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介绍/分组】
Hello,大家好,我是默含,也是今天TF2-1的拆书家。
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第一个标签,我是一名中学教师、班主任,有8年与初中学段孩子们打交道的经验;第二个标签,我是一名闲不住、爱折腾的二胎学生妈,有一双上小学的儿女;第三个标签,我是一名正在努力践行正面管教的学习者。非常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完成本次的RIA线上学习。
因为今天会有讨论的环节,为了方便讨论,现在我们先进行分组。
【学习目标】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简单四步,赢得合作”。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线上学习后,你将学会如何运用简单四步去处理孩子或者团队成员的情绪问题。
【FAB图书介绍】
今天要拆解的片段来自于《正面管教》一书。
F特征:
作者简•尼尔森,是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正面管教》一书介绍了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地管教孩子的方法,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读后受益终生,它也被奉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A优势:
本书于1981年问世以来,相继被翻译为16种语言,畅销全球600多万册,目前豆瓣评分达到8.8分。该书不是纯理论的讲解,也不是纯故事的叙述,它用很多实例来说明如何有效的运用正面管教的原理,一旦你理解了这些原理,你的常识和直觉就能够让你自然而然地把他运用到你的生活中去。
B1利益:
当你的孩子或者团队成员产生情绪时,你是否也曾试图用打骂、训斥、威胁,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改造他们,最终却使结果变得更糟糕呢?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情况,那么就请你一定要阅读这本书,它为你提供了52个工具,用一个个鲜活的实例教你如何帮助孩子停止不当行为,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强、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同样适用于团队管理。
B2利益: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个拆页,是本书中介绍的如何与孩子实现良好沟通的一种必备方法,这个方法能帮助我们真正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轻松处理与他们的分歧与冲突,赢得合作。
现在请跟我一起来践行拆书法吧,请先用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这个拆页,如果你完成了,请举手示意(或者在公屏回复1)。
R原文片段:
“简单四步,赢得合作”(来源于美国简·尼尔森《正面管教》P26-P28 2016版)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岀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贏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看到小伙伴们都阅读完了,现在我来分享一下怎样使用“简单四步,赢得合作”。
【What】
“简单四步,赢得合作”,将帮助我们在亲子沟通时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氛围。
【Why】
不这么做的坏处
通常做法
家有“熊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吃饭挑食、写作业磨蹭、手机不离手、疯玩不听劝,很多时候,我们往往都是采用所谓的“锦囊妙计”— —威胁、吼叫、打,那么这样做有什么坏处呢?
反例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在七月份时,我给我儿子报了架子鼓课的暑假班,他上了三节架子鼓课后,老师反馈由于孩子年龄小,学得快忘得也快,所以让他在家多练习,将练习视频以作业形式发到群里。那天,还有两个小时马上要上第四次课了,我儿子还没开始练习,结果我就用了最简单的方式,以命令的口吻威胁道,“赶紧练习架子鼓,不好好练就别上了,以后啥课也别报了!”结果我儿子就大吼大叫的说,“我不上了”。一下子就陷入了僵局。所谓的“锦囊妙计”不管用了。
通常做法的坏处
我们在教育孩子上采取的威胁、吼叫甚者打的方式,只会导致他们选择跟你对抗,甚至成为别人眼中的“问题孩子”,使得亲子关系愈演愈烈。
为什么我会陷入这种僵局呢?
当我看到这个拆页时我才知道,我没能心平气和,从内心深处去理解他,也没让他了解我的感受,所以他不愿意主动去思考怎么解决他的问题,而是选择用摆烂的方式来跟我对抗。
反例变正例
如果现在再回到那一刻,我会用拆页中学到的"简单四步,赢得合作”来应对。
【How】
那么具体是哪四步呢?我用十六个字来概括一下。理解先行、同情跟随、感受就位、问题解决。那么具体指什么呢?
