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白】简要自我介绍+分组+学习目标
(1) 简要介绍:大家好,先简单做个自我介绍,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小爱,
三个标签:注册公用给排水工程师 两娃母亲 一级拆书家。
(2)分组:今天是腾讯会议,主持人才有分组权限,一会请主持人沿用前面的分组,谢谢。
(3)学习目标:同时,我也为本次学习设定了一个学习目标,通过本次学习后,当我们面对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学会现场运用本次“选择做”代替“不得不”方法3个步骤。
今天拆页来自于《非暴力沟通》
【FAB法介绍图书】
【F】这本书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是沟通领域的一位大家,他不仅在非暴力沟通理论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更有着50多年的实践经验,他荣获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这本书的核心是如何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就是沟通=事实+感受+需要+请求,在困难场景沟通中,运用这个公式,让沟通者平静下来,用爱去感受对方,和觉察自己的情绪和需要,不道德评判,不比较,不要求,实现沟通的初衷,建立和谐友善的关系。帮助人类解决语言暴力的问题,。
【A】 相比其他沟通类书籍,内容简单,易懂,方法可操作性很强。没太多理论性的东西,给出了大量的例子让你更好的理解。
【B1】《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可以视作我们个人的沟通导师,直面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坦诚面对现实,清晰地提出要求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也可以很好的自我觉察。
【B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个拆页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三个步骤,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情时 从自己的需求出发,选择积极主动去做不想做的事情。感觉好就做得好,积极主动去做也会更高效解决问题
下面我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拆页的内容,看完之后向我示意。
【R】原文片段
片段选自《非暴力沟通》第九章 爱自己 P126-P128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_。”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临床报告。几个月前,我已经确信,对我的病人来说,临床报告用处并不大,花那么多时间是不值得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一直费尽苦心准备这些报告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写临床报告,是因为我想从中得到收入,于是,从35年前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没有写过一份临床报告。想到自己少写了无数的临床报告,我的快乐真是无法形容!当认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中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
我清单上的第二项是开车送孩子上学。当我琢磨自己为何要这么做时,我发现,我很欣赏我的孩子从他现在从他们现在的学校得到的教育。虽然他们可以步行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但他们所在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更符合我的价值观。想到这一点,在开车送孩子上学时,我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在这以前,我会说:“倒霉!今天又不得不开车送孩子上学。”而在这之后,我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是为了孩子们能够得到我所看重的教育。当然,有的时候,在路上我需要提醒自己两三次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意义。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拆页介绍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面临各种事情时运用从需求的角度来思考为什么做这件事,用”选择做“代替”不得做“的方法,变被动为主动。
【how】具体怎么做呢?有以下3个步骤:
1、 列清单:将不得不做的事情列在纸上。例如,早上6:00早起做早餐。
2、 加选择:在所列的事情前面加”我选择做“。例如,我选择早上6:00早起做早餐。
3、找需求:思考下做这件事的意义和结果,背后的动机和需求是什么,用”我选择做……是我想要……“的句式写出来。例如,我选择每
天6:00早起做早餐,是我想要给家人丰富的营养可以让孩子家人身体健康。
【why】(2-1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失败的经验))
工作生活中,很多面临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如果为了生活为了面包,默默承受,强迫自己去做,还有甚至昧着良心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或者干脆就消极对抗不做,这样都会导致自己做事情能量低,心情非常不好,做事效率也很低。而采用“选择做”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情时 从自己的需求出发,选择积极主动去做不想做的事情。
【2-2技能点:有举例】
【反例】
上周甲方打电话给我们一个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有个变更需要我们处理。项目负责人让甲方联系我,这个事情我代表各专业去现场对接过。但是我甲方电话来了之后我发现不是我专业的事情,认为这是项目负责人应该做的事情,我就心里很烦躁,特别不愿意做。当时我强迫自己去做,做完心情特别不好,跟领导抱怨了一番,事情做了结果不好。
学习了”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方法后,如果再碰到这样的事情,我会这样来处理(反例变正例):
1. 先列出“处理甲方变更”
2. 在“处理甲方变更”加上我选择。
3. 找需求:我们积极配合解决问题,就能得到甲方对我们工作的认可,领导也会看见积极主动工作态度和能力,能助力自己的职业提升。
【where】
这个方法适合于你认为事情重要,结果对你影响大或者意义很大,那些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上,采用这个方法,可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处理事情。或者你不满足于现状,期待改变,那用好这个方法,一定会让让你心想事成;
但如果是一般人让你做,结果也不重要,可做可不做的事情,那么可以婉拒,就不一定非得用这个方法。
或者如果心里就不想改变,或者想改变却不想找方法,没有执行力,这个方法就未必有效。
【异议预防1】【2-2技能点:有体现出预防学习者可能的疑义】
有小伙伴可能会说:这个事情我就是要去做,如果能让我选择的话,那我一定选择不做。大家可以想一下,每件事情都有它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为什么我不得不做呢?如果做了个这个事情,它会满足我的什么需求?比如能赚到钱,得到大家认同,还是履行责任、逃避惩罚、避免内疚……我们梳理下我们的需求是什么?找到它,我们就会从烦恼和负面情绪里走出来,让自己对事情有更好的掌控感!
【A2】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1】:【技能点:分步催化中,提问中包括情境或场景,有学习者受启发联想到自己的具体应用场景】
我们刚才学习了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方法,现在请大家设想下未来一周或者一个月内有哪些不得不做的场景。注意:一定是没意思、不得不做的事情。
比如:每天早上,你不得不早起去上班。五一、十一小长假,你不得不回家看父母,不能出去旅游。周六你在家休息,领导打来电话,你不得不去办公室加班干活处理紧急问题;每天孩子放学后,你不得不按老师的要求,辅导孩子完成作业并检查……
请大家把自己“没意思、不得不做“的事情写在便签上,给大家2分钟时间准备,我们一会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花生:我每次跟人打招呼,是“不得不”跟人打招呼,小时候受的教育,见面不打招呼是不礼貌的,
丽洁:我不得不上班。
小星星:我不得不社交,比如不得不去相亲,同事非要介绍儿子给我,我不去面子过不去,妈妈说我。
【分步催化2】:【技能点:分步催化中指令清晰,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规划出了以后可以如何做的具体计划】
现在,大家都有了一个未来可能遇到“不得不做”的情境,那么请你再设想一下,如果真的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将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方法来处理呢?
请在便签上写下你的关键词,然后在小组里讨论。2分钟后请小伙伴进行分享。
(2分钟过后)好,时间到,我想邀请小伙伴分享一下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星星:我选择做去相亲,是因为我想给我妈面子,妈妈
刘婵:我不得不准备待产包,我选择做,因为想要万事俱备,想要生产的时候不会出现需要的东西没有。
【总结】
今天和小伙伴们一起拆解了“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三个步骤:列清单、加选择、找需求!
以后面对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时候,大家尝试用起来 ,看看有没有什么改变。感谢小伙伴的积极参与,非常感谢!
书中还有很多精彩实用的沟通技巧,期待我们下次继续共拆《非暴力沟通》,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