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小伙伴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伍力,最近这几天局势有点紧张,很多人都相信只有动用武力才能解决问题。开个玩笑,我不是穷兵黩武的武,我的伍是队伍的伍。一名刚刚加入拆书帮的新人,今天我过TF1-1级。下面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第一个标签是中国科学院的营养学博士,学院派的读书方式我整整运用了30年。第二个标签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持续6年坚持每周通读一本书,在国际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2篇。第三个标签我在一家上市公司负责配方研发工作。擅长针对个人的饮食偏好和身体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食谱,进行体重和健康管理。今天很高兴认识大家,我是伍力,希望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拆书帮介绍】作为拆书帮新成员,先来谈谈我对拆书帮的理解。拆书法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学校里系统学习知识的方法。其专注于解决自身问题,核心是RIA。R,reading,阅读一本致用类书籍的原书拆页;I,interpretation,将拆页内容进行理解,关联自己,复述出来;A,appropriation将书中知识规划应用。它有两种形式:一是个人学习,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将知识联系到生活实际,能够为我所用。二是组织学习,由拆书家带领一个读书小组,用便签法学习,帮助更多的人,将知识拆为己用。拆书帮就是这么一个读书爱好者学习小组。这也是我加入拆书帮的原因,向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靠拢。你心动了么,快来跟我这个用传统读书法里用了30年的博士,一起开始用便签法读书吧!
现在我们就来一起体验一下。首先,请大家看一下的资料,是来刘润的《5分钟商学院》第62-63页的选段内容,请大家花一到两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片段。如果您阅读完了,请举手示意我。
【R原文片段】有一次,中央电视台采访王健林,结果主持人和摄制组迟到了3分钟,王健林当着他们的面坐车绝尘而去。这位主持人感慨地说:“一分钟不等,一点脸不给,老王就是霸气。”其实不是王健林霸气,而是时间颗粒度也许是1小时的主持人无法理解,对于一个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的人来说,3分钟意味着什么。是否格守时间,是衡量一个人在商业世界中是否职业化的个重要标准。理解了时间颗粒度的概念,就会明白:恪守时间,其实是理解并尊重别人的时间颗粒度。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理解别人的时间颗粒度。理解是尊重的前提。时间颗粒度为1小时的人,去评价一个时间颗粒度为15分钟的人,他的心态往往是:至于吗?耍什么大牌啊?时间颗粒度为1天的人,喜欢说:“你到北京了?那怎么不顺便绕道天津来看我一下啊?”时间颗粒度为半天的人,喜欢说:“你下午在办公室吗?我过来找你聊聊天。”时间颗粒度为1小时的人,喜欢说:“路上堵疯了,我还有一会儿就到,你等我一下啊。”时间颗粒度为半小时的人,喜欢说:“这事儿微信里说不清楚,我给你打电话吧。”这些话都没错。但是如果别人不去天津看望你、拒绝你的临时到访、不谅解你的迟到,或者不接你的电话,你要理解,那只是因为他的时间颗粒度和你不同。
第二,提升自己的时间颗粒度。验代面下检查一下自己的时间颗粒度。看看你平时约人开会,一般会占用多长时间。如果通常都是半天,那么你的时间颗粒度就是半天。如果真是半天,你也不用自责,随着个人越来越成功,时间越来越值钱,你的时间颗粒度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细。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用强求。但是,当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具有职业素养的商业人士会懂得,至少以30分钟为单位安排时间,以1分钟为单位信守时间。这就是职业化。
第三,善用日历管理时间颗粒度。现在的电脑、手机都自带日历工具。建议大家把所有行程安排都放人日历,而不是大脑中,然后利用工具,逐渐管理越来越细的时间颗粒度。关于工具,我个人比较喜欢用Outlook,大家也可以用其他手机自带的工具。
好的,我有看到有些小伙伴已经阅读完拆页了,你们的阅读速度真是太棒了。我们从小都被教育要做个珍爱时间的人。读了本拆页,我对于时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What】时间颗粒度就是特定时长范围内安排具体事务的清晰度。
【Why】时间颗粒度越小,计划的准确性越高,任务被划分为更小可操作单元,目标完成的可能性更大。
【Example】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时间颗粒度划分: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霸道总裁,见面要提前几天预约,见了面只给10分钟的谈话时间。其实不是人家故意要耍大牌,仅仅是因为对每天的时间安排早就做好了非常细致的规划罢了;而那些职场小白们看上去很忙,工作时经常被倒咖啡,拿快递,订外卖以及临时被安排的杂事打断,一天下来什么事也没办成。
【How】因此,1.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时间颗粒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接纳对方的计划与安排;2.在自我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提升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做一个目标感强,效率高的人。3.我们需要使用一些时间记录和提醒工具,对时间进行拆分,细化,时刻督促自己。
【Where】该方法适用于目标感强,追求效率的职场和自我精进,不适用于亲密关系之间的相处。
【A1】跟大家分享一个我的小故事,我有一个爱跳跳广场舞的妈妈。每天夜幕降临的时候,就会有老人陆陆续续在小区门口聚集。我经常笑话我妈,你们那群中国老大妈太没有时间观念了,你周一是吃了晚饭7点多去的,周二要送孙子上培训班就8点才去,周三有老朋友聚会就推到9点;跳舞的人也是稀稀拉拉,多的时候20来个人,少的时候只有5,6个。反思,现在想来是我没能理解到不同人的时间颗粒度是不一样的。对于退了休的老年人,只要做到一日三餐,健康快乐就好,时间颗粒度是很大的。太阳下山,不热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不影响其他人休息的情况下,跳够了就可以结束。我们要充分理解,尊重和接纳别人的时间颗粒度与我们不同,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和谐相处。
【A2】我日常的工作是做研发,以做长远期的大项目为主,公司又只考核结果不管过程,所以养成了我自由散漫的习惯,工作效率不高。学习这个拆页后,我目标在未来一个月以内,把自己的时间颗粒度提升到30分钟以内。我是这么计划的:
【对应原文步骤1】首先,让周围的人理解自己的时间颗粒度:提前跟同事做好沟通,说明最近提升时间颗粒度的计划,在特定时间段内不希望被人打扰,争取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会集中时间处理他们的需求;
【对应原文步骤2】其次,提升自己的颗粒度:每天晚上,按30分钟为一个时间单位规划好第二天的安排。严格执行计划,在要求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间内,不看手机不上厕所,有同事要求帮忙要善意拒绝。每完成一个时间单位就在计划表单上打个勾。每天晚上睡前进行复盘,看一天当中每个时间单位的计划完成情况。按每天中断的次数进行评分,分析原因第二天做改进。
【对应原文步骤3】最后,学会借助工具,买一个小的计时器,为自己做记录和提醒。该计划从8月8号开始,一个月后看看自己在被中断次数以及工作效率上的变化。
【回顾+总结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理解和善待每个人的时间,运用工具提升时间颗粒度。希望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高效的每日精进的人。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感恩大家的聆听与陪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