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所属活动: 潍坊筹备分舵拆书晋级活动十一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长期主义思维——享受当下,储备未来

开场:

开场: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解为自己的能力,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拆书活动。

首先要感谢我们潍坊分舵组织的这次线上过级活动,感谢活动的组织者,特别是感谢田妮,感谢大家能够参加我TF3-2的拆书过级。

自我介绍:

正式开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潍坊分舵的杨鹏,木易杨,鲲鹏的鹏。现阶段我有三个主要标签,第一个是交易员,这是我的工作;第二个现在是二级拆书家;第三个是未来的三级拆书家,因为很想拿到这三级个标签,所以作为自己的一个身份标签放这里。

我今天的拆书主题大家也看到了,长期主义思维——享受当下,储备未来。拆页来自古川武士的《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这本书。

分组:

我们今天的学习使需要分组的,我们一会儿看情况,如果需要分组的时候,我们线上根据腾讯会议的提示进行操作就可以。

图书介绍:

正式开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是我自己去年发生的一个事。

事件场景:

有一段时间,我想培养做俯卧撑的习惯,计划每天做50个俯卧撑,为此特意买了两对俯卧撑支架,家里放一对办公室放一对,买回来呢确实用了几天,并且每次做完一组就观察下肌肉长大没有变结实没有,结果发现没什么变化啊就不玩了,现在支架都不知道哪去了。

提问:

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也有很多想要培养的习惯?这些习惯最终养成了没有呢?有没有在习惯养成过程中频繁的去检查,想要看到结果看到变化,没有看到想要的结果变化就不想玩了,放弃了?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培养习惯变得容易一点呢?

影响:

习惯决定命运,一方面是,养不成我们想要的习惯,就很难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另一方面,经常性的培养习惯失败,会让自己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甚至习惯性自我否定,最终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解决:

为了养成好的习惯,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推荐大家阅读古川武士的《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这本书,读了这本书可以明白,为什么以前培养习惯总是半途而废,培养习惯有哪些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遇到困难了怎么处理,到底怎么样才能养成好的习惯。

[A1]大家自测提问设计:

听了图书介绍,大家是不是非常期待呢,但是不要急,我们先做一个测试,下面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做一个测试,通过打分的方式,看看自己培养习惯的时候都有些什么习惯,以下问题,完全不符合打1分,完全符合打6分,测试完成以后大家自己算一下分数看看得分是多少。完成的伙伴可以把分数打在聊天区。

[I]解析自测:

不少伙伴已经打出了分数,像田妮24分,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测试。

这个测试反应的是大家培养习惯的时候是结果导向还是过程导向,现在请伙伴们判断一下,分数高的和分数低的哪个是结果导向哪个是过程导向呢?我们只说结果导向的就可以,就是分数高和分数低,哪个是结果导向的?打个高或者低打到我们的聊天区就可以。

田妮是得分高的是结果导向,答案确实是这样,就是得分越低的说明是偏过程导向,得分越高的说明是偏结果导向。

那么培养习惯的角度,到底是结果导向更好,还是过程导向更有利于习惯养成呢?答案是需要两者结合,从得分的角度可能分数15-20分是比较好的,如果分数太高可能容易出现三分钟热度很难坚持下去的情况,分数太低则是可能连三分钟热度都没有,经常临渊慕鱼却不敢想想说我也织个网。

测试就先讲解到这里,我们可以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使用长期主义五步法(澄清)解决(行为)因为过度关注结果导致培养习惯失败(界定)的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拆页,大概两分钟的时间,因为可能有的人在外边啊,给大家同时也读一下。

【R:阅读原文】

失败的第三个原因是过度在意结果,导致行动节奏被打乱。

例如,本来设定在三个月内将TOEIC的分数提高200分,所以开始培养每天学习两小时的习惯。即便如此,一个半月之后模拟考分数也只增加了50分。这时,对于这样的结果你会感到焦虑,所以决定每天早上多背一个小时单词,在去公司的路上练习听力,周六、日花5个小时认真写作业。就算你这么做,我也可以预见你的计划太过勉强而可能导致失败。

另外,以减肥为例。如果你每天都称体重,看到每个月体重只减了1-2公斤会感到很焦急。或许各位读者也有类似的经验。这时你可能会为了想早点达到目标而不吃中餐,或是每天只摄取1200卡路里热量,采取极端的减肥手段。当然,这么做可以暂时收到成效。不过,后面随之而来的,就是让人更不能忍受的反弹。

就算一个月体重只减一公斤,以这样的速度持续推进计划,六个月就能减6公斤,这也是很大的成果,而且还不容易反弹。

以专注目标来提高动力是很有用的,我也肯定这样的做法,不过,前提是绝对不能打乱习惯的行动节奏。首先应该重视的是培养习惯本身才对。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是整个片段,大家应该是看完或者是听完听我读了这个片段了,那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首先呢,跟大家交流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过度在意结果会导致培养习惯失败?大家还是打到我们的聊天区,就是在这个片段里边,从作者的观点来讲,过度在意结果导致习惯培养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在培养习惯的时候目标是不是完全没有用呢?

