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想成为三级拆书家的春春,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中学老师和终身学习爱好者。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拆书法。今天要给大家拆解的片段来自这本《反惰性--如何成为具有超强行动力的人》。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上大学的时候,每到放假我就打算利用假期逆袭、实现弯道超车,我为此制定了完美的假期看书刷题计划、假期减肥计划、学习酷炫技能的计划。幻想开学成绩突飞猛进、瘦出了马甲线、学成了酷炫技能,想象老师同学们赞叹的神情.....想想就很开心很激动。于是我带了很多书回家,买了青菜和鸡胸肉,报了兴趣班。假期结束,发现带回家的书都没有打开过;不仅没减肥成功,还胖了几斤;酷炫技能的学习也都搁浅了......
提问:大家有没有好奇为什么我热情满满的想象了美好的愿望,开始的时候还热血沸腾、情绪高昂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了?
影响: 如果我们总是光有美好的想象,却只有三分钟热度,缺乏行动力和坚持,那么我们就会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无法真正获得成长,甚至会形成消极的自我认知,失去追求梦想的信心和勇气。
解决:今天跟大家分享这本书中《反惰性--如何成为具有超强行动力的人》可以帮助解决这样的问题,这本书已经帮助成千上万的人解决了缺乏行动力的难题,掌握书里的方法就能重塑实现梦想的思维方式,把梦想变为现实。
学习片段一可以帮我们规划一个具体可实现的目标,片段二可以帮助我们制定一个将目标实现的计划。两个片段是递进的关系。
结下来进入第一个片段的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在跟随我完成第一个片段的学习后,我们在定目标时能够运用“心理比对三步法”(澄清)来分析目标、目标的最好结果和可能会遇到的障碍,规划出(行为)一个未来具体可实现(界定)的目标。
【R1】唤醒:利用幻想的优点,规避幻想的问题 电子版P167-168页
幻想对于实现愿望而言,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前者,并克服后者呢?厄廷根教授发现,在人们以乐观的态度幻想过实现愿望的情景后,如果能适时地转向幻想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那么不但能够阻止人们陷入自我催眠的惰性陷阱,还能大幅提升人们为实现愿望而采取行动的能力。厄廷根将这种方式命名为心理比对。硬币有正面就必然有反面,只重视正面上的币值,并不能帮助你把它装进自己的口袋里。同样的道理,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幻想,心理比对这个简单的工具就具备了强大的功效。
【简短互动,精准掌控】
拆书家:大家都看完了,想问一下大家这个片段的关键词是什么?
学员:心理比对
拆书家:很好。这个片段里介绍心理比对,并且说心理比对有强大功效,那么都有哪些功效呢?
学习者:阻止陷入惰性陷阱、提升实现愿望采取行动的能力。
【对比概念,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
拆书家:谢谢大家的回应。既然我们知道了心理比对的好处,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心理比对呢?
学员:“乐观的态度幻想过实现愿望的情景后,再转向幻想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拆书家:就是先想象美好愿望实现的场景之后马上再想实现过程中的障碍,这个心理过程就叫心理比对。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我想减肥,幻想自己一个月减重30斤,瘦成一道闪电,体重回归两位数,拥有好看的肌肉线条,成为行走的衣服架子的场景......想想就好激动。这是心理比对吗?
学员:不是。
拆书家:为什么?
学员:只想到减肥的美好没想到减肥的困难,时间太短、目标太大,一般情况下很难实现。
拆书家:没错,心理比对是有美好愿望和现实障碍的对比过程。例子里只想到减肥的成功和美好,没考虑到困难和障碍。
那大家有没有好奇为什么要在美好想象之后要考虑困难和障碍呢?
学员:可能是为了让我们更清醒、面对现实,避免盲目乐观......
