订起了外卖,一会又想到今天要给妈妈买药,又打开京东买起了药……,一个上午像这样的被突如其他的杂事掺杂在工作中,这就是我们的常态。
坏处: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当下工作无法及时完成,各种杂事确占满了你,让你徒增焦虑甚至处理原来的工作就变成了应付了事。久而久之,也会让自己会感到精疲力竭,对工作失去兴趣;同时委托你办事的人也会觉得你不靠谱而对你失去信任。
反例:比如昨天下午我正在聚精会神的写拆书稿,同事企业微信发信息说项目中有个点不明白,于是我放下拆书稿,开始跟同事讲解,讲完用了半个小时,再回到拆书稿上,发现原来的思路断了,于是从头理一遍,重新来过;还没写多少呢,突然又想着今天是高级项目管理师的最后一天报名,还必须把资料填好提交上去,于是我又放下书稿,在电脑上找资料,好不容易搞了半天信息提交上去了,又回过头来看拆书稿还有一大半没有写完,正准备开始聚精会神的写,办公室有人说台湾的疫情又严重起来了,刚好又看到手机中推送的疫情新闻,要不要去看看啊,不看也没办法去专心做事,后来还是忍不住去看了,果然疫情严重啊;新闻还没看完,就看到QQ孩子班级群里通知要求填写暑假放假的孩子们出行方案,老师要求是尽快填写,于是又开始进去填写...
这一下午本来是要写完拆书稿,而里面掺杂各种类似这样的小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不断的过来,结果,拆书稿也只写了一小部分,因为各种事情的打扰,整体下来效率也不高,拆书稿也没写完,而且自己也感觉特别的累,又面临马上要拆书,稿子还没写完的焦虑。
[how]【细化行动步骤】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感受到了各种杂事带来的焦虑和疲惫,具体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呢,这就运用到了文中带给我们的“收集篮”,具体如何做呢?
第一:停下来。每当出现突发的工作或想法时,先让自己从现在的工作状态中停下来,深呼吸,准备好心态迎接这种突发的改变。
第二:写出来。选择一个适合的工具,快速写下刚刚出现的“杂事”。工具可以是纸质的便签本、手机备忘录、嘀嗒清单等等,重要的是能在5秒内拿出工具。
【反例转正】
如果我们应用收集篮,再看下我刚才的案例,如果能应用收集篮,应该是另一种状态:
首先,停下来,遇到打断,我首先让自己做个深呼吸,当作休息,这样我就不会特别烦躁和焦虑;
第二,写出来,将所有的事情写在手边的小本子上。如下所示:
收集篮
l 项目指导
l 项目管理师报名
l 看疫情新闻
l 填写孩子出行方案
【预防异议】
有的伙伴可能会说,他们经常会使用如印象笔记或者类似工具来记录,这种记录往往是一种待办清单,但是收集蓝,是面对各种杂事怕被遗忘的一种记录,同时也是我们缓解焦虑一种办法,更重要的是下一步行动的起点,所以说培养收集篮也是个刻意训练的过程,好习惯是一步步培养出来的。
【where】收集篮是一个缓冲工具,适合于处理工作或生活中突然出现的,不太紧急的事情或想法;不适合于一些紧急事务的处理,比如突遇急诊、孩子陷入危险等。
【A1】现在,我想邀请大家回忆一下,在过去一周的生活或工作中,有没有这样一个时刻,比如一上班准备工作,突然这个领导给你分配任务,那个领导让你处理一件急事,再比如生活中,你正准备做家务,突然孩子说作业不会做,老人让帮忙弄下手机等,这个时候,你会感觉手忙脚乱和焦虑不安?(显像提问法)
如果有,当时是什么样的场景?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请大家回忆一下,并在小组内分享一下。讨论时间为2分钟,2分钟结束后,我邀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你的经历,并说明你的处理方法以及感受。
【学习者分享】
雨珍:上周一下午在办公室,本来是准备给客户报价清单核对,这个还没有干完呢,领导又催着做合同创建去激活,工作做到一半,又交代让去预定会议室,好不容易预定了会议室,板凳还没坐下来,想起了邮件还没有回复,又慌张处理邮件...
【拆书家反馈】好的,感谢小伙伴们的分享,问下雨珍小伙伴,面临着各种事情被打乱的场景,你的心情是怎么样?
