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环节
预计时间
准备内容
自我介绍
1分钟
大家上午好,根据咱们拆书帮的惯例,要说出自己的三个标签。我也按照惯例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李跃,我的第一个标签,财务工作者,专注于税法,专注于税务筹划。大家有财务和税务上的问题可以和我交流。第二个标签,二个女孩的妈妈;第三个标签是终身学习者。我想成为我女儿的榜样,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我想用我的行为影响我的女儿。孩子是需要言传身教的。光说是不起作用的。只有自己变好了,自己周围的人也就变好了。我来到拆书帮,希望能有更多的学习成长的机会。一起成长进步。
拆书帮介绍
2分钟
对于今天到的小伙伴,有的是第一次来咱们拆书帮,也有很多的拆书大咖。对于第一次来的小伙伴可能对拆书和拆书帮不是很了解。那我就拆书和拆书帮做个简单的介绍。拆书不是简单的把书拆了,而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成人学习,他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把知识转化为学习者所用。它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供个人学习的RIA便签学习法,第二种是供组织学习的RIA现场学习法。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跟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RIA便签拆书法,即R是阅读原文,I是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知识点,A又分为A1和A2,A1即关联自己以往的经验,可以是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是失败的经验,但一定是对自己印象深刻的经验,跟该知识点有关的。A2是根据原文的操作步骤规划自己将来的目标和行动
组织学习法就是由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现场的学习者把当场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学习者自己的知识。
【R】 阅读原书拆页
1分钟
结构化倾听,是指你在接收到对方传达的信息以后,要习惯性的在头脑里画三个框,分别放三件东西:沟通对象的情绪、事实和期待
第一个框:情绪
情绪是我们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高兴、悲伤、恐惧、熊电愤怒……都是情绪。但对方通常不会直接表示““我很生气,我很焦虑”,而是把情绪隐藏在话语里面。"就需要我们在倾听时把对方语言里隐藏的情绪识别出来,分清何为事实,
第二个框:事实
什么是事实?对方不带情绪陈述的信息都是事实吗?不见得。和情绪刚好相反,我们只有在表达那些不受主观判断影响,可考证,可追溯的内容时,才会说它是一个事实。
当然,从对方丢给你的一堆信息里判断哪些才是事实,是最考验侦探能力的,需要你调用自己的经验和对事件本身的了解。
我们可以借用新闻记者核查事实的方法,在对方的描述中考证以下几个要素:who(人物)、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事件)。如果能用4个W还原实际场景,那么对方所言大概率是事实。相反,如果对这些要素语焉不详,而仅仅从诸如“我觉得”“我判断”“我认为”的主观推论出发,那我们听到的陈述很有可能不是事实。
第三个框:期待
什么是期待?就是找出对方内心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
了解了情绪和事实,我们需要结合二者来判断对方的期期待
分享I便签
1分钟
结构化倾听是在对方说话后,我们需要立即在我们的头脑中,装入三个框架,即对方的心镜,事件和对方想要的目的。
第一个是对方的心镜,说话者的心镜是不会直接告诉你的,他不会说今天我心情很不好,我很生气,我很焦虑。这些内心的心境都是在说的话里体现的,这就需要我们听对方说话,把说话者的心境识别出来,分清哪些是事实的表达,哪些是心境的表达。
尤其是对方带有情绪沟通的时候,我们往往也就有情绪,这样容易生更深的矛盾,不容易进行继续沟通。如果能识别他的情绪,并安抚他的情绪,沟通能顺利进行。
第二个是实际事件,实际事件,就是对方不带个人感情的陈述出来的信息,当然从说话者的一堆信息里分清楚哪些是事实,是最考验我们的甄别能力,需要你运用我们过去的经验和对实际情况的了解。
实际事件,有人物,有时间,有地点,有过程的。我们要从这四点出发。有些对话只是表达情绪的方式,不是实际事件。我们要甄别出来
第三个是对方对自己的希望结果,通过了解对方的心境和实际情况,自己可以知道对方想要的结果。
通过结构化倾听,我们可以再沟通中及时安抚对方的情绪,了解整体的实际事件,了解对方的目的,这样可以更高效的沟通了
分享A1便签
2分钟
本周三即8月31日的时候,我的老板,给我打电话说:跃爽,你们财务人员拿着开票盘了吗,我说没有,老板就说,怎么不知道把开票盘带上。上次石家庄疫情的时候,彦芳就把开票的电脑搬回家了,在家开的票。没有学习结构化倾听倾听时,我就觉得我很委屈呀,我也不知道要封在家,以为就两三天的事,所以我说这次想着应该就封不了几天就没有拿。老板就说现在大家都被封在家里,武汉公司卖车了,现在发票给人家开不了,就卖不出车,卖不出车就没有收入。
