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用启发式提问帮孩子做出选择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用启发式提问帮孩子做出选择

开场:

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拆书现场。我叫孙春燕,我的三个标签:二宝妈妈、推动企业在线学习落地17年、6年后回归的99号二级拆书家。今天是我在拆书路上打怪升级TF3-2的分享。

首先我们来进行分组,从我左手边起两两一组。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拆书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使用启发式提问四步法帮助孩子探讨他们选择造成的后果,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事件场景】:上个月,多多上完乐高机器人考前第一次辅导回来说,我不想跟朱新凯一个队参加比赛,否则我宁可不参加比赛。我当时就立马拒绝他:你们这个班就三个人参赛,比赛是小组三人制,你不跟他一组也没有选择,除非你真的退赛。他气呼呼的走开不理我了。

【提问】:大家在工作、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场景?当时你是怎么处理的?之前的处理结果怎么样?你觉得哪里还可以改进?

【影响】:当我们遇到这类事情,如果我们采用直接采用说教或告知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亲子关系会变得紧张,孩子的反叛和戒备心理会越来越严重。这也会影响到孩子未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整个家庭的幸福和谐。

【解决】:我今天带来的《正面管教》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启发式提问的方式,通过提问就能够达到让孩子更多地参与进来、自己思考、自己把事情想清楚,自己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这个方式还能营造出更具有鼓励性和尊重性的氛围。除此之外这本书还通过关注解决问题、有效的运用鼓励、召开家庭会议等方式辅导我们培养孩子的学习勇气、激情和人生技能。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拆书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使用(行为)启发式提问四步法(澄清)帮助孩子探讨他们选择造成的后果(界定),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界定)。

【A1自测】:

听完上面的介绍,也许大家也都在思考自己平时跟孩子的互动方式以及提问能力。先不用着急,在拆解今天的片段之前呢,我们先来做一个测试题,看看自己平时是否已经是一个擅长运用启发式提问的父母。

表格中有5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分表示完全不符合,6分表示非常符合,1-6分是逐级递进关系。请大家花一分钟时间,仔细阅读下面表格里的每一句话,按照第一印象实际情况给自己打分,并算出总分。做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示意我。

I解释自测题】:

好的,我看大家都做完了。

【解释】:这个表是帮助我们确认自己平时是否会用启发式提问来引导孩子参与讨论,自己思考,自己把事情想清楚,并且确定对他们重要的是什么以及他们想要的是什么。表格总分是30分。请大家对照下自己的得分。

【结果】:

请总分25分以上的小伙伴请举手。有3位!说明你的提问力非常强,擅长运用提问帮助孩子探讨他们选择造成的后果。不妨也看看今天的拆页是否能给你带来新的启发和收获。

请总分15-25分小伙伴请举手。有7位!说明您有一定的提问力,但是还有提升空间,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如何提升提问力。

请总分15分以下的小伙伴请举手。有2位!说明您平时不太习惯给孩子进行提问引导,今天的拆页内容一定会帮助到您。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现在让我们花2分钟的时间学习下原文拆页。读完的小伙伴请给我举手示意下,谢谢。

【阅读原书拆页】:选自《正面管教》P155-156

前一章我们讨论过,可以利用启发式问题来帮助该子探讨他们的选择导致的后果。这也可以用来作为“花时间训练”过程一部分。如果你用启发式问题而不是对孩子说(往往是对该子提要求或说教),你就能够达到让孩子更多地参与、更好地理解的效果,并且能营造出更具有鼓励性和尊重性的氛围。只有当你真正对孩子的回答感兴趣时,启发式问题才会有效——也就是说,不要希望孩子会给出你想要的答案。

当孩子回答你的问题时,他们是在积极参与。当你向孩子说时,他们是在被动地参与。当孩子回答问题时,你就有了机会去听他们的理解和你的理解是否一样。例如,你不要告诉孩子去收拾厨房,而是问:“在厨房变干净之前,你看到有哪些事情应该做?”

孩子可能说:“洗碗。”

你可以接着问:“桌子上的东西怎么办?”

孩子可能会承认,“噢,呃,我猜应该收拾起来吧。”

你可以回答:“对。还有炉子上的东西呢?等东西都收拾起后,桌子、处台、炉盘上还需要你做些什么?”

通过运用这个方法。你也是在花时间训练、引导孩子思考并且让孩子积极参与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很具有鼓励性的。有时候,给予鼓励的最好方式就是一个简单的拥抱。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讲解引导目标

好的,我看到大家都已经举手示意看完了。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讨下这个拆页。

【提问1】:拆页中,家长是直接让孩子去收拾厨房吗?

是的,家长是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思考如何收拾厨房。

【提问2】:拆页中家长通过几个问题启发孩子去收拾厨房的步骤?

