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晚上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Everytime .“明确谈话的目的”是今天拆的主题,来自于《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希望通过今天的拆书课,我们都可以学会用明确谈话目的三个步骤去提高你和人交流时的沟通效率。(目标)
一会儿我们还会有个演练机会,进行角色扮演。现在我们就先按照人数,分成三组。(分组)
【F】本书是一本曾让编辑哭着编完的好书!它的核心是帮助人类解决语言暴力的问题。它会让你看到各种隐藏在问题沟通中的暴力因素,以及如何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A】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曾获世界“和平之桥”奖。本书在“豆瓣”的评分是8.4,作者从观察、倾听、感受、需求四个方面分析并展示了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并逐一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方法。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香港大学把这本书选为“50本必读书籍”。目前已经有超过35个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非暴力沟通”培训课。
【B】
书里有丰富案例,都展示了怎样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去化解人际间的冲突。这本书能帮你跳出被愤怒、沮丧、焦虑、恐惧,等情绪裹挟的漩涡,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会让你发现更多的生命的美和力量,治愈你内心深处隐秘的伤痛。(B1)
不知你是否遇到过沟通不畅的情况:比如你说的话得不到想要的回应、或者你越说越远离了自己想表达的主题,还让对方听的摸不着头脑。那么今天分享的内容也许就能帮你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以后和任何人的交流过程都能变得更加高效。(B2)
接下来就请各位用1到2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拆页,看完之后可以向我示意。
明确谈话的目的 ------《非暴力沟通》P69-P70
有一次,我乘火车去机场,坐在我正对面的是一对夫妇。对于赶飞机的人来说,慢速行驶的火车是十分烦人的。过了一会儿,对面的那位先生就气冲冲地对太太说,“我从没有见过开得这么慢的火车!”他太太看起来有点不知所措,什么话也没说。通常,大多数的人在没有得到期待的反馈时,会将所说的话重复一遍。这位先生也是如此。接着,他就高声喊道:“我从没有见过开得这么慢的火车!”
太太看起来更加局促不安。她转过头去,和他说:“这趟列车行驶的速度是由程序控制的。”我不认为,她先生会对这样的回答感到满意。事实上,她先生更为恼怒,更大声地嚷道:“我从没有见过开得这么慢的火车!”这时,太太终于失去了耐心,厉声地说:“那你想我怎么样?下去推火车?”于是,两个人都处于痛苦中!
这位先生想听到什么呢?我相信他想要的是理解。如果他太太意识到这一点,她也许会说:“你希望火车开得快一点,是担心误机吗?”
在之前的对话中,太太感到了先生的不安,但不清楚他想要什么。然而,如果一个人提出了明确的请求,却没有提及感受和需要,也有可能导致交流的困难。例如,如果父母问“为什么还不去理发呢”,孩子一般会把它看作是命令或指责。如果父母想避免误解,那么,他们可以先说出感受和需要:“你的头发这么长,我们担心这会影响你的视线,特别是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去理发好吗?”
有些人也许会说,“我没有什么请求,只是随便聊聊。”然而,我相信,我们在和另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总是希望有所回应。也许,我们想要的只是他人的理解——就像那位乘火车去机场的先生,我们希望有人倾听并了解我们的处境。或者,我们期待的是如实的反馈——我们想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当然,有时我们希望他人采取某种行动。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表达越清楚,我们就越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
【WHAT】
这篇拆页里的两个小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在谈话交流中,心里要对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先有个清晰的认识,然后通过表达感受和请求,明确你谈话的目的,才能有助于你在谈话里获得想要的回应。
【WHY】
一般我们在想表达请求时,都会说的很含蓄,比如在沟通时,你虽然希望对方能领会你的意思,但往往对方所想的和你表达的不一致,你就可能会觉得对方不够理解你,进而直接影响心情和你们的关系。尤其在亲密关系里,我们更容易犯这样的错误,甚至会故意让对方猜自己的心思。但如果在谈话时我们能够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请求,以取得对方的理解,那么才会让交流更加顺畅!
