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刻意练习》 所属活动: 昆明春城分舵第116期线上线下过级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TF3-3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TF 3-3拆书现场。我是Amber,用三个标签分别介绍一下自己:第一个标签是我喜欢以色列马伽术,第二个标签是认证MBTI国际施测师,第三个标签是相信塔罗可以解惑疗愈的塔罗师

【引出书籍】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一门技能上的大师。可是学习一万个小时以后我们真的能成为大师吗?《刻意练习》这本书在一万小时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了练习多久并不能决定我们是否成为大师,而取决于我们如何练习的方法。

【片段一场景介绍法】

【事件场景】

现在写作是一种刚需,工作中需要经常写报告,就连微信朋友圈也得有个好的文案才可以。前几个月我报了训练营想提升写作能力,整个过程中几乎是每天都要写作业,可是我总觉得写得一般,有时候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写文章,训练营过后空档了很久没写过什么

【提问】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在学习技能的路上遇到过被卡住的困难,比如大家都学英语,做了很多真题可是站在外国人面前就傻眼了。这个时候我们最常问的问题就是,到底怎么学英语? 是不是有什么练习的方法?

【影响】

比如我不知道怎么练习写作,在空档不写的那段时间就怀疑自己的能力,以前语文学的挺好可是现在觉得退步了,甚至不敢去想做与内容相关的工作。大家看,这是不是就是在技能没学好的前提下,既自我否定,又影响到未来职业选择?

【解决】

所以怎么解决呢?练习时间长一点、练习次数多一点并不能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而需要方法。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探究今天的这本书——《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通过刻意练习方式让自己成为技能的佼佼者。

今天我们会从书中两个拆页入手学习,拆页一讲的是什么有目的的练习以及如何做,拆页二讲的是如何在有目的练习的基础上自我练习、精进一项技能。今天的两个拆页是递进关系。

【学习目标】

拆页一学习目标:学习者能够使用“有目的的练习”四步法,在面对未来如何学习的场景中,设计出该场景的具体行动规划。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2分钟

下面给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拆页选段,选自原书P31页。

有目的的练习VS天真的练习

如果对这种自动化的表现并不满意,你要做什么?如果你是一位工作了10年之久的老师,你想做一些事情,让学生对你上的课更感兴趣,并让你在课堂上更加高效,你该做什么?你基本上每个周末都打高尔夫球,想再提高一些,该怎么办?你在一家广告公司担任打字员,想让别人对你的打字速度感到惊叹,又该怎么办?

这便是史蒂夫•法隆在经过几次练习之后发现他自己所处的情形。在那一刻,他对自己能够听到一串数字、把它们记下来、再念给我听,感到很满意,而且,由于大家知道,短时记忆存在局限,所以,他的表现也和人们期望的差不多,中规中矩。他原本可以不停地这样记下去,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之后,最多能记住8个或是9个数字。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参加了我设计的这个实验,而我设计这个实验的初衷,就是使他持续不断地接受挑战,以便每次都能比上次多记住一位数字,同时,也因为他是那种天生就喜欢挑战的人,所以,他在逼自己变得更优秀。

他采用的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有目的的练习”,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他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成功。正如我们接下来将看到的那样,这种方法并非总是如此成功,但它比通常的方法更有效一些,而且,这是通向刻意练习的第一步,而我们的最终目标便是刻意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有几个特征,使得它与我们所说的“天真的练习”区分开来。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便签】拆书家引导

【互动提问】

拆书家:大家都读完了,拆页当中提到了哪两种练习方法?

学习者:有目的的练习和天真的练习

【概念对比&匹配例子】

非常好!拆页提到了两个概念——天真的练习和有目的的练习,我们仍然用学习英语的例子来区别这两种练习方式。

【例1】

首先,请各位看看以下两个目标,哪个更清晰具体?

1.     每天读英语对话,3个月实现英文流利。

2.     3个月内,每周一个主题,每天诵读30分钟主题对话,诵读时没有磕巴。

对,是第二个,区别于第一个天真的练习,第二个有目的的练习目标明确且具体。可见明确目标的操作性强,更能有效引导我们练习。

【例2】

在确认目标后,我们还会遇到外界影响。大家来看看下面哪种方式更容易实现目标?

1.     在读文章对话的时候,来了一个微信,拿起来回复;过一会外卖电话来了,接个电话再继续读,咦,刚才读到哪了?

2.     把需要和外界沟通的事情提前都安排好,手机调成勿扰模式,在书房或某一个房间中不被任何人打扰。

对,同样是第二个,是有目的的练习。因为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一件事上,自己规定每天诵读30分钟的时间不会有任何打折,而且沉浸在阅读中的思路也不会被打断。所以,有目的的练习中确保专注,是区别于天真练习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例3】

我们自己在学习的同时,下面两种反馈方式哪一种更有效果呢?