对,家长通过4个提问让孩子把收拾厨房分解为多个步骤。

【提问3】:像拆页中的家长这样提问,你觉得孩子会愿意积极的去把厨房收拾干净吗?

是的,通过提问的方法,家长在引导孩子思考并积极参与收拾厨房这件事。

【what】:那什么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就是通过提问(而不是命令或直接告知)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why】: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放松下来,主动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逐步让孩子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还可以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相信有能力解决问题,感受到家长的尊重和关爱,更愿意积极的去行动。家长如果总是采用要求、说教、命令的方式直接给予孩子 “答案”“标准”,孩子会感到自己的能力、人品都受到强烈的质疑,自尊也不断受到伤害,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去行动。

【how】:那如何让启发式提问更有效呢?原文中作者举了一个案例,虽然并没有直接说出启发式提问的具体步骤,但我们可以看出他其实是有步骤的,为了方便大家在实践中更容易操作,我把原文的步骤总结为以下4步:

1、 平复情绪。如果你和孩子中任何一个人心情烦躁,带有情绪,就不能冷静提问和思考。

2、 分解问题。拆页中作者其实就是把如何去收拾厨房拆解成多个孩子很容易就能想到解决方案的小问题,这样孩子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就不会畏难,更能引发他对该问题的思考。

3、 不设答案。如果你的提问预设了答案,

你就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就无法自己得出结论。

4、 允许无知。要允许孩子说不知道,引导孩子独立思考,给孩子足够时间发展独立思考能力。这边需要补充说明下,我在运用这个方式跟孩子沟通中发现,孩子表达不知道存在2种情况:一是真的不知道,我们可以给予引导建议,比如说妈妈给你个建议或选择你看看是否合适?二是他知道,但是他的方案可能是他不愿意去做的或是有顾虑的,那就要再用提问的方式引导他打消顾虑或者引导他真正感受到这么做对自己的好处。或者如果不是当下很重要的情况,我们也可以说先放一放。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并应用,下面我结合我生活中的的案例用以上方法来分享下:

【案例】:回到开头的那个机器人比赛的案例,后来我找多多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在交流之前我先确定他已经不再生气了,我也不带任何情绪。(平复情绪)

我:妈妈知道你为了这个比赛每天都练习很久,很想在这次比赛中获奖,我看到你这么努力感到很开心。不管你做什么决定妈妈都支持你。(发自内心平复他的情绪)

我:关于你说的不想跟朱新凯一个团队的事情,据我所知你们这个高阶班只有3人报名这次的比赛,放弃朱新凯你还有其他队员可以选择的吗?

多多:我不知道。

我:那这个问题我先放一放,妈妈想了解下你不愿意跟他一个队的原因?(允许无知)(分解问题1)

多多:因为他水平太菜,会拉我们团队总分的。

我:我想了解下你们乐高机器人比赛是什么机制? (分解问题2)

多多:有一个人搭建、一个人编程、一个人现场操作平板。

我:那朱新凯是负责什么,他哪里做的不好让你觉得他不行?(分解问题3)

多多:他负责编程。但是手速慢了一点。

我:我一直以为我家多多才是编程最好的,以为你负责编程呢。怎么会是他负责编程呢?(分解问题4)

多多:老师说拼搭我速度最快,我们这个组要想在时间上胜出的关键就靠我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拼搭了。另外朱新凯从幼儿园中班就开始学编程,其实他编程语言学的比我要好一点。我们是计时制的。

我:哦,计时啊,那是要既要拼速度和又要准确率的。按照你说的我可以理解他编程学的不错,准确率还是可以的,所以老师才让他负责编程?那我想知道,你真的已经决定放弃这个队友,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了?(不设答案)(分解问题5)

多多:要不你跟老师说下,让他这几天在家练习下,下周跟我比三轮编程,如果他赢我2轮,我就跟他一组。

我:好的,我马上跟你老师沟通下。

以上案例中,我的问题是做到了启发式提问四步法:1、在沟通之前,确定了双方都没有情绪的时候。2、没有预设答案,最终多多是自己找到解决方案的3、允许无知。当多多表示不知道谁可以替代朱新凯的时候,我也接纳并让他先放一放这个问题。4、分解问题,我把多多是否要跟朱新凯合作分解为5个问题引发多多的思考,让他最终自己得出可以进行比赛再决定的方案。

【预防异议】:有人可能要问,启发式提问是否一定要用到以上4个步骤。当然不是,大家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要选择部分步骤达到启发式提问促进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可。也可以视情况适当增加新的步骤,比如有时候在提问时可以加上表达感受,孩子找到解决方案后还可以给予赞扬鼓励。这些都能促进孩子更积极的思考问题并付诸行动。

