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观察家:
大家好,我是司空元越,这是我在网上的笔名,我来自辽宁大连。
接下来请允许我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一、超级奶爸:这个“超级”是超级忙的意思,每周不停的出差,家里办公时也是电话、会议不断。我希望以后能够拜托这种工作方式,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孩子们心目中“超级”厉害的老爸。
二、空中飞人:飞机是我主要的上班交通工具,每周一坐飞机出差,周五回家。目前已经飞行了340次,工作过的城市22个。
三、松鼠病患者:松鼠喜欢囤积松果,我喜欢囤书、囤课,但很多都没有学习过。以后要加强行动力,让信息变为自己的知识。
拆书帮于2013年4月在北京正式成立,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它以赵周老师创立的拆书法为基础,将学习爱好者聚集在一起的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它以释放学习者的能量为使命,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拆书帮所使用的拆书法即便签法,将阅读分为:R(阅读片段)、I(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和A2(以后我怎么应用)。
今天我将拆解的是脱不花《沟通的方法》,关于这本书我先简单和大家介绍一下。
20多年前,有一个没上过大学,也没啥特长的小城市高中生女孩,在北京在一家小广告公司做小职员。最初打字、接电话 、订盒饭,如今这个“北漂”女孩已成为一个业界“明星”——著名知识服务品牌“得到”APP联合创始人兼CEO。她,就是脱不花。她的秘诀就是,有一身“善于有效沟通”的武功。
2021年,脱不花出了一本新书《沟通的方法》,将她自己烂熟于心的沟通武功,公布开来。在这本书中,其中有她跟大企业提案的经验,在“得到”APP的日常管理中,和同事、老师、客户积极协调的事例,以及她牵头的教研团队收集的来自一线的大量真实沟通需求和实践。
惩罚:写一篇500字的复盘,总结失败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
(20分钟后,双方顺利见面……)
以上便是原文的片段,接下来我将运用便签法对其进行拆解。
截止8月第三周,全国55家正式分舵、17家筹备分舵,拆书帮目前已有1403位学员,一起陪伴赋能、共同成长。
下面我来讲讲我对对拆书帮的认识。
以下是片段的原文,取至书中第一章第每年罗胖(罗振宇)跨年演讲的筹备期间,我们合作的设计师都要接一个大活儿,就是设计罗胖身后那块几十米高的大屏上要展示的几百页PPT 。这顶工作非常重要,所以每年我都要给他提需求。
比如,我是这么提的:“今年的跨年演讲要延续我们往年的设计传统,视觉符号要保持住,我们的符号化要强。另外,我要提前告诉你一声,罗胖的稿子可能给得比往年要晚一点,你要做好准备。还有,今年这个屏幕特别大,跟以往的规格不一样。都说这种屏幕很难搞,特别容易出问题,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出事故。”
你说,我说得够细吗?好像还行。但是,这对设计师来说,一个不小心,全是废话。他必须把我说的这些信息进行结构化,才翻译'成对他的设计工作有用的东西。
假如你是这位设计师,你能捕捉到这段表达里面的事实、情堵和期待吗?可以的话,来对我做个确认。
假使你的回复是“花姐不用着急,保证没问题“,那我可就担心大了,你轻飘飘一句话就把这么重要的事给搪塞过去了。你要是把我说的话完完整整地重复一遍呢?也不行。因为我还是没法肯定你是不是确实理解我的意图了。
你需要跟我做个反向叙述。
首先,响应情绪。还记得前文介绍的情绪路标词吗?我说到“千万别” 这个词,就说明我是带着情绪的。你要先回应这个情绪:“今年屏幕确实特殊,我们明白您的担心,我们也很重视。您放心,我们会多试几个方案,然后跟您汇报。" 你看,一句话就安抚了我的情绪。
其次,确认事实。我上面表达的事实,其实就一句:“我们要延续往年的设计传统。” 对此,你可以这么确认:“花姐,您说要延续往年的设计传统,您看是不是这个意思:我们今年仍然保持字要大,头像要大,暖色系,设计元素要简单的设计标准?”这就确认了事实。
最后,明确行动。我在当中说了:“罗胖的稿子会给得晚一些。”我的期待是什么,怎么让我肯定你确实理解我的期待了呢?就是把我的期待转化成你接下来的行动。你可以这样说:“稿子给得晚,您能给我一个大致的时间吗?往年我们用三个设计师来做这个工作。如果今年情况紧急的话,我可以多调两个设计师一起来为这个工作做准备,您看行吗?”
