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NO.59南宁清澄分舵线下【过级场】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有选择+会赞赏,助力父母培养出自主和自信的孩子

开场: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拆书帮南宁清澄分舵拆书现场活动,我是TF2-4拆书家春华。我带领的拆书学习预计60分钟,分为拆书家讲解引导和伙伴们现场练习拆为己用两个部分,为了方便学习讨论,先进行分组。今天有8位小伙伴到场,从我的右手边开始,顺序过来,相互临近的两两为一组。

【总体学习目标:】跟随我完成本次拆书学习后,学习者学会给孩子提供选择的三个技巧,让孩子自主与我们合作,并学会用描述性赞赏的三步法赞赏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培养一个自主又自信的孩子。

【图书介绍】F: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拆解的书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是两位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合著的,自1980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40多年长销不衰。

A:与其他育儿书籍相比,这本书文字精炼,插图有趣,方法简单有效,讲解之后还配有练习,操作性很强。

B1:这本书将帮助我们学会一种“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如何更有效地鼓励、赞赏孩子,不惩罚就能培养出自立、合作,既面对现实也能创造未来的孩子。

B2:今天的拆书学习主要聚焦给孩子提供选择的三个技巧和赞赏孩子的三步法,培养一个独立自主的、能自我负责任的孩子。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一:希望通过第一个拆页的学习,让学习者学会给孩子提供选择的三个技巧,让孩子自主地与我们合作。

下面请大家阅读这本书里的片段,时间1分钟,阅读完后,请举手示意。

原文片段:《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P145.插画 让孩子自己选择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副插画描述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如何让孩子自己选择的几个场景,包括穿什么衣服、喝多少果汁、玩什么项目,给孩子练习自己做决定。
【Why】:对孩子来说,每个小小的选择都会让她有机会控制自己的生活。孩子长大后,在对职业、生活方式、伴侣选择时就可以做出符合自己内心需求的决定,过上自主的一生。
(不这么做的坏处)但我们做父母的不自觉地会用自己二三十年的生活经验告诉孩子他的吃喝拉撒睡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结果呢,每天在催促孩子去洗澡、赶快上床睡觉、关电视写作业等一些生活琐事上意见不合,闹得父母和孩子不欢而散。

A1(反例)比如我以前常常因为早上叫孩子起床闹得亲子大战从清晨就开始,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我早上叫孩子起床,“宝贝,快七点了,要起床了。”,几次三番,孩子就只是翻个身,蹭蹭一下,也没起床,我着急得很:“七点过了,要迟到了,我都急死了,你快点啊……”,每每自己急得满头大汗,孩子也因为被不停的催促变得很烦躁,起床的时候就情绪不好……

【How】:(细化行动步骤)后来,我看到了这本书,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可以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是这么做的:
首先,找到父母的“选择项”。比如想要让在看电视的孩子来吃饭,我们可接受的选择项是:“现在过来吃饭,或者5分钟后过来吃饭”,注意不是“过来吃饭,还是看电视”。
第二:向孩子提供可“选择项”。对正在看电视的孩子说:“宝贝,你是现在过来吃饭,还是5分钟后过来吃饭?”
第三:尊重孩子的“新选项”。给孩子补充新选项的自由,孩子在父母提供的选项内做出选择,或者他另外提出新的选项,父母都从尊重孩子的角度给与支持。比如:“宝贝,你是现在过来吃饭,还是5分钟后过来吃饭?”“我看完这一集,9分钟。”“好的,9分钟关电视过来吃饭。”

【Where】:这个技巧可以用在亲子、家人的沟通中;在职场上,与同事或者下属的沟通也适用。

A1+(反思加工)后来,我决定试试“让孩子自己选择”看看能不能避免清晨起床大战。
为了在7点25分出发,我可以接受的可选择项(找到父母的可选择项)是7点10分前孩子起床,于是,我在七点的时候(向孩子提供可选择项)去提醒孩子:“宝贝,现在7点,你是现在起床,还是5分钟后起床?”孩子哼哼一下,说我5分钟后起床,5分钟之后,我再去提醒他:“宝贝,5分钟到了。”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孩子搓着朦胧的睡眼爬起床来,开始换衣服。从此,我就用这样的方式避免了清晨起床大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显像提问】:好,下面请大家回想一下,暑假期间,我们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有哪些我们直接要求或者命令孩子做什么事,而孩子的行为与我们期望的发生了冲突,比如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在看电视,说快关电视去写作业,或者在游乐场玩,该回家了,孩子不愿意走……如果你还没有孩子,可以回想一下你看到身边的人跟孩子互动时的情景。

大家可以小组里讨论,分享当时发生的具体情景就可以了,2分钟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A1林七分享:这段时间,我家孩子吃奶总是在奶瓶中留下一点不喝完,我要求她喝完,但她不愿意,发生冲突。

【A1+反思加工】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假如再遇到刚才分享的情景,你会怎样应用刚才所学的“让孩子自己做选择”的三个技巧(找到可选择项——提供可选择项——尊重新选择项),让孩子自主和我们达成合作呢?
2分钟时间思考讨论,之后也邀请1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时间到,我们请一位伙伴来给大家分享:将来再次面对同样的情景,如何应用“让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方法让孩子自主地和我们合作,有请!