拆书家:是的,在想象愿望实现的美好场景之外,想想实现过程中的障碍,会让我们一想起愿望就自动联想到障碍,障碍会让人理性分析实现愿望的可行性,从而选择放弃或者努力追求目标。
刚刚是没想到现实障碍的情景,如果换一下,一想到减肥我就想到运动的艰辛、减肥餐的寡淡无味、告别火锅烤串的痛苦.....这是心理比对吗?
学员:不是。
拆书家:为什么?
学员:只想到了现实障碍,没想到减肥成功后的美好结果。
拆书家:只想障碍不想美好结果有什么坏处呢?
学员:可能根本就没有动力开始减肥,没开始就结束了。
拆书家:没错,会让我们过于消极。那应该怎么做呢?
学员:要有美好愿望也要想到现实障碍。
拆书家:是的。都要想到才是心理比对。那如果我都想到了,只是先想障碍,再想实现愿望的情景算心理对比吗?比如我有下周要瘦三斤的减肥目标,先想到朋友要约我聚餐要吃很多高热量食品这个障碍,再想想我成功瘦了三斤跟朋友嘚瑟的场景。这是心理比对吗?
学员:好像不是。
拆书家:没错,这叫逆序比对。先考虑减肥遇到的障碍再想象瘦身成功的美妙,那么最大可能先想到的是聚会本身,比如朋友会约到哪里吃什么好吃的,原本的障碍反而成了诱惑,而不是先想到聚餐带来的现实影响——高油、高盐、高热量摄入会增重妨碍了减重三斤愿望的实现。 所以正确的顺序是什么呢?
学员:先有乐观的态度想象实现愿望的情景,再想象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拆书家:很棒!抓住了心理比对的本质。
【给出清晰的how】:
通过以上心理比对的概念和要点,我们可以归纳出心理比对的核心步骤——“心理比对3步法”。
1.想像当前最大的个人愿望:想象一个目前最想实现的愿望。
2.想象愿望的最好结果:想象实现这个愿望的最大的收获、变化和积极感受,调动积极性。
3.想象实现愿望过程中出现的障碍:想象愿望实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障碍,包括客观现实的障碍和主观心理因素的障碍,找到最需要克服的那个核心障碍,形成愿望实现和障碍的关联,引导我们分析困难和障碍,评估目标是否可行,选择放弃还是全力以赴。
【举例】
这就是“心理比对三步法”,让我想起一个学生的故事:三月份的时候一个高三的学生找我说眼看要高考了,英语比较弱,她想办理走读回家住,方便下晚自习以后学一小时英语,可是之前也走读过,晚上回家自控力太差光玩手机了,啥都没学,不知道该怎么办很焦虑,求助于我,我用心理比对的方法帮助了她。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想像当前最大的个人愿望。引导她想象最想实现的愿望,就是想每晚回家学习一小时,到第二次省统测时提高英语成绩提高30分。
第二步,想象愿望的最好结果。想象英语成绩如愿提高了30分,整体成绩提升,可以去读最心仪的大学,对英语学习变得更有自信,有满满的成就感和开心.....
