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是勤公子,之所以取字勤,是时刻鞭策自己要勤学、勤思、勤行。
个人标签:早起、运动、积极心理学践行者;是王阳明和曾国藩的学习践行者;
个人践行的价值观是:终身学习、长期主义、利他主义,感恩、接受、创造。
我曾获得灯塔知行社第二届讲书大赛冠军,加入拆书帮是想成为高产的三级拆书家。
我的师父是昭君老师,是最早一批15年的拆书家,专业拆解人类图,曾是学习力导师课的主办方。她的性格非常温和、有耐心,大家对人类图感兴趣的可以找我师傅,我可以成为优秀的昭君老师的徒弟,感觉很幸运。
今天是我的1-1,期待一起成长,欢迎大家多多交流,谢谢~
(拆书帮介绍)
既然大家来到这里,给大家介绍下拆书和拆书帮。
很多人工作后不再看书,觉着看书没用,解决不了问题,不如上网搜答案,但其实浩瀚书海,早有前人把经验总结了出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书中知识为我所用,要做的是提升学习力、逻辑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有个读书的方法叫拆书法,那什么是拆书法?
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系统阐述了拆书法,分三部分,也就是RIA,R代表Reading,也就是阅读原书拆页,I代表Interpretation,指的是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A代表Appropriation,也就是如何应用,A 又分为A1、A2、A3。
A1是总结过去经验,其中有需要什么反思的;A2说的是未来应该怎么应用;A3强调当下,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演练。
拆书法又分为个人拆书法和组织拆书法,个人和组织的区别在于个人用便签按照RIA进行书写即可,无法演练,而组织拆书法拆书家进行现场的讲解引导,促进一群人拆为己用,相当于一场现场培训。
那拆书帮就是基于RIA拆书法的社群,其使命就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成为高级学习促进者,这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它是《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的作者赵周老师于2013年创办的,至今拆书帮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一种非营利性的学习爱好者自组织。
如果你有意愿提升学习力,想要成为高级学习促进者,帮助自己或他人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加入拆书帮吧!
那下面进行今天我的拆书环节,今天节选的片段是史蒂芬·柯维,柯维博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关于习惯的定义。
简单介绍下,柯维博士一生很多著作,1989年出版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最有影响,销量过亿册,被翻译成28种语言,豆瓣评分8.6分。
他被誉为“思想巨匠”和“人类潜能的导师”。
那好请大家先阅读原文片段,读完请开麦示意我或者公屏敲1,
原文开始————————————————————————————————
“习惯”的定义
本书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
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做什么”及“为何做”;技巧告知“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见图2-1)
为人和观念的改变是螺旋式向上的过程——为人改变观念,观念反过来改变为人,如此反复循环,螺旋式向上成长。通过在知识、技巧与意愿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突破多年思维方式的伪保护,使个人和人际关系效能都更上一层楼。
改变习惯的过程很难受,毕竟习以为常的事物比较能给人安全感。但为追求一生的幸福与成功,暂时牺牲眼前的安适与利益,也是值得的。经过一番努力与牺牲所换来的果实,将更为甜美。
————————————————————————————————原文结束
好的,我看大家基本看完了,我开始讲解。
(what)首先这个片段告诉我们什么?这个片段告诉我们的是习惯的定义,习惯需要具备知识、技巧、意愿三个方面,缺一不可。(why)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片段呢?如果说我们想要实现长久的幸福与成功,那就需要我们经过努力和牺牲才能换来,那就需要养成高效能的习惯,也就用到了习惯的定义,习惯由知识、技巧、意愿三个方面组成且互相配合,螺旋上升。
(where)那这个方法适用在什么情况下呢?这个方法适用的前提条件是有意愿养成某个良好习惯时,那就需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检验;而当没有任何意愿时,想要随遇而安,随波逐流时,这个方法就不适用。
(how)那怎么应用呢?
