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商业模式新生代(个人篇)》 所属活动: 2022年大连知行分舵第17场线上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商业模式画布,找到你自己的商业模式

开场:

设定学习目标。要求: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或动作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 可以应用商业画布模型来梳理、规划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更好地实现目标。

【开场】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 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欢迎大家参加拆书帮大连分舵的线上拆书练级活动,我是今天的拆书家金雪菲。

我有3个标签:独立保险经纪人,从业3年最开心的事情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信任我的客户从拒赔到全陪成功获得了35万的理赔金。

终身成长:成长是第一生产力,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的一切烦恼,都可以向内求,找到答案与突破。于我而言,对客人最好的售后服务也是自己的终身成长。

理财达人:理财就是理生活,梳理清楚自己的生活和财务,也就逐渐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欢迎大家来跟我交流。

【分组】

为了方便学习过程中充分交流讨论,我们简单分个组。今天有4位书友到场,且由于是线上,那我们就直接在一起讨论。

书归正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拆页选自《商业模式新生代-个人篇》

用FAB法介绍图书。要求:清晰辨别出F、A、B

先来介绍一下我今天拆解这本书。PPT搭配

【F特征,书中讲什么,用于激发好奇心】这本书的作者是蒂姆•克拉克是个人商业模式运动发起人,在书中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框架来像分析公司一样,分析个人的优势,把关注点从个人技能转向价值服务,也叫做商业模式画布的9大模块。

【A优势,用比较突出权威性】作者本书作者帮助数以千计的个人实现个人商业模式的定制化。由来自45个国家的470位共同开发合著而成,并以30种语言在全球多个国家出版。也成为很多公司管理层的经典读物。

【B利益,强调与学习者的关系,引发兴趣】

你是否梦想过拥有全新的职业发展或者机遇却不知道如何开始?那么这本书正好提供了这样一种结构化的思考框架,帮助你评估前所未有的重大的职业和生活机遇,建立巨大的职业自信。

【B2过度转折引出书本主题】

接下来,我就用本书中的一个片段教会大家如何用商业模式画布来拆解个人的商业模式图景,评估自己的优劣势和实现路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画布不但能描述企业的商业模式,它也能描述个人的商业模式。当然,这两者之间还是略微有些区别的。

在个人商业模式中,核心资源即你自己,包括你的兴趣、技能、个性以及你掌握的资源;在组织结构中,核心资源的范围通常更为广泛,如包括其他员工。

个人商业模式要考虑无法量化的"软"成本(如工作压力)和"软"收益(如满足感);组织机构商业模式通常只考虑货币化的成本和收益。

在绘制个人商业模式时,我们有必要换一种角度来说明画布中的九大基本模块,如下图所示:

1.核心资源

个人商业模式是从核心资源开始的,有核心资源才有其它后面的一系列……我是谁,我拥有什么?我是谁表示我的兴趣、技能和个性我拥有什么表示我的知识、专业、经验、人际关系和其它有形无形的资源资产。

2.关键业务

我要做什么?我要做什么取决于你的核心资源。

列出2~3项真正重要的业务,要有价值,不需要罗列冗长的细节。

3.客户群体

我能帮助谁?有了关键业务后,考虑这些关键业务服务那些客户群体?要让这些关键业务产生商业价值。

这些客户群体可以是特定的人、某个公司、一类人或者某个行业等。比如婚礼设计师,就是服务要结婚的这类人。

4.价值服务

我该怎样帮助他人完成任务?也就是我为客户提供哪些最终形态的产品和服务,让他们从中获得优质的体验?

5.渠道通路

怎样宣传自己和交付服务?

潜在客户怎么才能知道你能够帮助到他们?

潜在客户怎样才能决定是否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

潜在客户怎样才能实现购买?

怎么交付?

怎样提供满意的售后?

6.客户关系

你和你的客户群体是怎样打交道的?

是一锤子买卖还是长期服务?

是按工单、按项目还是顾问形式?

7.重要合作

谁可以帮我?