第三步,想象实现愿望过程中会出现的障碍。比如晚自习回家会玩手机停不下来、回家感觉太累了不想学、家人打扰没法学、一个人学不进去、不知道从哪儿学起、学不会干脆不学了......通过对障碍的思考梳理,她发现自己之前之所以没坚持学习,是因为她回家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学起,没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方法,导致坐在书桌前茫然又焦虑,学了几天效率太低就放弃了。甚至她发现平时坐在教室里也不知道该怎么复习英语。
通过“心理比对三步法”,她发现自己面临的最关键的障碍不是晚上玩手机没学英语的问题,而是没有科学可行的复习方法的问题,她放弃了回家学习提升英语成绩的想法,而是打算重新咨询英语老师复习方法的事,再根据老师的建议和“心理比对”的方法来定目标分数和学习计划。
结果:过几天后她定了分数提高15分的目标和学习计划。6月8日下午考完英语她高兴的说英语考的不错,最后查到英语成绩是她个人的最好成绩,比3月份高提高了18分。
【预防异议】可能有伙伴会说,这跟我们平时定目标的方式也差不多啊,心理比对真的有用吗?没错,看上去跟平时定目标差不多,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平时定目标或者被激励有美好愿望的时候,是不是很少在想到愿望实现的美好之后马上就想到可能遇到的障碍,更不会想到核心障碍了。这会使我们过于乐观冒然走在一条根本达不到目的地的路上浪费时间和精力,或者热血满满的行动一阵子遇到一点障碍就产生惰性没动力坚持。要么太消极没有动力开始。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听了这么多励志演讲却没能成为学霸的原因之一吧。心理比对能帮我们把目标和现实即时关联,制定更可行的目标。
【where 匹配例子引出适用范围】
下面请各位思考:心理比对适用于哪些愿望?假如我的愿望是我想买彩票中1千万、明天就财富自由环游世界,可以用心理比吗?不行对吧,这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心理比对3步法更适合于制定发自内心想去实现的、可控的、靠自己努力可以实现的愿望。
【显像提问】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刚才我分享了学生进行心理比对制定英语学习目标的故事,现在请你设想一下: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你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阅读100本书、成交10个客户、考职业证书、公众号涨粉300人......请选择一个你最想实现的愿望,把它写下来。
现在请你利用“心理比对3步法”,分析这个目标、目标实现的最佳结果和核心障碍,判断目标是否可行,确定出最终目标。并将它设计成一个包含时间、地点、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请把故事摘要写在一张纸上。时间五分钟,五分钟后我请一位伙伴起来讲讲他的故事。
拆书家:好,时间到,哪位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现场记录:
七月:我想每天阅读一小时。
故事的剧本是这样的:
时间: 今天晚上
人物:我,我先生
起因:这两年我基本都在工作,每天都在想着公司的事,一直在干,但是我发现我的认知已经在限制我的行为,所以我需要阅读来升我的认知,想每天阅读一小时商业类书籍。用今天学到的心理比对的方法来分析下这个目标。
地点:我家沙发
经过:
我:老公,我这两年一直在工作都没时间阅读,以后要每天阅读一小时商业类书籍。
老公:怎么突然这么想?
我:我想着每天阅读一小时商业类书籍,能提升认知,可能对我们公司的运营有很大的帮助,到时候我们公司的销售额说不定就会翻个一倍两倍的,想想就很开心。
老公:读读读,你光想着读,啥时候读?
我:那我想想我要什么时候读。这么一想我现在每天早上九点就要赶到公司,六点才下班,这个时间段内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做,晚上又要陪陪孩子,督促孩子阅读,自己还要锻炼身体,这么一想发现时间根本不够。
老公:对,哪有那么多时间。
我:一小时的目标定的太高了,可能最多半小时的时间阅读。
老公:半小时和你的实际情况比较契合。
我:好,那就定个以后每天阅读半小时的目标。
【拆书家反馈】
太棒了!七月刚刚向我们演示了运用心理比对三个步骤来确定可实现的目标的过程,感谢七月的分享!掌声送给她。
【拆书家总结】
我们刚刚学习了“心理比对3步法”来帮我们规划愿望,避免盲目乐观或消极,既有美好愿望也有面对现实障碍,明智追求梦想。
【过渡语】
我们在心理比对明确了目标之后,需要进一步针对这个目标制定计划和方案,才能让我们有备无患,顺利的走在愿望实现的路上。这就是我们第二个拆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2】在跟随我完成第二个片段的学习后,大家能够用执行意图的方法(澄清)制定出(行为)一个包含具体行动及障碍解决策略的(界定)计划方案。
A1请大家自测
【自测指令】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下面请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测试,看看自己的执行意图指数。
请仔细阅读以下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
解释自测题:
18分以下(包括18分)
请伙伴们对照自己的分数,在这个分数段的伙伴执行意图指数1颗星,伙伴们可能有美好的目标和愿望,但由于缺乏计划,目标容易被搁浅难以实现。建议:认真学习“执行意图”的方法,学会为自己的愿望制定执行方案,提高执行力。
19~23(包括23分)分
执行意图指数3颗星,你会为目标或愿望制定计划,但有时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考虑不足,导致计划中断。建议:运用“执行意图”的方法,提前计划障碍规避方法,让自己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更有策略。
24分以上的伙伴。
执行意图指数5颗星,你们有很强的执行意图,会为目标实现制定可行的计划,拥有科学的方法去实现愿望。只要你们愿意,通常都能实现目标。建议:把你们的经验总结一下,传授给更多的人。同时运用执行意图的方法,看看能不能对你们的愿望达成有所启发。
R原文片段二:下面请大家阅读这个片段时间2分钟,读完请举手示意。谢谢!
