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大家好,我是一级拆书家龙肖行。
在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今天的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会通过现场练习,掌握“调解五步法”,做到运用倾听+沟通的方式,调解解决身边亲友之间的冲突,营造充满尊重与信任的沟通环境。
【F特征】
今天我带来的是这本《在远远的背后带领》,是中国万千父母追随的,父母效能训练(P.E.T.)中国督导,安心老师的十年心血之作。从不越界、不评判、负责任、无伤害、一致性、自我调整六个角度,深入剖析了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精髓,并通过日常的案例故事展示了与孩子沟通的最佳方式。
【A优势】
本书豆瓣评分8.2,是国内(P.E.T.)类图书中评分最高的,同时受到武志红、凯叔、李雪、许宜铭、李小萌等知名心理学家、教育学专家的联名推荐。相比其他同类图书,这是一本更加适合中国人阅读和理解的教子图书,不论是古典的装帧设计、童趣的插画选择、还是生动的案例故事,无一不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B利益】
B1:你如果在与孩子沟通时,总是不得其法,那么,这将是一本父母效能训练手册,手把手教会你如何与孩子沟通;你如果在与家人相处时,总觉得自己是受到伤害或委屈的一方,那么,这将是一自我疗愈之书,让你学会建立和保持自我的边界。
B2:你如果遇到过身边的亲友发生冲突,而速手无策,那么,通过本次拆页的学习,你将学会使用“调解五步法”,高效解决身边亲友的冲突问题。
下面,请大家阅读原文拆页中全部的内容,读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向我示意。
【主题】P.E.T.沟通技巧
【来源】《在远远的背后带领》(安心 著)P58-59
好的,我看到大部分人已经阅读完了。
通过阅读原文,大家可以清晰的发现,这是一个通过合理使用P.E.T.核心技巧,解决职场同事冲突的精彩案例。通过案例可以看出,解决和调解“身边亲友发生冲突”的问题,需要用到以下五个步骤。
【步骤一:调氛围,转注意】在案例中,招呼双方坐下,通过改变讨论方式,改变交谈环境,暂时吸引或转移双方注意力,摆脱原来紧张的氛围。
【步骤二:读情绪,说感受】在案例中,认真观察与倾听,解读AB双方发生冲突时,情绪背后的信息,分别向双方陈述事实和说出感受。
【步骤三:不评判,不反驳】在案例中,为了避免双方表达过程中,再次冲突升级,提前告诉双方不要评判和反驳。
【步骤四:巧引导,互倾听】在案例中,通过将双方的诉求写在白板上,确保双方可以看到、听到。
【步骤五:互沟通,达共识】在案例中,双方有效沟通后,之前死守自己方案的A,也表示出对B新方案的认可,初步达成了共识。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案例中的冲突之所可以轻松解决,完全是因为冲突双方都是讲道理的“职场精英”,所用的方法,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放到“无理取闹”的家庭场景中就不一定如此有效了。
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我将给大家分享一个我的亲身案例。
【意译案例】
【主题】今年5月初,我在一对夫妻的争吵中,进行了一场积极倾听,化解了一场白热化的家庭冲突。
【事件脉络】
【起因】
近半年,夫妻双方一直处于冷战状态,当天晚上,妻子下班带着孩子回家,看到喝了酒的丈夫,将孩子推进家门,摔门便下楼离开。本来想主动和妻子交流沟通的丈夫,看到妻子的所作所为,便气冲脑门追了出去,双方的冲突因此升级,负面情绪占据的了双方的大脑,根本无法理性思考,冷静处理问题。
【经过】
当时在场的我决定使用P.E.T.沟通技巧,让双方冷静下来。
首先,我将丈夫叫自己的车上。
我对他说:你认为,妻子有什么情绪也不应该推孩子,对吗?
丈夫说:是啊,我只是想和她好好谈谈,不成想她会这样对孩子,我倒是怎么也可以,可是孩子怎么办?
