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这次是线上练级:
开场:
大家能看到我的屏幕吗?能看到请回复1.
拆出精彩,赋能你我。大家好,欢迎来到拆书帮的活动现场。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悠悠。我的三个标签是高校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二宝妈妈。今天挑战的是TF2-2。
一、学习目标(0.5分钟)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因为各种事情,跟家人或者同事,会有意见分歧,观点不一致的情况,可能会使得谈话进行不下去,还有可能因此产生争论,甚至大吵一场,各位伙伴有遇到过类似情况吗?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场学习后,在遇到与对方谈话观点不一致的场景下,能够运用创建共同目的四步法,来创建共同目的,实现顺利沟通,并在现场进行演练运用。
二、图书介绍(2分钟)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今天我带来的拆页来自《关键对话》。这是一本提升沟通技巧的实用型书籍。书中的四位作者都是非常优秀的教师和培训师,本书作者团队基于20多年对全球10万多人的跟踪调查,甄选出大家公认的对话高手,找出其在“关键对话”中共有的特征和行为,层层剖析,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本书豆瓣评分8.3分。
【A :优势】(用比较建立安全感)
《关键对话》是一本指导沟通技巧的书籍,它不同于其他书的是,本书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见的盲点,并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辅以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读者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
【B1:学完本书可得利益】
你有没有经常觉得自己和人沟通的能力太弱了,每次说完话之后,就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一件失败的事情?那么建议你看这本书,这本书里面告诉你成功的沟通的方式,就是这样的神操作。
【B2:学完此片段可得利益】
今天的拆页可以让大家轻松应对沟通中观点不一致的情况,此时,可以运用创建共同目的四步法,来解决与其他人的争议问题,一起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好,现在大家来阅读下原文片段,时间2分钟,看完的小伙伴请扣1示意一下。
R原文片段:P79
总而言之,当你感到对方和你的目的不一致时,应当这样做:暂停充满争议的对话内容,关注对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然后努力创建共同目的。
1. 积极寻找共同目的
做出单边承诺,表示你愿意继续进行对话,直到找出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例如:“这样行不通,你的团队主张留在这里工作到完成任务,我的团队想先回家,周末再来加班,我们干嘛不想想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
2. 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
询问对方为什么想要实现所说的目的,分清他们的要求和要求背后的真正目的。
例如:“星期六早上,你们为什么不想来?让我们累个半死,还要担心安全和质量问题。你们为什么都那么晚来?”
3. 开发共同目的。
如果明确双方目的之后仍无法取得一致,那就想办法开发级别更高、更为长远,能够帮助双方避免争执的新目标。
4. 和对方共同构想新策略。
明确共同目的之后,你应当和对方一起寻找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
例如:“我们要找到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既不会带来安全和质量问题,又能让你的团队成员周六下午参加同事的婚礼。我的团队成员周六上午有一场比赛,你看这样行吗?星期六上午和下午前半段你们工作,比赛完之后我们就过来工作。这样我们就能…”
What: 这个片段讲述的是在双方目的不一致导致无法继续沟通时,如何利用创建共同目标四步法,找到双方都满意的方法,使谈话能够顺利地进展下去。
〖Why〗(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不这么做有什么坏处)
【通常的做法】大多数情况下,当与对方的对话目的不同时往往引起争论,或者使对话陷入僵局。人们通常的选择要么竞争要么屈服,竞争就是忽略对方的想法,一意孤行,屈服就是一方做出妥协。
【这么做的好处】这个方法重点是创建共同目的,不用在意谁输谁嬴,重要的是谈话的过程中让对方感受到我们尊重他的感受和意见,以平和的方式解决争执,这样有利于谈话的顺利进展。
【不这么做的坏处】
如果一方强势要求另一方按照你的想法执行,对方妥协让步了,会给后面的相处与合作埋下隐患;或者双方互不妥协,陷入无休止的争论,这样做就浪费了彼此的时间和精力,谈话也没有办法进展下去。因此,竞争和屈服都不能让问题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即使问题暂时解决了,也有可能使得双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How:
当发现对话的目的不同时,如何寻找到双方的共同目标呢?让对话继续进行下去?只需要四步:
1.表承诺: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承诺,我愿意和你沟通找到一个我们都满意的方法。
2.问需求:搞清楚对方想实现的目的,询问目的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支撑他这么决定。
3.寻共性:寻求共同目的,双方目标仍然无法一致,就想办法开发更高层次、更长远的目标,避免争执。
4.达共赢:明确共同目的之后,双方共同构思新的策略,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
这几个步骤顺序可以根据具体谈话场景进行调整。但一个完整的创建共同目的的方法运用,一定是要有互利的解决方案的产生,才能促成共同目的的实现。
【A1案例】
我想在家养成一个家庭成员之间共同的阅读习惯,每天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全家人都停止使用电子产品,进行亲子阅读或自主阅读纸质书。我老公平时没有阅读纸质书的习惯,他不同意我的这个提议。我正好学习了创建共同目标四步法,我考虑再三,跟他去进行沟通,对话如下:
我: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家人每天约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进行阅读,放下手机,关掉电子产品。不需要太长,半个小时就可以,你觉得可以吗?
