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台北悅讀不卡分舵第27次過級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充分信任型授權及養成“要事第一”個人管理的四步驟

开场:

【开场】(1.5分钟)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卡罗,三个标签是:

HR Head、二级拆书家、心理咨商学习者。

「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欢迎对上述三个标签内容有兴趣的伙伴与我交流。

【学习分组】

为了保证大家的学习效果,今天我们依现场人数,自成一组。

【场景介绍法】(3分钟)

事件:

最近因为疫情的关系有些公司采取远距办公的型态,主管因为担心团队效率而对部属不断的下指导棋,或者因为学校停课改为在家学习的课程,家长担心孩子在家没能专心学习而介入干涉,不但搞到自己疲惫不堪也让部属或孩子觉得不开心,真可说是吃力不讨好。

提问:

请问大家有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呢?是怎么处理的?是抱怨部属和孩子不给力,还是干脆事必躬亲「撩落去」(台语)自己跳下去做呢?

影响:

其实不管是抱怨部属和孩子不给力或是事必躬亲自己做都不是很好的方式,不仅会让自己很累也让部属或孩子觉得不被信任进而阻断了他们学习成长的机会和欲望,更不利于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和谐的家庭氛围。

解决:

《与成功有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的秘诀-授权>的这个拆页给出了解决方案。这个方法告诉我们授权是提高效能或效能的秘诀之一,适度的把责任分配给部属或孩子去承担,只有当他们需要为结果负责时才会去思考如何能将任务更好的完成,而这是令他们更好的成长与学习发展的机会。

【学习目标一】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使用充分信任型授权的方法与部属、孩子或其他人达成默契与共识,让对方有自主权较容易去完成被授权的事情并对结果负责任。

【A1量表自测】

开始之前我们先做个小测验,请依自己的实际情况直觉式的进行勾选(不要想太多)。

(从1分的非常不符合到5分的非常符合),最后请加总得分。

【I】解释自测题

测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请各位伙伴觉察及了解自己的现状。

总分在21分以上,您真是授权高手请继续保持,透过本场学习可以更加的精进。

总分在16分~20分,您在授权方面己经做得不错,但仍有提升空间。

总分在15分以下,您的授权意识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本场学习对您有相当的帮助。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请大家用1.5分钟阅读原文片段,看完后请举手给我一个提示~

【R】阅读原文拆页(1.5分钟)

【片段来源】:《与成功有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的秘诀-授权

授权是提高效能或效能的秘诀之一,可惜一般人多吝于授权,总觉得不如靠自己更省时省事。

其实,把责任分配给其他成熟老练的员工,才有余力从事更高层次的活动。因此,授权代表成长,不但是个人,也是团体的成长。已故名企业家潘尼(J.C. Penny)曾表示,他这一生中最明智的决定就是「放手」。在发现独立难撑大局之后,他毅然决然放手别人去做,结果造就了无数商店、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由此可见,授权也与公众的成功有关,这一点留待第六章加以讨论。此处专论授权与个人管理技巧的关系。

授权是事必躬亲与管理之间的最大分野。事必躬亲者凡事不假外求。不放心子女,宁可自己洗碗的父母、自绘蓝图的建筑师或自己打字秘书,都属于这一类。

反之,管理者注重建立制度,然后汇集羣力共同完成工作。比如分派子女洗碗的父母,领导一羣设计人员的建筑师,或监督其他秘书与行政人员的执行秘书。

假定事必躬亲者花一小时可产生一单位的成果(如图五-七),那么管理者经由有效的授权,每投入一小时便可产生十倍、五十倍,甚至一百倍的成果,其中诀窍不过是将杆支点向右移而已(如图五-八)。

两种类型的授权

授权依型态可分为两种,一是「下达指令」型,一是「充分信任」型。

简短互动:

问:这个拆页主要在说授权的种类及管理者与事必躬亲者的差别对吗?

答:是的。

问:授权依型态可分哪为两种?

答:一是「下达指令」型,一是「充分信任」型。

问:如果你是部属,你希望主管怎么对你授权?

答:充分信任型授权。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7分钟)

【I】拆书家讲解引导(对比概念或匹配例子,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和边界)

好的,接下来就由我来分享我的理解和心得。

【What】

今天的这个拆页说明了授权是提升效能的秘诀之一,也是成为管理者或事必躬亲者的最大的不同之处。

"授权"指的是建立制度把责任分配给其他成熟老练的员工,然后汇集群力共同完成工作,让自己有余力去从事更高层次如策略面的活动。而授权依型态可分为两种,一是「下达指令」型,一是「充分信任」型。

【例1】

阿淳因为确诊omicron在家休息,原本由他负责的案子因为不放心交给他人,所以就由主管我揽了下来,几天后我发觉情况不对劲,先不说我的loading增加了不少,原本由我负责的工作进度也大幅的落后了。

拆书家:请问我这样做是属于管理者或事必躬亲者?

