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麦西,我是一名职场二宝妈妈,虽然工作 和带娃占据了我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但是我还是给自己 找到了一丝细缝,我自己有个妈妈读书会,为了带给读书会小伙伴们更好的体验,我就加入了拆书帮的学习, 开始练级之旅,希望能对阅读能力,尤其是拆书能力, 能够拆书为己用的同时也能帮助小伙伴们。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 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 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 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简而言之就是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 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 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 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来源:《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所谓“行为模式化”,是指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化为固定的 模式(时间、做法、地点),并认真执行。
如前所述,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好多习惯。这些习 惯被嵌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所以我们每天都会重复
做出习惯性的动作。
因此,请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化为正确而规律的行为模式 吧。比起每天在不同地点或不同时间点采取行动,重复 已化为模式的行动会更容易。这就是成功培养习惯的捷 径。
例如,许多上班族早晨一到公司就马上检查电子邮件。
如果不看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同样地,每天都在上午六 点起床的人,就算是假日也会在六点钟就自动醒来。
如果新的习惯已经养成的话,你就会在无意识中做出相 应的动作。通过行为模式化,如果你不在某个时间做某件事就觉得浑身不对劲的话,那你就成功地培养了这个习惯。
方法若想要模式化,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步 时间:决定星期几、几点开始例如:每周一、 三、五晚上八点开始阅读。
第二步 内容:决定数量与方法例如:每天花三十分钟听 CNN的英语新闻。
第三步 地点:决定地点例如:在上班途中、办公室、家 中或附近的咖啡店学习
清晨起床后去到洗手间,打开水龙头将水杯装满,往牙 刷上挤好牙膏,开始刷牙。晨起刷牙是我们每个人每天
都会重复做的一件事,它已经是我们日常习惯性的一个 动作。
我们都是早上起床后(固定的时间)在卫生间(固定的 地点),挤牙膏,刷牙漱口(执行一套固定的流程),
通过“行为模式化”的方法养成了一种习惯。 为什么要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去重复模式化的行 动呢,因为时间和地点会帮你找到节奏,不容易忘记。 除了你自己内心培养习惯的需求之外,还会有固定的时 间生物钟和固定的空间物品去提醒你应该去做某些事
了,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就能大大提高你培养习惯的成功指数。
比如如果要培养晨间阅读的习惯
第一步:决定时间,最好还有具体的频次和开始的时 间;
如:每周工作日五天晨起洗漱后;
第二步:决定地点,最好还有某个标志性的提醒物件;
如:放有要读的书的书桌或者沙发;
第三步:决定内容,有数量和方法;
阅读15分钟并拍照摘录文字或者记录感想发朋友圈;
综合在一起就是:每周工作日晨起洗漱之后就来到放有
书的书桌或沙发阅读15分钟并发朋友圈;
通过这一套行为模式化,如果你在某个时间和地点不做
某件事就觉得浑身不对劲的话,那你就成功地培养了这
个习惯。
今年我特别想养成听读外刊的习惯,还给自己制定了类微习惯的婴儿起步的方法,每天早起刷牙之后就打卡一 款APP-友邻优课。 春节假期里我坚持的蛮好的,每天早上趁着娃还没起来 就开启听读,有时候娃起的早就在娃午睡的时候完成。 但是上班之后就断断续续的,越到后来就觉得越困难, 总是感觉找不到时间,到现在已经有20多天没打开APP总是感觉找不到时间,到现在
有 多天没打开 了,更别谈听读英语了。 对比书里所说的行为模式化养成习惯方法,发现我之所 以这个习惯失败就是因为没有固定时间和地点,每次 想起这件事就还得去找时间和地点完成,在习惯养成的初期,这的确是增加了难度。
我发现我在按照“行为模式化”方法养成习惯时,固定的 内容和流程好设定,但难的是要找到固定的时间和固定
的地点, 所以,先定个小的A2目标:计划养成新的习惯或者完成 某项打卡时,先思考是否具备“行为模式化”的条件
具体行动是:
1.是否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助力我完成内容;不能一时 冲动凭感觉开启习惯培养;
2.填写“行为模式化”习惯养成表单,并设置完成奖励。
3.如四月份养成在家健身运动的习惯
确定时间:20:15左右,
地点:客厅,利用手机投屏到电视机上,
内容:换鞋子,铺上瑜伽垫,跟着视频运动,然后拍照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