然后,我又回到妻子的车上。
我对她说:我知道,你对丈夫每天喝酒,已经绝望了。
妻子说:是的,我和他说过很多次,但他说工作应酬需要,没有办法,这个家,我和孩子已经呆不下去了。
之后,我将两人叫到了一起,这时,双方的情绪已经基本平复。
我说:分别听了你们双方的想法,你们最终的关注点都是在担心孩子未来怎么办的问题?从与你们的交流过程,可以看出,你们都意识到,目前的状况,已经影响到了孩子。那我们一起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说说各自的诉求,好吗?不管结果如何,平和的父母关系才能给到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你们在说各自的诉求时,另一方不要评判和反驳。
随后,因为有了我前面的预防,大部分时间双方都能够冷静地表达和记录。其实,这就是双方积极倾听的过程,我的提议,确保了他们提出的诉求被写了下来,他们感觉自己的诉求被对方看到、听到,双方的情绪也真正的平复下来了。
【结果】
结果是夫妻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了共识,决定共同面对未来家庭和孩子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最后,我想特别说明一下:在调解“身边亲友发生冲突”的场景中,小伙伴可能会有其他的调解方法,但是,我们此次学习的重点就是使用“调解五步法”,其他技能或方法我们暂时不去考虑。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
现在,请大家将刚才的原文拆页翻到背面,一同来看看接下来准备进行的现场演练场景:六岁的妹妹坐在九岁的哥哥身旁,哥哥正在搭积木,就在这时,妹妹偷偷用脚后跟碰哥哥。当她又这样的时候,哥哥大喊:“别闹!快搭好了。”妹妹假装一副无辜的模样:“怎么了?”她假装随便伸伸腿,正好哥哥挡住了她的脚。过了一会儿,同样的情况又发生了,哥哥挥起了拳头打了妹妹。妹妹立刻发出了尖叫声,泪流满面。“妈妈(或爸爸),哥哥打我!”。。。。。。
作为父母的你,应用今天学到的“调解五步法”,解决兄妹之间的冲突,实现双方互相沟通,达成共识的目的。现场你会怎么做?
首先,大家可以按照我写下的“调解五步法”【调氛围,鼓励说】、【读情绪,说感受】、【不评判,不反驳】、【巧引导,互倾听】、【互沟通,达共识】,在对应的空白处写下你具体的做法。写好后,请三人一组,进行小组演练。两人扮演发生冲突的孩子,另一人扮演妈妈或是爸爸。
【温馨提示】每组演练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为宜,我会适时的提醒大家的。
时间还很充足,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换角色,继续练习。
好,我看到XX小组的演练非常精彩,有请三位小伙伴现场为大家展示一下。
(现场演练出现偏差时强调说明)在这里,我需要特别强调一下,创设这个情景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实践和应用今天学习的沟通技巧,而不是为了解决场景中“兄妹冲突”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演练过程中,我会及时的提醒大家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
现场演练角色分配:冉冉(饰演妈妈)刘姐(饰演哥哥)晚柠(饰演妹妹)
饰演哥哥刘姐正在玩积木,饰演妹妹晚柠出手打扰对方。
刘姐:干啥?
晚柠:怎么了?
刘姐:别弄我的积木!快搭好了。
在饰演妹妹晚柠再次出手打扰哥哥时,饰演哥哥刘姐挥手打了妹妹一拳。
晚柠:妈妈——哥哥打我——哥哥打我——
刘姐:真讨厌!真讨厌!
饰演妈妈冉冉把妹妹抱到一边,一边安抚一边了解情况。
冉冉:不哭了
晚柠:我不,我不,他打我
冉冉:嗯,打疼了,我揉揉。
晚柠:嗯
冉冉:你别哭了,我去找哥哥问问
安抚好妹妹后,饰演妈妈冉冉来到哥哥身边。
冉冉:妹妹是不是打扰到你了,影响你搭积木的专注力了
刘姐:是呢
冉冉:你已经打过她了,你有没有觉得?
刘姐:但是当时我很生气。
冉冉:但是她那么小,你手劲儿那么重。
刘姐:是不对。
饰演妈妈冉冉将妹妹和哥哥带到一起。
冉冉:哥哥打你是不对,你刚才打扰到哥哥了,你觉得对吗?
晚柠:不对。
冉冉:那你应该干什么?
晚柠:哥哥不该打我。
冉冉:你其实是想和哥哥一起玩积木,让哥哥玩积木带着你吗?
晚柠:对
冉冉:那你要和哥哥说
晚柠:哥哥你搭积木可不可以带着我一起玩?我想跟你玩
刘姐:可以
晚柠:那我们和好吧。
(演练结束)
由于时间的原因,今天的分享也将告一段落,感谢大家的聆听与支持!下次学习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