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录音起止时间为00:00—01:49】
开场
这次我先来个开场白。
不破不成立、不拆不成器。通过拆书,咱们可以将知识转化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感谢各位今天来捧场我2-4的拆书过级活动。
自我介绍
我是代宁,代替的代,宁静的宁。
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职场员工,从事人力资源工作;9岁孩子宝妈;终身学习践行者——致力于提升自我来给孩子做榜样。
学习目标
片段1
大家跟随我学习片段1后,能运用赢得合作四步法,与对方达成合作。
片段2
大家跟随我学习片段2后,能运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对方做出正确选择。
两个片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两个片段是递进关系,只有运用赢得合作四步法,使对方冷静下来,双方处于合作状态,才可以引导其做出正确选择。
否则,对方不冷静,不合作,没法直接进行第二步,没法引导其做出正确选择。
二者可以单独使用,但不如组合使用效果更佳。
分组
在开始今天的拆书之前,我先来分个组。
前三位一组,后三位一组。
【图书介绍—录音起止时间为01:50—03:50】
FAB介绍图书
我今天的拆页选自《正面管教》一书。
【F特征,书中讲什么,用于激发好奇心】
这本书的作者——简•尼尔森,是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
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的方法。
【A优势,用比较突出权威性】
《正面管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家庭教育类实用的书籍。
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被翻译超过16种语言,畅销全球600多万册。
在畅销育儿图书排行榜中,《正面管教》的销量排位第1。
与同类型书籍对比,该书既不是纯理论讲解,也不是纯故事叙述。
它用很多实例说明正面管教的原理,这些原理被奉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B利益,强调与学习者的关系,引发兴趣】
【B1】这本书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回想一下,我们身边大多数父母,在小孩做不好、学不会、甚至犯错的时候,
大多都采用了打骂,吼叫,惩罚或者干脆放纵等错误的方式,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本书提供了52个工具,用鲜活的实例教你如何帮助孩子停止不当行为,
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强、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孩子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B2】这片段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今天的两个拆页片段,讲的是与对方通过赢得合作的方式沟通一致,引导对方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学完也是立马就能用得上。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原文片段。我给大家共享一下屏幕。方便大家观看。
【阅读原文—录音起止时间为03:50—05:38】
【R阅读原文】正面管教P26-27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
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想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
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请阅读完的小伙伴举手示意一下。
【I便签拆书家讲解引导—录音起止时间为05:38—13:02】
好的,我看大家都阅读完了,那我接下来陪着小伙伴们一起学习一下这个片段
【what】
这个片段给我们讲述了赢得合作四步法。
【why】
当遇到孩子闹情绪不配合我们家长安排时大家邹怎么做的呢?对于我自己来说,我经常会有两种表现:
1. 大吼,用声音压制,以家长的身份压迫他完成我安排给她的任务。
2. 可能偶尔也会有耐心给孩子讲道理,但可能也没什么用处后耐心耗尽。
没掌握赢得合作的四步法,沟通起来就会导致孩子不合作,对抗,管教无用。
而学会了这个方法,则可以让孩子与家长的沟通中回归理性,和家长一起关注如何去解决问题,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how】细化步骤
1.表达理解。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2)核实自己是不是正确理解孩子的感受。
2.表达同情。
(1)接受孩子所有的感受以及想法。
我们可以不认同,不原谅,不理解,但是要告诉孩子,我们是可以接受孩子表达出来的感受以及想法。
(2)诉说经历。
把自己的类似经历告诉孩子。将自己的经历与孩子经历叠加,处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
让孩子知道我们的理解不只是说说,而是真正的感同身受。
3.表达自己感受。
参考句式:孩子,在听到你做这件事之后,作为爸爸/妈妈,感觉很悲伤/很开心/很难过/很生气/很担心......
表达感受注意点如下:
(1)态度真诚,友善进行沟通。
(2)明确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对孩子做这件事的感受或者是不做这件事的感受)。
(3)表达对孩子做这件事的期望以及错误点在哪里。
4.引导解决。
让孩子关注如何解决问题。
(1)先让孩子思考,让孩子关注于下一次如何解决问题。
(2)如果孩子没有想法,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
(3)把自己对孩子的建议与孩子沟通,并与孩子达成下一次如何做的共识。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当我们遇到各种对方不配合的场合。
在职场同事之间、生活朋友之间、家庭夫妻之间、与父母、与孩子之间发生的各种不配合的场合,
都可以使用这个赢得合作的四步法去沟通。
【预防异议】
有的人可能觉得这样一步一步做的时候很麻烦,而且孩子闹情绪的时候很多情况大人也并非处在理智状态。不太可能去实现这样的冷静沟通。
而且当我们在一些紧急情况下,比如争执期间,孩子跑去马路上,眼看着汽车就要开过来了,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要继续争执,要当机立断,直接暴力抢救孩子。
还有人觉得强制要求效果就很好,我暴力要求他这样做,孩子也同意了。干嘛还要费劲巴拉的去沟通?
