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事件】:日常会碰到的一些场景,自己闷头工作,但是没有同事给到一个指导。同事向我们寻求帮助,给建议之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完成了工作,也不知道工作怎么样。
【提问】:大家是因为什么原因不愿意反馈呢?1.不知道怎么进行反馈。2.即使给了反馈,但是不会去做。3.不是真心询问,而是流程上询问一下。
【影响】:1.上下级之间不愿意沟通,不清楚双方之间的任务进展。会导致很突然的被告知突发事件。2.同事之间不再愿意相互帮助,因为不知道自己帮助的是否有效。
【解决】:这本书的就是从,清楚自己反馈目的,然后针对不同目的应用不用方法来促进团队间更加有效高质量的合作。
本书是<横向领导力>,主要是从五个技能入手:目标、思考、计划、激励、反馈。自己如何锻炼这些技能,如何引导同事一起拥有这些技能来实现团队间高质量合作。今天学习的片段是来自反馈这一段。
区分反馈的目的
当你想改善自己提供反馈的能力,你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假设你看到同事、助理或老板正在工作,你想要提出自己的意见。此时你的目的是什么呢?你是想鼓励他,还是指出他的错误?你是想对他作出评价,还是对他的优秀表现提出表扬。
感谢:把你对他人努力工作的感激和赞许之情表达出来,这是一种情感上的表达,目的是满足对方情感上的需要。
建议:指出你认为对方哪些具体行为应该坚持,哪些应该改变。此时你的关注点是评价工作而不是评价人。
一位先生早早下班,专门为妻子制作了一顿晚餐。妻子吃饭时,第一句话就是“我感觉这个酱汁里的辣椒放少了”。这句话可能会让丈夫把酱汁扔到她的脸上。实际上妻子是在回答“她的丈夫应如何提问厨艺”这个问题,而丈夫想听的却是“她是否对我的辛勤劳动表示感激?”他并不知道妻子这么说的目的是什么。她是想出去吃吗?她是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吗?她是想伤害自己的感情吗?
1.反馈有哪些目的?
感谢、给建议
2.疑义处理
并不是只有两种反馈目的,比如可能是要给到一个评估等。但是感谢和给建议是我们日常中遇到情况比较多的。
3.区分两种反馈
3.1感谢,要针对人,情感上的表达。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去感谢。
例:和你一起工作,我就可以放心出门了。
建议:应当对事不对人,是对对方的行为给出的反馈,哪些要坚持,哪些可以改进。
例:今天提前1小时准备这件事很棒。
3.2举例子匹配
今天做得太好吃了,在这里是感谢还是建议?
这个是建议,根据文中的定义。是行为,并且是希望对方坚持的。
3.3疑义处理
不要纠结在这个是建议还是感谢上。大家根据文中的定义来匹配和理解即可。
4.区分出反馈目标有什么作用?
能够清晰自己和对方的反馈目标,让双方的沟通是在一个频道上。防止当对方想听一个感谢,但是却给到的是建议。
5.怎么让双方的沟通在同一个频道上?
A)清晰自己反馈的目的。B)表达自己反馈的目的。C)询问对方是否需要。
6.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把自己的目标告诉对方,对方的心理会有预备。
对话1
杰夫:你觉得刚才的会谈怎么样?你有什么建议吗?
艾伦:你的表现真不错。你应该把这种势头保持下去。只有一件事需要注意:你应该对这些家伙强硬一些。不要让他们觉得他们能得到比其他经销商更好的条件。当你作出这样的承诺,你实际上是在大把大把地往外扔钞票。
杰夫:是的,不过这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笔很大的订单,我得确保……
艾伦:正国为是很大的订单,所以我们才需要保住利润。在这一点上,大型经销商比小打小经销商重要得多。
杰夫:好的,我会记住的。
对话2
杰夫:你觉得刚才的会谈怎么样?你有什么建议吗?
艾伦:你刚才营造了轻松舒适的谈话氛围,真让我吃惊不小。比如说,经销商问到为什么我们的产品经竞争对手贵时,你给出了好几个理由,还举了例子。这说明你具备谈论重大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鼓励经销商向你坦承他所关心的问题。
杰夫:谢谢你的夸奖。和你共事是我的荣幸。
艾伦:我还有一个建议,不知道你想不想听。
杰夫:当然想听,请讲。
艾伦:你还记得你对价格保护政策的解释吗?如果我们降价,经销商的库房中还存放着以原价购进的货物,我们就要给予补偿。
杰夫:记得。
艾伦:我记得你当时说:“我们通常不会提供超过三十天的价格保护。”你的口气非常含糊,这让我很吃惊。我想这就是对方要求我们把保护期限延长到九十天的原因。你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语气呢?
