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拆頁書本: 精準回饋 - 提升團隊績麥,改善溝通的超能力。 ISBN: 978-986-5535-40-7 書本豆瓣審核中)
大家好,我是來坐標在台北的曉姍,也可以稱呼我是史黛西。目前在南港軟體園區擔任HR。
我的三個標籤:
1.人力資源工作者與專案管理 - 負責人資相關專案導入。
2.展覽志工:藝術史佈展志工超過十年。協助推動「藝術社區化」、「社區藝術化」的藝術紮根理念。
3.喜愛戶外運動:透過爬山舒緩生活壓力,重新充電。在2022年1月完成長92公里,分為7段的台北大縱走。
期待在拆書過級的路上,與大家一起成長和前進。
[主題]: 請求回饋 - 建立連結
[片段來源]:《精準回饋》 P130-131
建立連結
現在你應該很清楚,連結對於有效回饋的重要性。作為請求回饋的人,你收到的回饋品質以及雙方關係的強度,其中的關鍵都在於連結。
許多研究指出,人們不喜歡提供回饋,甚至比接收回饋更不喜歡,你可能會認為給意見的人一定是主導者,但其實要求回饋反而可能會觸發對方內心的恐懼。
這裡有三個小技巧撇步可以預防:
一旦你與請教對象建立起關係, 也讓對方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對方會比較安心自在的営個提供意見的人。要建立永續、彼此信賴的關係,主動請教可能是最有效的催化劑・開口就一定有收穫!
讀完的夥伴可以舉個手讓我知道..... 好。 接下來,我和大家分享我對拆頁的理解。
【What】:這個片段要說明的是如何和與他人建立連結與培養信賴關係,進而請求他人給予回饋,來幫助自己學習和成長。在開啟「建立連結」這一系統動作的關鍵第一步是主動詢問
【Why】:請求他人的回饋是最令人產生信賴感。因為「請教」這個動作,本身就包含有謙虛的態度,可以顯示我們重示別人的看法。他人的回饋,可以協助我們自己本身更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優點和缺點。優點可以繼續保持,需要調整的地方,也可以著手去改進。同時也可以透過他人的回饋了解自己在事件中所遺漏事項,重新調整。
【How】:如何請求他人的回饋,可以透過下列的步驟來執行。
1. 選擇一位與你有共事過(相處過)的對象 (較為熟悉,不致於完全陌生的對象)
2. 建立一個舒適的環境。(例如:安靜的環境,輕音樂,有安全感的環境)
3. 和請教對象說明你想要請教事物的背景。(說明原因)
4. 針對請教對象所觀察到的事物,運用what/ how / why / where 來詢問相關問題。
【Where】:可以運用在上台演溝前的試講回饋、效績評比回饋和對事物處理後的回饋。
(激活過去經驗)
今年上半年在轉換職場跑道。一次面談結束時,面試官問我還有什麼問題嗎? 我都會詢問,針對這次的面試不知道你對我有什麼樣建議。聽到的回饋通常都是經驗豐富,聽下來的感覺是較為含蓄不得罪人的說法。但身為聽者的我,感覺好像當下有得到回饋,但又像沒有行動項目可以展開調整。
針對這樣的經驗 和閱讀了上述的拆頁給了我下列的反思。
【反思】: 突如其來的詢問他人的回饋,彼此的瞭解程度都不夠,沒有建立關係的情況下,被請求回饋的那方感到恐懼。大家都算是第一次見面,都會以不得罪人的方式來回答。試想,如果是我自己被詢問提供回饋的那方,我也是會採取類似的回應,因為沒有信任和關係的建立,擔心如實回饋會有不好的結果,或是被上網張貼。
後續和大家分享我將如何運用請求他人回饋。
(規劃未來應用)
目標 : 請求同事提供12月系統教學試講回饋,我計劃運用下列來進行請求回饋的步驟。
Fanny 在上列回答取得4/5 (80分)的正確性,即代表試講成功。我要獎賞自己在試講教學後的週末有二天不開電腦、不開手機的日子,早上睡到自然醒,沒有鬧鐘、下午有一餐悠閒的下午茶。
【结束语】以上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如何透過主動請教,進一步和他人建立關係,請求回饋。
謝謝大家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