1.至于沟通时机,我想说的是,沟通时机要选对。
在跟孩子沟通时,至少大人沟通状态要是冷静的才可以。
对方是大人时,至少双方要冷静下来才可以去沟通。
2.还有人觉得强制要求效果就很好,但实际上暴力式的要求短期可能效果很好,但长期下去孩子很可能会有反抗以及暴力倾向。
3.在争论期发生危险不沟通暴力抢救没错。但是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A1】激活过去的经验
说到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我的例子:
昨天晚上,我收拾完厨房,上楼看孩子写作业情况(我家是上下楼布局)。我看到孩子竟在玩手机看抖音。交代的作业一点都没做。我很生气,火冒三丈提高音量狠狠地批评了她。我自己认为我为了她的未来去批评她。我没错。
可孩子只含着眼泪说了一句知道了。但就是不写作业。
反思:
事后我结合片段进行了反思,没有一步是做到位的。失败不足为奇。
1.没有表达对孩子看手机看抖音的感受的理解。
也没有向孩子没有核实的这种理解是否正确。
2.没有表达对孩子感受的同情。
也没有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类似的经历。
3.没有表达了对孩子看手机抖音的这件事,我自己的感受。
4.没有引导孩子关注怎么解决问题。也没给孩子提供解决建议。
所以导致了此次沟通失败。
【A1+】:
学会了这个方法,如果再回到之前的这个场景,我一定用赢得合作四步法去给孩子沟通。
我会这样给孩子沟通:
1.表达理解。
妈妈:“孩子看抖音,能学到很多知识(抖音青少年模式,能学很多知识),还不用自己动脑子,对不对?”
孩子:“是的,妈妈。你居然理解我的感受”
2.表达同情、类似经历。
妈妈:“孩子,我理解你这个感受。我自己也愿意看手机、看抖音,我有的时候也沉迷在手机里,拔不出来。”
孩子疑惑地看着我,我点点头。是的。我告诉孩子,我确定我喜欢看手机。
3.表达感受。
妈妈:“但是,你知道我看见你没写作业,在看手机抖音,我的感受吗?我很着急,很焦虑。抖音上的知识很好,但是现在不是你的主要学习任务,我们可以学习累了再看这个,换着来。”
孩子:“好的,妈妈”(孩子此时肯定在想,呃,你只要是能让我看就行,双方初步达成一致)。
4.引导解决。
妈妈:“那孩子,我们来考虑一下下次你想看手机抖音,怎么办可以吗?”
孩子:“妈妈,下次我想看手机抖音的话,我先完成一科作业,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再看十分钟手机抖音,可以吗”
妈妈:“可以的呀,你这个方法不错,很好,以后就这么做!”
【A1激活经验—录音起止时间为13:02—18:50】
【A1】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各位小伙伴们,听完我的故事,大家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请大家回忆一下,过去一个月,自己发生的,需要赢得对方合作的场景。
比如暑假期间,孩子该去上兴趣班了,可是你叫孩子起床去上的时候,孩子就是不起床,还一直喊:“你真烦!”让我再睡会儿;
如果目前还没有结婚或者是结婚还没有孩子,也可以设想一下与恋人、配偶、同事之间,在过去出现的,需要赢得合作的场景,在这个场景当中发生了什么事呢?
大家可以把你想到的场景写到便签上,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强调一下:主要是想场景哦,不需要结合本片段进行分析。
2分钟之后,我将邀请一位小伙伴来跟大家分享。
好,时间到。
那么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呢?
[学习者大辉案例记录]:
我家孩子之前作息还可以。但是上三年级后可能运动量不太大。所以导致精力很旺盛,释放不出来,开始晚上看电视,早起不了。
每次都忍不住跟他吼一顿。喊他睡觉。孩子就讨价还价的说我再看会儿,再看会儿,。等到早上,叫起床不起。也是很闹心的事情。
【A1+反思加工—录音起止时间为18:50—25:55】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好,谢谢大辉的分享。
接下来,请大家思考,如果回到当时的场景,大家将如何应用拆页中的四步法去赢得合作呢?
