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麦肯锡工作法》 所属活动: 【拆书帮宇宙中心分舵NO.436】如何在展开工作前确认关键信息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在展开工作前确认关键信息

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李嘉璇,在北京土生土长,曾经在互联网公司工作15年,基本与互联网广告运营相关,去年年底集齐BAT(百度,阿里,腾讯)就退出互联网江湖,跨入抗衰老领域自主创业。最近一年迅速学习掌握了很多抗衰老的知识,无论是皮肤的护理还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实都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由内而外保持年轻和健康。如果大家有这方面的需求,欢迎随时探讨。

我是一年前第一次在五道口参加线下活动,就对“拆书帮”感兴趣,今年7月份正式加入宇宙中心分舵,成为拆书帮的一员。希望和大家一起在这个有爱的组织里面共同精进成长。

第一次听到拆书帮的名字就觉得很有意思,那么拆书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呢?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以分舵的形式存在,我们所在的就是北京宇宙中心分舵。

拆书法是一种学习方法论,“拆”不是“拆散”,而是转化和内化,是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也就是拆为己用。能够学以致用才是读书学习最终的意义和价值。拆书法可以应用在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个人学习的应用是RIA便签法,R-是书中的原文,I-是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A-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以及未来的应用。组织学习的应用就是我们现在的这种形式,是一位拆书家用RIA便签法将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帮助现场学习者把知识拆为己用。

我是通过参加了几次线下的拆书活动后,能够把拆书家分享的知识点应用到自己的生活里,所以非常喜欢这种学习分享的方式,也是参加了全国训练营之后,对RIA便签法更深的理解,能更好的运用到日常的读书学习当中。

所以我加入了宇宙中心分舵,开启了我的拆书家成长之旅,希望在这样爱读书爱分享环境里面,和大家共同精进成长,也能够影响更多身边的一起终身成长。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麦肯锡工作法》

习惯17.工作过程中与上司进行确认

身为部下的你,在接到上司安排的工作时,必须在规定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因此,你必须和上司确认下三点。
1.这份工作的期限。
2.工作的意图和方向性。
3.要求的品质。
很多人都容易忘记确认“1”的期限。他们以为只要上司记得工作期限就够了。但由于上司十分繁忙,所以他们会更多地把时间都用在说明工作内容上。如果你认为这是“没有时间限制,只要空闲时完成的工作,那就大错特错了。
等过几天上司想起来,问你“那件事怎么样了”,结果你根本没有做,上司肯定会勃然大怒吧,因为他的小组没有取得成果,肯定让他也感到十分苦恼。对于这种部下的评价,怎么可能好呢?
你的努力得到回报了吗?在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与上司逐一确认工作的意图和方向性,以及品质是否合格。
如果你在接受工作后,中途没有和上司做进一步的确认,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埋头工作,两星期后参加会议。当你做工作报告时,上司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我之前说的话你都没听到吗?完全不是这样的!”
这说明上司的指示与你所理解的内容出现了偏差,你付出的一番辛苦,结果却和上司的指示背道而驰。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越是复杂且期限较长的工作,越应该在过程中与上司进行确认。这将对你的工作成果起决定性的作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原文片段是麦肯锡精英39个工作好习惯之一,是为了让我们接到工作任务后,展开具体工作前,能够准确理解上级对工作内容的预期,使得工作成果能够符合预期。避免出现因信息不同步、理解不够具体等问题,导致虽然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但是最终却没有让上级满意的情况。

除了在工作中需要与上级的沟通确认信息,我们平时与他人的合作或接受他人的请求,也可以事先确认好重要信息,不浪费时间走弯路。这些信息的确认,同样也适用于为自己的行动制定计划,自己想的越清楚,取得的成果越满意。

我先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大家分享一些应用场景,分享结束之后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考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在开始行动之前,有三点非常重要的信息需要确认——时间期限、意图方向和品质要求

我们先来看在工作中与上级确认信息的场景

时间期限:工作任务的交付时间是最基础的信息,如果没有按时完成,就算工作做的再出色也无济于事。这个时间期限可能是“时间点”,也可能是“时间段”。按照以往的经验,如果比较简单的任务或者比较近的完成时间,就需要确认到具体日期,最好明确到小时,这就是完成的时间点。对于需要较长时间完成的比较复杂的任务,或者上级也不太确定非常具体时间的,可以和上级商定一个时间段(比如下月月初、第四季度等等)。这样也比较容易倒推时间,合理安排执行过程中关键时间节点和进度,给自己留出一定时间,避免卡着时间匆忙完成,忙中出错。如果上级给出的时间要求是“尽快完成”“越快越好”之类的描述,那就评估一下自己手头的工作,预判一个可以完成的时间点,问上级是否可以,然后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去完成工作任务。

