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Amy,因为从小喜欢吃大米,A又是26个英文字母中的第一个,所以我的名字很好记,就是爱吃大米的Amy(A米)。
今天我将用三个标签来介绍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是90后摩羯座,积极向上且理性有逻辑,妥妥的务实派;
第二个标签是高校老师&博士在读,教书育人且不忘自我提升,喜欢挑战自我;
第三个标签是keeper&doer,以年为单位养成各种习惯,并且做自己人生的实干家。
很高兴能加入烟台筹备分舵,希望在这里能和大家一起精进、共同成长。
【拆书】字面意思就是拆解书籍,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读懂书中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不以知识为中心,而以学习者为中心,将书中的知识按照学习者的思路和所需,进行拆解、重组、应用,以提高学习、应用、实践的能力。拆书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和组织学习的拆书。个人学习的拆书就是用的便签法,读完一本书,就相当于参加了同主题的培训;而组织学习的拆书,则是在拆书家的带领下,将一本书变成一个现场学习,由个人学习变成群体学习,最终将书中的知识真正拆为每个人所用。
【拆书帮】拆书帮是在拆书的两个字基础上加了个“帮”字,平时我们经常听到的词是帮派。所以拆书帮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为是一群拆书爱好者的学习社群。拆书帮的使命是帮助和培养更多爱好学习、将知识拆为己用、不断精进成长的更多拆书家。
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拆书七步曲”,拆页来自于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能升级你的学习力,把知识拆为己用,这是一本从学习背后的底层逻辑出发,切实能以学习者为中心,让你具备高效能学习力、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最终实现把知识拆为己用的实用类书籍。
我选择的“拆书七步曲”片段则是将拆书的整个步骤高度浓缩概括,让不管熟悉或者不熟悉拆书的朋友们都能轻松了解怎样拆书。
请大家用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书中的片断,请看完的伙伴示意我一下。
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拆书七步曲”,拆页来自于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能升级你的学习力,把知识拆为己用,这是一本从学习背后的底层逻辑出发,切实能以学习者为中心,让你具备高效能学习力、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最终实现把知识拆为己用的实用类书籍。
我选择的“拆书七步曲”片段则是将拆书的整个步骤高度浓缩概括,让不管熟悉或者不熟悉拆书的朋友们都能轻松了解怎样拆书。
请大家用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书中的片断,请看完的伙伴示意我一下。
好,时间到,谢谢各位伙伴的反馈。
P105-106
“拆书”七步曲
第一步,确定你要读的是致用类的图书,这是拆书法的适用边界。确定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解决具体的问题,并能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用上。
第二步,要求自己用较快的速度阅读,遇到书中的理论、建议、观点或者较难理解的地方时,先问自己一个问题:这对我有多重要?如果这些只是在原书的知识体系中很重要,而对我现在并不重要,那就省下一张便签。如果对我重要或有用,则放慢阅读速度,细读相关内容。
第三步,在I便签上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重述相关信息,也可以是总结自己得到的启发、有价值的提醒。写好后贴在相应的书页。
第四步,针对书中的某个信息,问问自己有没有相关的经历,是否听说或者见到过类似的事情,写在一张A1便签上,贴到I便签旁边。
第五步,规划今后如何应用。尽量先考虑应用的目标,再写下达到目标应实施的行动。写在一张A2便签上,也贴在书页上。
第六步,在贴了便签的书页旁,贴一张指示标签。提醒自己这一页有自己的学习资料。
第七步,看完一本书后,把所有的A2便签拿出来贴在冰箱或墙上,提醒自己落实行动。
【Why】: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片段呢?原因有三个,今年二月在参加完训练营之后,距现在半年的时间,再让我说RIA拆书法,我可能只记得大致的三个标签,但具体的每一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这里面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脑海里已经记不清;第二个原因就是这七步是拆书法的整体步骤概括,对于没看过这本书,甚至不知道RIA便签的人,也可以通过这干货的七步,直接大致了解如何拆一本书,进而将知识为己所用;第三个原因是在一本书中有很多学习的知识,整本书读下来不仅速度慢,而且很容易读到后面忘了前面的知识,不容易对重点能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以及高效提取。
【What】:
该便签描述了拆书的七个步骤,从如何选书到带着问题阅读、到三个便签的使用等,真正的做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关联经验、聚焦实际问题的解决。
【How】:
完成拆书,需要七个步骤:
①明确目标→选择致用类书籍,尤其是在小白阶段,致用类书籍更容易有清晰的具体方法或者阐释概念。
②快速浏览,选择重要片段。清楚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在读书的过程中就会有次重点。
③制作I便签。用自己的话重复知识,或者总结、启发的知识。
④制作A1便签,回忆和这个知识相关的经历或者记忆,贴到I便签旁边。
⑤制作A2便签,列出根据这个知识,写下自己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⑥用指示标签提醒有资料学习
⑦将A2贴在显眼的地方,随时用视觉可见的效果提醒自己。
以上七步就是拆书的步骤,虽然很简单,但需要我们真的去做,并且在做的过程中思考、整合、迭代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真正更好的为己所用。【Where】:拆书七步法不适用于散文等类型的书,而且还取决于读者的意图,即使是致用类书籍,有些读者也只是想了解一下知识大概内容,并没有想去用。
接下来分享一个我过去的经历:
自己去年看了二十多本致用类的书,大部分的书都是用笔把一些句子划出来,但实际来说,看完也就看完了。脑子里真正的这本书里的价值部分,都是当时内心的一阵爽,看过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尤其记得去年看吴军老师的人生进阶三部曲:《见识》、《态度》、《格局》这三本书时,里面的很多观点和方法论都很触动我,但由于我的看书习惯在早晚睡觉和起床之际,往往都是拿笔划了一下,那时候因为和伙伴做了个约定,每周发阅读笔记给她,所以,每周我就把一些话摘抄到word中,甚至去将部分的知识体系做成思维导图分享给对方。其实不管是阅读笔记还是思维导图,都是拆书中的I便签,只是用自己的话复述或者进行逻辑梳理,并没有深入理解和运用知识。
如果现在让我回忆这三本书里有哪些具体练习的方法论,我一点都记不住了,相反还要再回过头看阅读笔记和导图,相当于重新学习。
直到接触了拆书帮,让我有意识的刻意练习后,逐渐加深了通过7步的方法,让知识从课本上真正的用起来,让我不仅对知识有感觉,更能为我所用,将知识和技能长在我自己的身上。
下面,我想谈一下这个知识点的具体应用:
【目标】:我的目标是8月29日前,运用拆书七步骤,与师父讨论确定未来所拆书的领域、所拆的第一本致用类书,在下次过级会之前的一天,完成两个片段的准备。
【行动】:
1、8月28日之前,根据我目前的所需,将感兴趣的致用类书籍+每本书至少3个片段列出来,整理成word,发给师父一起讨论并确定相应书籍和过级计划。
2、浏览所确定的书籍,将书中可拆并且自己所需知识的片段全部选择出来。
3、从中选择两个片段,分别制作I、A1、A2便签。
在制作I便签的时候,要提醒和觉察是否是之前已经知道的信息,防止附会旧知;在A1便签时,一定要有具体的实例,不能泛泛而谈;在A2便签时,要符合smart原则,防止决心和感受。
4、用便利贴贴在书籍原文的地方,最后将A2便签贴到效率手册上,并用打卡表收集自己练习情况。
5、下次过级会的前一天将2篇稿子的内容发到群里。
以上,就是我的第一份分享,希望大家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