在这里强调一下步骤:
1. 表达理解、核实理解是否正确。2.表达同情、诉说经历。3.表达感受。4.引导解决。
我把步骤打在屏幕上。方便大家查看。
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
2分钟后,我们再请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大辉案例记录]:
我的例子还是孩子晚睡晚起。
如果回到当时的场景,我会这样跟孩子沟通:
1.表达理解。
大辉:“孩子,你是不是白天学习很忙,也有很多烦心事,不是那么期待着想去学校。所以不想早起。
晚上想着学习一天了,啥事也没有了,就想看个电视。对不?”
2.表达同情
大辉:“我理解你的感受。我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子,也想偷摸看会小人书啥的,导致早上起不来”
3.表达感受。
大辉:“这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一个步骤,我不会强迫你一次就把这件事给纠正过来。这个谁都做不到”
4.引导解决。
大辉:“但是,我想提出我的解决办法,就是每天晚上把作业写完后可以少看一会电视,然后早起时间充裕也可以看会电视,但是要保证你白天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
【反馈沟通】:
我觉得大辉的分享。
优点:我觉得大辉这个场景选的很好。针对上面的场景的沟通步骤详细,逻辑严谨,完美的贴合拆页片段。
也向孩子核实了自己的理解对不对,也加上了自己类似经历。也做到了让孩子关注去解决问题。
缺点:可以先让孩子想一想解决方法,孩子没有思路咱们再建议。
【A2催化应用—录音起止时间为25:55—32:19】
A2催化应用(可选)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通过前面的演练,相信大家已经熟悉了赢得合作四步法。
接下来请各位思考:
在接下来的一周的生活/工作中,注意哦,是未来一周。未来。你可能会遇到需要通过赢得合作四步法来赢得对方合作的场景?
比如说下周孩子可能闹情绪不想上学,还比如下周你和同事正合作着一个项目,他却闹情绪撂挑子不干了......
【行动指令】
请大家把未来一周可能会遇到的类似场景、以及这个场景下怎么运用赢得合作四步法去沟通,都写在便签上。
注意哦,内容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明确的目标,另一部分是明确的行动方案。
那么,目标要注意什么呢?
目标实现的期限是未来的一周内,可以使用赢得合作方法,来帮助我们来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一定是要具体的,结果是可以衡量的,而且是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掌握,能够做到的。
那么行动方案要注意什么呢?
我们要为实现目标做哪些准备呢?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如何运用这个方法呢。
请大家具体做一下规划,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时间2分钟。
【小组分享】
谁愿意主动来给大家分享呢?
[学习者鲁青案例记录]:
我的目标是下周某一天早晨,跟我的女儿用赢得合作四步法沟通一下营养早餐,要吃鸡蛋的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
1.表达理解。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核实自己是不是正确理解孩子的感受。
妈妈:“你不爱吃鸡蛋是不是因为小时候爷爷奶奶给你天天煮鸡蛋吃,吃腻了?所以不想吃?
2.表达同情、诉说类似经历。
妈妈:“你的感受我理解啊,我小时候也是这样,每天妈妈给我做面条,整得我现在面条也是吃够了。”
3.表达感受。
妈妈:“但是,宝宝,你知道吗?学生上学呢需要营养,所以早晨还是必须要吃一些蛋白质类的东西,保持大脑供应。”
4.引导解决。
妈妈:“那我们来想想,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反馈沟通】:
我觉得这个小伙伴的分享很好。
优点:针对上面的场景的沟通步骤详细,逻辑严谨,完美的贴合拆页片段。
缺点:孩子自己认认真真吃早餐,咱大人的感受。或者是没有认真吃早餐,咱们大人的感受。就是这部分再具体些会更好。
【第二片段R原文阅读—录音起止时间为32:19—35:18】
【过 渡】:
好的,小伙伴们,我们通过赢得合作的方式让孩子静下心来了。
但是这只是第一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去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接下来的拆页片段——启发式提问法,能够满足大家的这个要求。
【学习目标】:
大家跟随我完成此片段学习后,能够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对方,尤其是孩子,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原文片段。我给大家共享一下屏幕方便大家阅读。
【R阅读原文】P127-128