1.     每周重复朗读该主题下的所有对话文章。

2.     对比原声录音和自己读的差别,向英语好的同学或老师请教并获得反馈。

对,第一个是闭门造车的天真练习,自己感觉好但没办法具体参照衡量。而第二个是有专业人士的反馈,可以及时去调整自己方向的有目的的练习。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寻求专业的反馈,可以真正给到我们建设性意见的反馈,而不是随便说“别学了,学这个没有用”“哇!好棒呦!好厉害”之类的非专业反馈。

【例4】

接下来,我们看下面两种练习内容有什么不同?

1.     每周把该主题下的对话文章全部能流畅读出来。

2.     每周除了熟读所有主题文章,给自己加难度,额外设计真实场景用关键句子仿写对话。

所以,第一个天真的练习是重复做一件事直到很熟练,但你永远停留在这个熟练的范围内。而有目的的练习则是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自己加大难度,让练习的内容更有挑战性,这两种方式哪一种会让人取得阶段性提升呢?

通过上面4组例子的对比,大家就可以清楚看到“有目的的练习”和“天真的练习”区别所在。“有目的的练习”有明确的目标,可以排除外界影响完全专注于任务,能从外界获得反馈,同时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而“天真的练习”只是随便练练,重复做一件事,并没有专业的方法。

【How】具体步骤

根据上面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有目的的练习”它所具备的核心四要素,由这四个要素,就推及到“有目的的练习四步法”,分别是:

1. 明确目标:定义明确的目标,引导练习

2. 保持专注:完全集中注意力,关注任务

3. 寻求反馈:从外界获得反馈,查找不足

4. 突破挑战:迫使走出舒适区,挑战自我

【举例】

回到我练习写作技能这件事上,按照“有目的的练习”做出的方案是:

1. 明确目标:连续一个月每天练习写300字以上的感悟

2. 保持专注:写作期间把手机关闭

3. 寻求反馈:写完发给朋友获取建议

4. 突破挑战:套用练习不同的写作套路

后来我发现写东西越来越顺手,不仅字数越写越多,还找到了快速写作的方法。

【适用边界】

“有目的的练习”适用于我们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后,想要找到方法并通过方法练习。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学习者应用-编故事

我们现在知道“有目的的练习”是什么以及如何使用,请大家编一个小故事,需要设计起因、经过 、结果、对话和动作等。

在未来的一个月里你要根据“有目的的练习法”学习一项技能,在这个故事中你可以分享自己练习的成功经验,也可以是教别人如何使用有目的的练习法。大家写出关键词即可,5分钟后邀请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分享】

时间:下周日

地点:在咖啡厅

人物:我和闺蜜

场景:闺蜜询问我如何学好剪辑小视频

对话如下:

闺蜜:我想把视频剪辑更漂亮一些,该怎么练习呢?

淑媛:首先,你得先明确目标,比如每天做几个视频,做多长时间,作为练习或者输出。

闺蜜:是的,这样练习有目的。

淑媛:那接下来,你得保持专注,别因为去看别的视频就忘记做自己的练习。

闺蜜:可以把干扰因素排除掉。

淑媛:对,你记得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可以找咖啡厅或书店什么的。

闺蜜:是个好办法。

淑媛:还有就是你不要闷头干,可以把做好的视频发给我或者其他朋友,寻求指导改进意见。

闺蜜:别人有反馈,我也能接受得更好。

淑媛:最后可以去参考别的视频,尝试做不同效果的,或者去加深练习不同的制作技巧。

闺蜜:对,尝试练习不同技巧也会做得更完美。

特别棒,把每一个步骤都融合进去给到了练习的建议,掌声鼓励送给这一组的分享。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片段间过渡】

经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有目的的练习法”。知道怎么有目的地练习后,如果再往前一步,自己想深入练习一项技能,能不能更具体一点,这就到了片段二的内容——自我练习五步法。就像在塔罗牌大阿尔卡纳牌里的0号愚人,他准备好开始一场新的冒险,有了简单的基础-就是我们的拆页一“有目的的练习”;而现在在前进的过程需要去整合资源、进一步练习技能,就像是大牌的魔术师所代表的的含义,类似拆页二的方法“自我练习法”。前面我们说了,片段二是片段一的递进。

【自测量表】(技能点:把知识改编为量表自测题)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做几道测试题。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每一个选项,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完全符合)。

