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力管理》 所属活动: 东莞乐享分舵第184期线上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精力管理三步骤

开场:

大家好!我的名字是刘馨馨。我第一个标签是“东北人”,我来自天寒地冻的黑龙江,距离东莞有3500多公里,坐飞机需要5-6个小时,虽然在东莞已经有10个年头,但是乡音未改,还是多少有些东北口音。第二个标签“宝妈”我儿子今年8岁,今年上3年级,坐在班级最后一排的大个子,爱好体育,最喜欢打篮球。第三个标签“爱学习”这个“爱”其实里面也有一点被迫的味道,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努力,为了不被甩的太远,所以我一直不敢懈怠,持续学习。

接下来,我给新加入的小伙伴介绍一下拆书法和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主张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改变行为,从而更好地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个人和组织都可以应用拆书法,个人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的应用就是拆书帮的现场学习,一位拆书家将本书里的内容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效果上来说,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记得第一次参加拆书帮的线下活动是木门老师的课,讲的是“跳出猴子思维”,让我见识到了三级拆书家的风采,不亚于我们集团的专业老师水准,所以心理下决心,也要努力成为三级拆书家。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是公益性青年组织,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的使命是将更多学习爱好者培养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今天我分享的书籍是《精力管理》,主题是精力管理的三个步骤,接下来请两位小伙伴帮我读一下原文片段。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在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能力却随年龄衰退时,我们应如何产生并保持全情投入所需的多重精力?我们发现,是三个步骤一目标一事实一行动,保证了变革的特久性,三者缺一不可。

变革过程的第一步是明确目标。面对自己的固有习惯,以及维持现状的天性,我们需要受到启发,做出改变。我们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依照我们最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分配精力?”如今,人们像星际旅行一样超速前进,结果既不愿花时间思考自己最看重什么,也不愿把这些事情放在首要和中心的位置。多数人花费太多时间处理眼下的危机,应付他人的期望,而不是思路清醒地思考什么最重要,并以此为指导做出谨慎的选择。

在明确目标的阶段,我们的任务是要帮助客户梳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并引导他们在人生和工作方面构建切合实际的愿景。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既为变革提供高纯度的精力动力,也能如罗盘一般,指引人们安然度过生活的无常变幻和波云诡谲。

制定变本的计划离不开对个人现状的清醒认知。变革的第二阶段说见面对现实。我们首先向客户提问:“当前你的精力管理情况如何?”逃避沉重而不输快的真相是人的天性。我们常常低估自己的精力管理方式所带来的后果,但又不能坦然地自食苦果。今天喝了多少酒,拿出多少精力面对老板、同事、伴侣和孩子,工作时是否专注又热情。人们在面对自我时往往会戴上“攻瑰色滤镜” 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或者全然否认所做抉择对精力的储备、质量、力量和专注力所造成的深刻影响。

面对现实从可靠的数据收集开始。当客户寻求帮助,我们会带他们进行多项体能测试,细致分析他们的饮食,并提供一份详尽的问卷,尽可能准确地评价他们管理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精力的方式。同时,我们会请他们最亲近的5个人填写一份相似的问卷。这些数据让我们得以直观地衡量他们当下的能力,找出阻碍他们全情投入的罪魁祸首。

变革的第三步是行动,用实际行动缩小“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目前的精力管理方式”与“为达成目标所需要的精力管理方式”之间的差距。在此过程中需要建立以良好精力仪式习惯为基础的个人发展计划。某些仪式习惯有所裨益,某些则纯属为了应急,这是人们的常态。“应急”的习惯或许能在短期内帮我们解决生活的难题,长期来看却会极大损害我们的能效、健康和幸福。例如,靠垃圾食品瞬间提开精力,通过抽烟喝酒缓解焦虑,为了追赶进度盲目地一心多用,放弃更有桃战性的长期目标转而投入看似容易的紧急事件,对私人生活不管不顾等。这些习惯的恶果只会随着时间慢慢显现。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 我们不停地忙着和时间赛跑,却忘记了我们其实精力有限,需要休息、恢复和再生。我们无法改变一天的时间总量,却可以改变精力的准备和质量。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都很珍惜,为了不让自己有遗憾,我们需要找到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通过建立积极的精力管理模式让精力再生,帮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最佳表现,为生活注入不竭的动力和热情。如果不做精力管理过度的工作或者休息,人生就会失去掌控,陷入疲惫和焦虑中。

What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管理精力的三个步骤,1、确定精力如何分配 2、察觉自己错误的精力管理模式 3、构建新的精力管理模式。

Where 不适合工作时间和内容比较固定,时间不由自己支配的人员,如流水线工人,巡逻民警等。

How: 1、确定精力如何分配。精力有限,如何分配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只有梯子搭对了墙,努力爬才有意义。把精力分配到你人生中最重要的目标上,你的目标可以是:成为某领域的专家,好妈妈,好妻子或者是最好的合作伙伴,总之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什么地方。2、察觉自己错误的精力管理模式。如:依靠刷剧、喝酒、抽烟或其它浪费时间或有害身体健康的方式放松自己。有一段时间工作压力很大,于是为了放松一下心情,回家躺在床上就开始刷抖音,因为晚上刷的太晚,白天上班一天都没精神,工作频繁出错,总是被老板训话,本想着放松一下结果适得其反3、构建新的精力管理模式。使用有益身心的方式管理精力,如运动、陪伴、沟通等。定期打一个电话给父母,说说生活和工作上的烦恼,虽然最后事情也没有得到解决,但是压力和坏情绪却会得到释放,因为家人的支持,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享A1便签

故事上周五下班因为堵车平时1个小时的车程,当天用1.5个小时,回到家已经19:30了,很累也很烦躁,于是赶紧冲了一个凉,窝在沙发上刷剧,享受属于自己悠闲的时光。这时,孩子过来说:“妈妈,陪我去公园散步吧”,我不耐烦的说:‘你没看到妈妈很累吗?你就不能自己玩一会吗?”孩子也不高兴的说:“你总是不陪我,哼!”

反思我使用了错误的精力管理模式。刷剧确实能放松精神,获得一时的快乐,但是确伤害了母子感情,浪费的时间,还给孩子做了一个错误的示范。

分享A2便签

目标:下周使用精力管理的三步骤,周六上午有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孩子/家人。

行动:

1、确定精力如何分配。把精力投入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上,将重要的事情放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得到最大的收益。陪伴孩子和家人很重要,就要把更多的精力分配到这个方面。

2、察觉自己错误的精力管理模式

我一直是利用周六上午的时间洗衣服收拾房间,收拾好后一看表已经10点了,感觉美好的周六已经过去了一半,觉得有点沮丧,毕竟在我的认知里,家务并不是最有价值的一件事,还有一些我认为重要而且早上做效果最好的事情没有做,如跑步、看书。

3、构建新的精力管理模式

新模式:把家务劳动调整到周五完成,周六上午有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孩子/家人。

· 周五下班后在公司饭堂用餐/婆婆家用餐,避免回家做饭带来新的家务;

· 家务时间控制在1.5小时内,和小朋友商量好这段时间妈妈要做家务,不能辅导作业,你需要先做能独立完成的部分;

·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给自己和小朋友一个奖励。如:冰激凌、糖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