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家庭焦虑情绪手册》 所属活动: 烟台拆书帮第47次线上会议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直面指责

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代宁,代替的代,宁静的宁。

请允许我用三个便签简短介绍自己。

职场员工、9周岁孩子宝妈、终身学习践行者——致力于用自我提升来给孩子做榜样。

在开始今天的拆书之前,我们先来分个组。

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大家在跟随我一起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会在自己被指责,被恶意评判时,能守护自己的界限。

【图书介绍】

FAB介绍图书

【F特征,书中讲什么,用于激发好奇心】

今天我要拆的书籍是《家庭焦虑情绪手册》, 作者是美国执证心理咨询师吉祥,她曾为中美两国超过2万个家庭提供近3万小时的咨询。

【A优势,用比较突出权威性】

与其他同类书相比,这本书把深奥的心理学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说明白,操作性极强,因为作者不但懂心理学前沿知识,也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两相结合,让她的课程既专业又符合国情。

《家庭焦虑情绪手册》这本书豆瓣评分达到9.5分,它结合了心理学理论与作者本人大量的临床咨询经验,为千千万万被焦虑情绪困扰的家庭提供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的方法,帮助人们释放自己的焦虑,养育阳光、快乐、心理强大的孩子。

【B利益,强调与学习者的关系,引发兴趣】

【B1】: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中国有4100万焦虑症患者和5400万抑郁症患者。而在全球青少年儿童中,有11%患有焦虑障碍。那如何认识和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摆脱焦虑的困扰呢?这本书给到了我们答案。

B2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片段是,在被别人评判或指责时,我们如何能不焦虑、不生气,可以轻松和真实地处理人际关系,守护自己的界限。学习完立马就能用得上。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原文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 原文片段《家庭焦虑情绪手册》P92-93

守护自我边界三步法

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参加一群新认识的朋友的聚会我们围坐成一个圈,讨论完当天的主题后,主人在厨房准备点心,而我们则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我作为这个团体里最新的成员,正开心地和坐在我身边的金发美女汉娜聊着她的家乡得克萨斯。这时候,对面的一个金发女孩走到我面前,在我还没反应过来时,就用刺耳的声音对我说:“你叫吉祥吧?我只是想告诉你,我非常不喜欢你,也不喜欢你说话的声音。

这个女孩的声音很大,加上大家都在和坐在身边的朋友小声聊天,因此所有的人都听见她对我说的话了。顿时,我的周围一片安静,大家都吸了一口冷气,不知接下来该如何面对这尴尬的局面。

如果面对这个局面的是你,你会怎么办?是尴尬到极点手足无措,还是觉得自己不受欢迎,恨不得夺门面出?还是你会问她自己具体什么地方做错了,惹得她如此生气?

我当时听了她的话,愣了一秒钟,因为实在没想到会有人在这种场合如此没礼貌。但我仍然坐在椅子上,慢悠悠地抬起头,对她说:“其实你喜不喜欢我,不关我的事,你不需要向我汇报。你不是第一个讨厌我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下轮到她抽冷气了,因为她实在没料到我会这样回应。于是,她又确认般地说了一次:“我不喜欢你。”这一次,气势比刚才小多了。我看她还不走,只好无奈地对她说:“好的,我允许你不喜欢我,不需要一再向我报告了,你可以走了。”

事后,很多朋友都来安慰我,看起来她们都比我还要尴尬,只有我一人面色从容。她们不解:“难道刚才她的话不伤害你吗?”我说:“她不喜欢我怎么会伤害我?这世上有很多人都不喜欢我,可那不是我的责任啊!”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拆页片段主要讲述了一个面对指责和恶意的评判,守护自己界限的方法。

Why:

如果我面对被人当众指责或者恶意评判时,会怎么做呢?

我经常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尴尬后手足无措,假装大家都看不到我,沉默不语,装作什么也没发生;

二、严重的话,觉得自己忍受不了,夺门而出;

三、觉得莫名其妙,问她怎么了,自己哪里没做好,乞求得到沟通。

以上种种表现,都没有守护好自己的界限,尊严被人踩踏。因没有保护好自己而感觉郁闷或愤怒引发焦虑。

How

那么,如何在被指责被评判时能做到守护界限呢?