意图方向:百度了“意图”的含义,是希望达到某种目的的打算。“方向”在生活中代表了人生的理想和追求的目标。确认工作的具体意图和方向是工作内容的核心。需要去理解和确认做这项工作是基于什么动机?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明确了这些信息,我们展开工作之前就知道为什么要做,以及完成工作任务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

和确认时间期限一样,如果上级能够把意图和方向描述很清楚,我们就按照具体的要求去做就可以。但是如果上级也只是上级接了个任务,对具体的信息不是非常确定,那我们可以主动用“老板让做这件事是什么背景?”“是要解决什么问题?”等这样的问题,和上级一起探寻这项工作的意图和方向,之后达成一致,方便展开具体工作。

品质要求:是衡量完成的工作质量一个标准,展开工作前要与上级确认合格的标准是什么?以及是不是有和更高标准的要求或期待?比如要完成一个月度工作报告ppt,可以请教上级对ppt风格、字体排版等有什么要求,是不是有模板可以参考?需不需要添加一些动画效果?比如要完成一场线下的活动,除了既定的活动流程完整执行以外,对会前的邀请形式、现场的布置等有更高的要求?

以上三个信息的确认方式,可以用于很多需要他人确认信息的场景,原则就是开始行动前无论对方是否能够给出明确的信息或要求,都要我要把这三个关键与对方达成一致。

那么,在个人计划的场景中,因为不需要与他人讨论或协商,就需要自己独立思考,把这些信息想得很清楚。

首先要思考的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动机是什么?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来确定一个短期目标(意图和方向)

比如为了提升文案写作水平,方便以后随时输出吸引人的产品营销文案,先练习撰写100条文案

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时间点(时间期限)

通常这个时间点就根据要达成目标的时间倒推就可以,所以上面这个举例的给自己训练时间可以是一个月,在8月底完成

对于品质的要求,可以参考在这件事上比较成功的案例作为榜样,借鉴学习。

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些案例,也可以请教在营销或写作方面写作方面

与他人合作和自己计划的两种场景,也会交叉出现。并且对于比较复杂的周期比较长的工作任务,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以上三个信息是能够循环使用的。也就是在对当前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复盘的时候,很可能对这三个信息进行一些调整和优化,对下一个阶段行动展开提供指导。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6月的618大促之前,我们小团队建立了3天快闪群,是大团队社群营销的先锋,也成了榜样。团队领导希望我们进行经验分享。接到这个任务之后,第一时间和领导电话确认了以下信息。

我:我们要在什么时间进行分享?

领导:这个周三下午2点有团队例会,你就在这个会上分享就行(明确时间期限)

我:我们这次分享的目的是?

领导:受NDO的限制,咱们团队大多数人没有建立过社群,你们这次3天的快闪群效果很好,所以希望把你们梳理建立社群和社群运营的流程,总结的社群营销的经验,分享给大家,让大家知道如何建立社群,通过什么样的互动活动增加群成员的活跃度和参与度,提升各团队顾客粘性和销售业绩。(明确意图方向)

我:在腾讯会议分享吧?对展示内容格式有什么要求吗?

领导:没有特别的要求,图文结合把建群和运营的过程说清楚就行。

我: 那我整理个PPT吧,把前期的筹备、福利活动的策划、分享环节安排等用文字描述清楚,再把我们自己制作的活动图片、邀约海报展示一些,这样图文并茂呈现比较清楚,还有一些关键时刻的录屏视频,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整个过程和关键点。这样可以吗?

领导: 好的,可以。期待你的精彩分享!(明确品质要求。在领导没有具体要求的情况下,自己主动提出,并征求领导意见)

最终此次分享得到了各个团队的好评,分享后各团队的社群也遍地开花

A2:

拆书家晋级的拆书分享,可以看做一个自我规划和与他人合作的相结合的工作任务,今天是1-1的分享,我计划在8月完成1-2的拆书分享。

在着手准备1-2的分享之前,先按照三个关键信息逐一确认。

时间期限——就是自己的计划,期望在8月29日完成拆书分享,需要与分舵长老确认时间是否可以。如果没有问题,倒推时间,在8月15日确定选书和拆页,8月19日完成拆书逐字稿,给观察家留出批阅的时间,也给自己留出修改的时间

意图方向——认真阅读拆书家成长手册,需要对1-2的训练目标非常清晰,比1-1提升的技能,是需要带领学习者分组学习讨论,并催化学习者规划应用。

品质要求——这里分为分享前的准备和现场呈现,与1-1类似,需要提前准备拆书预备表,可以向师父要一份是成功拆书的1-2的预备表进行参考,完成逐字稿之后请师父批阅。对于更高品质的现场呈现,需要请教师父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和表达,是能够让分享效果更好的。比如分组有什么要点?在引导学员讨论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指令会更清晰?对分享的学员提供的事例和应用,应该如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