指那些支持你工作,帮助你完成任务的人,包括你的家人、朋友、同事和专业顾问等。

这里落实到具体的人。

8.收入来源

我能得到什么?

写下收入来源,包括工资、顾问费、服务费、项目收入、期权、版税、提成、现金等等。

如果是公益事业,还可以加上情感收益,比如成就感、满足感之类。

9.成本结构

我要付出什么?

指的是付出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目标:3W1H 要求:1、举例子,2、可能的异议做预防性讲解。

【what】本质上个人也是一个无限责任企业,自己就是这个企业的CEO,核心资产是自己。本书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商业模型,通过9大模块来评估我们自己的核心资产,来找到自己的个人发展模式。让个人更加清晰自己的核心资源、价值服务、客户群体、财务生存能力。

【why】当我们想要在职业中更近一步,希望找到自己理想的岗位或者一个转型的机会,如果只是凭着直觉去选择,很可能过几年才回头发现自己的方向是不对的,或者需要不适合自己,在职业发展中走弯路(不这么做的坏处)

利用商业模式画布的9大模块,可以系统地评估职业或者创业的全景模式,做深度的思考和调研,更加清楚自己的选择(这么做的好处)

【how】这个商业模式的9大模块听起来比较复杂,如果类比一家公司就非常清晰了。把个体作为一家公司,同样需要考虑

1、核心资产:我是谁/我拥有什么

- 无形的资源:兴趣、知识、技能天赋、个性、人脉等

- 有形的资源: 工具、专利、资产、投资、存款等

2、关键业务:基于我的核心资源,我需要做些什么?

3、客户群体:我能帮助谁?

- 我所做的事情,哪些人会愿意为我买单(直接或者间接)

4、价值服务:我怎样帮助他人。

- 客人请我完成什么工作?我做的这些工作给客人带来什么好处、产生什么价值?

5、如何宣传自己、交付服务?渠道通路:

- 我如何让潜在客户知道我?如何宣传自己?

-如何让潜在客户在有这个需求的时候,就想到我?

6、客户关系:

- 怎样和对方打交道?- 关系是一次性的还是持续性的服务?

7、合作伙伴:谁可以帮助我?

8、收入来源: 我等得到什么?

硬收入: 现金性收入(工资、奖金、合同费用、股票期权、社会保障等等)

软性收入:成就感、自我价值感、社会贡献

9、成本结构: 我需要付出什么

  - 硬成本: 实实在在的支出。包括时间、精力、金钱

- 软成本:无形的支出。比如压力、牺牲家庭陪伴时间、孤独、失落等等

【where】

where:非常适合对自己职业有点迷茫、想要更进一步或者正在考虑转型却不知道是否该往前走的人群或者面临一项新任务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这个画布模式提供了非常全面的维度,帮助我们审视自己的选择,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待职业发展的上下游、评估职业发展所需的特质和资源,为迷茫中的人指明方向.

也适合作为一个工具来统一团队认知,记录团队伙伴的新想法。

或者我们遇到一个问题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时,这个画布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模型来进行盘点。

不适合:对现状很满意或者没有上进心的人。

【预防异议】

你可能会说,个人在考虑职业发展\转型需要这么多维度吗?是不是太复杂了?一般看看工资收入、未来发展前景就可以了。

其实这种系统的思考真的蛮重要的,不然很容易时间久了之后在一些关键的部分思考不全面,导致我们很后悔自己的决策。或者在工作中处理事情,漏掉一些重要的细节。

【举个例子】

刚好3年前,我在做职业转型的时候,有一个选择是去创业做K12的教育培训。当时找我合伙的同伴特别厉害,我就很犹豫。后来我做了深入的思考,最后还是没有选择。

具体的分析如下。

1、核心资产:我是谁/我拥有什么

- 关于教育培训,我本身从小学习能力很强,也是学霸,擅长讲解,且比较踏实

有形资源:暂时家庭现金流比较稳定,不用担心快速赚钱的事情。可以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10、关键业务:找到信任我的客户,并让更多的人知道我。

11、客户群体:初高中学生的家长

12、价值服务: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升成绩、提升自信

13、如何宣传自己、交付服务?可以一开始从免费开始(完全冷启动,做口碑),同时和一些机构/学校合作

-

14、客户关系: 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关系

15、合作伙伴:身边有几个做教育的朋友,也有很多初高中的家长,可以先了解他们的需求

16、收入来源: 我等得到什么?

