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姓罗,我叫罗导运,我曾经在世界500强金融科技公司做过3年的销售培训主管,现在是松山湖一家IT公司的人事经理,平时很喜欢看书,有机会大家多交流读书心得。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一本书叫《关键对话》。我前几年把这本书变成了一门2小时的课程,给一些企事业单位讲过,下周还要给东莞新能源的40位EAP大使和主管分享这门课程。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这本《关键对话》是一本团队创作书籍,通过20多年对10多万人的跟踪调查,研究出对话高手的行为特征,总结了一整套简单实用的方法。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这本书是沟通领域非常经典的一本书,一出版就占据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很多大咖都对其推崇备至,比如樊登、史蒂芬柯维等等。书中有大量实用案例,读起来也轻松易懂。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用于引发学员兴趣】【B1】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高风险的对话场景,比如夫妻之间争议孩子上学、上下级之间争议绩效奖金的问题。如果你看了这本书、学到一些方法,就可以非常好地处理这种关键对话场景。
【B2】那我今天分享的片段有什么价值呢?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场景:当你跟上级领导、同事、或家人、孩子沟通的时候,聊着聊着就情绪上头了?本来想聊事情的,聊来聊去就变成情绪对抗、人身攻击了?或者在微信上讨论五仁月饼,聊着聊着友谊的小船就翻了。
那么在这种高风险对话中,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控制情绪?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掌控对话情绪的三步法》,让你摆脱情绪风暴,成为对话高手。
【学习目标】
本次拆书有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呢?
(1)我期待大家都能记住和现场练习“掌控对话情绪的三步法”,
(2)当你在沟通中情绪上头的时候能够想起来来,运用这个方法调整你的情绪,再进行有效沟通。
下面,请大家花3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
R-阅读原文:
对话高手在拒绝“傻瓜式选择”时会提出新的选择。他们会面对更为棘手的问题,排除非此即彼的选择,转而寻找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比说明。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首先,你应当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做到审视自我可以让你在对话中占据领先优势,如果能明确对话可为自己、他人以及你们的关系带来的重要意义,那你就能成功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了。例如,“我的目的是,让丈夫变得更加可靠。每次他承诺的事情都做不到,我已经受够了这种失望。”
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这一点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所在。想想看,如果你放弃战胜对方或明哲保身的想法,会发生哪些对你不利的情况?如果你停止咄咄逼人的表现会带来哪些不好的结果?如果你不逃避问题,情况又会出现怎样的转变?例如,“我不希望看到的是毫无意义的激烈争论,这样不但让人心烦,而且无法改变情况。”
最后,给自已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你应当把前两步结合起来,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迫使自己跳出沉默或暴力的怪圈,寻找更具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我该怎样和丈夫展开坦率对话,一方面能和他讨论更负责任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不会破坏情绪或浪费彼此的时间?”
对那些从“傻瓜式选择”过渡到理智思考这个新问题的人来说,观察他们的表情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们会逐渐陷入沉思,眼睛慢慢变大,大脑飞速运转。令人惊奇的是,当我们问他们“你觉得有可能做到两全其美吗”时,他们的回答非常一致,都承认这种可能性其实很大。
【通常的做法是什么】
大家应该都有听过“战斗-逃避”反应理论,即我们人类在面临野兽或危险的时候,要么就气血上涌马上战斗,可能就落荒而逃。
而在现代社会,当我们面临高风险对话的时候,也非常容易被情绪劫持,通常的做法也是有两种:一是暴利,即跟对方吵起来、撕逼起来、甚至打起来,例如我们前段时间看到的北京联通95后员工在办公室谋杀91年主管。第二种做法就是逃避,例如当你指责下属、或者老公的时候,对方沉默不语,看似平静其实蕴含着愤怒。
【通常做法带来的后果】
以上两种做法带来的负面后果,相信大家都是有体会的。第一:大家闹情绪,伤了感情,甚至闹得员工要离职、老婆要离婚;第二,问题还是那个问题,搁置在那里没有解决,甚至越来越严重。
【反例】
