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学习》 所属活动: 7月30日(周六)拆书帮武汉珞珈分舵线下练级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黄金思维圈三个层面

开场:

大家好,我是尹佳敏,很高兴参加今天的TF3-2拆书过级。

首先用三个标签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

我的三个标签分别是:

第一,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

第二,我是得到高研院十期学员;

第三,我是正在升级打怪的拆书家。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各位学习者在遇到问题(界定)时,能用黄金思维圈三个层面(澄清)找到问题的核心,(行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图书介绍〗(场景介绍法)2分钟

〖事件场景〗

不知道小伙伴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朋友问你一个问题,比如,我要不要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我们常常会顺着他的思路走,权衡利弊。

比如上周遇到同学小李问我,他要不要去北京工作?要我给出“去或者不去”的建议。

〖提问〗

刚才提到的这个场景,你们是不是很熟悉呀!

(学习者反馈:)

为什么我们会顺着他们提的这个封闭式问题的这个思路走?

(学习者反馈:)

是的,因为,我们很多人喜欢好人为师,这种顺势思维更符合大脑的直觉反应。

〖影响〗

但值得思考的是,朋友的问题真的是这个吗?很可能,她换了房子以后,又有了新的问题呢?

当初我的建议并没有帮助到他,很可能她现在有些责怪我,影响我们的关系呢?

〖解决〗

怎么解决呢?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这本书里。就给出了一种思维方式,叫黄金思维圈,黄金思维圈教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第二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要做的事情;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

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就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A1自测量表〗

开始学习之前,请大家先做一个量表自测题。凭你的第一印象,回答表格中的5个问题。请按1-5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分代表完全符合,5分代表完全不符合。最后把5道题的分数汇总出来。根据实际情况,你平时怎么做的,就怎么选,这只是个测试哈。

给大家1分钟做一下。

〖I〗解析自测题

好的,大家都做完了哈。

大家看下得分分别是多少。

这个自测题就是帮助大家了解自己平时是不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有没有以终为始才开始行动?总分25分,分值越高,说明思考能力越强。

(1)21分及以上,请问有21分及以上的吗?恭喜这位小伙伴,说明你是个善于思考的人。做事情之前,会去思考这件事情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继而想出更灵活的解决方案。

(2)15-20分:有没有在15-20分之间的?如果有,说明你的思维能力很不错。在做事情之前,会去思考这件事情的意义。只是有时,执行速度跑赢了你的思考速度。

(3)14分及以下:有14分及以下的吗?如果有,不要灰心,这只说明,在事情开干之前,寻找初心这件事,你做得少一些。没关系,学完今天的拆页后,可以把黄金思维圈的方法运用起来。

这个量表测试就是给大家一个提醒,我们做事情,要以终为始,从事情本质出发,来规划行动,而不是一上来就行动。

下面给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一下拆页选段。

〖片段主题〗 黄金思维圈(抓住事情本质的思维方式)

〖片段来源〗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微信读书P439-441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 〖原文片段〗2分钟

原文内容如下:

有一次,我给一个景区提供咨询服务。当时他们已经找到其他几个团队进行咨询,咨询内容是对他们景区准备新开发的二期项目进行策划。客户对新项目建设什么内容、投资规模控制在多少,一直没有拿定主意。客户集团的总经理向我介绍了此前其他团队的策划思路和大致的设计方案后,问我:“成院长,你觉得哪个方案好?”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回答。

这是一个关键沟通:在和客户的沟通过程中,如何回答重要的封闭型问题非常重要,因为这会决定此后谈话讨论的基调。我没有直接回答客户的问题,而是向客户提出一个问题:“您为什么要开发二期项目?”

经过深入的沟通,我发现客户之所以要建设二期项目,是因为一期项目虽然游客不少,但是并没有赚钱,所以他们期望通过二期建设的项目来增加景区的收入。所以,客户实际上是想要提升景区的赢利能力,这是Why,而建设二期项目是表现出来的What。

这样,我要帮客户解决的问题实际并不是判断做哪个方案更好,而是怎样提升景区赢利能力。我发现,他们现有的景区有着非常好的客流量,只是目前仅仅依托门票经济,客单价比较低。如果我们能够给每位游客的消费支出增加哪怕10元,整个景区也会立马增加几百万收入。

这是一个相当稳妥、收益确定的方案,并且相比于开发二期项目,投资非常少。当我提出这一思路的时候,客户很受启发,很快的决定和我们合作:先将一期项目收益提高,再根据一期投资收益情况考虑二期项目。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小伙伴们已经阅读完了。现在一起回顾案例,我提两个问题。

〖问题1〗客户向成甲(本书作者)咨询景区策划案时,成甲有没有直接回答客户的问题?

