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请问观察家老师拿到记录表、准备表和拆页了么?
请问各位小伙伴都拿到我的拆页了么?好,现在正式开始今天的晋级。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晋级者游芳。目前在成都读大三,自己比较喜欢到处旅游到处玩,喜欢探索新奇新鲜的事物。我也是一位学习者,路漫漫其修远兮,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高兴在这样一个年纪就遇见优秀的你们,我会慢慢努力的。
【分组】请能够全程参与和方便进行分享的小伙伴在评论区打一波1,看来大家都比较忙,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那我们就自成一组进行讨论,等会儿让大家进行分享。
图书介绍法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拆页选自第十五版的《沟通的艺术》的114页和115页,作者阿德勒和普罗科特。
Feature:特征本书全书分为“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三个部分。豆瓣近6万豆友标记,评分高达8.9分,受到樊登的推荐,畅销40年,中文第14版上市未满三年销量数十万册,再版15次,现在最新版是第15版了,被誉为人际沟通领域的祖师爷,美国人际沟通入门教材。
Advantage:优势 关于沟通的书籍很多,与同类书籍相比较,这本书有关人际沟通的理论介绍,有超过50部热门美剧、电影和真人秀的分析,通俗易懂,容易进行实践,阅读的趣味性强。如果你想在短时间里成为一名沟通达人,那么本书就是你很好的选择。
Benefit:价值 今天,我要为大家拆解的内容是书里提到的【知觉检核】,学习完,你能掌握三个步骤,可以让你避免误解别人的意思,让你接收的信息更准确,让你轻松应对你在生活工作中需要进行沟通的场景。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现场完成RIA后,学习者能够在沟通中对他人的行为有猜测和判断时,使用知觉检核即“描事情三步法”去表达对他人行为的解读,获悉他人的真实想法,使得沟通进行的更加顺畅。
拆解片段来自《沟通的艺术》(P114-P115)
【R:阅读原文片段】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恐怕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人际困境。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们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想象一下别人对你这样说:
“你为什么对我生气?”(谁说我生你的气了?)
“你出了什么问题?”(谁说我有问题?)
“快点!告诉我实话!”(谁说我在说谎?)
即便你的诠释是正确的,然而义正词严、一针见血的评论很可能让对方产生防卫。知觉检核的技巧为你提供了处理这些诠释的更好方法。
知觉检核完整的程序包含三个部分:
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对于先前的三个例子,知觉检核可能会像这样:
“当你大声踱步走出房间,并大力地关上房门时,”(行为)
“我不确定你是否对我生气,”(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比较匆忙。”(第二种诠释)
“你真正的感觉是怎样?”(请求澄清)
“你这几天都没有笑容,”(行为)
“我想知道是否有事让你心烦,”(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觉得比较平静。”(第二种诠释)
“到底是因为什么?”(请求澄清)
“你说你很喜欢我所做的,”(行为)
“但是你说这句话的语调,让我觉得你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第一种诠释)
“虽然这可能只是我的猜测,”(第二种诠释)
“你可以告诉我你真正的想法吗?”(请求澄清)
知觉检核是帮助你正确了解别人的一项工具,它并不假设你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因为它的目的是相互了解,所以这个迈向沟通的检核需要彼此协力合作。除了得到更精确的知觉外,这个检核借着维护对方的面子来减少对方的防卫。知觉检核采用更谦恭的途径表达或暗示:“我知道没有其他线索的帮助,我不够格对你下判断。”而非直接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看完拆页了。接下来,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what 这个片段是知觉检核即描事情三个步骤的描写,是一种比较委婉的表达方式,可以促进彼此有效沟通。
where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一对一的沟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伴侣同事朋友之间有矛盾和问题需要沟通解决,或者对他人的行为有猜测判断,需要确定原因,可以使用这个方法。需要注意要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情绪较为稳定的。不适用于一对多的沟通。
why 【不那么做的坏处】
运用“描事情”的方法,能够让对方感觉到被尊重、被看见、被理解,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达成共识。
【常见做法】在平时,我们经常把看见的事情就认为这就事实,急于对事情给予一个绝对肯定的定义,自说自话,只图自己讲的痛快,根本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认为我们关系很好,不用说明,你也应该懂我的意思,【糟糕后果】这样做可能也会导致对方一头雾水,即使判断是正确的,可能也会让人有芥蒂和不被尊重,产生抵抗心里,增加彼此之间的矛盾和产生不好的情绪。