学习者:属于事必躬亲者

拆书家:那该怎么做比较好呢?

学习者:可以将工作分配给同仁来帮忙做。

拆书家:没错,说得很好,要成为一个有效率的管理者,应该要适度的授权,把责任分配给其他

成熟老练的员工,然后汇集群力共同完成工作。

【例2】

上周,我调整由资深的阿毅来接手,但因为不放心所以时时跟催进度,还要求他每天要向我汇报当天的进度,希望他能按照我的方式完成。

拆书家:请问大家觉得这种方式属于授权吗?

学习者:算是授权的一种。

拆书家:大家觉得这种属于「下达指令」型或是「充分信任」型的授权呢?

学习者:下达指令型的授权。

拆书家:如果你是阿毅你的心中会有什么感觉呢?

学习者:觉得吃力不讨好又不被受尊重。

拆书家:是的,因为我没有和他充分的讨论。

【例3】

本周一,我跟阿毅达成下列的共识:

1.阿毅代理工作期间及希望他完成的工作目标为:达成客户签单(确立目标)

2.跟阿毅商定了他可以自行决定的范围:依据客户要求进行方案调整,超过规定金额后需要跟我 进行确认和商议申请(设定规范)

3.工作上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及可以取得的支持有:我、阿淳、同部门其他同事经验分享,总部的 支持等等(掌握资源)

4.我们约定好工作进度及成果检讨的时间,定期跟进和反馈以确保进度(绩效评估)

5.最后我告知阿毅,他接手的这个项目的结果会并入年度绩效奖金考评(奖惩赏罚)。

拆书家:各位,如果你是阿毅,心中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学习者:觉得被信任及受尊重。

拆书家:小伙伴们觉得这属于「下达指令」型还是「充分信任」型的授权呢?

学习者:充分信任型授权会更高效

拆书家:是的,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得到充分信任型的授权要制定目标和一定规范,同时支持资源和评估方式,以及奖惩。

【How具体步骤】

由些可见,“充分信任型的授权”双方需就下面五个事项,达到足够的默契与共识:

1.确立目标:双方需就预期的结果进行沟通,明确彼此认知无误。

2.设定规范:被授权的限度及可能出现的难题或阻碍,让他们要为最后的结果负责。

3.掌握资源:确定可用的人力、财力、物力或其他可用的资源。

4.绩效评估:制定业绩标准,用这些标准来评判成果,说明何时提高业绩报告,何时进行评估。

5.奖惩赏罚:约定考评的标准及评估后的结果与影响(物质、精神奖励、职务调整等)

通过前面的例子,原本我采取紧迫钉人的下达指令型许可证管理模式时,亦步亦趋、不断跟催的结果造成阿毅只会唯命是从,就算遇到不合理的状况也不会反应,因为他只是听命行事,不需要为结果负责,反之,当我改变策略采取充分信任型的许可证管理方式时,只需要事先与阿毅确定好希望完成的任务及目标;再提醒他被授权的范围及可能会遇到的阻碍或困难,以及在执行任务期间他可以运用的资源,并约定好定期回报工作进度及成果的时间,最后再告知他工作的结果会列入年终绩效考核后,就放手让他去自由发挥,结果阿毅不仅更愿意主动回报进度而且对工作也投入更多的热情及动力,而我也能将省下来的时间花在"要事"上面,例如:规划部门未来的发展策略和方针等重要的事。

我学习到充分信任型的授权,关注的重点是结果。这种授权可以激发更多的热情和创造力,并且可以激发同仁为结果负责和承担。

【预防异议】

有没有人会觉得如果被授权的一方的能力还不足够时,这样是否适合授权呢?

其实身为主管或父母的我们必需要耐住性子给部属或孩子们时间,从旁指导放手让他们去做,纵使一时感觉会浪费时间,但长远来看却是非常值得的投资,因为被授权的人拥有了自主权将无从推诿,唯有尽力达成目标才能不负所托。

【适用边界】

充分信任型的授权方法适用于在工作或生活中想要团队成员达到预期效果,成为高效能的组织或个人使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未来故事)(8分钟)

下面邀请小伙伴用5分钟编一个未来的小故事,有哪件事是你可以授权他人去做的呢?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等,其中部份的对话使用刚学的充分信任型的授权的五共识,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然后将剧本摘要用下面的格式写在纸上, 5分钟后我会邀请学习者来分享。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我们可以随时交流。(编写剧本5分钟)

好,时间到,下面我们请一位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 请小伙伴给大家分享应用“充分信任型的授权”的小剧本,掌声欢迎!

