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谈话的力量》 所属活动: 北京紫禁之巅分舵第150次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生气时如何说,别人才会做 学习目标: 运用语言主动影响别人的行为

开场: 大家好,我是佳佳。今天的拆页选自《谈话的力量》这本书,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教授谈话技巧的图书。这本书的作者艾伦·加纳是美国知名的沟通学咨询专家,他教授过数百期“谈话技巧”培训班。所以这本书是根据他数百例科学研究以及20年来教授学生的亲身体验写成的,非常实用。今天我们学习的一个技巧是“要求改变”。下面我们用1分钟左右阅读下原文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一开始就要搞清楚谁有烦恼。一旦你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你就有烦恼。清楚地告诉对方“我有烦恼”,他就不会产生抵触的情绪,也就更容易解决你们之间的矛盾。

接下来,简要地说明让你烦恼的行为。在说明的时候尽量采用客观的态度,说得具体一些。一次只需提一种行为,最好提到的问题是正在发生的,或者刚刚发生不久的。

指出了谁有烦恼并且说明了烦恼的行为之后,我们来陈述这样的问题会导致的后果或可能的后果。因为对方的所作所为,发生了什么或者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最后,告诉对方你对他的行为以及产生的后果的感受。注意简要地表达你的感受。不要用一些粗俗的语言,这样反而会让对方反感,使情况恶化。不要提及对方的性格或人品。

在采用了上面讲到的方法后,很多人或者说是大多数人都会根据你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 一旦没有成功,你需要更具体地表明你的需要。这就要求你进行直接要求。你的直接要求应该具体,具体要求对方改变某一个做法,而不是改变个人的态度或性格。不用问题的方式,而以要求的形式提出,那么对方会更加严肃地对待你的直接要求。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经常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平常经常会遇到他人的所作所为给我们带来困扰、或令我们不满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与其沉默中爆发影响两人关系,或者沉默中默默忍受、等待他人发现我们的不满并做出改变,不如化被动为主动,直接出击,引导他人去改变,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或接受我们的建议。

上面的方法总结一下,可以使用一个公式来表述:

我很不满意。你[说明其一行为],[指出后果], 所以我觉得[描述你的感受],我希望你[直接要求]。”

其中,行为最好客观具体、近期发生的,这样对方印象深刻,也更容易接受我们所描述的行为。表达感受方面,也是表达得我们自身的感受,而非对他人的指责,用“我感觉”“我觉得”会好些。最后的直接要求,也是一样,尽可能地具体,并尽量提一个要求,这样对方才会更好地接受,并明白如何做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我们来举个例子:室友是个夜猫子,新剧更新了,一到晚上12点就开始拿着手机追剧,导致你翻来覆去睡不着。这种情况下,我们看看如何使用这个方法:

我很不满意。你昨天晚上12点后追剧,而且公放不戴耳机,吵得我睡不着,今天精神很差。对此我有些烦躁。之后晚上看视频请戴上耳机或者调低音量,谢谢。”

我们来一一对应下,首先表示是我有烦恼,我很不满意,其次指出对方行为[你昨天晚上12点后追剧,而且公放不戴耳机],该行为导致的后果[吵得我睡不着,今天精神很差],对此我的感受是[有些烦躁]。最后我的直接要求是[之后晚上看视频请戴上耳机或者调低音量]。

这样说,会比默默忍受到电视剧剧终、或忍不了吵起来都要好很多。

另外,我们平常运用这个公式时,自然表述就可以,不用局限于公式顺序,也不用每个环节都说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顺序或跳过其中一两个环节,也许效果会更好。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现在请大家回想下,近期是否有遇到过类似朋友、家人、同事、同学等他人的行为干扰了我们,令我们很不满的情况,当时是怎么应对或处理的呢?

学习者姗姗分享:老公经常把袜子随手扔在家里,每次都很生气,以前会说:“你为什么不尊重我的劳动成果?为什么每次都乱扔?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老公会开启辩解模式


最后,请大家在下方空白处,运用今天学到的公式[烦恼对象-行为-后果-感受-要求],写下马上或近期极有可能会遇到的类似情况,和你应对此情况具体的表述。可以参考I里例子的格式,给大家1分钟时间。

学习者姗姗分享:你把袜子放在沙发上,让我很生气,你破坏了干净的环境,我希望你每次把袜子主动放在厕所里。

总结:当我们受他人行为困扰时,可以通过表述我们不满的行为、该行为带来的后果、对于行为和后果的感受、以及提出我们的要求来引导对方改变或接受。技巧性地表达会令我们生活少些烦恼,多些和谐,希望大家今天能够有所收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