第一步:判断边界。

判断此行为我是否能容忍,判断对方是否触犯了我的界限。

第二步:冷静拒绝,表达自己需求。

冷静地表明自己需要怎样正确的对待。

对方没有停止仍在继续,再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界限,表达需求和意愿。

第三步:解决后放下。

明确此行为是别人的错误,而不是自己的责任。不用放在心上,不用被影响。我们可以告诉自己“不要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让自己放下……。

where

所以,当自己感觉到自己被指责、被恶意评判,界限被侵犯时,我们可以用这个方法。

意译案例

书中的案例我们可能没有经历过,离我们有点儿远,我身边一个这样的故事给大家分享一下。

那是秋天的一个夜晚。同学们在教室上自习,屋里静悄悄的。偶尔三三两两交头接耳低声讨论着学习。

我这个上高中一年级,是班长的姑家小表弟,走上讲台代替老师传达作业。当时大部分同学选择记作业。教室内静悄悄的。这时,一个同学在下面用刺耳的声音对表弟说“你说你说的是老师的作业,我们就信啊?万一是你假传圣旨怎么办,你还是下去吧”有三两个男生齐声附和。

这个男生声音很大,加上大家都是在教室内静悄悄的记作业,因此所有的人都听见这个男生对我表弟说的话了。顿时,用笔沙沙记笔记的声音没有了,三三两两低声讨论学习的声音也没有了,教室内一片安静。大家都深吸了一口气,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

如果讲台上站的是自己,你会怎么办?是尴尬到极点手足无措,恨不得夺门面出?还是急于辩解?还是出门去找老师告状呢?

我弟沉默了15秒钟等班里气氛冷场后,冷静的说,反正我将老师的作业传达给你们了。你们爱信不信。若是回头老师收作业。你们没完成。那可就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了。后面果然他们乖了。不仅这次安静下来,而且以后表弟传达老师的作业,也乖乖的写作业了。

A1以及A1+

通过案例分享大家有没有对方法进一步理解呢?

如果大家还有点儿懵懂,我接下来说说我自己的经历看看能不能给大家更进一步的说清楚这个方法。

(起因)上周,我老公指责我把孩子养的太胖了。

(经过)我生气了。

(结果)但是由于我不想吵架,便沉默了,躲避了这个话题。

(反思)

事后我进行了反思。

为什么要躲避呢?事情总要解决的对不?总不能下次还躲避吧?我应该用下面的步骤去反击和解决这件事。

第一步:判断边界

你这个说法不对,惹恼我了。

第二步:冷静拒绝,表达自己需求

孩子变胖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疫情三年缺少运动,没时间加没氛围。

二、晚饭吃的太好。

而第一个原因是我俩的责任,第二个原因是你的责任,你要求晚饭必须丰盛才能对得起你的简单的早餐、午餐,责任不光是我自己的。

孩子饮食习惯以及运动习惯养成,需要我俩去共同改变。

如果你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咱俩一起制定计划并去执行到位。孩子就会慢慢健康的变瘦。如果你不想解决这个问题,那就闭嘴,不要指责我。

第三步:解决后放下。

后来,我老公闭嘴了。我这件事也就没放在心上。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

我的经历是不是让大家对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俗话说得好,学100遍不如做1遍,接下来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场景,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去学习如何面对指责和恶意的评判,守护自己界限。

快开学了,孩子爸爸得知孩子暑假没写完作业,就指责孩子妈妈,没管好、没教好孩子。孩子妈妈一听就来气了,孩子爸爸怎么说话的。孩子有优点就是遗传爸爸的基因,孩子有缺点就是妈妈没教好。

接下来请大家两人一组,在分别来扮演场景中的孩子爸爸和孩子妈妈……

在小组内进行演练。

演练如果你们是孩子妈妈,你会怎样用守护界限的方法来回应孩子爸爸呢?提醒大家:三步:判断边界+冷静拒绝,表达自己需求+解决后放下。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

5分钟后,邀请两位小伙伴来进行演练。

[学习者案例记录]:

Ami扮演孩子爸爸;大辉扮演孩子妈妈

Ami(孩子爸爸):这都快开学了,孩子作业还没完成啊?你咋教的?

大辉(孩子妈妈):你这样说不对啊,孩子是我们两个人的责任。

Ami(孩子爸爸):我赚钱养家,你负责管娃,不是你的责任是谁的。

大辉(孩子妈妈):孩子是两个人的责任,需要两个人一起陪伴着完成作业。

你周一周五忙工作,周末可以陪孩子写作业的啊。

我们来共同完成这个事情。没准孩子更听你的呢。

Ami(孩子爸爸):那好的,你周一周五陪孩子写作业,我周末陪孩子写作业。

结束语:

好的,感谢伙伴的分享。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面对指责和恶意的评判,守护自己界限。

我们来回顾一下,三个步骤,判断边界+冷静拒绝,表达自己需求+解决后放下

同时祝愿大家在这个方法的辅助之下,守护自己界限,摆脱懊恼和焦虑。

好的,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