1.理解先行。当面对孩子的情绪时,首先要表达你能理解他的感受,并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这很重要。具体呈现为,我将会走到儿子身边抱着他,用一种友善的语气说道,“妈妈刚才那样说,你觉得很不舒服是吗?”表达我能理解他得感受,并核实是否正确。
2.同情跟随。紧接着通过告诉孩子你有过的类似经历来表达你的同情,但要让他明白这并不是说你认同或宽恕他的行为。如果没有类似经历,那就用一种表达同情的语气。那么,接下来,我会跟他说,“妈妈小时候完不成作业,你姥姥就是这样说妈妈的。”这时候他一定会产生兴趣。
3.感受就位。告诉孩子你的感受,那么我将继续告诉他,“我当时就觉得妈妈不是好妈妈了,但是我还想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虽然作业很多,我当时又困又累,但是我还是熬夜把作业全部完成了。第二天到学校,只有我自己写完了作业,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我。妈妈希望你也能受到老师的表扬,享受那份喜悦。另外,还可以真正把本领练硬,品尝成功的滋味。”
当你真诚而友善的完成前两步时,就已经赢得了孩子,这时他能听得进去、也愿意听你说的所有的话。
4.关注问题。让孩子从一味的情绪发泄转为关注问题的解决,询问孩子对于避免在将来再出现类似的问题的想法,如果没有,你可以提一些建议或者帮助,最终达成共识、真正解决问题。那么我可以问儿子,“那你觉得我们可以做点什么来避免今天的情况再出现呢?”如果他自己想不到去主动练习,那我可以给他提建议,当然他也可以给我提建议,最后达成共识。
【Where】
这个方法不仅仅局限于亲子关系的处理,还可以拓展到师生关系、企业管理中的上下级关系的处理。
A学习者拆为己用:
激活经验:
以上是我的过往经验,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的过往,在亲子沟通或团队管理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呢? 比如,你花了大几千元给孩子报了特长班,上了两次课孩子突然闷闷不乐的告诉你明天不想去特长班了;或者你的团队成员嫌压力大不愿意加班;又或者你安排了任务,你的成员却迟迟不愿完成等等,想到类似场景的请公屏回复1。
在当时那个场景下你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各自分享一下。
学员案例:
潍坊 田妮:
我记得我女儿上五年级的时候,她自己想上网球课,去试了一次课以后她觉得挺好,就要报名,那我就觉得锻炼身体嘛,挺好,那就给他报了。然后就是上了几天,他就跟我说,“”妈妈太累了,实在是太累了,我坚持不了了,我当时报名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会这么累。你去给老师说说,把钱退了吧,我不去了。”在当时那个场景,我听了以后就特别生气。然后我就跟他说,“你怎么能这个这样呢,在选择之前问过你,你自己选择的,然后你也去尝试了,最后做出的决定。你现在又告诉我你嫌累,你不想去了,你怎么能这么啊,有始无终。我说做事情怎么能这样?”然后就哐哐哐一顿批。这是当时的那个情况。
A1+:
大家刚才都分享了自己的过往经历,如果再回到那个场景,用上我们今天学的“简单四步,赢得合作”,你会怎么处理呢?
3分钟时间,请大家还是在小组内分享一下,时间到了我们找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员案例记录:
例子:潍坊 田妮
用今天的方法,第一步,就是要先理解她,妈妈知道你很累。第二步,同情跟随,就是说,“如果要我这么个锻炼法的话,我肯定也会觉得特别累啊”。然后第三步感受就位,就是告诉孩子你的感受,“我感觉到你在那个锻炼的过程中,其实还是蛮享受的。然后看你打打球的那个姿势那么帅。然后你锻炼完了以后脸红红的,非常阳光,你最近一段时间也没有生病,妈妈很为你高兴啊。第四个就是关注问题解决。“那你觉得我们是要继续坚持呢,还是因为这一点点的小困难,然后我们就退缩呢?”然后看看他会怎么说。
感谢田妮的分享,非常棒!看来大家已经运用这四步来处理我们的情绪了。
【结语】
今天我们一起拆解了“简单四步,赢得合作”,通过理解先行、同情跟随、感受就位、问题解决,简单四步十六个字,让孩子或者团队成员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理解、尊重和倾听,同时也提升了孩子或团队成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希望大家以后都能不断实践,真正把我们学到的知识拆为己用。
谢谢大家,我今天得分享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