全部完成后,请把分数相加,写在总分数处。

【解释自测题】

好,大家分数都出来了,现在对照自己的分数

得分在24分及以上的伙伴请举手。好,特别棒,这代表你的自我练习能力很强,而今天的拆页会让你看到你都做对了什么。

得分在19-23分的伙伴请举手。很好,这代表你已经初步掌握了自我练习的方法,这次拆页会告诉咱们在哪些方面可以继续提升。

剩下的就是18分及以下的小伙伴,这代表你有自我练习的意识,但是需要更科学的方法帮助你。

不管大家分数如何相信现在我们对自我练习有了初步了解。

学习目标】(技能点:包含学习者需要完成行为和完成程度-场景行为澄清界定)

大家通过本次RIA学习,能够使用“自我练习法”中的五个步骤,制定出自我练习的执行方案。

接下来让我们在拆页中继续学习。

【R原文片段】2分钟(技能点:选择原书一个完整案例)

下面给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拆页选段,选自原书P198页。

我最喜欢的一个关于这种自我设计练习方法的例子,是里约热内卢一所马戏学校的一位学生讲给我听的。他参与了马戏团演出指挥的训练,发现自己存在一个问题:不知道怎么在表演期间让观众保持兴趣。除了介绍各种各样的马戏节目,演出指挥还必须做好随时填补各个马戏节目演出间隙的准备,防止冷场,尤其是假如下一个节目的准备工作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导致演出推迟的话。

但是,这位学生找不到现场观众来练习他的方法,因此,他想到了一个主意。他来到里约热内卢市中心,开始和那些在下班高峰期间回家的人们攀谈起来。大多数人都急着回家,因此,他必须努力使他们有足够的兴趣停下脚步,来倾听他说些什么。在此过程中,他运用自己的声音和肢体语言来吸引人们的关注,并且利用一些足够长但又不至于太长的停顿来制造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

不过,这个例子最让我感到震惊的是他如何进行刻意练习:他用手表准确记下每次与路人的对话可以持续多长时间。每天,他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这样练习,并且围绕哪些方法最管用、哪些方法根本不管用,做好了笔记。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便签】拆书家引导

大家看完了,我们看一下这个片段讲了一个什么事。

【What】

拆页说的是参与马戏团演出指挥训练的学生找到自己需要训练的技能后,通过自我练习的一些方法完成刻意练习,精进技能。

【Why】

可能很多人认为学习一项新技能就是闭门造车,坚持每天学习就可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甚至是瓶颈期,只有练习方法得当才能突破自我,真正精进这项技能。

【How】

所以自我练习的方法是什么呢?

我们来看自我练习五步法,也叫A-FRFR自我练习法。

1. A (Aim)                设定目标:开始之前明确练习的目标

2. F (Fix)                  限定时长:规定每次练习的时长

3. R (Repeat)            重复练习:针对同一个技能重复练习

4. F (Feedback)        获取反馈:收集他人反馈再调整方法

5. R (Review)            即时复盘:整理并复盘自我练习方式

【Where】

在需要精进某项技能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完成自我练习,不适用于没有学过、要从头学新技能的情况。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微行动学习

【抛出问题】

讲到这里大家对上面的内容有什么疑问吗?

学习者:没有问题。

好,看来大家都理解。如果没有疑问,接下来就请大家来回想一下,过去你是否有做过一些练习最后是失败的经历,或者过去你是怎么做自我练习这个过程的?

【学习者分享】

悠然分享

悠然:过去在学习MBTI的时候,学了一个冬天,最后学得迷茫了。我没有定目标,也没有限定时间,就是每天直播和大家分享,坚持了下去。当然也没有直接获取别人的反馈,还不知道复盘。

拆书家:哪一步会更让你觉得最后练习失败了呢?

悠然:没有任何进步,不知道怎么就进步了,就每天重复练习。

开心:听起来好像是没有目标。

悠然:就光是开始做了,先去做。第一没有目标,第二没有时间限制,第三没有真实反馈,第四没有复盘。

拆书家:你做的最重要的是哪一步?

悠然:目标,因为先有目标才能有后面的。

开心分享

开心:之前喜欢画画,定目标画500张,每天都在画,至少一天出一个作品,也发在了朋友圈,但好像别人不好意思给我反馈。最后看到别人比我画的好,我知道没法和别人比,就没坚持下去了。

拆书家:我听到一个关键词,觉得你画500张就能达到了,能和大家说一下在这个目标里是要达到什么吗?

开心:达到齐白石的程度。

思无:这是有目标,但是这个目标是不是不好达到。

开心:我感觉一个是没有反馈,一个是没有专业指导。

思无:其实每个步骤都容易出现问题,但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点应该是目标的设定。

淑媛:是,应该是设定一个自己能够完成、能实现的目标。

思无:其实500张画没问题,但后面达到齐白石的程度出现了问题。

悠然:是给自己的期待太超过实际。

拆书家:好像听起来还是在目标上出现了问题,另外两位伙伴怎么觉得?