【R2】触发器:明确的计划会减少行为阻力 电子版P570
20 世纪90年代,正当我对心理比对展开研究实验时,我的丈夫彼得·戈尔维策(Peter M.Gollwitzer)也在相关领域开展研究。他提出并研究的理念叫作“执行意图”,即围绕实现愿望这一目的确定明确的意图。我们可以把实现愿望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衡量各种可能性并确定目标;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而制订行动计划。心理学数十年的研究表明,实现愿望的意图越强,愿望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比如说,吉姆是一个推销员,他想增进与地区经理的关系,但他的同事科林对此兴趣不大;那么,吉姆实现这个愿望的可能性就比他的同事要大一些。实验证明,一个人的意图只能在轻微程度上影响其行为表现。吉姆也许很想增进与地区经理的关系,但种种因素——如开头太难或其他干扰,都可能会妨碍他采取有实际意义的行动。
【互动提问】
拆书家:这个片段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或者关键词?
学员:执行意图、实现愿望......
拆书家:不错,讲了愿望实现、执行意图,拆页里说执行意图对愿望实现有什么作用?
学员:执行意图越强,愿望实现可能性越大。
【对比概念,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
拆书家:很好,看来执行意图对愿望实现起到重要作用,那么什么叫执行意图呢?
学员:“为了实现愿望而确定的明确的意图。”
拆书家: 是的,为了实现愿望而确定的明确的意图。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为举个例子,我们来看看1和2哪个是执行意图?
举例:
1、我想要挣钱。
2、我想要加入拆书帮一年内学会拆书法,通过写拆书稿挣钱。
学员:2是执行意图,因为有具体计划。
拆书家:没错,1只关注“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的愿望,这是目标意图。2是执行意图,因为有规划了具体的时间和“怎么做”来实现愿望。
所以,执行意图是规划了具体计划、步骤的意图。
拆书家:是不是有计划就可以了呢?再来看下面的例子。
1、我要通过副业挣钱,只要是能挣钱的副业都去试试看,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2、我要通过副业挣钱,如果没有方法不知道从哪开始或者挣不到钱,我就去向搞副业的亲戚咨询请教。
看得出来2有更明显的执行意图,因为2在计划中除了目标,还考虑到了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障碍以及应对方法,对副业挣钱这个目标计划的更充分,更容易采取行动。
拆书家:所以执行意图是对目标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制定了应对方案的意图。
拆书家:再来看看拆页里吉姆的例子,他想搞好跟地区经理的关系,可还是会有一些因素妨碍他行动,怎么做会帮助他行动起来呢?
学员:把这些妨碍因素及解决策略考虑进去。
拆书家:很好,能举个例子吗?如果吉姆在跟地区经理搞好关系的开头就遇到了困难,比如地区经理对吉姆有误解怎么办?