看到有伙伴回答了,第一个问题是看不到结果没有动力,第二个问题回答不是。确实是这样子的,看不到结果没有动力,更重要的是看不到结果会改变我们培养习惯的节奏,本身我们是有一个培养习惯的计划的,看不到结果要么放弃了要么去加大力度,总之是节奏乱了以后最终可能就是培养习惯失败了;第二个问题,其实目标是有它的作用的,专注目标可以带给我们动力,还是有它的好处的。

好,大家继续带着我们这两个问题进行接下来的学习,看看到底结果跟我们培养习惯什么关系,目标和我们的习惯养成是什么样的关系。

这个片段讲了一个习惯养成失败的原因,告诉我们过度在意结果很容易导致习惯养成失败,举例说明了为什么会这样。

社会把我们培养成了结果导向的人,我们做事都喜欢追求短平快,但是培养习惯就像投资一样,是需要时间的,很多好习惯并不是开始培养就立马可以见效的。巴菲特说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但是他自己就是慢慢变富的,我们也可以把巴菲特的投资经验迁移到习惯培养上,在培养习惯的路上做长期主义者。

知道了过度在意结果很容易导致培养习惯失败,那么我们怎么跳出这个陷阱,用正确的方法培养习惯呢,分五步,简称长期主义五步法:

第一步,确定愿望,这一步是要明确动机,明确为什么要培养这个习惯,也就是培养这个习惯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环节是目标导向的,明确的目标可以带来开始的动力。

第二步,预期管理,这一步是要进一步明确习惯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对习惯养成过程中目标的实现程度具有合理预期。

第三步,制定计划,这一步是要结合愿望、预期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习惯的具体计划,也就是习惯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频次、动作标准等等,这个计划一开始不一定很完善,可以根据执行情况进行迭代。

第四步,转换思维,这一步是制定好计划或者执行计划遇到困难时,要用长期主义的思维来审视和理解想要培养的习惯,认知到这个习惯养成以后会缓慢而持续的带来的改变,这种改变持续到一定时间一定会回报我们以惊喜。

第五步,保持节奏,这一步是基于长期主义思维的心态管理,这时候应该把习惯培养从目标导向切换到过程导向,坚定的培养习惯,寻找习惯行为本身的乐趣。

这样干巴巴的讲步骤有点枯燥,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看看这五步法,以我自己培养拆书习惯为例。

我想提高自己的学习力,所以学习拆书,拆书是为了提高学习力,这是动机,就是为了提高学习力而学习拆书,培养拆书习惯。

有了这个愿望以后,我就去搜集信息,了解拆书和提升学习力之间的关系,比如拆书一个月可能没什么变化,拆书半年可能会发现以前看完书就忘了的现象会有所改变,可能真的会掌握一两个工具方法,形成三五个行动计划,真的可以让书中的知识产生价值。

根据了解到的拆书和提升学习力的关系,结合我自己的阅读基础,计划每周写一组拆书便签,便签可以没有A2、A3,但是必须要有I和A1,便签质量要不低于训练营四星作业标准。

执行拆书计划的同时我又找了一些拆书家的故事,通过侠客书成长大会之类更好的了解拆书家,认识到拆书不但可以功利性的拆书致用产生价值,还有可能成长为主题专家,成长为学习促进者,帮助自己想要帮助的人变得更好。

理解了拆书的长期意义,拆起来以后就不再在意学会了几个工具落地了几个A2这些事情了,更重要的是用长期利益的愿景激励自己,坚定的执行拆书计划,寻找拆书过程本身的乐趣。

当然了,每个方法都有它的使用场景,长期主义五步法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培养习惯,也可以用于帮助别人培养习惯,前提是愿望是真实的,要有一个真实的愿望。另外一点是,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短期见效慢,但是习惯养成后可以长久受益的习惯养成方面,比如阅读、健身、拆书等等。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这里既有预期管理,又要长期主义思维,万一预期确实没实现怎么办?

这确实是一个好问题,预期管理是基于信息分析,并不是必然的定理,会有个体差异;而长期思维下确定的远期利益却是定理,是具备确定的因果关系的。

这正是我们开场那个问题的答案,培养习惯是用结果导向好还是过程导向好呢,答案是形成意愿产生动机的时候是靠结果导向的,而一旦行动起来以后就要转换成过程导向,好习惯的短期结果是不确定的,但是长期利益是确定的。

作为交易员这里再用一下投资的例子,其实也贴近大家的生活,价值投资的鼻祖格雷厄姆说过“股市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也就是短期的股价会脱离公司基本面,但是拉长时间股价一定会反应公司的基本面,那么习惯就是我们自身基本面,好习惯一定会给我们带来长期回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提问设计:

我们刚刚一起学习了长期主义五步法,为了更好的学以致用,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场景演练一下。