淑媛:我刚才在做测试的时候就发现还是目标会出现问题。

思无:我举个例子,当时我们第一次做晨读,晨读两天,其实一开始设计的就是先读起来,练习自己的直播能力,但第三天就不知道要读什么,那个时候就没有目标。我们也需要人指导,但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别人才能给更精准的反馈。

【重述并明确问题】

经过大家讨论,对应到自我练习几个步骤,其中关于目标的步骤出现了问题。那我们明确一下问题:导致练习一项技能失败最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目标没有设定好,大家都同意吗?

回答:同意

好,大家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导致在这个目标设定上出现问题?现在我们来挖掘这个问题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引导分组讨论问题本质】

请各位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进行讨论,可以互相追问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给4分钟讨论时间。

大家可以在刚刚伙伴的描述中找原因,也可以一直追问原因。最后把所有原因列出,我们来看看本质原因是什么? 注意不要给建议做法,多去想想深层次的原因。

 【学习者讨论】

悠然:我觉得对难度系数评估不够。(第一点)

大家:对的,这是第一点。

思无:还有对做这件事的价值和意义不清晰,扣到开心的这个案例,如果目标更清晰精准的话,就不会因为受到同伴的打击就放弃了。(第二点)

大家:是的。

淑媛:还有就是对自我能力的认知,比如能否练习到齐白石水平的情况。(第三点)

悠然:第四是要考虑需要消耗的能量和时间。(第四点)

思无:最关键的是,目标是不是符合smart。(第五点)

开心:应该是要符合smart的原则的。

【拆书家引导 明确问题本质】

好的,大家讨论出五个原因,现在我们看看能否把这五点整合一下?

悠然:3和4可以合并,是一个方面。

拆书家:那smart这个是否包含其他步骤?

开心:这样1,3,4是包含在目标不够smart里面。

学习者:而且smart还有相关联性,可以兼并其他的几个原因。

拆书家:那就是说,smart这个原因包含了其他几个方面。是不是导致我们目标出现问题的本质原因是它不够smart。大家同意吗?

学习者:同意

【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好,现在我们已经聚焦了问题的本质是目标不smart。那么接下来,请大家讨论下如何解决这个目标不smart的问题。

在找到具体解决方法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这个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就算可以?

学习者:就是放在具体的例子里设置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

拆书家:这个时候要不要针对刚才开心或悠然的案例为他们设定目标?

学习者:那用开心的案例,为她设定出目标就可以。

好,各位~都确认是这达到这个程度,那大家就按照这个思路讨论,给大家5分钟。

【学员讨论】

思无:我们根据smart原则分别讨论一下。

悠然:开始就是怎么实现,要不要2年内500张画?

开心:还是一年内200张画吧,这样可以实现。(可实现)

悠然:好,那接下来讨论够不够具体。

开心:一年内200张画,也很具体,这个画是临摹的作品。(具体)

淑媛:好,这个时间期限就是一年了。(有期限)

悠然:那分解一下,把它量化,分解成一个月的目标。

思无:这个量化,有数量的量化,还有一个是质量的量化,有每张画的反馈。

开心:那比如一周四张画,也会对应到一个月的数量量化了。(可量化)

悠然:还有相关性,它是有意义、有价值性的。

思无:这个画的意义是什么呢?

开心:我想做个绘本。

思无:那你就和绘本做个相关性,比如去找绘本的老师研究。(相关性)

【分享讨论成果】

结合讨论总结为:

一年内画200张临摹的作品,根据数量分解成月目标和周目标,每周4张画,并针对画作寻求绘本方向的专业反馈和指导。 

拆书家:非常棒,大家经过讨论形成了我们最终的目标方案。那开心姐,针对这个设定目标的解决方案,如果回到当初画画的这件事上,是否就更有把握能成功了呢?

案主:是的,很有帮助。

A2】催化应用

我们拆书就是要学以致用,所以留个作业练习。在未来的1~2周里,你在什么场景下可以用到自我练习五步法,你会怎么使用它去学习一项技能,比如写作、PPT、书法等等。请大家在下周日之前微信发给我。

【学习者作业】

淑媛 - 练习剪辑小视频的能力

1 设定目标:一个月内能做出5个包含视频基本剪辑要素的小视频

2 限定时间:每天花费1个小时 晚7-8点

3 重复练习:针对视频基本要素的技能重复练习,例如转场、开场

4 获取反馈:发给不同的朋友收集反馈,并记录

5 即时复盘:整合别人的反馈,记录需要修改的地方,随时做调整

【结束语】

拆页到现在就进入尾声。今天我们学习了拆页一:对比天真练习知道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法”,进一步还学习了拆页二:如何通过“自我练习五步法”精进技能。最后在微行动中大家还讨论出过往练习失败的共性原因、原因背后的实质问题、以及制定出解决方案。相信伙伴们一定学有所获。我的拆页结束,非常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