学习者案例记录:
A1+坛子分享:刚才分享我家的情景是孩子要玩游戏跟我的冲突,如果下次孩子再跟我提玩游戏的需求,我考虑我的选择项是40分钟或者不超过1小时,跟孩子说:你可以玩游戏40分钟或者1个小时。孩子说我想玩1个半小时,我考虑一下,同意了孩子提出的新选择。
【反馈】谢谢坛子的分享,坛子想如果再遇到孩子要求玩游戏这个场景时,她先找到自己的选择项:40分钟或者1个小时,提供给孩子,在孩子提出他的新选择项时,考虑了自己能不能接受后,同意了孩子的新选项。让我们今后用今天学到的“让孩子自己做选择”的三个技巧,给孩子选择权和掌控感,让孩子自主地和我们合作。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拆页逻辑关系:】 “有选择”让孩子自主,达成跟父母合作,“会赞赏”对孩子自主的行为给予描述性赞赏能让孩子心理力量增强,自信。拆页一和拆页二的逻辑关系是递进。

学习目标二:在用“让孩子自己做选择】跟父母自主地达成合作后,学习者学会用描述性赞赏的三步法,对孩子的行为给与赞赏。

【R】 下面请大家阅读这本书里的片段,时间2分钟,阅读完后,请举手示意。
原文片段:《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P183
参加了吉诺特博士的前几次课程后,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我越表扬孩子,孩子越拒绝。他告诉我,评价事物的词语比如:“挺好”,“真美”,“太妙了”会让孩子产生和我们刚才练习里一样的不舒服的感觉。最重要的是,我从他那里学到了有益的赞赏来自两方面:
1. 成人用赞赏的语气描述他所看到的和他所感受到的。
2. 孩子听到这样的描述后,就能够赞赏自己。
我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实践这个理论的经历。我四岁的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是些铅笔涂鸦,放在我眼前,问:“画得好吗?”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非常好!”但是又马上意识到:不行,我得描述。我开始纳闷:怎么去描述一张孩子的涂鸦呢?
我说:“你画的一个圈,一个圈,又一个圈……一个拐弯,一个拐弯,又一个拐弯……点,点,点……线、线、线!”
“咿”他狂点头。
我说:“你怎么会想到要这么画?”
他想了一会儿,“因为我是个艺术家!”
我心想:“这真是个历史性进步。成人描述之后,孩子真的就会赞赏他们自己。”
描述性的赞赏还有别的方法,那就是我们在描述后面,把他们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成一个词。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拆页向我们描述了对孩子有益的赞赏是什么样的。

【why】 “你真棒” “太能干啦”这样的评价性表扬针对的是结果,对孩子发出的信息是:你必须符合我的标准,取悦于我,才是好的。比如 “好好学习,我妈高兴”,孩子学到的是以取悦他人来衡量自己的好坏,难以建立正面、真实的自我形象,容易带来压力、焦虑,不敢面对挑战。用描述性赞赏的方法能让孩子听了之后自己赞赏自己,不断培养孩子自信心。

【how】(细化步骤)
当孩子的行为符合我们的期待时,原文给出了赞赏孩子的三个步骤,在表达我们的赞赏时就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动力:
第一步-描述事实:描述你所看到的行为,描述孩子行为呈现的效果,通过摆事实,树立孩子“我能做到”的信心。你可以说,妈妈看到你把笔都分了类,钢笔、彩笔分别放在不同的盒子。
第二步-说出感受:父母指出被触动的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有感而发,从感性角度告诉孩子好行为对他人产生的正面价值/影响,激发孩子继续保持良好行为的内驱力。比如,你可以说:“妈妈看到这么整洁的房间,感觉很舒服。”
第三步-一个词总结。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可以理解为给行为下定义,让孩子明白当前行为的特点,能帮助孩子更好的建立认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你能在计划时间内结束游戏,这就叫‘自律’。

【where】描述性赞赏三步法,不仅适用于孩子,同时也适用于朋友、亲人、同事等之间的沟通。

【预防异议】
可能有的伙伴有疑惑,我还不习惯用这个方法,脱口而出“太棒了!”或者“真好!”怎么办?
如果我们脱口而出 “太棒了!”,也不用担心,孩子能从我们的语音语调中感受到父母的高兴,我们接着用描述性赞赏的三步法“描述事实、说出感受、一个词总结”来补充对孩子的赞赏,孩子就能收获到自信的力量啦。

