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山西太原黄河分舵的线上练级场,我是今天的领拆人,凯丽。3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1.前银行业金融螺丝钉2.蓝天救援队公益践行者3.正在胎教肚子里拆二代的拆书家。现在正在进阶成为三级拆书家的路上,本场也是三级拆书家晋级的第一次挑战,感谢大家一路支持和陪伴赋能。
【分组】
为了方便学习过程中充分交流讨论,我们简单分个组。今天有*位书友到场,我左手边*位小伙伴为一组,右手边*小伙伴为一组,其余中间小伙伴为一组,这样分开。(线上的话,根据屏幕左向右*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大家想讨论的话可以举手开麦讨论),谢谢!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线上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描述可参考句式:xxxx时候,能运用xxxx方法,(动词可观测)完成xxx效果(可衡量)
【学习目标】那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RIA学习后,通过多次互动问答、情景演练等方式,促进学习者理解和区分表达观察结果与表达评论不同,引导学习者现场使用一次正确表达观察三步法,表达观察结果,提高沟通效果。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拆页依旧选自《非暴力沟通》,接下来,介绍一下这本书:
【学习场景法介绍图书】学习者场景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4 个步骤
事件:在学习开始之前,先跟大家分享一件小事,上周老公出差,我就会娘家住了一周多,而我家爹爹的老年娱乐喜欢打麻将,我觉得这个可以预防老年痴呆,蛮好的。可是,他这周,已经连续三个晚上打麻将打到半夜2-3点才回家,这要我和我妈不禁担心他的身体状况。所以,昨天晚上,我就在赶12点的时候,来了个夺命连环call,“牛牛,几点啦,你这怎么总是每天打到半夜回家,你是不想回来了么?我可是反锁门了啊!”
提问:大家觉得我老爹听完我的话,会直接下桌子回家么?而且,会因为我的电话咆哮,以后就改了自己玩麻将到深夜的习惯么?不知道大家平常会不会遇到过类似情况呢?
影响:其实我们日常交流中和别人之间的隔阂、冲突都是源于说话的内容和方式,说话时不考虑对方感受、很多看似不经意的话会夹带上评价,以这样的方式传递到对方,对方会觉得受到指责,不接受,甚至发生语言冲突。
解决:那到底什么样的沟通方式能让对方更容易接受呢?《非暴力沟通》介绍了沟通中的四个要素,灵活使用这些要素就能去掉语言里的“暴力”,让人们和你讲话时感到愉悦,更愿意接近和接纳你。
为了使我们的叙述事实的情况更客观准确,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要素观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它方式进行分析,是很难做到的。今天的片段可以帮助大家区分观察和评论,更好的做到客观观察别人。
下面就开始片段拆解环节,请大家先阅读原文片段,读完后,请开麦示意我。
区分观察与评论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时,“胡说八道”这个想法在我脑中一闪而过——在不知不觉中,我作出了评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它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在为一个小学提供咨询服务时,我对此有了深刻的体会。这个学校的教师和校长经常反映彼此很难沟通。于是,学区负责人请我协调双方的矛盾。我先和全体教师交谈,然后请校长来参加讨论。会谈一开始,我就问:“校长的哪些行为不符合你们的需要?”“他是个大嘴巴。”有人马上回答。我的问题是想了解他们的观察——校长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而“大嘴巴”只是这位教师对校长的评价。
在我指出这一点后,第二位教师补充说:“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校长的话太多了!”这仍是一个评论——评论校长话多还是话少。随后,第三位教师说:“他认为只有他的话有价值。”我解释说,推测别人想什么与观察他的行为并不是一回事。最后,第四位教师也表明了看法:”他希望所有的人都一直听他讲话。“当我说这也是猜测时,有两位教师脱口而出:”你的问题真难回答啊!“
接着,我们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一起列出了校长的具体行为。例如,在全体教员会议中,校长会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有时会导致会议超时20分钟。我问他们是否已向校长反映问题,他们说,他们试过,但从没有提及具体行为——例如校长在会议中回忆往事。最后,他们同意,在校长参加讨论时,指出这些行为。
与校长的会谈开始后,我很快就发现教师们一直在说的事情。不论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校长总是插话:”这让我想到。。。。。。“然后,他就开始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我等着教师们说出他们的不快。然而,他们运用的不是非暴力沟通,而是无声的抗议。一些人滴溜溜转着眼睛;另一些人故意打着哈欠;还有个人直盯着手表。
我忍耐着这痛苦的场面,过了一会儿,我问道:”没有人有话要说吗?“接着是有些别扭的沉默。后来,在之前会谈中率先发言的那位教师鼓起勇气,冲着校长说:”你是个大嘴巴!“
可见,不受旧习惯束缚,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并不容易。最后,教师们终于告诉校长,他在做哪些事时,他们会感到不安。校长听后抱怨说:”为什么从没有人提醒我呢?“他承认他有讲故事的习惯。然而,他接着就开始说与这个习惯有关的故事!这时,我提醒了他。会谈结束后时,我们总结了几个办法。一旦教师们不想听校长回忆往事,就温和的提醒他。
原书拆页【R】为 why 或者 what 的内容,或原书一个完整的案例。讲解引导时,拆书家给出了具体行动建议或具体步骤。这行动建议或具体步骤,与原文有关且让学习者(包括观察家和评审)信服。
【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举出了案例,并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等。或者【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主动给出貌似相近或相反的概念,并辨析了易混淆概念之间细微差异,从而让学习者更清晰知识点的适用边界。(达到其一即可打勾)
好了,我看大家都读完了。我们现在来进行片段拆解。
【WHAT】
这个片段讲到的是作者马歇尔博士的一段亲身经历,他帮助化解那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之间的沟通矛盾,引导教师们表达出对校长的观察结果,解决了他们之间的沟通问题。
观察和评论特别容易混淆,下面我们来辨析一下,观察和评论的具体含义。
【概念辨析】
观察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观察是指我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的客观事实,这些事实不以我们的意志而改变,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而通过这些事实作出的推理、判断和预测是评论,评论是一种主观观点,评论内容因人而异。
知道了观察和评论的具体含义,我们来通过几个例子看看什么样的话是观察,什么样的话是评价。
例子1: 我同事家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好。
这句话是观察还是评论?