我最喜欢的一个例子是,我女儿有一次告诉我,她打算在一次聚会时一醉方休。我倒吸了一口气,说:“跟我说说看,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她说:“很多孩子都那么做,而且看上去他们喝醉了都很开心。”我克制住想要对她说教的冲动,问道:“你现在不喝酒,你的朋友们是怎么说你的?”她想了想,说:“他们总是说多么钦佩我,多么为我骄傲。”我接着说:“你认为你喝醉了酒,他们会怎么想或怎么说?”我能看出她在思考,之后她说:“我敢肯定他们会感到失望。”我跟着又问一句:“那你觉得你会怎么想你自己呢?”这个问题显然让她更费思量。她停顿了一下,说道:“我大概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她随即又加上一句,“我想我不会那样做的。”
如果我不知道启发式问题,以及帮助她探讨她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后果的价值,我也许就忍不住会强加一个惩罚性的后果给她,比如对她禁足。这很可能会促使她偷偷摸摸地去喝醉,而不是相信她可以和我讨论问题。最大的损失将会是她没有机会去探讨她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去发现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I便签拆书家讲解引导—录音起止时间为35:18—41:52】
……好,时间到,请阅读完的小伙伴举手示意。
我看大家都阅读完了,那我接下来陪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个片段。
【what】
这个片段描述了一种启发式提问的方法,引导孩子自己作出正确的选择。
【why】
(通常做法)
当孩子有“一醉方休”这样类似错误的想法时,我们大人通常会怎么做呢?达人通常会站在自己的理解角度,觉得孩子这个想法很荒谬,觉得孩子十分不对,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去指责孩子或者不问青红皂白一顿揍。
(不这么做的坏处)
如果家长不采用引导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那会用什么方法去做呢?会用命令、直接告诉的口气去跟孩子沟通。这样容易让孩子跟大人产生争执,容易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更容易让彼此之间的亲子关系更加疏离。
(这么做的好处)
而使用“启发式提问”可以使我们的对话回归理智和平静,最终以和平的方式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how】
具体怎么做呢?
1.问原因。问对方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是什么。
2.问看法
(1)不做这件事(维持现状)别人的看法。
根据对方的回答,问对方目前现状下他人的看法。
(2)做了这件事(改变现状)别人的看法。
问对方如果改变现状,他人的看法。
(3)做了这件事(改变现状)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3.确认行动
和对方确认是否还要保持原有的想法,引导对方做出正确的选择。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对方想法明显错误,需要引导的场合。
具体场合有职场同事之间、生活朋友之间,家庭配偶之间、与父母之间,与孩子之间,
只要是对方想法明显不合理,需要我们引导其做出正确的选择时,都可以采用此方法。
但如果对方还是有很大的情绪,无法处在一个合作的模式当中,就无法使用这个方法。
先需要用第一个片段方式先赢得合作再用第二个方法去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预防异议】
有人可能会说,我就是这么问的啊,可孩子就只说不知道或者沉默怎么办?
也有人可能会说我和孩子是合作的状态,也用了启发式提问法,可孩子还是认为他原来的想法是对的怎么办?
1.在做启发式提问前,我们首先要赢得与孩子的合作,也就是第一个片段交给我们的方法。
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时间,待孩子开始和我们一起平静的思考后再和他交流。
2.实际上启发式提问适用在对方有明显错误想法的前提下,比如逃课玩游戏,在网上随意打赏主播等等。
如果是模棱两可,他的想法也没有明显错误,只是家长个人不太赞同的话,可能就体现不出太大的效果。
举个例子:今天穿哪件衣服,就不要去引导了。
【意译案例】
给大家分享一个我经历的例子,帮助大家加深一下理解。
说话的背景是我女儿在画画辅导班结识了几个正准备以画画特长准备高考实现加分愿望的高二学生。
他们打算用画画报特长给高考加分。
有一次,我女儿告诉我,她打算不专心学习了,重点放在画画上。
(问原因)
我倒吸了一口气,说:“跟我说说看,你为什么要那么做?”
她说:“别人重点放在画画上,高考也能加分。”
我克制住想要对她说教的冲动,
(问看法—不这么做维持现状,别人的看法)
问道:“你现在只学习,不画画,用成绩考上重点大学,你的朋友、老师会怎么说你的?”
她想了想,说:“他们会为我的学习骄傲。”
(问看法—这么做改变现状,别人的看法)
我接着说:“你认为你只画画,不学习,学习成绩不好,只画画高考加几分,考不上好大学,他们会怎么想或怎么说?”
我能看出她在思考,之后她说:“我敢肯定他们会感到失望。”
(问看法—这么做改变现状,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我跟着又问一句:“那你觉得你,学习成绩不好,只画画得几十分,考不上好大学,你会怎么想你自己呢?”
