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如何使用责任型授权,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如何使用责任型授权,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开场:

【开场介绍/分组】

Hello,大家好,我是韩军华,是今天TF3-2拆书家。

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已:

第一我是一名运动爱好者;

第二我是一名亲情守护者;

第三我是一名拆书法的追随者。

因为今天会有讨论的环节,为了方便讨论,我们现在先进行分组:其中李文敏老师、宋亚伟老师、丁丹老师为1组,其中唐振老师、樊旲魁老师、李金莲老师及张军老师为1组,主要分成2组。

【学习目标】

今天我拆的书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分享的拆页是“责任型授权 ”,在跟随我完成今天的学习后,大家能够识别(行为)什么是责任型授权(界定)以及尝试运用(行为)责任型授权四步法,指导(澄清)对方分担责任,独立完成任务

【场景介绍法】

【事件场景】

暑假期间,孩子一个人常常睡到8点以后才起床,被子不叠、桌子不理、玩具随便放,晚上我和孩子妈妈回来之后,整个卧室,乱七八糟的,若是上学,这些事情孩子妈妈早上会收拾整理,但现在孩子已经放假了,年纪也有11岁,不知道主动打理自已的房间,着实让人忧心。

【提问】

不知道在座的伙伴,尤其是有正在上学孩子的家长,是不是深有同感呢?

小到孩子洗衣、做饭、打扫房间等小事情,大到孩子填志愿,选专业,找对象等大事情,生怕孩子做不好,为人父母常常亲力亲为,大包大揽,从而让孩子养成了事事依赖的心理,家务事不想做、不会做,你们是如何处理的呢?

【影响】

如果家长事事代劳,孩子只管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孩子缺乏锻炼、成长、分担的意识,事事依靠家长,有的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依然成为家里的啃老族,社会的巨婴。

难道这一切是我们所希望的吗?

【解决】

我想:绝对不是!

今天我们所学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授权的方法,不仅可以解放我们自已,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已想做的事情,还可以培养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与义务,成为家庭的顶梁柱

【A1自测题】

在阅读拆页之前,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测试,请大家阅读手中的第1页。

以下是5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已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

时间为1分钟,做完请举手示意。

【解释自测题】

1分钟之后,我看大家都已经做完了,这些测试题,是关于家长授权给孩子学会分担责任的自测题。总分有在25分-30分之间的吗?

其中举手示意的有李文敏老师、宋亚伟老师、丁丹老师 3人。

总分15分-24分之间的,有哪些?

樊旲魁老师、李金莲老师及张军老师都举起了手,唐振老师没有举手示意。

紧接着,我继续解释:

总分高于25分,恭喜你是一个非常棒的家长,不但有授权的意识,而且充分落实到生活中,让孩子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与成长,看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是否有新的收获与启发;

总分在15-24分之间,说明你有授权的意识,渴望通过授权培养孩子学会承担责任,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请继续加油;

1-15分,也不要灰心,今天你已作出了正确的选择,相信经过今天的学习,你会改变对孩子授权的态度,成为更加出色的家长。

说到这,请大家阅读手中的拆页,给大家2分钟,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页来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P184-P185 作者: 美国 史蒂芬·柯维

R:责任型授权

仍以我家为例来说明。有一年,我们开家庭会议,讨论共同的生活目标以及工作分配。会议结果不问可知,因为孩子还小,我与妻子分担了大部分工作。当时年仅7岁的史蒂芬已 相当懂事,自愿负责照顾庭院,于是我认真指导他如何做个好园丁。

我指着邻居的院子对他说:“这就是我们希望的院子——绿油油而又整洁。除了上油漆以外,你可以自己想办法使院中充满绿意,用水桶、水管或喷壶浇水都行。”

又为了把我所期望的整洁程度具体化,我俩当场清理了半边的院子,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经过两星期的训练,史蒂芬终于完全接下了这个任务。我们协议一切由他作主,我只在有空时从旁协助。此外,每周两次,他必须带我巡视整个院子,说明工作成果,并自行判断表现成绩。

当时并未谈到零用钱的问题,不过我很乐意付这笔钱。我想,7岁大的孩子应该已有责任感,足以负担这个任务。

那一天是星期六,一连过了3天,史蒂芬毫无动静。星期六才做的决定,我不奢望他立即行动,星期天也不是工作日,可是星期一他依然故我。到星期二,我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不幸的是,下班之后,院内脏乱依旧,史蒂芬却在对街的公园里嬉戏。