学员:如果地区经理对吉姆有误解,那么就找个机会解释或者请个中间人帮吉姆澄清。
拆书家:很好,所以执行意图是考虑了“如果出现xx情景,那么就xx行动”具体计划的意图。
【what】: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执行意图是围绕愿望实现制定具体计划及对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制定出应对方案的意图。计划越具体、应对方案越有针对性执行意图越强,愿望实现的可能性越大。
【给出清晰的how】:
通过以上执行意图的概念和要点,我们可以归纳出执行意图的核心步骤:
1、制定行动计划:围绕愿望实现制定清晰、具体的计划,包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么做。
2、分析困难和障碍:基于对自己及目标的认识,分析过程中的可能会出现哪些困难和障碍。
3、制定障碍应对策略:针对愿望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制定应对策略,以“如果出现xx(障碍情景),那就xx(应对行动)”的句式制定策略。
【不这么做的坏处】
我们之前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时,往往因为没有计划或者计划不够具体明确,或疏于考虑面对障碍的应对策略,让我们信心满满的开始,中途却可能由于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或遇到意外事件就不知所措,导致计划无法开展或者中断,目标就没法实现,甚至还会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
【举例】
给大家举个例子演示怎么用“执行意图”的方法帮伙伴制定目标计划的。
拆书帮的伙伴小A上周想周日前写完拆书预备表。对此她制定了计划:周一周二选拆页,剩下几天写预备表。可是周一朋友约她出去玩两天,想着还有好几天时间就答应了;周三回来选拆页,找书的时候发现了一本很精彩的小说,看完小说都半夜了;周四她告诉自己一定要选好拆页,不能再分心了,在手机上找电子书拆页,又遇到好久不联系的朋友找她聊天;周五终于专心找拆页,找了一天都找不到合适的拆页,感觉好受挫,不想找了......最后一周过去了啥都没写出来。焦虑又沮丧,怀疑自己不适合拆书。
1、明确问题:小A本该写完拆书预备表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完成。
2、明确问题的本质:
(1)定的计划太笼统,不够明确具体。时间上缺乏每个时间段的规划,大片的时间容易有时间很多的错觉;行动上“选拆页”的计划也不够具体,导致她在看书的时候没有目的和方向,茫茫书海不知道从哪下手。
(2)没有分析计划过程中有哪些障碍和困难。
(3)没有针对写预备表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和障碍制定应对方法。周四在预想自己可能会分心的情况下,她只是告诉自己不能分心了,并没有进一步制定“如果我又分心了,那该怎么办?”的应对方法,导致在看电子书的时候跟着信息提醒去聊天了。
3、围绕问题本质讨论出的解决方案:
(1)制定三天写出TF1-1拆书预备表的具体计划
A: 周一上午筛选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书籍,比如管理学、心理学类里的5本书。下午在主题书籍里选合适的章节,从中选符合的拆页。“符合”的标准依据评审标准。
B:周二上午写拆页。参照师父给的预备表模版写出what、how、why、where;下午写A1和A2。写完依照观察指南和评审标准自查一遍。
C:周三发给师父审阅,根据师父反馈修改或定稿。
(2)分析目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障碍:
A:朋友邀约出去玩。
B:选拆页的过程中被别的书吸引。
C:选拆页的过程中想玩手机。
D:找不到合适的拆页。
E:选拆页期间有焦躁、沮丧的情绪不想找了。
F:写拆页的时候卡住写不出来。
G:写着写着想放弃不写了......
(3)根据写预备表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制定应对策略:
A:“如果有朋友邀约出去玩,我就跟她约别的时间或者直接拒绝”。
B:“如果选拆页的过程中被别的书吸引了,那么我就把那本书选出来放着,提醒自己写完预备表再看。”
C:“如果选拆页的过程中想玩手机,那么我就把手机关机或者提醒自己再不过级就要重回训练营了。“
D:“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拆页,那么我就去官网看看别人的实录或者看看自己在训练营期间的拆页能不能用,或者请教下师兄师姐。”
E:“如果选拆页期间有焦躁、沮丧的情绪出现,那么我就安抚自己、告诉自己这很正常,慢慢找”。
F:“如果写拆页的时候卡住写不出来,那么我会先暂停一下,看看评审要求,重读一遍内容再写,或者休息一下。”
G:“如果写着写着想放弃不写了,那么我会提醒自己写完预备表可以出去跟朋友玩、可以追个剧、可以真正的去放松。”......