【HOW】
如何明确谈话的目的:
第1步:觉察出自己需被满足的需求(在自己心里明确);
第2步:表达感受;
第3步:表达请求。
(举个例子)比如最近有次我接娃放学回家的路上,在我问他周末的作业有没有写完时,他一副很累的样子说:“班主任太严格了,我真受不了!就因为宿舍里给你打电话时间晚了被扣分,然后就让我站着上课,连续5天不给凳子!”,我看他说的激动,就很想让他冷静下来。
当我想起这本书里的“明确谈话目的”的要点,我就这样跟儿子简单交谈了一下:
第一步,我要在心里明确此次谈话的目的是:我需要安抚孩子的情绪、让他换个角度看这件事,不要因为抱怨而对老师产生意见并影响学习;
第二步,我要表达出我的歉意和担心,(说出我的感受):
{一是担心他会因为这个严格的纪律而感到不舒服,二是要表示歉意的是那次电话打晚了也主要是因为我电话里的话太多了。(在我说了自己的感受之后,孩子却安慰我说他没什么不舒服,就是觉得自己有些倒霉!)}
第三步,我表达出我的请求:
{妈妈希望你以后遇事多反思,可以换换角度想,也可以抽空跟妈妈、或者跟老师交流一下想法。}
【WHERE】
当我们想和对方有一个高效对话,想取得对方的理解或者想提出某种有积极合作的请求的时候,这个三步骤就很有必要。但对一些法令,比如法律裁决,或者介绍岗位中的纪律要求,就不需要先交流感受了;还有像缺少理智的宣泄、或者漫无目的说话,就不适合用这样的方法去沟通。
(预防异议)
当你看到这样的步骤时,可能会觉得我们把本该简单的谈话交流弄复杂了。但这样做虽然看着麻烦,它却可以让双方的对话更有效,甚至是更加高效。比如刚才我说到的和孩子的交流中,如果我没有用前两步表达自己的感受,去直接跟他说“妈妈希望你以后遇事多注意反思,可以多找妈妈聊或者找老师交流”的话,那孩子很可能会觉得妈妈又是在逮住机会教育他,而不能很好的理解他和信任他。但在我表达出了歉意和担心的感受之后,我提出的希望或请求则更容易赢得孩子的理解和信任。
在一般的交流中如果能保持对自己需求的觉察,通过表达感受和请求的方式,来明确目的,那么你的沟通会更加顺利。
【A3现场演练情景介绍】
我们刚刚学习了如何通过表达感受和需求来明确谈话的目的。现在一起做一个情境演练,帮我们更熟练的掌握所学的方法。
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公司要你们销售部进行一次产品设计的分组展示比赛,按惯例是要求每一个组长代表发言,而你们组的小赵迟迟未交她那一块的数据,直到你上台发言前5分钟,才把数据给你,使你来不及仔细分析,因此你那次发言在关于小赵的那个板块的数据上被扣了很多分。
那么在今天学了明确谈话的目的的方法后,你会如何用这里的三步法去跟小赵进行一次目的明确的谈话,好让她以后不再拖延交材料的时间呢?
(分组讨论安排)请先在组内讨论,时间为5分钟,结束后我们就随机请出两人来为大家进行现场演练。按照原先的分组,进行演练。5分钟后,一人扮演主角(组长你),一人扮演你小组的成员小赵,为了帮助大家入戏,可以假定这段谈话是在你和小赵一起用午间工作餐的时候进行的。……
【结束语】
“明确谈话目的”的方法强调了在与人交流时要保持对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的觉察,并会准确的提出请求。意思就是说,你既要知道自己在讲什么,也要让对方听懂你在讲什么。
如果我们以后能常用今天这三个步骤去明确我们谈话的目的,那么我们遇到任何问题交流起来都会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