分享人:效率非常低下,感觉什么事都没干,特别焦虑。
【拆书家反馈】:感谢小伙伴的分享,大家的反馈都特别真实,让我也非常有共鸣感,焦虑感伴随而来。
【A1+】回到刚才大家谈到的场景,请大家运用今天所学的步骤(停——写),将刚才场景中临时出现的杂事或想法收集进工作篮。
好的,现在开始讨论,讨论时间为3分钟,时间结束后我邀请伙伴来分享你的做法和收获。
【学习者分享】
请分享人雨珍来分享一下:
【拆书家反馈】感谢小伙伴们的分享,分享的特别棒!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点,每当遇到计划外的事情打断专注时我们就会感到特别焦虑,这时如果用停下来-写出来步骤会让你更加有序,更加合理和从容。
R原文片段:
【点出两个片段之间的关系——】
相信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如何巧用收集篮减少杂事对专注的干扰,但有的伙伴们也可能意识到了,被装进收集篮的杂事,往往会被拖延,或者这里面的事情让我们无从下手,面对无从下手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办呢?
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个拆页的学习:“锚定‘下一步行动’,高效开启行动”
【学习目标2】通过今天的RIA现场学习,伙伴们将学会运用拆、理、定三个步骤快速找到并锚定“下一步行动”,让自己面对复杂的任务清单时,快速进入工作状态,高效行动。(具体可测量的行为要求)
请大家先花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一下拆页二,阅读完成后请示意我。
R:选自《小强升职记》P86-87
拆页二:选自《小强升职记》P86-87
“然后就是让脑袋里只装一件事!”,老付接着说。
“那……我应该取出哪一件事装在脑袋里呢?”
“呵呵,这个问题问得好,脑袋里只装哪一件事呢?我认为应该是‘下一步行动’。”
“什么是‘下一步行动’?”小强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呵呵,我们分成两部分看,‘行动’就是可以直接去做的事情,比如打个电话,而‘下一步行动’就是某一件事情的下一个可以直接去做的事情。比如‘制作项目进度计划’可以分解出若干行动。
这四项都是行动,但下一步行动只有一个:进行项目结构分析,明确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工作关系。
通常造成你拖延、效率低下、行动力差的原因之一就是你在做的是杂事、任务或项目,而不是下一步行动。所以总感觉无从下手,其实最后一步才是真正制作项目进度计划,这时很多人进入的误区,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啊!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你上一刻决定‘现在开始做项目进度计划吧!’,下一刻就会陷入迷茫,感觉千头万绪,注意力始终集中不起来;紧接着你会感到烦躁、压力大。但是当你决定做的事情是‘进行项目结构分析,明确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工作关系’的时候,你会立刻拿出资料进入分析的状态。我说的对吗?”
“的确很有道理!”
“我们的焦点只有一个,就是下一步行动:我每接受一个项目或者从第二象限取出一个任务的时候,我总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下一步行动是什么?’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会在纸上先将任务分解成若干‘行动’,然后去找‘下一步行动’,最后再去执行它。执行完以后,再执行下一个‘下一步行动’,就这样,整个任务就在‘下一步行动’的驱动下顺利完成了。我强烈建议你养成这个习惯:任何时候都问自己‘下一步行动是什么?’要知道,任何复杂的事情都是由简单的‘行动’组成的,就想一个很大的毛线球,只要你找到它的线头,顺着线头,总会把毛线理顺的。工作上的事情是这样,生活上的事情也是这样。所以可以这样说,‘下一步行动’驱动着你的人生。”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观察到小伙伴们都已经阅读完了,请大家跟随我的讲解一起走入这个拆页:
What:拆页中老付讲到做一件任务时,可以将它分解出一系列行动,然后依次完成下一步行动,整个任务就在‘下一步行动’的驱动下顺利完成了。
Why:现实中往往当我们拿到一份任务时,可能很多伙伴的第一反应是“赶紧去做! ” “拿来就做”的起点当然很好,我们称之为“行动力强”,但不幸的是,“拿来就做”的美好起点却常常伴随着这样一个事实:很多事情,当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发现无从下手,困难重重,于是便在事情面前徘徊,甚至做这件事情最后就变成了不了了之。
【意译案例】
上星期,一个准备过1-1伙伴找到我,说马上就到周六要拆书了,急的不得了,拆书稿还没有丝毫头绪,还不知从何做起。
我告诉她:“你应该一次只想一件事情!”
伙伴问:“那我应该想什么事情呢?”
“就是‘下一步你该干什么’!”