变成观察可以说:我同事的孩子在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数外都考了100分。
例子2:我儿子经常不刷牙。
这句话是观察还是评论?
评论,对吧。经常?都是哪些时候呢,没有明确。
改完观察语气是:我儿子这周周一、周三、周四早上没刷牙就吃饭了。
例子3:他对我意见很大。
这句话是观察还是评论?
很显然这也是评论,对不对。
如果是观察可以这样说:在昨天和上次的经营分析会议中,每次我发言,他都会提出一点不同意见。
通过上面的例子,大家已经知道什么样的话是观察,什么样的的话是评论。
【WHY】
因为日常思维惯性,很多人还是会不自觉的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尤其是说出来的语言如果不是积极表述,对方更容易把其当做批评,下意识的不认可或反驳,沟通的效率会大打折扣。
【HOW】
那在日常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如何说出观察,避免直接用评论呢? 给大家分享一个好方法“3W”模型, 3W是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
第一步,when :说出确定的时间是什么,而不是总是、经常、永远等不具体的频度副词。
第二步,where:说出具体的地点或场景是怎样的。客观具体场景的观察有助于避免表达评论,不偏离客观观察。
第三步,what:直观的描述对方的动作或行为是什么,要求动作或行为无推测且有有依据性的表达。
【举例】
老公因为工作关系,喝酒的频率要我有点担忧,上周我实在忍受不了,直接开战:“老公,你本身上班值班就熬夜很凶,好不容易等到到休息日想要你睡个好觉,你可倒好,休息日全用来喝酒了啊,你是不是想要自己的肝脏了?!天天出去应酬,应酬都需要喝酒么!?”他一听,一副很无奈的表情:“你以为我想啊,这不是朋友同事关系需要维护嘛!”
后来学完如何区分观察与评论后,回忆使用步骤后说:“老公,你这周在周三周五周六日休息的时候(when where),这四个晚上都出去和朋友们应酬喝酒了(what),你每值班都熬夜通宵的,这样下去我怕你的身体吃不消啊,我很担心你呢。”老公听到这番话,静了一会,说:“好滴,我知道了老婆,你对我的担心我收到了,我以后会尽量控制减少频率的”
正是因为我改变了说话方式,没有评价,而是说出客观事实,老公也接收到了我对他的心疼和担心。
【适用边界】
区分观察和评论适合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种场合。如果对方的话语要你感觉有点不舒服了,说观察会让对方更容易接受。这样有助于谈话的的可持续性而且还可以使谈话交流更流畅。
【预防异议】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质疑,那以后讲话就不能说评价了吗?当然不是,我们鼓励中肯的评价,但并不是说评价就不可以进行。中肯评价的前提恰恰是需要我们先说出客观的观察,只有说出了具体的观察,后面的话才能让对方更好的认可和接受。
【A2】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故事。(无需分组,学习者写自己的剧本A2,在会议软件主界面选代表分享,或展示在聊天区)
刚刚和大家分享了在表达时如何说出不带评论的观察,现在呢,我们来做一件有趣的事情来让大家对这个方法理解的更深刻。
请大家现场编一个小故事,在这个故事当中呢,你要应用刚刚学过的“3W”模型来说出不带评论的观察结果。
比如老公加班回来晚了,以往你会抱怨:“天天都这么晚回家。”,现在你说出你的观察,"老公,今天是你本周第三次晚上12点到家。”
上面这个例子供大家参考,大家可以自行选择场景编故事。故事的场景呢,也可以是自己在未来一个月内会遇到的场景。
这个故事要有人物和事件,包含人物对话、动作以及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内容不用太长,几百字就行。
现在给大家6分钟的时间,请在组内讨论编写,可以把关键词写在纸上,稍后呢我们请小伙伴来讲讲他的剧本故事。
好的,我看大家都讨论完了,哪位小伙伴愿意分享?
学习者案例:
如何正确表达观察小剧本:
结束语:
好的,感谢李杨姐的的精彩分享。
今天我们学习运用“3W”三步法如何区分观察与评论, 希望大家以后工作生活中多多使用,避免沟通中因不当评价而引起冲突,成为一个会说话、受欢迎的人。
好了,今天的拆书环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