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周四晋级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拆书

开场:

为了更好的学习体验,根据现场情况,我们需要分成2个组,左边这桌三位老师为组1,右边这桌除2为观察家老师外,剩下3位老师为组2。

感谢大家的配合。我叫时光沙漏, 我是一名国学践行者:有一个国学读书会,通过线上和线下形式从智慧层面支持一群伙伴成长。

我的拆页来自于《正面管教》,这是一本孩子教育的书籍。豆瓣评分8.7分,樊登读书会APP上目前播放量9300万。

根据书中的理念,孩子成长应该是充满喜悦、探索和蜕变的过程。要实现此目标,关键是营造和善而坚定的教养环境,和孩子形成良性的互动。

关于图书就介绍到这里,现在请大家看下手中的拆页部分,给到你2分钟时间阅读,阅读完后请抬头或举手示意我,谢谢。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标题: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看到大家已经看完拆页了,下面我做一个讲解。

(How)

拆页中的方法可以在孩子需要鼓励赋能或者犯错需要纠正时使用,叫“赢得孩子四步法”

一、问心情。就是向孩子核实对她的心情。比如:宝贝你很开心吗?

二、表同理。这一步不是认同孩子的行为,也不表示宽恕。只是要向孩子传递出你理解她的心情。比如: “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有一次…”。

三、说感受。经过前两步的铺垫,孩子已经愿意向大人倾听。这个时候可以告诉孩子她的行为让自己感受到的困扰。比如:我感觉到我们的约定不被尊重,因为超过时间了你还在看电视。

四、促解决。这一步可以真正发挥我们大人的影响力。问孩子要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她想怎么做。如有必要,可适当给她提供建议。比如 :面对这个错误我们如何补救呢? 或者 我先提个建议你听听好吗?

哎,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吧。以前我不知道这个方法时,我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事件:7月中旬,女儿开心地拿一个网球在客厅玩,而我们是没有给她买过网球的,经询问婆婆,是孩子从网球场捡回来的。

我:宝贝,你的网球是不是没有经过别人同意,自己从网球场捡的?

女儿:“不用你管”。她感觉到了威胁,已经有阻抗情绪。

我:这样是不对的……话没说完,女儿已经跑开,交流中止。

反思:因为我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而直接施加影响力,让孩子产生了抗拒。今天学习了这个方法,以后我会这样做。

我:宝贝,玩这个网球你是不是感到特别的兴奋。(问心情)我小时候有过类似的经历,你爷爷给我买了篮球,我特别兴奋,晚上都抱着它睡觉呢。(表同情)现在爸爸感觉到不舒服,因为你没经别人的同意就把网球馆的东西带走(说感受)。这个错误我们如何补救呢?如果女儿一下说不出来,我会说

我:我提个建议你听听好吗。爸爸给你买一个。这个球下周我们还回去并向教练道歉可以吗?(解卡点)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1、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纠正孩子犯错时应该怎么做。现在请每人回想一个你经历或见过的纠正孩子错误的失败的案例,在小组内分享。每人1分钟,总共3~4分钟。

2、好,时间到。我现在邀请一位伙伴来分享自己的案例,请……。

学习者案例记录:

我上周六带孩子去商场玩,遇到商家为吸引客流做抽奖活动,小孩很开心的要去玩。妈妈同意,抽了一次,结果是抽到了商家放错的没有奖券的,孩子失望生气。妈妈说“没美系的,你再去抽一回嘛”。孩子不去,一直生气僵持,妈妈也生气,劝说失败。

拆书家提问设计:

谢谢小伙伴的分享。我们学习了这个拆页,了解到赢得孩子的4个步骤,百说不如一练。接下来请每位小伙伴思考一下,在未来1,2星期以内,对应今天学到的4个步骤(问感受、表同理、说感受、解卡点),你会用于生活中的什么场景,以及具体都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方案,而这个行动方案是有明确的时限,可衡量、可观察的预期结果。给大家1分钟时间,写在你的A2栏中。

学习者案例记录:

背景:本周六,我要带孩子去见高中同学。目标希望孩子能大方得体跟叔叔阿姨打招呼。当她不开口时,我的作法

1. 问心情:你现在看到这么多人,是不是有些紧张。

2. 表同理:小朋友面对很多人时紧张是正常的,妈小时候也这样,不好意思喊人

3. 说感觉:妈妈看到你一直不喊人,有点着急

4.促解决:要不你再准备1分钟,然后妈带你一起去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