【具体场景】

小白是一位跑步达人,最开始跑步的时候是为了减肥,也有减肥效果不明显不想坚持的时候,但是他清楚跑步不但可以减肥,更重要的是持续跑步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对精气神的改变,用这些长期利益的愿景激励自己,养成了跑步的习惯。

小白最近有一场演讲活动,需要分享自己培养跑步习惯的经验,但是他不清楚如何更好的去表达自己的经历。

【清晰指令】

小白的跑步经历刚好符合长期主义五步法,现在请大家分组讨论,帮助小白梳理培养跑步习惯的过程,编写一个介绍跑步经验的分享提纲,分享自己通过确定愿望、预期管理、制定计划、转换思维、保持节奏这五步培养跑步习惯的经验。

我们5分钟时间,我们就不分组了,就在我们的主会场讨论,大家讨论一下,讨论5分钟左右,形成一个系统的东西再来讲一下,大家开始讨论。

学习者案例记录:

木兰分享:

我现在是小白了,我以第一人称来说,我一开始的愿望最主要是为了减肥,所以说我这个预期的管理,就是说我要每天我制定一个计划去坚持跑步,然后就制定计划,就是我这个计划它具体的是怎么样的,每天坚持时间多少,然后到了这个第四步是转换思维,就我前期制定的计划,我一开始的愿望本身是为了减肥,那么我现在转换了一个思维,就是我通过一段的时间,体会到坚持跑步,不光是能够达到减肥的效果,可以有更深的并且是对自身更更好的一个意义,并且这个益处更大,就是通过前期的一个过程,让我真实的了解到了我跑步最终的这个意义在哪里,最后的话就是保持节奏,通过我日常的一些生活的状态,然后不断的调整自己,最终就通过自己生活的节奏来坚持我跑步的这个事情,可以调节的进行这个训练,包括这个跑步的这个具体的这个计划。

我:

感谢木兰,讲的基本上是符合我们的框架的,但中间几个细节的,第一个愿望是没有问题的,跑步是为了减肥,就因为想减这个愿望,所以决定培养跑步的习惯;预期管理,这个其实说有了这个愿望以后,有了这个想法儿以后,其实是要去查资料儿的,不会很盲目的就说今天这么一想,明天就开始跑,应该是不会,那我会想我跑步怎么样的跑法儿,比如说我每天跑三公里,一个月以后我可能能减两公斤,这是我的预期;那基于这个预期,我去制定我的计划,可能说我想一个月减三公斤,那我就计划每天就跑五公里,比如说在我家这边有个公园,或者是一个什么操场,定出计划来,就每天早上几点到河边去,跑上五公里,这是我的计划;到这里以后,有预期,有计划,有我想要培养的习惯,那在一开始的时候儿,我就说我想跑,培养跑步习惯的同时,我就去了解了解,那跑步除了能减肥还有什么样的好处,那就比如说长期跑步对身体的好处,这种转化思维其实在一开始就要开始进行了;那保持节奏是在哪里?就说我跑了半个月,跑了一个月,发现我想减三公斤,没有完成,那这时候我是放弃还是继续,就是基于我长期主义思维的这些认知,那跑步不只是减肥,还能带来那种健康,精气神儿的变化,虽然没有达到我的减肥目标儿,但是我会继续跑下去,那坚持下去,最终可能说精气神儿也变化了,减肥也减了,最终各方面都皆大欢喜,大概是这样的一个状况。

好,请田妮也给大家讲一讲。

田妮分享:

我是小白,我想把我跑步的一些经历分享一下。因为比较胖,所以我就想减肥,那我想了一下,就是跑步是最经济实惠的,于是我就决定,利用跑步这件事儿来达成一个减肥的愿望;我是期望我能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面,能减到三公斤;一个月三公斤,稍微有点儿多,所以,我就制定了一个计划,就是我每天早上起来六点半,在我们小区的这个广场上跑步五公里,坚持不能偷懒;然后就是为了能坚持下去,我就想跑步不仅仅是为了减肥,同时自己的身体能更健康,而且经常锻炼的人他的精气神儿也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所以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如果在这个过程里面,可能因为我这个减的慢或者是减的快,或者是碰上什么事情像天气情况等等,不想动的时候,我要用我这个长期主义的这个思想,就是锻炼身体,跑步对身体的好处,鼓励自己保持节奏,一直坚持下去,相信长期下去的话,我肯定会达到减肥健身的目的,是这样的过程。

我:

行,挺好的,我们时间也差不多了,那后边就不再分享了。

[A2]催化应用:

通过这个拆页的学习和小组讨论,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长期主义五步法,为了进一步加深学习,通过输出倒逼输入,这里再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请大家在一周内在自己的家人、同事、朋友等当中找人人分享长期主义五步法,分享完以后把分享场景给我一个反馈,我们可以根据反馈继续探讨。

学习者案例记录:

田妮分享:

结语:

到这里我今天的拆书就接近尾声了,最后再强调一下长期主义五步法,也就是确定愿望,预期管理,制定计划,转换思维,保持节奏,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真的能够在培养习惯的路上走少有人走的路,做坚定的长期主义者。

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