【反列】
给大家分享一个例子,前天在吃饭的时候,发现我妹妹吃饭的时候不高兴,喊她吃饭的时候也迟迟不来,给她夹菜她也不要。我就生气了,最近都是我在做饭,喊你来吃饭你都多晚才来,给你夹菜你也不要,你有啥子不满的嘛,爱吃不吃。
结果:她更不高兴了,吃了两口就没吃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处理类似事件呢?今天学习的内容就可以帮助到我们。
【How】让我们来看一看,采用知觉检核即描事情的三个步骤吧:
【描】:描述行为。将自己观察到对方的行为进行事实行为的描述,不是主观臆断。
【事】:事与释同音,释就是做解释,诠释行为,至少给出2个诠释。将自己的看法或者想法告诉对方,这里不是肯定句,而是一种假设猜测,可能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需要向对方确认,至少有两种可能的判断,方便别人做出下一步解释,得到事情真正原因。
【情】:与清同音。请求澄清。让对方对他自己的行为做出澄清,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件事情的发生。
【反例变正例】回到刚才的例子,其实自己是想要了解她不高兴的原因,也是比较关心她的,但在表达方式上就比较粗暴了,对他的行为草草的下了结论,指责埋怨,让彼此都不高兴。如果用今天的方法就能够较好的进行沟通。
第一步:描;你今天看起来闷闷不乐的,刚刚给你夹菜问你的需求,你也表示自己不是小朋友,不需要。
第二步:事:你是因为今天过敏吃了药想睡觉,表现的比较疲惫吗?(诠释一)还是今天的饭菜不合你口味?(诠释二)或者是你这几天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吗?(诠释三)
第三步:情:你不太高兴是因为上面其中的原因吗?还是有其它的原因呢?可以和我说说吗?
这样的沟通就能够清楚她不高兴的原因,拉近彼此距离,不会像刚刚那样两败俱伤了。
A1(拆书家提问设计) 刚刚我们学习了在与他人进行沟通的“描事情三步法”,那么请每个小伙伴都回想一下自己最近有没有在工作类似看到公司项目推进不顺利而同事还在翻手机,就认为是同事拖延,对他心生抱怨;或者你一身疲惫回家,推门看到老公躺在沙发上不做饭,你就以为他想偷懒,心生不满等情景呢?
想一想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当时的具体场景是什么样的,你们是如何对话的,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呢?
这个环节我会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思考,也可以简单用笔在便签纸上梳理一下。
好,思考时间到,请大家轮流分享一下,每人最好控制一下分享的时间,在1分钟内这个环节。
方便开麦的小伙伴就开麦回答,不方便的小伙伴就把自己的分享打在聊天区里面。
好,由于时间关系,分享时间就暂停。
再次掌声感谢分享的小伙伴。
(学习者案例记录)学习者经验分享
A1我看到你这个关联的场景之后,我想到了我父亲在上周末的时候下班回来,问我为啥没有做饭,我说今天的工作一直都在线上开会,然后就忘记了做饭,再一个就是我最近的任务比较繁忙,我父亲确说,那是理由吗?我也才下班回来,我就委婉的回答说,父亲,那我以后就提前做,这是我分享的案例。
前两天,就是我家儿子在一个独立房间上网课,我家女儿在我们的客厅上网课,那天我儿子上课的时候,他签到是要开摄像头的,那天我跟我女儿就是可能忘了这个事情,然后我俩就在大声的说笑了,然后我儿子冲出来的大声的说老师都知道我说话了,然后我当时跟我爱人都懵了,然后儿子就回房间去了。
A1+(拆书家提问设计)
拆书帮有个名言叫拆为已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就要用起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拆为已用吧。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回到过去你的那个处理的不太好的场景中,运用今天学到的描事情三步法,你会如何与对方进行具体的沟通,了解到他人的真实想法呢?
给大家大家1分钟的时间思考,同样我将请你们轮流在小组里分享,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方便开麦的小伙伴就开麦回答,不方便的小伙伴就把自己的分享打在聊天区里面。
看到有的小伙伴在聊天区已经写了,由于时间原因,没写完的小伙伴可以等会结束后继续再写,发到我的微信上,后续可以在进行交流。
(学习者案例记录):学习者应用
我还是想来表达就是刚才的那个情景吧,如果我儿子再这样这样冲出来质问得我的时候,就是用咱们今天的这个方法,我会询问一下你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清晰了之后,我再给他说要不要我给你们老师去解释一下,其实是我不小心把这个声音开太大了。
应对前面父亲与我的沟通,我首先会因为想到今天是周末,我先打电话问下父亲,说你今天会回家吗?父亲给我说可能今天回来,我说父亲我今天非常的忙,会议也比较多,你自己可以在外面出去吃饭吗?然后我父亲可能回答哦,好的好的,那你就先忙,我就出去吃饭吧。我觉得这样子避免上面的我的场景。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沟通中的知觉检核即描事情三步法,希望各位小伙伴能够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我的TF2-1晋级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参与。请大家将苹果和洋葱发送到聊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