这个问题显然让她更费思量。
她停顿了一下,说道:“我大概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确认孩子是否还坚持错误想法)
我又问她:“你现在还在坚持你之前的不学习,只画画的念头吗”
她想了想说,“我想我不会只画画的,不学习的。”
【A3促进参与—录音起止时间为41:52—51:47】
[A3]促进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的经历是不是让大家对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俗话说得好,学100遍不如做1遍。
接下来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场景,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去学习如何启发式引导对方做出正确的选择。
场景如下:
假设你是一个女孩子的家长。孩子还差一个月就高考。有一天,她突然跟你说有一个男生喜欢她,想要跟她交往。孩子还对你说,她想同意交往。如果你作为孩子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你将如何运用“启发式提问法”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小组讨论】
请大家用6分钟的时间,按照开场的分组,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共同设计一段对话写在便签上。
随后我将邀请一组嘉宾分享他们的内容。
强调一下启发式提问步骤:问原因+问看法+确认行动三个步骤。
我把场景和启发式提问的步骤发在屏幕上,请大家参考。
时间到了,下面哪两位代表来给我们分享一下呢?
[学习者鲁青(妈妈)、兰兰(女儿)案例记录]:
女儿:妈妈,有一个男生说喜欢我,对我说想跟我交往。我正好也喜欢他。我想同意。
平复情绪,克制说教的冲动。
(问原因)
妈妈:你怎么会有想要同意交往呢?
女儿 :我们班很多人谈恋爱,我看着很羡慕,我还没有谈过恋爱,我也想谈谈体验下。
而且这个男生学习很好,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共同进步,考入同一所大学。
(问看法—不这么做维持现状,别人的看法)
妈妈:那如果你不谈恋爱,继续坚持学习,考上好大学,别人以及家人、老师会怎么看?
女儿:大家会为我感到骄傲,会认为我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女生。
(问看法—这么做改变现状,别人的看法)
妈妈:那你觉得如果你谈恋爱,影响冲刺,考不上好大学,那个男生和你也不是同一个学校,最后分手了,别人会怎么看?
女儿:别人大概带着有色眼镜看我,认为我做了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
(问看法—这么做改变现状,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妈妈:你谈恋爱,影响考试,考不上好大学,那个男生和你也不是同一个学校,最后分手了,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吗?
女儿:我决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后,再决定是否和他交往。
妈妈:宝贝你太棒了。
【反馈设计】
看来这个问题让大家很兴奋,因为大家的孩子以后都可能遇到恋爱问题,那我们此次就相当于提前演习了。
在这个场景当中孩子跟家长说,一个男生想跟她交往,刚巧孩子现在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了。要命的是,咱家孩子还想着同意交往。咱们做家长的,一定一定不能直接上来就揍或者关禁闭哈。这样会适得其反,反而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最后甚至打算偷偷谈恋爱。所以怎样去跟孩子沟通,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态以及高考成绩。请大家一定重视这个沟通方式的问题哈。
而刚才大家的演练,完美的演绎了中国国情下,高考前家长跟孩子沟通的恋爱话题这个场景。
这个演练呢,优点是场景生动,形象,贴近生活。
需要再完善的地方是需要回归拆页步骤,严格按照步骤来进行,否则沟通效果不好。
这次演练中,妈妈问女儿自己对自己看法时,孩子直接说出来解决方案。两步骤合起来了。分开沟通效果可能会更好。
演练非常好,谢谢二位的精彩演练。
【A2催化应用—录音起止时间为51:48—60:00】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通过前面的演练,相信大家已经熟悉了启发式提问,引导对方做出正确选择的方法。
接下来请各位思考:
在接下来的一周的注意哦,是未来一周。
未来的生活/工作中,你可能会遇到需要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对方做出正确选择的场景?
比如说下周未成年的孩子想尝试抽烟喝酒,比如下周孩子闹情绪不想上学......
【行动指令】
请大家把未来一周可能会遇到的类似场景关键词、以及这个场景怎么去启发式提问的步骤,写在便签上并进行讨论。
注意哦,内容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明确的行动方案。
是两个部分哦,目标是一个部分,行动方案又是另外一个部分。
另外还目标要注意什么呢?
目标实现的期限是未来的一周内,可以使用启发式提问方法,来帮助我们来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一定是要具体的,结果是可以衡量的,而且是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掌握,能够做到的。
那么行动方案要注意什么呢?