〖学习者〗没有。

〖问题2〗对的,成甲并没有直接回答客户的问题。那最后,客户对成甲给出的方案满不满意?

〖学习者〗满意。

是的,非常满意。因为成甲帮客户找到了真正的问题,还提出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这就是会用黄金思维圈解决问题的好处。

〖I便签〗

〖What〗(这个片段说了什么)

那么,到底什么是黄金思维圈?

黄金思维圈是由营销专家西蒙.斯涅克提出的,黄金圈法则的核心,就是在思考或沟通的时候,按照由内圈向外圈,即Why(为什么要做层面),How(怎么去做层面),What(做什么,规划行动层面)的特定结构来进行表述。

黄金圈思维模型是查理.芒格100个思维模型中的第78个,一个帮助我们看清事物本质,并能激励自己或他人达成目标的思维模型。

这个片段的内容是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去深挖他的本质,去寻求解决方案。

〖Why〗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利用黄金思维圈多问自己为什么,找到自己深层次的动机。利用黄金思维圈能够触达问题本质,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不这么做有什么坏处)

不能触碰到事情的本质问题,就没办法真正解决问题。

〖强化概念讲解-概念与案例折返〗

下面我们通过几组案例来感受一下两者的不同:

〖案例分析1〗

当客户问成甲,二期项目方案选哪一个好时,成甲没有直接回答,却向客户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引起客户思考:“您为什么要开发二期项目”。是这样吗?

〖学习者〗是的。

然后成甲继续引导客户,建设二期项目真正的原因是不是景区要赢利?

〖学习者〗是的,景区要赢利。

〖概念折返1〗

好的,我们总结一下,成甲在回答客户问题之前,追问了一个为什么?帮客户找到了“景区要赢利”的目标。这就是黄金思维圈关键第一步,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先问一个为什么,找出做事情的动机。

〖案例分析2〗

接下来,要解决景区赢利的问题。成甲不再盯着二期项目,而是对景区进行了盘点。他发现,一期项目有什么特点?

〖学习者〗客流量大,收入来源单一,门票客单价低。

是的,那么怎样解决景区赢利的问题,如果让每位游客增加消费,景区收入是不是大幅提高啦?

〖学习者〗是的。

经过深度思考,发现这个方案,比起新建二期项目,风险更低,收益更有保障。

〖概念折返2〗

由此可见,黄金思维圈的第二步是,瞄准真正的目标,分析现状,找出达成目标的方法和路径。在众多的路径当中,选择一个最优即可。

〖案例分析3〗

成甲对一期项目提出新的假设后,客户知道该做什么了吗?

〖学习者〗是的,知道了。

客户决定做些什么?

〖学习者〗先提高一期项目收益,再考虑其他。

〖概念折返3〗

是的,这个更有保障的方案出来后,客户就清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这就是黄金思维圈的第三步,做什么,规划行动。

〖How〗(具体怎么做呢)

以上,我们知道黄金思维模型是一个能影响他人行为,帮助看清事物本质的思维模型。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运用该模型呢?我总结了三个步骤:

1. Why为什么做,明确动机。

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首先思考的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每一件事背后都有一个动机。

2. How怎么做,找到路径。

古典老师在《跃进》一书中说,可怕的不是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可怕的是优秀的人方法论比你正确太多。知道为什么做这件事之后,接下来就是方法,也就是如何把这件事情做好,比如如何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3. What做什么,规划行动?

列出当下就能执行的行动清单,开始行动。

〖举例〗

就举前文提到过的例子。上周遇到同学小李问我,要不要去北京工作?

我学习了黄金思维圈后,我不再顺着她的思路走,而是问她:“你为什么要去北京工作?”(为什么做,明确动机?)

他说:“北京那家公司给出的薪水比现在高两倍。”

经过深入沟通,我了解到他目前在公司晋升遇到了瓶颈,收入提升不上去,感觉没有什么前途。所以想换一家公司。

我说:“去北京那家公司目前给的薪水是高一些,但是有两点你要考虑一下:一个是离家太远,无法照顾家人;二个只是目前别人给的薪水高,后期很难保证。毕竟是一家你不了解的新单位,你在目前这家公司工作了五、六年,现在开始努力学习,提升专业能力,未来还是有升职加薪的空间。”(怎么做,找到路径。)

我告诉她,遇到问题先解决问题,不要选择逃避。

于是,小李认真努力的工作,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终于得到公司领导的认可,升职加薪了。(做什么,规划行动?)