我说那我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找人把税盘拿出来吧。我在家开票。就这样把电话挂了。这件事的事实是,在家开不了发票,没有拿开票盘。
从这件事上,如果我运用结构化倾听的方式,就清楚老板的情绪是有点焦虑,首先安抚老板的情绪,事实就是开票盘在单位开不出发票。老板想达到的目的是能开发票。不影响外地的公司正常运营。
分享A2便签
3分钟
一般我们财务数据都是在8号出,但老板总是提前问。如果这个月,老板在5号问数据的话。老板会说怎么8月份的数据还没有出来呀今天都5号了。第一步是识别情绪,老板用了一个“还”和‘’都‘’,从这些字里可以出老板是带着情绪问的。识别出了老板的情绪,要立刻安抚老板的情绪,说大部分数据都出来了,就剩售后数据,让老板知道自己工作的进度。
第二步是甄别事实,事实是老板需要8月的经营数据。
第三步是明白老板的目的,告诉老板广州的售后数据没有及时录入系统,财务一直催着,5号刚把上个月的数据录入完全,售后的数据录入完整了,这两天就可以出完整的数据了。可以跟老板说,先把销售的数据给老板。
这样就运用结构化倾听,把老板的最终目标给了老板。
结构化倾听,是指你在接收到对方传达的信息以后,要习惯性的在头脑里画三个框,分别放三件东西:沟通对象的情绪、事实和期待
第一个框:情绪
情绪是我们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高兴、悲伤、恐惧、熊电愤怒……都是情绪。但对方通常不会直接表示““我很生气,我很焦虑”,而是把情绪隐藏在话语里面。"就需要我们在倾听时把对方语言里隐藏的情绪识别出来,分清何为事实,
第二个框:事实
什么是事实?对方不带情绪陈述的信息都是事实吗?不见得。和情绪刚好相反,我们只有在表达那些不受主观判断影响,可考证,可追溯的内容时,才会说它是一个事实。
当然,从对方丢给你的一堆信息里判断哪些才是事实,是最考验侦探能力的,需要你调用自己的经验和对事件本身的了解。
我们可以借用新闻记者核查事实的方法,在对方的描述中考证以下几个要素:who(人物)、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事件)。如果能用4个W还原实际场景,那么对方所言大概率是事实。相反,如果对这些要素语焉不详,而仅仅从诸如“我觉得”“我判断”“我认为”的主观推论出发,那我们听到的陈述很有可能不是事实。
第三个框:期待
什么是期待?就是找出对方内心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
了解了情绪和事实,我们需要结合二者来判断对方的期期待
结构化倾听是在对方说话后,我们需要立即在我们的头脑中,装入三个框架,即对方的心镜,事件和对方想要的目的。
第一个是对方的心镜,说话者的心镜是不会直接告诉你的,他不会说今天我心情很不好,我很生气,我很焦虑。这些内心的心境都是在说的话里体现的,这就需要我们听对方说话,把说话者的心境识别出来,分清哪些是事实的表达,哪些是心境的表达。
尤其是对方带有情绪沟通的时候,我们往往也就有情绪,这样容易生更深的矛盾,不容易进行继续沟通。如果能识别他的情绪,并安抚他的情绪,沟通能顺利进行。
第二个是实际事件,实际事件,就是对方不带个人感情的陈述出来的信息,当然从说话者的一堆信息里分清楚哪些是事实,是最考验我们的甄别能力,需要你运用我们过去的经验和对实际情况的了解。
实际事件,有人物,有时间,有地点,有过程的。我们要从这四点出发。有些对话只是表达情绪的方式,不是实际事件。我们要甄别出来
第三个是对方对自己的希望结果,通过了解对方的心境和实际情况,自己可以知道对方想要的结果。
通过结构化倾听,我们可以再沟通中及时安抚对方的情绪,了解整体的实际事件,了解对方的目的,这样可以更高效的沟通了
本周三即8月31日的时候,我的老板,给我打电话说:跃爽,你们财务人员拿着开票盘了吗,我说没有,老板就说,怎么不知道把开票盘带上。上次石家庄疫情的时候,彦芳就把开票的电脑搬回家了,在家开的票。没有学习结构化倾听倾听时,我就觉得我很委屈呀,我也不知道要封在家,以为就两三天的事,所以我说这次想着应该就封不了几天就没有拿。老板就说现在大家都被封在家里,武汉公司卖车了,现在发票给人家开不了,就卖不出车,卖不出车就没有收入。
我说那我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找人把税盘拿出来吧。我在家开票。就这样把电话挂了。这件事的事实是,在家开不了发票,没有拿开票盘。
从这件事上,如果我运用结构化倾听的方式,就清楚老板的情绪是有点焦虑,首先安抚老板的情绪,事实就是开票盘在单位开不出发票。老板想达到的目的是能开发票。不影响外地的公司正常运营。
一般我们财务数据都是在8号出,但老板总是提前问。如果这个月,老板在5号问数据的话。老板会说怎么8月份的数据还没有出来呀今天都5号了。第一步是识别情绪,老板用了一个“还”和‘’都‘’,从这些字里可以出老板是带着情绪问的。识别出了老板的情绪,要立刻安抚老板的情绪,说大部分数据都出来了,就剩售后数据,让老板知道自己工作的进度。
第二步是甄别事实,事实是老板需要8月的经营数据。
第三步是明白老板的目的,告诉老板广州的售后数据没有及时录入系统,财务一直催着,5号刚把上个月的数据录入完全,售后的数据录入完整了,这两天就可以出完整的数据了。可以跟老板说,先把销售的数据给老板。
这样就运用结构化倾听,把老板的最终目标给了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