老公:你们要阅读我不拦着,干嘛非得拉着我一起?
我:我知道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很难,但是从长远来说,创建家庭阅读氛围真的很重要,所以我想跟你商量一个能让我们都满意的方法。(表承诺)
老公:不可能!不是都满意,只能是让你满意!
老公情绪挺大的,对话暂停。
第一次想运用这个方法,我觉察到了他情绪激动,以失败告终。我就暂停了对话,后来等他情绪稳定下来,睡前跟他再次进行了沟通。
我:关于家庭阅读氛围的创建,你是怎么想的呢?(寻共性)
老公:这个事情是挺好的。
我:那你为什么不赞成我们每天阅读半小时呢?(问需求)
老公:我不反对你们进行阅读,但是你说要放下手机我不同意,我更喜欢用手机进行阅读。
我:哦,现在微信读书上资源也很丰富,我也买了微信读书的年卡会员,是挺方便的。
老公:是啊,我不习惯看纸质书了。
我:那这样行不行?我们阅读的半小时里,你就用手机阅读,但是尽量进行高质量阅读,不要让手机发出任何声音,最好是就用微信读书读电子书,你觉得可以吗?读网络小说这种就不能算作高质量阅读哦。(达共赢)
老公:那可以啊。
【Where】(适用场景)
适用于企业之间谈合作,公司里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亲子之间,夫妻之间生活的小习惯或者做一些重要的决定时,当我们和对方观点差距大,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都可以使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营造安全的对话氛围,达成共识和找到解决方法。
使用时要注意场合和对象的情绪,双方种如有一方情绪激动,则需要先处理好情绪才能用。与孩子讨论一些原则性的事情,比如关于要不要写作业的问题时,不适合采用,此时虽然双方意见可能产生分歧,但没有商讨的必要性。
【预防异议】
有人可能会想,这个方法虽然听起来不错,但真实与对方发生意见分歧时,并使得对话陷入僵局时,根本没办法保持这么清晰的思路。
【异议回复】
我们没有必要固执地认为,每次对话都必须时刻保持清晰专业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只需要做到能否在这种情况下让自己更有头绪一些,或是让自己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当开启重要的对话开始之前,有意识地想一想,哪些技巧可能会帮助你解决问题,当谈话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只需要做出一点小小的改善即可能取得重大收获。不要追求十全十美,努力做出改善即可。
【分步催化1】
(1)拆书家提问设计:
大家想象一下,未来在你的生活或者工作中,会有哪些和周围人之间的目标不一致的事情。
设想一下,马上要开学了,孩子的作业还没有做完,你已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你希望孩子在开学前提前几天完成作业,孩子却不慌不忙,一副开学前一天熬夜补作业的阵势,关于作业的完成时间节点有了争论。接下来,你打算怎么跟孩子沟通,请在小组内分享你的应用。
或者你希望丈夫每天都花至少一个小时陪伴孩子,他却以工作忙、应酬多为借口不愿意。你们为此产生了争议。想象一下类似这样的场景也可能发生在你和同事之间或邻居之间。
请你们花几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先分享可能遇到的问题就行,不用讨论怎么应用今天的技巧去应对。
请你想象一下未来这个场景:
时间?地点?现场有谁?因为什么事情目标不一致?你们讲了什么话?
学习者分享使用场景:
学习者王芳:
时间:下周二
地点:办公室
人物:同事
事由:和同事因为总裁审批邮件怎么上的问题,有了争论。
【分步催化2】
(1)拆书家提问设计:
那我们刚刚讨论了未来可能和别人目标不一致的事情。
接下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近期,在未来一周或一个月内,你是否会遇到跟对方沟通目的不一致的场景。
请你想象一下未来这个场景:
会是什么时间?
在什么地点?
现场有谁?
因为什么事情目标不一致?
你们讲了什么话?结果怎么样?
遇到这个场景你的处理步骤是什么?
你计划如何通过创建共同目的四步法(1.表承诺;2.问需求;3.寻共性;4.达共赢)进行沟通,达到双方都满意的效果。
给大家2分钟思考:
(2)学习者案例记录:
王芳:就前面提到的场景,如果采用创建共同目的四步法,第一步:表承诺,我们这个事情是为了将工作更快地推进,并没有个人恩怨,大家尽快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我一定会尽力支持你的工作。
第二步:问需求。你没有采取我的建议,在担心什么呢?对方可能会回答担心总裁审批邮件不会被驳回。
第三步:寻共性。我会表达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希望总裁审批邮件能够顺畅通过。
第四步:达共赢。双方心平气和地沟通,提出双方觉得比较好的方案,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到双方都满意的方案。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当和对方目的不一致时,如何应用四步法,来营造共同目的,使得沟通顺利进行下去,愿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多多实践,成为“对话高手”,今天我的拆书就到这里,感谢各位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