What:主旨是什么?
这个片段用一个案例向我们详细拆解了“反向叙述”的使用方法。所谓反向叙述,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描述一遍我们听到的信息,请对方做个确认。通过反向叙述的过程,可以让双方的意图更加明确。
Why:为什么重要?
在实际的沟通中,常常会遇到对方给出信息不仅少,而且不够具体。聆听者如果不加以确认,很容易造成理解偏差,从而导致事倍功半。而“反向叙述”可以在不断的确认中挖掘更多隐含的信息,不仅要搞懂对方的真实意图,还要让对方也确信我们确实听懂了。
How:如何去做?
当对方给出的信息比较少时,要利用反向叙述的方式,按照“响应情绪”、“确认事实”、“明确行动”的顺序,追问更多的信息,明确对方的真实意图。
1) 第一步:响应情绪。响应情绪就是要点破和接纳对方的情绪,可以说“我知道,这个时候你肯定特别着急(难过/愤怒/疲惫……)”。当对方觉得自己的情绪被接纳了,就会慢慢回归到理性状态。
2) 第二步:确认事实。这一步主要通过复述完成信息挖掘,明确对方的真实意图。可以说“您刚才说的几点,我的理解是……”如果复述的正确,就会得到对方的确认。如果不正确,对方就会再补充信息。
3) 第三步:明确行动。也就是落实计划,结合对方的意图和期待给出你的下一步实施的计划。可以说“今天我会加班出一版方案,明天下午4点和您汇报,您看可以吗?”
Where:应用场景
任何沟通场景中,只要对方给出的信息比较模糊,我们都可以“反向叙述”来挖掘信息、明确对方意图。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
n 故事:
前段时间家里正在装修,我和老婆在建材市场选完了装修材料,在快要结账时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
我:一会买完东西,咱俩顺便再选一下背景墙。
妻子:好呀,不过现在快到中午了,你先给爸送回家,我留在这里,这店里有车。回家的路你不熟,可千万别再走错了,太耽误时间了。
我:好!
(30分钟后……)
妻子:你干什么去了?
我:我把咱爸送回家了,现在去新房的路上,马上就到了。
妻子:你不是说要选背景墙吗?你去新房干啥?
我:你不是跟车回新房了吗,我去新房接你呀!
妻子:我去新房干啥,你赶紧回来。
(15分钟后……)
我:老婆,你人呢?我到店里了,没看到你呀。
妻子:我在红星美凯龙门口,不是要看背景墙吗?
我:好,你再等我一下,我马上到。
(又过了5分钟双方终于见面了……)
n 反思:
本应20分钟搞定的事情,结果折腾了50分钟,就是因为没沟通明白。如果在妻子提出要求后,我能运用“反向叙述”的方法,我相信会是另一个结局。
我:不用担心,我会开导航,不会走错的(响应情绪)。对了,你是说店里有车,你会跟车一起去新房,我去新房接你是吧?(确认事实)
妻子:当然不是,我会留下地址让店里把材料送过去,我不跟车去。
我:OK,那我先送爸回去,大概20分钟后回来找你,我们在红星美凯龙门口集合,然后一起去看看背景墙。(明确行动)
妻子:好,快去快回,路上小心。
最后,说说在以后我将怎么应用“反向叙述”
n 目标:
一周内在和客户领导的沟通中,运用一次反向叙述,若双方都能充分理解彼此的意图,则视为目标达成。
n 行动:
1、沟通前,将反向叙述的方法写到笔记本上时常温习,确保沟通时可以随时使用;
2、沟通中,用笔记本记录对方说的核心要点,在客户领导提出要求后,运用“反向叙述”的方法:
第一步:响应情绪,观察对方当前的情绪,并给予相应;
第二步:确认事实,把自己听到的信息归纳整理后,找出不够具体、信息模糊的问题点,用自己理解的复述,并请求对方给予反馈。这个环节可能需要反复沟通几轮。
第三步:明确行动,在充分理解对方的意图后,给出下一步实施的计划。
3、 沟通后,对本次沟通进行回顾,思考本次沟通是否成功;
n 奖惩:
· 奖励:将此方法教授给儿子。
惩罚:写一篇500字的复盘,总结失败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
(20分钟后,双方顺利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