杰夫:因为这毕竟是一笔很大的订单。我不希望经销商因为价格保护问题而选择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冒险。
艾伦:没错,如果在价格保护问题上让步能让我们留住这个客户,这么做当然是正确的。不过我想我们也许可以用三十天的保护期限跟他达成交易。我的建议是用坚定的语气把这笔生意以最好的面貌呈现给他。如果他要求延长时间,我们可以再谈。经绍,你可以这么说:我们:“我们向所有经销商提供三十天的价格保护。据我们所知,这是行业内最大的保护期限。有的制造商只提供十五天的价格保护。”如果他要求延长时间,我们可以询问他的目的,并研究如何满足他的需要。
杰夫:好的。不过如果他知道我们有时会破例,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艾伦:你可以这样……
1.两段对话,哪种给建议的方式别人更愿意接受?
答:对话2。
2.对话2中运用了哪些方式让对方更加乐于接受?大家总结出步骤。
A)对有效的点进行肯定
B)表达自己反馈目的
C)询问对方是否需要
D)采用对话的方式
E)采用对话的方式
3.提问来进行回应式反馈。
当小伙伴在总结步骤的时候,依据原文的案例一点点的分析。
提问式回应反馈:那如果让其它人可以直接使用的清晰的1234是什么样的呢?
A1自测:
A1解释:
今天的自测题,能够让大家对自己日常对他人给建议时的状态有所了解。如果人铁得分较低,可能日常给建议时,对方并不能很好的get到你想要表达的点。
A2引导:
请大家编一个故事,故事要包含背景、人物、对话、动作、结果等。然后应用今天学到的步骤解决了一个问题。故事背景可以自己设定,也可以使用以下的几个背景。背景:老公难得回家做了饭,老公觉得做得不好吃想要给建议。背景2:同事要去做一个演讲,你被邀请作为一个试讲观众。先花5分钟时间把摘要写下来,接下来邀请其中一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A2案例:
朋友是做室内设计的,好几个没签单了(背景)。让我过去,征询我的意见。一开始呢,我先对他的现状表示肯定。在同行业中已经很不错了,有自己的设计工作室,还有两个助理。办公室也是舒适,有音乐,有投影仪(肯定)。有这边有一些个人理解的建议,未必对,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听一下(告知反馈目的、询问是否需要)。然后就在一起吃饭,吃饭时候给了建议。办公室结构的设计可能还需要一些改进。别人来的话,喝的是一杯简单的茶,客人留不住(背景思考)。建议做了一个小茶室,功夫茶道摆开。就可以聊设计、聊点生活理念,客户就成交了(具体的建议)。后来,对方因为建议,也相应的把室内设计进行了修改。原来墙上挂的都是标语,后来改成自己的设计作品(经过)。修改后,最近听说成了几个大单(结果)。
A3引导:
问题:有什么方式能够促进团队反馈的频率,同时也使大家更回乐于反馈。
A3案例:
1.以身作则:自己做好反馈这种事,多反馈多促动
2.分享方法:教大家如何做这件事。
企业文化:树立反馈典型,谁因为反馈做得好得到了什么样的成长。
A2引导:
周一上班的时候给到同事一个建议,目标是帮助对方做得更好。
A2案例:
对同事最近做的PPT给了一个建议。
A:我觉得你最近做的PPT很棒啊,1234逻辑清晰,内容也很紧凑。
B:谢谢。
A: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不知道你是否需要?
B:当然想听。
A:就是这一页,文字排版有点乱,字挤在一起看不清楚重点。因为我们现场的话,需要让大家记住关键点。我建议把其中这里和这里进行断行,然后这几个句首的字加粗。这样子能够更加方便让大家记住重点。
B:好的谢谢你啦,不说我都没有注意到。
结语:
1.日常中给反馈的话要清楚自己的目的。
2.如果是给建议的话
A)对有效的点进行肯定
B)表达自己反馈目的
C)询问对方是否需要
D)采用对话的方式
E)分享建议的背景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