我感到极度失望,忍不住想要唤他过来整理院子。这么做可收立竿见影之效,却会给孩子推卸责任的借口。于是我勉为其难忍耐到晚餐用毕,才对他说:“照前几天的约定,你现在带我到院子里,看看工作成绩,好不好? ”

才出门他就低下头,过不多久更抽噎地哭起来。

“爸,这好难哟? ”

很难?我心里想:你根本什么都没做。不过我也明白,难的是自动自发,于是我说:“需不需要我帮忙呢? ”

“你肯吗?爸! ”

“我答应过什么? ”

“你说有空的时候会帮我。”

“现在我就有空。”

他跑进屋去拿来两个大袋子,一人一个,然后指着一堆垃圾说:“请把那些捡起来好不好? ”

我乐于从命,因为他已开始负起照顾这片园地的责任。

那年暑假我总共又帮了两三次忙,之后他就完全独立作业,悉心照顾一切。甚至哥哥姐姐乱丢纸屑,立刻就会受到指责。他做得比我还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我看到大家都读完了,这是一个关于什么样的案例?

这是一个关于爸爸授权给孩子打扫院子,孩子负起照顾园地的责任型授权的案例。

【WHY】

如果我们不授权,凡事亲力亲为,有什么坏处呢?

坏处有三点:

一是累;

二是容易让孩子误解,认为“爸爸妈妈,你们怎么不相信我”;

三是让孩子得不到锻炼,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如果我们授权,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也有三点:

一可节省时间;

二可专注于自已的事情;

三可让孩子学会理解、分担父母的忧愁。

【慨念讲解】

回到拆页,什么是授权?

授权是领导者通过为员工和下属或者父母为子女提供更多的自主权,以达到组织目标或者家庭目标的过程,则为授权。

按表现形式分为:指令型授权与责任型授权。

指令型授权,是指授权行为具有明确的、详细的具体指令;

责任型授权,是指允许他人自由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只需为最终的结果负责。

为了加强理解,我来举例说明一下:

【案例辨析】(简单互动)

例1:

比如前不久,我们授权张老师女儿帮忙拍照,小姑娘不会,我们教她将手机对准我们,当我们喊“西瓜甜不甜”的时候,示意她按“拍照”键。

请问,这是指令型授权还是责任型授权?

大家回答是:“指令型授权”。

我的回应是“非常正确”(注:这是具有明确详细指令的授权)。

例2:

比如丁舵倡议8月份搞个团建,授权组织长老,选地方,授权宣传长老微信群推广,授权发展长老在非会员群里介绍,等等。

请问,这是指令型授权还是责任型授权?

大家回答是:“责任型授权”,

我的回应是“恭喜大家答对了。”(注:因为如何选地方、如何推广,丁舵并不会干涉,只看结果。)

例3:

比如爸爸授权小明做一份西红柿炒鸡蛋,小明不会炒,爸爸只能从倒油、放鸡蛋、放西红柿,放盐,到最后起锅的整个炒做过程一一指导小明。

请问,这是指令型授权还是责任型授权?

大家回答是:“指令型授权”,

我的回应是“恭喜大家又答对了。”(注:这是具有明确的、详细的指令发出)。

例4:

老张家有20亩地,10亩地西瓜,10亩地葡萄,每当成熟的季节,路过采摘的人络绎不绝,老张忙不过来,只好让上高三的儿子全权负责10亩地西瓜的买卖。

请问,这是指令型授权还是责任型授权?

大家回答是:“责任型授权”,

我的回应是“恭喜大家4道题全答对了。”(注:因为如何摘、如何卖,儿子决定,老张只看买卖的结果。)

【HOW】(互动环节)

说到这,针对以上拆页,可以归纳出责任型授权四步法

第一、明确职责:明确究竟要做些什么。

比如:拆页中史蒂芬的职责是不是照顾庭院呢?

大家回答:“是。”

第二、提供范例:希望达到的结果。

比如:爸爸是不是希望史蒂芬照顾庭院要达到绿油油而又整洁的效果?

大家回答:“是。”

父子俩是不是清理了半边的院子作为参考?

大家回答:“是。”

第三、提供资源:提供可用的物力、人力等资源。

比如:史蒂芬可用的物力资源有水桶,还有什么?

李老师回答是:还有水管、喷壶

可用的人力资源有.......?丁老师回答是有爸爸的帮忙

第四、跟踪结果:跟踪、评估事情进展的程度,并适当给予奖惩。

比如:史蒂芬接下任务后,刚开始是不是毫无动静?

大家回答:“是。”

当史蒂芬终于担负起照顾庭院的责任后,当哥哥姐姐乱扔纸屑,是不是会受到史蒂芬的指责?