1、意愿:wish,回答的是意识层面的问题。由浅入深分别是: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给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终其一生回首过往对自己如何总结?会不会留下遗憾?想要给世人留下什么?回到刚才的问题,我为什么拿出时间拆书,这个稿子准备了一个下午,花这些时间是为什么?所以这就是意识层面,意识层面是我想要帮助更多的人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想要成人达己,给我的人生赋予更大的意义。而拆书是目前为止最好的方式。
2、知识:what、why,回答的是要做什么事情、为什么做这件事情而不是其他事情的问题。比如我要拆书,那就是拆书的习惯,为什么是拆书而不是参加其他的读书会?因为我认可赵周老师的拆书理念,拆书可以真正的拆为己用,不流于表面,拆书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付诸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3、技巧:how,回答的是怎么做的问题,也就是路径、地图是什么,怎样才能抵达终点?想要拆书,需要以学习者身份参加分舵活动2次,训练营毕业,加入分舵拆书过级,这期间有老师、手册、师傅、观察家、拆书家进行指导,所有的这一切都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而这是我的其中一个路径。
A1
(故事)那我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是怎么应用这三个方面的呢,有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今年4月份,在双减政策和各大厂裁员的背景下,我以人才发展的岗位加入了一家还不错的软件公司,公司是做智慧城市相关的业务,我以为从此我可以边拆书边实践,然而入职后因为种种客观原因,公司战略方面编制缩减、公司高层方面对人才培养没有广而远的认知,公司基层方面没有形成学习发展的文化,慢慢的开始试图对我的工作内容进行调整,调整为耗时更多然而又无力把控的事务性工作,不再是单纯的人才发展的工作,我知道考验我的时候到了,我经过了半个月的苦苦挣扎,毅然决定拒绝工作的调整。
(反思)大家知道拒绝工作调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如此严峻复杂的大环境下,我在心理上已经做好了随时离开这家公司,且重新看工作机会的准备,而我之所以拒绝也是因为工作内容已经偏离了当初入职这家公司的初衷。那么从三个方面分析是这样的。
1、意愿:wish,回答的是意识层面的问题。我的意愿是做赋能他人的工作,实现我人生的价值,很显然如果工作进行调整就违背了我的意愿,我必须拒绝。
2、知识:what、why,回答的是要做什么事情、为什么做这件事情而不是其他事情的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比如拆书,这是理论加实践层面,刚才说了,因为我认可赵周老师的拆书理念,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付诸实践,解决问题,所以这个层面没有问题。
3、技巧:how,回答的是怎么做的问题,也就是路径是什么,地图是什么,怎样才能抵达终点。找到人才发展工作,将学到的拆书理念在岗位上加强锻炼,所以案例当中如果对我的工作内容进行调整,路径就出现了问题,就无法抵达终点,所以要及时止损。
当然以上说的是我的其中一个路径,因为如果实现我人生的价值还不止于此。
A2
既然学了这三个方面,还可以用于哪些方面呢?
(目标)我目前有一个目标: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脂8月底下降2个点;
(行动)如何行动呢?
1、意愿层面:我想要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2、知识层面:
做什么?从健身、饮食和作息方面着手去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从小有运动的习惯,而且曾经系统的跟教练学习过,系统锻炼过1年,所以我在饮食和健身方面有系统的方法论。
为什么从这些方面入手?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家都知道健身最主要的是7分吃、3分练,其实还有10分是休息;最近工作生活效率变低,就是因为这三个方面没有做到。
3、技巧层面:
因为前段时间我的时间不允许,所以技巧路径层面出了问题,读了这个片段后,我将对我的时间充分的用好,因为客观问题导致每天通勤4小时,所以这个时间我需要做调整;
①、具体是搬家到通勤更方便的位置,可以理解为花钱买时间,同时在新位置重新办张健身卡;
②、恢复规律的饮食:每天2L水,多吃维生素、蛋白,肉类只吃鸡肉、牛肉、鱼虾,晚上不吃主食;
③、恢复规律的锻炼:一周4次健身,1次游泳,跑步和瑜伽视情况而定;
④、保证适度的休息:定好睡眠闹铃,保证每天7小时以上睡眠,午休视情况而定(一般维持在0.5小时);
这是今天我的RIA拆书分享,学习了这习惯三要素之后,我们还可以用于很多方面。
最后分享一句我的座右铭来自Babe Ruth,他说:Every strike brings me closer to the next home run.每一次挥棒都让我更接近下一个全垒打。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