〖Where〗(适用场景)

黄金思维圈主要用于什么场景呢?企业管理,自我激励,个人成长等都适用。

当对方向你提出一些封闭性的问题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另外在演讲和写作时也可以用这种结构写作。

〖预防异议〗

也许有伙伴会说,当我找到真正的问题后,如何寻求最优路径,有点难!是的,提出一个好问题,固然成功了一半,但剩下的一半,如何找到答案?也并不容易。这时候,伙伴们可以连续使用“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不断追问、辩析,选出最优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循环使用“why/how/what”更能迭代出最优解决方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 学习者拆为已用: 学习者拆为已用

〖A3〗促动参与

接下来我们进入现场演练环节,根据刚刚黄金思维圈的三步法,模拟下面的这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场景如下:

主人公小田,最近很焦虑。看到很多小伙伴半年就过了拆书三级,而自己在一级就卡住了。她就在这个周六上午,约了师傅赵老师,想当面请教快速过级的方法。

要求一人演小田,一人演赵老师,小田提出如何快速过级,赵老师负责指导,以对话形式展开,运用今天学习的黄金思维圈方法,找到解决方法。

两人一组做个演练。时间3分钟。等会请一组分享。

请两位小伙伴演练分享。(时间3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大蓉(扮演小田),慧云(扮演赵老师)

大蓉:赵老师,最近大家都过级了,我也想过三级啊。但是我在一级总是过不了,怎么办?

慧云:我想了解你为什么没有过?

大蓉:就是那个片段老是被打回来,说不行。

慧云:为什么不行呢?

大蓉:不符合技能点。

慧云:为什么不符合技能点。

大蓉:没有How。

慧云:如果是没有How的话,那你知道问题在哪里,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照着拆书手册的要求去做。这样的话,会不会快一点。

大蓉:好的,那我就去找How的片段过一级是吧。

慧云:这个很重要,也有我自身的经验,因为我当时过一级,除了找How的片段,很多有经验的学习者,卡在一级的原因,不仅是找How的片段,而是放不下自我的认知,自我固化的一些习惯。所以最根本的原因,是要找到根本的原因,按照手册的要求去做。

大蓉:哦。

慧云:过级不是问题,会越来越顺畅。

大蓉:好的,我首先是要放空心态,然后按照技能点的要求,找合适的片段对吧。

慧云:我想问一下,你打算什么时候过。

大蓉:年底的时候

慧云:那现在到年底还有四个月的时间,还有十级要过,每个月要过三级。另外还有过级的安排,要做一个详细的计划清单,才能保证顺利通过。特别到了3-3可能难度会更高,有可能要到两次,三次才能过,所以,这边要对困难做好准备。按照规划清单这样去执行,才能保证顺利通过。

大蓉:好的,谢谢赵老师,那我立即行动起来。

〖拆书家回应〗

好的,谢谢两位小伙伴的演练。在这个过程中慧云(扮演赵老师)对大蓉(扮演小田)进行了指导,运用了今天学习的黄金思维圈的方法的步骤。非常好!

〖A2〗布置作业

好的,拆书者学以致用,现在就布置一个小作业练习一下。

作业:在未来1-2周,你自己或朋友可能会遇到一个什么问题?很困扰,暂时没有答案。请小伙伴先写下这个问题的关键词,然后用今天学到的黄金思维圈方法,重新梳理这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各位回去完成后,在下周三前,用微信发给我。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

〖学习者分享〗

大蓉分享:

下周,儿子放暑假,可能会出现,他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

如果是以前,我会批评他,然后会给他讲一堆道理逼他就范,学了黄金思维圈方法,我会这样做。

1. Why:为什么做,明确动机。

首先,我要问他为什么老师会布置暑假作业(why)。让他明白作业是为了巩固以前的知识,并且为二年级打基础。

2.How:怎么做,找到路径。

然后,再问他,为了达到温固知新的目的,应该怎么做(how)。他会说应该多记住字词,多读书等等。

3.What:做什么,规划行动?

最后,问他每天要做些什么。让他知道除了玩和放松,每天学习和写字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沟通效果还不错。儿子能够在上午9点钟开始写作业,下午3点钟主动练字。他每天自己主动按时完成作业。

〖拆书家总结〗

非常感谢小伙伴的精彩分享,我们学习了黄金思维圈这个思考问题的工具。解决问题,先要弄清楚背后的动机,才能找到达到目标的最优方法和路径,接下来就可以去规划行动。这是一种以终为始、规划行动的好方法。

期待各位小伙伴能用好黄金思维圈这个工具,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非常感谢大家的陪伴,今天的拆页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