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新晋拆书家佳佳,来到这里,希望能够和大家共同学习、提升自己。在参加完RIA训练营后,感觉一个新世界之门像我打开了。现在的愿望是希望参加每一次的拆书活动,和大家拆书一百年。
一直在说拆书帮,有的小伙伴第一次来,所以在正式分享前,先给大家介绍下拆书和拆书帮,好让第一次来的小伙伴更进一步地了解拆书帮。
先说拆书,和一般的读书方法不同,拆书以学习者为中心,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能力,所以是把书中片段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使之感受深刻,最终根据片段规划具体的行动计划。相信今天的各位拆书家的分享会让大家清晰地了解拆书。
那拆书帮就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我们会有拆书家引导激活学习者经验,促动学习者的参与,催化学习者的应用,帮助学习者把知识拆为己用。
要想成功说出内心想法而不招致对方的反感,你应当引导对方了解你的行为模式,让他们从头至尾地了解你分析问题的思路,且不是从行为结果出发的。你应当以事实为基础,并告诉他你由此得出的结论,让对方设身处地地为你着想。只有这样做,当你谈起自己的主观结论时,对方才会充分理解。
也就是说,你必须先罗列事实,然后提出看法,同时要注意你的陈述方式,表明这只是一种你的看法而不是确定的事实。
我们会在各种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怎么表达才会让对方关注、充分理解自己的想法并且不被反感。
我们可以按照这2步来:讲事实-提看法。
首先,从事实出发,先罗列事实,不是看法也不是事情结果。事实是最客观的表现,具体形象,更有说服力,容易吸引对方关注谈话内容,让对方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不易令对方感到反感,产生对峙的态度。
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事实的基础上,再提出自己的主观看法,对方就会更容易理解你的想法和你这样想的原因,从而换位思考,使谈话得以继续
另外,提看法时,要注意是可能的主观看法,而不是确切的事实。客观事实是没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看法更容易让对方明白事实的严重性。可以使用“可能”“也许”来表达自己的可能的看法。
以事实为基础提出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对方理解自己,并维持对话的进行。尤其适用于表达会令对方不快的想法或各种敏感问题上。
分享A1便签
应该7月份时,组内一位同事临时找我请假,当时看到微信消息,第一感觉就是生气烦躁。因为他之前总是频繁请假,并且都是临时请假,而且理由都是发烧、拉肚子之类。
所以那次没问请假缘由,直接回复了句“为什么又请假,你不觉得你请假有点频繁吗?而且又这么仓促,之前说过要提前的吧?你怎么总是这样呢?只顾自己不顾团队。你自己找人顶你的班吧,要不就按旷工算。”
他只回复了“好”,但不一会儿看到朋友圈里他发的一条吐槽“请假算旷工,XX(公司名)头一家”。当时心情很复杂,又伤心,又有点懊悔,不该这样说。
现在想想,是因为直接说想法导致了对方的不认同。
如果先说下之前他请假的记录情况,以及他自己的绩效成绩和小组的平均绩效,用这些事实做了铺垫;再提出自己的想法,觉得他请假过于频繁,且不在意对团队造成的影响。应该会更容易让他意识到他频繁临时请假带来的不好影响,理解我的想法。
分享A2便签
组里新来一位新同事,本月迟到2次,计划明天找她谈谈。为了不伤害她自尊心、并且认识到错误,可以这样说:
-6号和8号这2天,你都迟到了2分钟。这个自己知道吗?(讲事实)
-第一次我跟你说了留意上班时间、提前10分钟出门。还记得吗?(讲事实)
-但很快8号就第二次迟到了。(讲事实)
-我不知道关于迟到你的真实想法是怎样的,但是我觉得你可能没有认识到迟到的严重性,也没有听进去上次的谈话。也许你觉得迟到只对自己有影响,不关其他人的事,是这样吗?我想听听你的想法。(提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