大家回答:“是。”

如果需要付零用钱进行奖励,爸爸乐不乐意?

大家回答:“爸爸乐意。”

【加工成事件场景案例】

分享到此,让我们回到开始的“事件场景”,运用责任型授权四步法,我将这样做:

第一、明确职责:

我会对孩子说:“你只负责打理自已的房间,其它的,爸爸妈妈负责。”

第二、提供范例:

如何叠被子、如何放玩具、如何整理书桌、衣柜,我一一示范、拍照,彩色打印出来,贴在房间的看板上,同时让女儿跟着做一遍。

第三、提供资源:

家里能提供的资源有水盆、抹布、拖把,以及爸妈有空的时候也可以帮助。

第四、跟踪结果:

每天晚上检查一遍,达标,则点赞1个,当积赞10个时,爸妈可以满足孩子一个小小的愿望,以此类推。

【预防异议】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做是不是太麻烦了?她不会,我要教她,她不懂,我要指导她,不是更担误事吗?

短期来看,也许费时费力,操心不少,但是长期来看,等于自已多了一双手、一双脚、一份力量,从小培养孩子勇于分担,长大了才能期盼孩子敢于担当,刚开始的时候,也许是我们照顾孩子,等孩子长大了,也许是孩子照顾我们。

【WHERE】

责任型授权法适用于领导对员工、上级对下级、父母对子女委托办理事情,如:领导让员工负责某一个项目,父母让孩子分担家务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场景演练】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我们现在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暑假到了,爸爸妈妈白天要上班,无法陪伴两个孩子,大的,男孩,上初三;小的,女孩,上一年级,于是爸爸决定授权给哥哥,让其暑假期间在家里照顾好妹妹。

请大家设计一场情景对话,运用刚才所学的责任型授权四步法,让哥哥欣然领命,应该如何做呢?

现在我们按照刚开始的分组,在组内进行讨论和角色扮演,一个人演爸爸,另一个人来演哥哥,组内演练的时间为5分钟,稍后我会邀请一组伙伴来表演一下,大家在讨论的时候可以参考我刚刚发给大家的这个表格。

5分钟之后,我问:“哪组伙伴愿意分享一下:如何使用责任型授权四步法?”

其中丁老师,宋老师两位老师举手示意,丁老师演爸爸,宋老师演哥哥小组分享如下:

第一、明确职责:

爸爸说:“小宋,如今暑假了,爸爸妈妈没有时间陪你们,白天妹妹就由你来照顾,中午吃饭, 爸爸会安排好,你只负责陪妹妹玩,辅导妹妹写作业。”

哥哥说:“好的,爸爸!”

第二、提供范例:

爸爸如何批改妹妹的作业,示范给哥哥看,同时在妹妹每天必做的事项表格中,每完成一项,就对应打勾。

爸爸问哥哥:“这样做,你可以做到吗?”

哥哥说:“可以。”

第三、提供资源

爸爸说:“家里有手机,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打电话问我,家里有电视,妹妹完成家作之后,你可以陪妹妹看看电视”;

哥哥点点头表示同意。

第四、跟踪结果:

每周日,爸爸检查妹妹作业完成的情况,如果整个暑假都能坚持完成,则奖励哥哥iphone14手机1部。哥哥开心地笑了。

【A2:布置任务】

现在,为了更好的学以致用,布置一个回去之后需要大家完成的具体任务。

请大家在未来1周内,运用责任型授权四步法到自已的工作及生活中,同时期待下周四之前收到大家的运用反馈。

张老师作业反馈如下:

事件场景:

早上,大女儿对我说:“爸爸,我吃不下,早餐不合胃口。”我由于刚学习了责任型授权,于是我说:“既然你认为妈妈做得不好,那早餐要不你来做?”女儿说:“明天周六,我来做。”

为了让女儿做好这个早餐,我决定运用责任型授权四步法:

第一、明确职责:女儿负责做早餐,我负责准备早餐的材料及打扫厨房。

第二、提供范例:女儿想做火腿三明治,我网上下载了三明治的制作视频供她学习,同时晚上让她做一遍熟悉流程。

第三、提供资源:

物力资源:面包片2包、火腿、芝士片、西红柿、鸡蛋、油、盐及其它厨房用具。

人力资料:我及爱人从旁协助。

第四、跟踪结果:

大女儿的早餐,我、小女儿及爱人点评,鼓励,并用描述性赞赏感谢孩子做的早餐。

【结束语】

分享到这里,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

责任型授权四步法。

第一、明确职责

第二、提供范例

第三、提供资源

第四、跟踪结果

最后谢谢大家,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