【意译案例】
假期里,6岁的外甥给我们讲完故事后,问我:“大姨,我讲得好不好?”我说:“讲得太棒啦!”想起描述性赞赏能让孩子受益,马上补充:“桐桐讲故事的声音响亮又清晰,在讲到狐狸对乌鸦说话时还配上注视的眼神(描述事实),让大姨都听入迷了(说出感受)。”,小外甥直点头说:“嗯,嗯,是啊。”我问他:“你是怎么做到的呀?”小外甥高兴地说:“因为我是故事大王啊!”我心想,看来描述赞赏真的能鼓励到孩子欣赏自己。又想到还可以用一个词总结值得赞赏的行为,于是跟小外甥说:“你这样讲故事真是全情投入(一个词总结)。”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场景设计
拆书家提问设计:我们设想一下这样一个场景:小明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平时放学回家,写作业比较磨蹭。一会儿喝个水,一会儿又上个厕所,一会玩会橡皮,作业经常做到很晚才完成。一天,小明放学回到家就开始写作业,语文作业有写字,背诵古诗2首;数学作业是每日口算50题;体育作业有300个跳绳。小明20点就完成了,比平时早了1个小时。小明妈妈很高兴,决定用刚学会的描述性赞赏三步法赞赏小明。
【小组讨论】大家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描述性赞赏三步法“描述事实、说出感受、一个词总结”来赞赏小明,先小组内交流讨论4分钟,【角色扮演】然后,我们邀请2位小伙伴分别扮演小明妈妈和小明,在现场进行角色扮演。

学习者案例记录:小孙(扮演小明):妈妈,我写完今天的作业啦。坛子(扮演小明妈妈):让妈妈看看,语文生字写完了、刚才背诵的2首古诗也很顺畅,数学50题口算也完成啦,还有跳绳,300个,也完成啦!现在才8点钟,比以前早了1个小时!小孙:嗯嗯,我做完了坛子:妈妈看到你那么早就完成了作业,妈妈很开心!妈妈看到你写的字笔画很工整,今天比以前都快,你是怎么做到的?小孙:我很厉害啊。坛子:你一放学回家就安排好完成作业,这就是有自我管理能力。小孙:嗯,以后我都这样做!

【反馈】:谢谢坛子和小孙扮演的小明妈妈和小明。大家作为妈妈,听到孩子说:以后我都这么做是不是很开心啊!刚才我们看到坛子扮演的小明妈妈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描述性赞赏三步法对小明完成作业给与赞赏,首先是详细描述了小明完成的作业,并在完成时间上给与了对比。表达了妈妈的感受——开心,并且把小明自觉完成作业的行为总结成了一个词:有自我管理能力。小明的反馈很好地表明了这个赞赏是有效的。再次谢谢两位!


【A2】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拆书学习,学以致用最关键。下面请大家想一想,在未来一个月里,家里的孩子、家人可能会有什么行为让我们忍不住想赞赏一下呢?比如孩子连续一周每天跳绳600次、主动承担家务、考试成绩优秀,或者家里的先生出差给你买了礼物、或者学着视频做了一个新菜式等。
参考模板:XXX时间,地点,孩子、家人做了什么行为,我想要称赞。
思考、小组讨论2分钟之后,邀请小伙伴分享。
时间到,我们请1位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分步催化应用场景:林七分享:在未来的一周里,我计划赞赏婆婆专门帮助我把茶杯的茶垢洗干净的行为。

【反馈】谢谢林七分享的计划赞赏婆婆的场景,让我们带着赞赏的眼光去发现身边值得赞赏的行为。

【分步催化2—学习者加工未来场景中的应用】:
针对刚才分享的场景,当孩子、家人、朋友、同事有良好的行为时,使用描述性赞赏三步法给与赞赏,向他们传递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可以把按三个行动步骤赞赏的话用关键词写下来,时间3分钟,之后邀请小伙伴给大家做分享。

分步催化场景应用:
坛子分享:我计划对安宁用赞赏三步。今天学习后,我就对安宁说:你今天在活动开始前发微信询问我到哪里了,了解我的情况,让我觉得很安心。

林七分享:我计划这周内向婆婆表达赞赏:妈,我看到你帮我把茶杯擦洗得白白净净,茶垢都没有了,看起来感觉很舒服。您真是关心大家的好妈妈!

反馈:谢谢坛子、林七的分享,坛子计划今天就把赞赏三步法用起来,对安宁表示赞赏,描述安宁给她发信息询问情况的事实,表达自己感觉很安心的感受。林七计划本周内向婆婆表达赞赏,描述婆婆把茶杯洗得白白净净,表达自己感觉很舒服的感受,用一个词总结婆婆的行为:关心大家。再次谢谢两位分享者!

【有力的结语】好的,到这里今天的拆书活动就要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的全情参与。希望通过今天的拆书学习,大家能够学会用”让孩子自己做选择“的三个技巧代替简单的命令、要求,并且当孩子做出良好行为时,运用描述性赞赏的三步法(描述所见、描述所感、一个词总结),有效肯定孩子,帮助孩子持续良好行为,树立信心,强化孩子内在动力。

祝愿我们都能培养一个自主和自信的孩子!同时,还没有孩子的伙伴,也可以把今天学到的方法用在家人、同事的沟通中,进一步密切彼此的关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