硬收入: 短期收入不高,但是长期收益可预期。逐渐还可以找到合伙人,收入更高

软性收入:帮助到小孩子非常有成就感、也是一件对社会很有价值的事情

17、成本结构: 我需要付出什么

  - 硬成本:主要是时间、同时后期需要租一个房子做工作室

- 软成本:几乎会丧失掉所有陪伴自己孩子的时间。

其实就是用到了这个商业模式画布。

做完全面分析之后,前景和价值我觉得都可以,但是关于成本结构部分有一个非常重大的、特别不想放弃的:那就是陪伴孩子的时间。

所以纠结了很久,我还是放弃了。那现在我那个朋友做得很好,而且规模也上来了。但是我不后悔。因为我当初已经做了相对全面的评估和调研,这些是我能够预见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步催化1:激活应用场景。要求:提问中包括情景或场景

【提问设计】

这个画布工具其实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不仅仅局限于个人职业的规划。

比如下面这些场景:

如果是公司的HR,想要组织一个中秋活动,其实也可以借用这个工具,梳理整个项目的参与方。比如在这个活动中,客户就是员工和老板。他们喜欢什么,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如何组织等等,用这个工具可以把工作做得更细,让各方都满意。

也适用于项目的管理,如果你现在面对一个工作的难题、或者要参与一个项目,也可以用这个工具来梳理

又或者说,现在的自媒体时代,我们想要做斜杠青年,比如刚刚大家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天天说特别喜欢读书,那如果我们想做美妆/读书/育儿等主题的博主,也可以用这个商业画布工具来分析规划我们的想法。

请试着写下你当前面临的一项任务或者工作的角色、或者想要开启的一项新计划,写在便签上

【学习者案例记录】:

晓雯同学说到了自己是拆书帮的会员长老

斯媛提到自己是拆书帮的品宣长老,从工作角色的角度出来,可以借助这个工具,拆解自己的工作重点,梳理工作内容。

分步催化2:规划行动步骤。要求:指令清晰,学习者根据指令规划出具体计划

【提问设计】

好的,谢谢晓雯和斯媛的分享,特别好。确实我们今天讨论的正式商业画布的9个模型,在个人领域的使用,刚才提到的从角色出发,如何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正式我们接下来要做的。

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工具的应用场景,接下来结合个人画布的9大模块,来拆解分析自己的工作。然后试着分析,这里面最关键的部分是什么?如果想要得到这个部分,可以收获什么?又需要付出什么呢?

注意:一定要用到今天的9个画布模型

谁愿意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做法?

【学习者案例记录】:

斯媛:我来分享一下我的思考。比如说我是拆书帮的品牌长老,主要负载品牌宣传。根据今天的商业画布,我梳理了一下我的工作模型:

我的核心资源:我自己读过很多书,也有许多方法

我要做什么:写宣传文案,让更多人知道、认可拆书帮。

谁能帮助我(合作伙伴):分舵的小伙伴、总舵的小伙伴

我的客户:对内服务会员

对外:让更多人找到我们

渠道通路(如何让客户找到我们):拆书帮的公众号、每一次拆书活动(大家的收获与反馈,能够获得什么帮助等等)

客户价值:希望可以借助拆书帮的平台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认知能力

成本结构:主要是时间

收获:与我自己的本质工作的模块不一样,是特别好的能力拓展机会。

总结:

谢谢斯媛的分享,应用地非常好,基本上把这个画布模型理解得很清楚了。借助这个工具,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地思考比如,关于客户,就会很自然地想客户为什么想找到我们,有哪些渠道,进而思考我们应该在哪些渠道去投放文章、广告等等。

从而借助这个工具梳理、指导我们的工作。

好,今天的拆书就到这来。希望大家可以把这个方法用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