【适用边界】:启发式提问针对亲子沟通、成人社交都是适用的。当然启发式提问也不是万能的,在对方自我认知、能力不足以给予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启发式提问是无效的,此时我们可以针对他能力认知不足的部分给与建议与援助并征求意见,比如可以用这样的句式:你看是否可以这样做.... /你看看妈妈的这方法你觉得怎么样?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

刚才我们学习了启发式提问四步法,接下来,我们来做个练习。我将给出一个场景,让大家进行讨论。

【场景】:当当三年级,有一天辅导班放学回来很生气的给妈妈抱怨:今天放学我们排队的时候,我后面的凯凯推了我一下,碰到了课桌,现在我发现我腿上都青紫色一片了。我决定明天去揍他一顿。

【小组讨论】:下面给大家4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角色扮演,小组内一个小伙伴扮演当当的妈妈,另外一个小伙伴扮演当当,请当当妈妈利用启发式提问,让他自己想到解决这次矛盾的好方法。4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个小组进行现场分享。

小组现场分享】:

当当妈妈:当当,你怎么了?

当当:我在学校被凯凯推了一把,撞到了课桌,,现在已经发青了,我明天要去揍他一顿!

当当妈妈:哦,那你委屈了,腿有点疼吧!他为什么会推你?(共情平复情绪、分解问题)

当当:我不知道!背后推我的,我没看清楚。

当当妈妈:背后推你的啊?那你觉得他有几种可能会推到你呢?(分解问题、不设答案)

当当:有可能是他故意,也有可能他自己绊倒不小心推到我了,我不清楚。

当当妈妈:你刚刚说了他有可能是有意也有可能是无意,那接下来我们是否要先了解下情况?(分解问题)

当当:对!因为他推倒我后没给我解释推我的原因,所以我准备明天去揍他的。妈妈你这样一说,我准备明天先去问他为什么推我。我先看看他怎么说,根据他的反馈再看看怎么应对。

当当妈妈:那太好了。

拆书家现场点评:谢谢两位老师,刚才我们通过李老师这组的分享,我们听到妈妈用到了分解问题,利用共情平复情绪、每次提问也是不预设答案的,引导当当去思考凯凯为什么会推到自己。最后当当自己给到解决方案明天去了解下情况再说。非常感谢李老师这一组的分享。

A2催化应用:

为了大家更好的应用,我给大家布置一个回去后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来帮助大家更好的拆为己用。

未来三天内你可能会遇到孩子表示今天作业太多了想网上搜索答案参考一下、希望一天看电子产品的时间超过一小时或者其他类似的场景,请大家回去后试着运用拆页中学到的启发式提问四步法:1、平复情绪 2、分解问题3、不设答案4、允许无知 来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自己给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诸行动。在三天内将你的应用分享到会员群里,我非常期待大家的作业。

今天我的分享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陪伴。

A学员作业提交】:

前几天晚餐后,我10岁的儿子给我说:妈妈我想看电视!

我:你知道为什么平时妈妈不让你看电视吗?

儿子:看电视伤眼睛。

我:那怎么看电视就不伤眼睛了?

儿子:距离电视机远一点,端坐在沙发上看。

我:除了远一点、做端正还有吗?

儿子想一下:要有时间限制。

我:那你觉得限制多少时间是比较合适的?

儿子贼兮兮的笑着说:1小时!

我:真的吗?你们学习手册上好像有每天的看电子产品时间要求,是多少呢?我忘记了。

儿子:半小时!

我:那如果半小时到了,你发现你看的电视还有几分钟就要结束了,还想延时怎么办?

儿子:那就给我延时吧!

我:那就不是半小时啦!

儿子:要不规定一个延时时间!

我:你觉得多少合适?

儿子想了想,狠狠心说:5分钟!

我:如果半小时到了,还有2分钟就结束呢?

儿子:那就2分钟就关掉。

我:那如果5分钟到了,发现还有1分钟就能结束,你怎么办?

儿子再次狠狠心对我说:那也关闭。

我:我们怎么保证这2个时间可以准确实施?

儿子:那就设置2个闹钟,一个30分钟一个5分钟。

我:那如果时间到了你今天不关电视呢?

儿子:那我承诺一周内都不看了。

我:好的,妈妈相信你是个信守承诺的孩子。

当天,果然时间到了之后,他在第二个5分钟闹钟响起来后主动关了电视机。

【拆书家点评】:

以上实践中,这位妈妈做到了启发式提问四步法:1、每个问题都没有预设答案(不设答案) 2、双方都很平静在沟通(平复情绪)3、分解了多个问题引导孩子自己给出答案(分解问题)4、允许无知。当孩子表达出不知设置多少时间限制的时候,妈妈引导他想一想学校学习手册规定的电子产品时间,让他自己再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