“下一步该干什么?”伙伴很疑惑,
“首先,我们可以把做写拆书稿这个事情分解一下,分解成一系列可以直接去做的行动”(拆解)
“这五项都是行动,但下一步行动只有一个,就是首先分析拆书对象,也就是你准备拆哪本书,在确定书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选择片段。(锚定行动)
造成你拖延、效率低下、行动力差的原因之一就是你在做的是一项任务,而不是下一步行动,所以总感觉无从下手,其实完成5个‘下一步行动’才是真正完成了写拆书稿这项任务。”
“你有没有感觉,当你决定要‘完成拆书稿’的那一刻,你马上会陷入迷茫,该做的工作很多,却不知从何做起?瞬间感觉烦躁、亚历山大,但当你决定分析拆哪本书、选择哪个片段的时候却很容易进入工作状态,是这样么?”
“奥,原来是这样!”伙伴恍然大悟,“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只要关注‘下一步行动’就可以了,完成一个,再去执行下一个‘下一步行动’这样任务在‘下一步行动’的驱动下顺利完成了!
【how】(细化行动步骤)那我来结合案例,详细阐述一下拆页当中对于任务完成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3个步骤:
一、拆: 拆解成若干个行动,也即“完成这件事情,需要完成哪些准备?
二、理: 理清先后顺序,可以根据时间先后顺序、也可以根据要事优先等原则进行顺序。
三、定:锚定“下一步行动”: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行动呢?什么时候截止呢?
如刚才的例子中,如果给每一项行动确定一个时间限的话,就变成了如下的表格:
【where】当然,这三步骤法并非适用于所有场合,如果当下的工作可以直接行动,比如给一起拆书,陪家人吃饭、给孩子辅导作业等就不适用,这样的工作只要定好时间去做就可以了;而当你计划开启一项任务,却发现不知从何做起时,可以试试用拆-理-定三步骤来提高效率,比如筹备一个会议、做一个项目等等。
A3:
【给出具体的场景】
刚刚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拆-理-定三个步骤确定“下一步行动”,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的方法。
现在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小周是一位新初入职场新人,公司让他组织下周一的部门会议,而他苦思冥想,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始,他希望通过咨询任务管理专家来解决他的困惑。
【角色扮演】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其中一人扮演任务管理专家崔老师,另一人扮演小周,请扮演时间管理专家的一方应用刚才学到的三个步骤,引导小周对于未完成的工作找到相应的“下一步行动”。
一、拆:拆解成若干个行动,也即“完成这件事情,需要完成哪些准备?
二、理:理清先后顺序。
三、定:锚定“下一步行动”: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行动呢?什么时候截止呢?
每个角色的演练时间为5分钟,过程中可以互换角色,5分钟时会有提示,双方可以交换角色。
【学习者分享】
小周:崔老师,我刚刚接到一个任务,是下周一让我组织一场部门会议,我是刚入职的也没经验,初来乍到,希望您能多多的指点,就目前这项工作,不知道如何下手,请老师帮忙给指导下?
崔专家:小周你真是太谦虚了,我们先来看看下周的部门会议有哪些工作要做,来分析一下,好不好?
小周:好的。
崔专家:首先我们来看下,既然要召开会议,参会人员知不知道有要开会这件事呢?
小周:应该是不知道的。
崔专家:对,所以我们要下达通知。
小周:对对,这就有了下达通知的事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主题等)。
崔专家:既然要开会,你仔细想下我们有哪些准备工作要做呢?
小周:可能有开会的内容、会议文件、会议布置,提前做些水果、物料采购等。
崔专家:很好,很好,你的思路已经打开了,再看看我们还有哪些工作要做呢?
小周:额....
崔专家:除了参会人员外,还有没有人给他们服务呢?
小周:我可能还需要团队,来帮忙一起来做,比如有人来迎宾,有人准备会议资料,有人会场布置,谁来做主持、谁来拍照等。
崔专家:对的,非常好,所以我们需要团队成员,除了这,还有没有其他的呢,比如。有些人临时不能到场啊,有没有紧急协助的。
小周:这点也很关键,谢谢崔老师提醒,我需要做好Plan B计划方案。
崔专家:如果这个会议做完后,要不要对工作做个复盘呢?
小周:差点给这个忘记了,我们还要做个会议工作的复盘,得赶紧记下。
崔专家:非常好,那你看看我们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呢?
小周:基本上我们已经考虑的很周到了。
崔专家:既然刚才说了很多行动项,把刚才记下的事项,你准备哪个先做,进行下排序,心里有没有思路呢?