预计结果:用执行意图的方法预计小伙伴能制定出可行的写预备表的计划。
【A3促动参与】拆书家提问设计
【1、明确问题】
拆书家: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过去是怎么制定计划的?跟今天的知识点类似的场景是什么?比如不知道怎么做计划、做计划了但不够具体、考虑的不周全等情况。给大家2分钟时间思考,今天人少自成一组,思考完在组内分享。
文静姐:在计划中对困难和障碍考虑不足,更不会想到针对障碍想到应对方法,所以经常就不了了之。
简丹姐:制定计划时很容易被打乱,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是从来不思考的,想当然的就去做了,慢慢就放弃了。
拆书家:文静姐很简丹姐分享了计划过程中分析困难和障碍不足和缺乏应对措施。其他小伙伴呢?
其他学习者:我们也差不多。
拆书家:那大家觉得这两个问题最主要的是哪一个?
范范姐:我觉得是分析困难和障碍不足。
其他学习者:是的。
拆书家:那大家对这个问题是否都感同身受?都关心这个问题?
学习者:是的。
【重述并明确问题】
所以我们决定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对困难和障碍分析不足这个问题吗?
学习者回答:是!
【2、引导分组讨论问题本质】
那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产生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大家可以结合过往经验,尝试相互追问,分享者请记录一下小组讨论的结果。
范范姐:我们先来讨论下为什么你会想不出来可能会遇到的障碍?
简丹姐:我的惯性思维里就没有这个习惯,觉得今天的状体就代表了未来的状态,我今天认为我是能完的成的,那以后也觉得能完成。就是想的太美好了,不会想到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卡点。
范范姐:那为什么我们不会去想可能会遇到的卡点呢?
Amber:可能不想面对吧。
范范姐:会有逃避的这种想法吗?
简丹姐:会,我搞不定它就想逃避了。
七月:还有可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对未知不确定所以想不到。
范范姐:那也就可能是自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以及不知道自己做不做得到的点上难以提前想这些。
简丹姐:对的。
范范姐:我们先把难点罗列一下,我们之所以分析不出来困难和障碍,第一个是对未知的不确定,第二个是设想的面不足,第三个是自己没做过的、陌生的领域不知道如何做。还有
简丹姐:多年的习惯没养成这个算吗?就是不习惯提前分析障碍的思
范范姐:算,那我们现在讨论出来4个原因,其中最本质的原因是什么呢?
简丹姐:我觉得是没有养成分析障碍的思维。
范范姐:我也同意。其他人呢?
学员:同意。
七月:那我们讨论完了。
【3、明确问题本
拆书家:好,现在请伙伴来分享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范范姐:我们讨论出的问题原因有:
1)对未知的不确定;
2)预先设想的不全面、不足;
3)陌生的领域不知道怎么做;
4)多年的习惯没有养成分析障碍的思维;
拆书家:在这4个原因里,你们梳理出来的最重要最本质的是什么?
范范姐:没有养成分析障碍的思维。
拆书家:好,你们梳理出来的问题本质是没有分析障碍的习惯思维吗?
学员:是的。
【4、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拆书家: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问题的本质,那么接下来,就探讨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吧。在讨论具体的解决方案之前,有个问题需要大家先明确,那就是这个问题你们解决到什么样子就算满意了?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讨论出你们的目标。
范范姐:咱们要解决到什么程度?目标是什么?
七月:就是能有意识去想到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吧。
简丹姐:有意识或者直接能预想出来困难和障碍。
范范姐:这个好,那咱们想出来几条算可以了?