下面我分享一个反面的例子。
我儿子今年3年,9月份就马上要读幼儿园了,因为我太太是小学老师,所以我们直接读**幼儿园。上周,我们在聊孩子是否要寄宿的问题,我们的观点有点不一致,聊着聊着就上头了,嗓门也大了起来(陷入战斗模式),最后搞得不欢而散。
【How:拆页的做法】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控制对话情绪呢?原文写得比较复杂,我把它简化了一下,用大白话把它简化了一下:我要、我不要、我既要又要。
一、“我要”。首先要问自己:“通过这次对话,我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任何沟通都应该是要以目标和成果为导向的,我们要时刻谨记“我要什么”。
二、“我不要”。当我们聊着聊着、情绪上头的时候,就要问自己“这种对抗情绪会产生什么不良的后果?这不是我要的。”通过这种强烈的“我要”我不要”的反向对比,就可以遏制我们内心的对抗情绪。
三、“我既要又要”。俗话说“小孩子才做选择题,大人全部都要”!当我们完成前两步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也逐渐摆脱了情绪劫持,恢复了理智,这个时候就可以询问一个两全其美的问题——“有没有一种办法,既然能达成谈话目的、又不会引起激烈的情绪冲突?”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思路就会越来越清晰,汹涌的负面情绪也会慢慢消散。
【Why:拆页的好处】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自我提问,对我们会有什么好处?第一,能够把激烈的情绪控制下来,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不至于暴走或者逃跑。第二,双方可以就观点达成共识,把出现的问题解决掉,不至于事还没干好、人心就散了。
【反面变正面】
回到刚才我的自身例子,如果下次再遇到这种情绪,我就会使用“掌控情绪三步法”。
首先是问自己“我要什么”:我要的是跟太太心平气和地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目的是达成一些共识,从而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然后是问自己“我不要什么”:夫妻之间激烈的情绪冲突并不是我想要的,这不仅无利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最后是问自己“我既要又要”: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让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沟通,又能讨论出一个合理的晚修和寄宿的方法?我们可以去询问幼儿园老师,或者其他家长,看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也可以部分征求孩子的意见;或者可以试行2个月看看。总之办法总比困难多,不要因为解决问题而伤了感情。
【A1,显像提问】
请大家回忆一下,最近一个星期,你是否有遇到类似的场景:在跟领导、同事、家人、孩子进行沟通时,你们的情绪对抗越来越严重,头脑马上就要炸开了,你非常想打对方一顿,或者想提桶跑路不跟他谈?这就是带着情绪在对话了。
如果你最近一年星期有发生这样的事,请在大屏幕扣1。
现在大家思考2分钟,简单写一下,发到聊天区。
【A1】
我想邀请一位小伙伴,看看最近遇到了怎样的对话情绪风暴。
学习者A分享实录:
上周一个晚上加班,上岗前跟下属在电话中发火,挂了他的电话。当时情绪是越说越生气。居然以没有公车为由自行收队,这个属于违规了。我就很生气,我就在那批评他们,然后就越说越火,越说越火,后来我就直接挂他们电话了。
学习者B分享实录:
上周四的下午,在公司,公司同事不配合完成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变更。我们二人吵起来了。我很生气。质问她为什么不配合。
学习者C分享实录:
指出父母的错误
【A1+,学习者加工反思】好的,感谢小伙伴们的分享。那我很好奇地想问一下,你刚才也学了“掌控对话情绪三步曲”,如果你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去处理这个问题?
学习者A分享实录:
如果再遇到这种问题,使用今天学习到的课程技巧,我会:
第一步:“我要”。我想要达到的目的是让他意识到这种行为是违规的。因为当时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我的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下不为例。
第二步:“我不要”。直接挂他电话会造成一种双方的对抗,就变成他对我这个人有意见,而不是去反省自己的问题。他就有甩锅的理由了:“这领导这样子的,那我管他干嘛”。
第三步:“我既要又要”。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让他认识到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又不会对我有意见。我首先去了解清楚到底当时这个车的情况,然后跟他说这个任务我当时是怎么样跟他说的。我把问题抛给他,让他自己思考。我停止这个讨论,我再找他的直属领导,让去让他做工作。这样他对我的对抗情绪就会少一点了。就是公事公办嘛,不要上升人身攻击嘛。
好的,感位小伙伴的分享,相信大家已经记住了“掌握情绪对话三步法”——我想、我不想、我既要又要,并且在现场也做了练习,希望大家在未来遇到情绪风暴的时候也能想起来、用起来。
今天的拆书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