我们要为实现目标做哪些准备呢?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提问这个方法呢。
请大家具体做一下规划
强调一下启发式提问步骤:问原因+.问看法+确认行动三个步骤。
我把步骤打在屏幕聊天框里。
【小组分享】
时间4分钟。稍后我们来进行组内分享。
好,时间到。谁愿意主动来给大家分享呢?
[学习者兴宝案例记录]:
在下周三五周年庆,我的徒弟小飞做演讲,但是他还没准备好演讲。这件事我打算用启发式提问法跟他沟通一次,来引导他作出正确的选择。预计沟通过程如下:
第一步:做好准备工作
(一)电话与小飞预约沟通时间(时间最好是这周给小飞一些准备演讲的时间);
(二)梳理用这个方法的沟通思路;
第二步:现场沟通
(一)问原因
兴宝打算第一步问小飞,还没准备好演讲的原因是什么。
具体句式参考如下:“小飞啊,我看你还没准备好稿子,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吗?是否需要帮忙?”。
小飞可能会回复一些没完成的原因,比如太忙,或者是遇到困难等原因。
(二)问看法
接下来,兴宝打算第二步通过启发式询问,让小飞思考三个看法。
三个看法包含(不好好准备演讲别人的看法;好好准备演讲别人的看法;好好准备演讲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一问不这么做维持现状,别人的看法
参考句式:“不准备演讲,直接演讲,效果不好,你的朋友、同事会怎么说你?”
小飞可能通过回复这个问题,意识到不好好准备演讲的负面效果是什么。
如果小飞没有意识到负面效果是什么,可以给小飞列举几个坏的结果,影响自我发展以及晋升啊等等。
二问这么做改变现状,别人的看法
参考句式:“准备充足,找人磨磨稿,演讲效果特别好,掌声雷动,你的朋友、老师会怎么说你的?”
小飞可能通过回复这个问题,意识到自己应该好好准备演讲,以换取正面效果。
如果小飞回复不出来正面效果是什么,可以给小飞列举几个演讲好的影响。
三问这么做改变现状,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参考句式:“准备充足,找人磨磨稿,演讲效果特别好,掌声雷动,你自己对自己是什么看法?”
小飞可能通过回复这个问题,意识到自己应该好好准备演讲,为了自己而去努力争取好结果。
(三)确认小飞是否还继续坚持以前的做法
最好的结果是小飞有可能在兴宝这个启发式提问法之下,能够清楚的认知三个看法后决定要好准备演讲。
那么接下来,可以趁热打铁与小飞沟通一下如何好好准备演讲,作为前辈给予小飞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将整个沟通氛围拉升至最高。直至圆满结束谈话。
第三步:若是沟通效果不好的补救措施
如果将来这个沟通,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兴宝再思考一下补救方法。
梳理一下遗漏谈话要点,着重强调一下三个看法。进一步启发小飞看到这件事的后果以及影响。
【反馈设计】
好的,谢谢兴宝的分享。
这个演练呢,有点太简短了。好多步骤都没用到哈。
优点是场景生动,形象,贴近生活、逻辑清晰。
需要再完善的地方有这么几个:
1. 是需要回归拆页步骤,严格按照步骤来进行。
2.行动不仅仅是原文拆页中的步骤,还包括其他步骤。
比如准备工作,我们可以开始沟通之前,你可以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再去沟通。
再比如,事后做个复盘总结,总结自己这次沟通中语气、肢体语言等等有没有问题。下次好改善啊。
再比如奖惩,完成之后可以对自己有个奖励,对吧。
【结束语—录音起止时间为60:00—63:00】
结束语[逐字稿]:
好,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的片段内容。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方法。
第一个是赢得合作四步法,通过表达理解、核实理解+表达同情、诉说类似经历+表达感受+引导解决四个步骤来赢得对方的合作;
第二个片段则是启发式提问,通过问原因+问看法+确认行动三个步骤来引导对方作出正确选择。
问看法,具体时间问三种看法(维持原状别人的看法、改变原状别人的看法、改变原状自己的看法)
两个片段是递进关系,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运用,二选一,当然组合运用效果更好。
希望在座的小伙伴听完今天的拆页后能有所启发,刻意练习,运用到生活、工作中,让自己和外界的关系更顺畅。
之所以,要刻意练习才有效果,是因为只学习,不练习,下次遇到类似场景需要启发式引导时,还是记不住步骤。而刻意练习后则可以记住步骤,形成条件发射,等下次类似场景一激发,自动会套用步骤进行。这才是真正的拆为己用。
以上是今天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