学习者案例记录:(现场实录)

太棒了!掌声送给小伙伴!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两个片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上一个拆页中我们学会了,凡事不一定要事必躬亲,而是要视任务的需求适度的授权让对方有自主权得以去完成被授权的事情并对结果负责任。"授权"让我们有了更多时间,做更重要的事。如何做更重要的事,就需要应用“个人时间管理”来进一步筛选。下面,我们进一步来学习第二个拆页如何做好自律合理的时间管理更进一步去完善要事第一的原则,二个拆页属于递进关系

【学习目标二】

养成“要事第一”个人管理的四步骤,用自律合理的时间管理建立一周清单,帮助我们进一步完善要事第一的原则,使我们可以照顾工作生活中的重要领域。

【R】阅读原文拆页(1分钟)

这种以周为单位、以第二象限事务为中心的日程表不仅能让你做到“要事第一”,还能让你有充分的自由和灵活性以应付突发事件,让你在必要的时候更改约会时间,让你从事一些联络感情和与他人交往的活动,让你享受到发自内心的乐趣。你会感觉很踏实,因为你知道自己已经安排好了一周的要务,照顾到了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个重要领域。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7分钟)

【what】

首先,什么是“要事”,作者在本书清楚的给出了界定,“要事”指的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如果做好了将能够为我们的人生带来重大且正面的影响,例如: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撰写使命宣言、规划工作与生活的目标、防患未然等等,这些人人都知道很重要但往往却因为尚未迫在眉睫反而避重就轻而轻忽了的事务。

如果我们能够积极主动的专注在“要事”上面,并将此类事务列为优先事项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必将能大幅的推进我们工作与生活的效能,那我们要怎么有效管理自己呢?

要事第一有效的个人管理的四步骤为:(规划每周目标)

第一步、确定角色:

写下自己现阶段在工作或生活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如:父母、儿女、媳妇、老师、学生、员工或主管;举凡是我们愿意定期投入时间与精力的角色即可纳入,不必想得太严肃,只需考虑未来一周应该扮演的角色即可。

第二步、选定目标:

为上述所选定的角色依重要性做排序,并为每个角色选择一至二个想要达成的成果列入目标中,注意,务必确保这些事对你是真正重要,但不急迫的事。

第三步、安排进度

根据上面所列的目标,制订以一周七天为单位安排具体行程的行事历,如:目标是锻练身体,则可以安排三~四天,每天运动一小时,也可以适度的留白,让每个目标都是可以被掌握而无需瞻前顾后的。

第四步、逐日调整

每天早晨可以检视行事历来安排当日的行程,并根据突发事件来灵活运用行程表中的留白处,用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使事情井然有序,不会因小失大。

【案例】

做为一个职业妇女,我经常在家庭、工作与学习者,几个角色中分身乏术,想要事事兼顾的结果就是把自己弄得又忙又累,吃力不讨好,下面跟大家举一个我应用「个人管理四步骤」规划一周目标获得改善的实际例子:

未来一周的清单

第一步、确定角色:

选定妻子学习者二个角色进行规划。

第二步、选定目标:

子:备晚餐、陪先生散步(食/乐)

学习者:拆书稿、英文课(育)

第三步、安排进度

子:下周二、四、六-准备晚餐,晚餐后再陪先生散步一小时。

学习者:下周一、三-晚上完成拆书稿给师父审核。

下周五晚上及周六上午-复习英文课进度各一小时。

一周清单

第四步、逐日调整

子:下雨天或先生有事晚归没有按计划完成时,可于隔天或假日补上。

学习者:拆书稿-如果来不及完成,可利用二、四晚上散步后时间补上进度。

英文课-可视情况调整至周六下午复习。

当我依照步骤规划完成后,心中觉得很踏实,因为我知道自己已经安排好了一周的要务,也照顾到了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个重要领域(食/育/乐),并且有适度的留白,让我的目标都是可以被掌握的。

不这么做的坏处

「要事」指的是:如果做了,能使个人的工作或生活得到改观的事(如:建立人际关系、发掘机会等)。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要事」应该是我们最想投资时间的位置。因为急迫之事,通常是显而易见又推托不得,也可能是有趣的事,但这些往往都是对别人重要而非对自己重要的事,如果不加选择的概括全收最终将花去我们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这并非是我们所想要有意义又负责任的人生!!

【适用边界】

不论是学生、家庭主妇、劳工、公司负责人,只要能确定自己的「要事」想要做好个人管理的工作,且能即知即行者,都可以事半功倍达成目标。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微行动学习

刚才我们学习了培养“要事第一”有效的个人管理的四步骤。先请大家思考一下,确定角色、选定目标、安排进度、逐日调整这四个步骤有没有哪一个步骤是比较不容易做到的?