小周:既然是下周一开会,现在时间已经很紧急了,我们就要立马行动。
崔专家:既然要行动,我们的优先级顺序是怎么样呢,可以根据时间顺序、任务的优先级、重要程度等规则来进行排序,首先要做什么呢?
小周:首先下达会议通知,确定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主题,赶紧让所有参会人知道有这件事。
崔专家:非常好,我们最好能按1,2,3或者ABC代表哪件事要先做,给个明显的标识,就知道顺序,接着说。
小周:整体看了下,刚才列的行动项,根据时间和任务的优先级排序比较好,比如第二步,准备会议文件,根据参会人员,确定会议文件的数量就需要提前准备。
崔专家:很好,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排序的规则,就赶紧排起来,需要注意的是,排完顺序后,再要进行仔细检查核对下,有没有顺序不对的地方,这点很重要。
小周:崔老师您心真细呢,我马上进行排任务的顺序。
崔专家:哈哈,看到小伙子行动力很强啊,一会就排出了顺序,但是你准备具体什么时间做呢,毕竟今天已经是周五了,得确定好具体行动的时间点,方便高效行动。
小周:对的,时间已经迫在眉睫了,上午11:30就要完成会议通知事项的相关下达;
崔专家:对,接下来,就需要你把刚才根据优先级顺序,像刚才一样落实具体的时间点上,这样才更具有执行性。
小周:好的,马上就一一的把每个时间点给落实出来。
崔专家:落实的时间点越具体任务就越容易执行,现在还觉得开一个会议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吗?
小周:没有了,这样梳理下来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崔专家:第一次主持会议,祝你召开成功。
小周:感谢崔老师的精心指导!
【拆书家引导】:现在来问下小周知道下周的部门会议该怎么做了吗?
小周:知道了,思路非常的清晰了。
【拆书家引导】:感谢崔专家的精心指导,小周的认真思考,大家的分享非常的不错,合情合理,将现实的场景进行上演,特别棒。
A2:分步催化
【分步催化1:指向未来的显像提问】
根据刚才小伙伴们的演练,相信已经学会了锚定“下一步行动”,高效开启行动的方法。可以用比如筹备一次大型会议、组织同事去踏青、准备一个丰富的晚宴等场景下,现在邀请大家来设想一下,周一的早晨,你激情满满的看着自己的任务清单,刚要投入工作,却发现无从下手,万分迷茫,请想象一下,你可能在哪些场景下用到刚才讲到的拆-理-定三步法?
请大家思考1分钟,在小组内分享,这个场景会是什么样子呢?分享时间为1分钟;
【拆书家引导】场景是未来一两周之内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可以让我们学以致用的场景,可以描述一下前因后果。
【学习者分享】
佳敏:下周将进行一场培训,一直在思索该怎么做,刚才学了拆-理-定模型正好可以用的上。
雅兰:下周将做个工作计划,如果能根据刚才的三步法,比如确定未来工作目标、制定计划,落实时间点,根据下一步行动,就应该可以做的出计划来。
【拆书家反馈】
大家都分享的很具体的任务,特别的好。
【分步催化2:催化学习者加工未来的场景】
根据上面大家分享的场景,现在你怎样运用刚才学到的“拆——理——定”找到你的“下一步行动”,并设定时间限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请伙伴们用3分钟时间思考,并选择其中一项任务绘制下一步行动表格。
3分钟结束后,我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好,我们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
任丹:马上快中秋了,公司让我开始着手准备做中秋活动培训方案,我原来也没有什么思路,今天听了这次课,马上就想运用咱们的三个步骤,进行拆解下。
【拆书家反馈·总结】
刚才任丹小伙伴说是做培训方案的场景,马上就联想到自己今天的拆-理-定方法,如何去做的问题了,能即学即用,看起来是真正GET到今天学习的点了,非常好啊。
请大家根据刚才说的场景,进而绘制出一张任务行动表格。
分享者行动表格:
【拆书家反馈·总结】好的,感谢伙伴们的分享!刚才从伙伴的分享中可以看到,大家已经掌握了拆、理、定三个步骤如何高效开启行动,也期待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时常使用。
结语:
【强有力的总结】
那么,今天我们的拆解就已经接近尾声了。最后,做一个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工具——“收集篮”,一种方法——找到“下一步行动”,“收集篮”是人生的缓冲器,有了它可以让你摆脱“杂事”带来的焦虑感,坐看云卷云舒;“下一步行动”是人生的驱动器,有了它,可以让你犹如打不死的小强,人生一路开挂,笑看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