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感谢我们拆书帮晋豫鲁小区组织的这次线上过级活动,感谢背后默默付出的组织者,感谢大家能够参加我的拆书过级。
我是杨鹏,木易杨,鲲鹏的鹏。下面我用三个标签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第一个标签,交易员。说交易员可能很多人不是很了解或者会很好奇,但是说炒股大家就很熟悉了,无非是有的人炒股是上班的时候躲着老板同事偷偷炒,交易员炒股就是工作,简单理解就是职业股民。
第二个标签,新手拆书家。这个标签是个过渡标签,但是很重要,会跟随我的拆书晋级之路不断迭代,直到打怪通关,晋升为三级拆书家。
第三个标签,未来的三级拆书家。这个是面相未来的,但是时间不会太久,我很快就会重新改写这个标签。
介绍完我自己,接下来再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拆书法和拆书帮的理解。
拆书是一种适用于成人的学习方法论。拆书不是要把书拆散,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能力提升或解决问题为导向,通过阅读找出书中有价值的片段,然后对片段进行总结提炼形成方法论,再与过往的经验进行关联、总结、反思,进而在以后进行应用实践。
拆书学习分为个人拆书和组织拆书。个人拆书主要是应用RIA便签法,通过选书,选片段,总结提炼片段,关联经验,规划应用,达到个人能力提升或解决具体问题的目的。组织学习主要是拆书家领拆,表现形式为一群人以一本书为核心,在拆书家带领下进行现场学习,经过拆书家的引导和促进,学习者把知识进行转化和内化,达到远超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拆书帮是以拆书家为核心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形式为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的学习爱好者自组织,其功能主要是帮助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再通过拆书家的感召,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聚集到一起,相互陪伴,共同成长。
以上就是我对拆书法和拆书帮的理解,现在开始我的片段拆解。我今天要拆解的片段来源于《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这本书的83页,作者是日本的古川武士。
大家现在可以阅读手上的片段,可能有的伙伴各种原因不是很方便,我们现场再找一位小伙伴帮忙读一下原文片段,就田妮吧,我们给田妮来点掌声,有请田妮帮忙读一下这个片段。
【R:阅读原文】
所谓“行为模式化”,是指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化为固定的模式(时间、做法、地点),并认真执行。 如前所述,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好多习惯。这些习惯被嵌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所以我们每天都会重复做出习惯性的动作。因此请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化为正确而规律的行为模式吧。比起每天在不同地点或不同时间点采取行动,重复已化为模式的行动会更容易。这就是成功培养习惯的捷径。 例如,许多上班族早晨一到公司就马上检查电子邮件。如果不看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同样地,每天都在上午六点起床的人,就算是假日也会在六点钟就自动醒来。 如果新的习惯已经养成的话,你就会在无意识中做出相应的动作。通过行为模式化,如果你不在某个时间做某件事就觉得浑身不对劲的话,那你就成功地培养了这个习惯。 若要模式化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方法一 时间:决定星期几,几点开始。例如:每周一、三、五晚上八点开始阅读。
方法二 内容:决定数量与方法。例如:每天花30min听CNN的英语新闻。
方法三 地点:决定地点。例如:在上班途中、办公室、家中或附近的咖啡店学习。
感谢田妮小伙伴的朗读,大家都已经看完或听完了片段,现在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也就是我的I便签。
what:
这个便签讲的是怎样通过行为模式化去培养一个好的习惯。
why:
我朋友圈经常发一个图用来自嘲,一个京剧扮相,一个背上插满旗子的老将军,图片配着文字:他宛若戏台上的老将军,背上插满了flag。这个图片其实很多人可能都认识,也很有可能,在场的很多伙伴也都有类似的经历,比如说想要培养跑步习惯、想要培养阅读习惯等等,立过很多这种flag,但是最终却都没有成功,如果有这种情况,就可以试试行为模式化,习惯养成方面的flag,行为模式化可以帮我们实现。
how:
行为模式化的实现方式是三个固定,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按固定的标准做想要养成习惯的事情。这样说可能有点枯燥,举个例子,比如说培养一个听书的习惯,现在有很多图书精讲的APP,可以每天早上洗刷的时候,一般这个时间是相对固定的比如早上七点,在洗手台边,这是固定的地点,洗刷的同时打开APP听一篇十分钟左右的讲书,早上七点,洗手台边,听图书精讲,这就是三个固定。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普通的行为就变成了模式化的行为,模式化的行为经过大量的重复,最终会成为潜意识反应,再进一步会成为一种本能。
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我的一个小故事,可以更好的理解行为模式化的神奇。不止一次,我从家里出去要去1楼,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进了电梯就直接按-1的按钮,以前不在意自嘲一下就过去了。现在学习了行为模式化就清楚原理了,原来是因为早上上班,每天早上七点半左右,进电梯,按-1,标准的三个固定,所以很自然的养成了一种习惯。
where:
想养成的习惯,想长期做的事情,都可以尝试将它们模式化。
学习完这个片段以后,想起了自己这几年跑步的事情,我跟大家分享一下,也就是我的A1便签。
最近几年一直想培养跑步的习惯但是一直不成功。各种原因吧,6月份的时候又下了决心要跑起来,选好了场地,离家不远的沿河公园,下午五点半左右开始,一次8公里。说实在话,这个跑完第一次就有点打退堂鼓了,长时间不活动突然8公里是真累啊。但是想想刚立下的flag不能一天就算了啊,于是咬牙坚持跑了一个周,当然我这个跑只求完成不求过程的,属于配速不好意思让人知道的那种过程。就这样一个周的时间奇怪的事情来了,跑的时候累还是一样的累,但是竟然有点期待了,进入了一种累并快乐的状态。这个状态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虽然还没有达到传说中那种哪天不跑就浑身不对劲的程度,但是却有了每天下午研究天气期待傍晚不要下雨的习惯,因为不下雨就可以跑步啦。
现在想想,6月份开始的跑步为什么坚持到了现在,因为暗合了行为模式化的做法——下午五点半,沿河公园,8公里,标准的三个固定,所以初见成效。
讲完我的跑步故事,再来分享一下我学完这个片段的应用计划,也就是A2便签。
我最近参加了一个禅修课程,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其中有一个要求是课后打坐,这个打坐的课后作业刚好可以结合新学习的行为模式化片段,把这个打坐变成自己的习惯,持续练习,更好的精进。具体计划如下:
目标:每周打坐时间不少于200分钟,打坐单盘一次不低于二十分钟,持续到8月底,9月份重新调整目标。
行动:周一至周五在办公室进行,午餐后一个小时开始,大概中午一点到二点,打坐四十分钟,中间可以换一次腿。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分享,希望大家也能够使用这个行为模式化的方法进行自己的习惯养成。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