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讨论,之后我们邀请小伙伴进行分享。

【小组讨论与分享】

时间到,请小组代表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学习者一:我认为第二步选定目标,比较不容易做到。

学习者二:我认为第三步安排进度,比较不容易做到。

【回应和反馈】

谢谢大家的分享,现在伙伴的意见都出来了,有伙伴认为第二步的选定目标较不容易,也有伙伴认为第三步安排进度比较困难,意见不统一,我们从上面选一个具有共通性的来做更深度讨论好吗?

1.【重述并明确问题】

我看到两位小伙伴已经有达成初步的共识,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就先用小伙伴的共识结果:以第三步安排进度来做讨论,下面就来讨论安排进度的问题,大家同意吗?

学习者:同意。

2.【引导组讨论问题本质】(结合经验,鼓励学习者相互深入追问)

好,接下来就请小伙伴们在组内开展讨论,大家要结合自己的经验来探讨:为什么我们会觉得

安排进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请你们一起讨论后写下三个原因,它具体问题在哪里?

给大家5分钟的讨论时间,请记录一下小组讨论的结果,待会会请小组代表来分享。

学习者讨论:

学习者一:觉得不容易的原因:时间有限.非自由工作者. 目标太多

学习者二:觉得不容易的原因:要做的事太多.以为自己有48小时(时间有限). 没考虑个人精力(体力).

3.【明确问题本质】

请根据自己列出的原因中找到你认为是造成安排进度这个步骤不容易做到的原因是什么,等下我们请二位伙伴代表分享这个质原因为何。

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一:觉得是时间有限,下班后想要做的事情太多又高估了自己的体力,所以我认为安排进度不容易做到的原因是时间有限。

学习者二:我也觉得是时间有限。

拆书家:所以根据我们讨论的结果是,造成安排进度这个步骤不容易做到的原因是时间有限对吗?

学习者:是的。

拆书家:好的,那我们己经找到了安排进度这个步骤感到不容易的原因是:时间有限,下面还要请大家思考一下,时间有限它可以做为安排进度这个步骤不容易做到的本质原因吗?也就是时间有限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学习者一: 因为时间过了就过了,不能重来,所以是自制力。

学习者二: 因为没有自制力,可能是回到家没有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而随心所欲的泿费了时间。

拆书家:所以根据我们最后讨论出来的结果,造成安排进度这个步骤不容易做到的原因是时间有限,而时间有限的本质原因是?

学习者: 自制力不够。(太随心所欲)

拆书家: 小伙伴们都有达成了共识吗?

学习者: 有。

4.【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讨论要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请朝着具体、可行的、可操作的方向来进行讨论,讨论时间5分钟,请把解决方案的重点记录下来,讨论结束后请学习者代表分享讨论的结果。

讨论重点

应该先把可运用的时间确定,接下来不要把时间排太满,跟家人做好约定,决定要做的事情(要事),

5【引导分享解决方案】

时间到,接下来有请学习者代表来分享大家讨论出来的解决方案。

学习者分享

a.决定自律时间。(例:晚餐后到睡前二小时)

b.做对自己重要的事。(例:重要但不紧急)

c.确定不受干扰。(例:关掉网络.和家人达成共识)

d. 善用工具确认进度。(例:check list).

【拆书家回馈】

拆书家:经过刚刚学习代表分享出你们讨论的方案中,我们看到了上面4点具体可行可操作的方法,请问各位伙伴觉得经过讨论出来的结果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对安排进度感到不容易的问题?

学习者: 可以。

大家觉得这个方法是不是可行?

学习者:可行。

拆书家:很好,恭禧大家一同找到可行的方案。

【A2】催化应用/布置任务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效的个人管理的四步骤,也讨论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了能即学即用,现在我给大家布置作业:你计划在什么样的情景中运用到今天学习的"要事第一"个人管理的四步骤?

请依照个人管理四步骤列出未来一周的清单,并在三天内参照以下的格式发给我你的一周清单,第一位回复者将可以得到一个神秘小礼物哦。

学习者回馈

【强有力的总结】

第一个拆页我们学了「充分信任型」授权的方法,透过1.确立目标2.设定规范 3.掌握资源4.绩效评估5.奖惩赏罚五个方式来与部属、孩子或其他人达成默契与共识,让对方拥有自主权得以去完成被授权的事情并且对结果负责任。在第二个拆页我们了解到「要事」是我们最想要把时间投资的位置。"要事第一”是高度自律的个人管理习惯,通过第一步、确定角色,第二步、选定目标,第三步、安排进度,第四步、逐日调整四步骤及微行动学习,找到了“如何做到要事第一”的方法,如果能够将此习惯体现到日常中实践的话,生活将会有彻底改观。

我的分享结束,谢谢大家的陪伴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