Amber:三四条吧。
范范姐:行,那咱们能列出三条以上就算达成目标。
学员:可以。我们讨论好了。
【确认目标】
拆书家:好,伙伴们讨论出的目标是什么?
范范姐: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能罗列出三个以上的困难和障碍点就算达成目标。
拆书家:这是大家认同的目标是吗?
学员:是的。
【5、方案分享】
拆书家:明确了目标那接下来讨论一下要怎么样达到你们的目标。大家5分钟时间,可以把关键词写下来,稍后我们请伙伴来分享一下讨论的成果。
【代表讲解成果方案】
范范姐:我们针对问题的本质讨论出的解决方案有1:罗列出目标和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点,形成框架和模版。 2:以后定计划的时候照着框架里的目标和障碍栏去填。
针对目标的达成我们要罗列三个以上的障碍点,
1、我们设定了一个计划,就是8月份要参加大西区RIA训练营当教练。
2、我们罗列了5条障碍点:第一是时间不够;第二是对技能点理解的不足;第三是徒弟不服教练;第四是徒弟中途退场;第五是中途可能会自我怀疑为什么要带徒弟。我们达成了最开始的目标是罗列三个以上的困难和障碍。以上。
【拆书家反馈】
拆书家:好棒的分享,瞬间就让计划很明了和清晰,掌声鼓励下。
【A2催化应用】拆书家提问设计:
刚才我们学习了“执行意图”,一起讨论分析了大家会遇到的问题。为了给帮助大家学以致用,现在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请你在接下来的一周,找机会把“执行意图”的知识分享给他人,运用“执行意图”的方法帮他设计出一个目标计划方案。
现在请大家拿笔写下:你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给谁分享什么知识,具体怎么做,期待结果如何。
【学习者分享】
拆书家:我看伙伴们都写完了,哪位来分享一下?
文静姐:
时间:周三晚上吃过晚饭后
地点:我家客厅的沙发上
人物:给我先生分享执行意图来设定计划的方法。
过程:告诉他执行意图的三个步骤,并且针对他的一个想法和目标来制定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包括具体的行动计划和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正确跟他列出5个以上的困难和障碍点,然后再针对这些困难和障碍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期待跟他一起运用今天的知识制定出一个可执行的计划来。
拆书家:感谢文静姐超级具体的分享。相信你们一定会制定出一个很棒的计划来的。
【总结】
通过今天一个多小时的学习,非常开心地看到大家熟练掌握了心理比对和执行意图的知识,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能够利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帮助我们找到可实现的目标,并能制定出可行的计划,帮助我们达成目标。祝我们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梦想成真!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作业记录:
文静姐:我周三在家跟给先生分享了执行意图的三个步骤:1、制定行动计划;
2、分析困难和障碍;3、制定障碍应对策略。并根据先生想要每周跑步三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的目标帮他制定了计划。
1:制定行动计划:每周三、周五和周六早上7点到7点半跑步。
2、分析困难和障碍:
一起讨论可能会有的障碍有:起不来、跑不动、太累了坚持不下去、遇到下雨、早上时间安排不合适忙不过来。
3、制定障碍应对策略:
先生定的应对策略有:“如果要跑步的早上起不来,那么我就每晚早点睡、第二天上两个闹钟,告诉自己运动很重要”;“如果跑不动,那么我就慢慢跑,告诉自己刚开始都会这样”;“如果跑着跑着太累了坚持不下去,就提醒自己坚持就是胜利,这是自律的表现”;“如果遇到下雨,那么我就在剩下的四天里挑一天跑步补上;如果时间安排不合适,那么我就重新调整时间,换一个时间段跑。
效果:周三跟先生谈完之后,周五和周六早上都按计划去跑步了,虽然跑的很慢跑回来很累,但是先生很有信心根据之前的计划来执行,相信会达成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