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福格行为模型》 所属活动: 应用拉菲四步法来引导孩子的负面情绪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行为设计三步走,让你的改变超越个人生活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我的TF3-2分享,我是哈哈。三个标签介绍自己,二级拆书家,百家号码字专员,企业内训师。

【分组】

为方便学习,我们先进行分组,两人一组。

【学习目标】

我们先共识下今天的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RIA学习后,学习者能够通过运用(行为)行为设计四步法(澄清),帮助他人设计(界定)出超越原有行为的改变方案,从而形成和强化新习惯。

【场景】

这里,我先分享一个我的故事。老公最近刚换了份工作,导致我们的作息不同步了。我8点上班,习惯早睡,最晚11点。老公9点半上班,习惯晚睡刷手机,起码12点。

这严重影响了我的睡眠质量和第二天的工作状态。开始时,他会配合我的作息,可没出半个月,熬夜晚睡的习惯又恢复了,这让我很抓狂。直到有一天,忍不住冲他喊“你自己一个人去沙发上刷手机,不要吵我。”于是,整个世界安静了好几天,因为不想和他说话。

【提问】

如果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会怎么处理呢?是和对方一起想办法去设计新的行为习惯呢?还是做个“希望世界和平”的忍者神龟呢?有没有想过如何让改变即高效又双赢呢?

【影响】

我想说的是,在这里,忍一时并不能风平浪静,反而会让彼此的关系越来越疏离,甚至产生裂痕,不管你们多么亲密。

【解决】

今天,我们的《福格行为模型》这本书,通过一个模型,就可以让你清晰的认识行为运作模式,解读出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从而戒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部分,通过对福格行为模型的加工,帮助他人设计出超越原有行为的改变小技巧,从而形成和强化新习惯。

【自测题】

接下来,为了大家更好的熟悉行为设计三步法,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做个简单的测试。

请仔细阅读每一句话,根据个人实际,凭第一直觉为自己打分,1-6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完全符合。大家打完分计算一下总分,1分钟时间,现在开始。请完成的伙伴举手向我示意。

【解析自测题】

这个自测题是帮助大家了解自己平时生活中是不是个有行为设计意识的人,总分30分,总分越高,行为设计能力越强。

总分在25分及以上的伙伴,说明你在生活中已经有很强的行为设计意识,并且有一定的运用能力。

总分在15-24分之间的伙伴,说明你有一定的行为设计意识,但还需要加强。

总分在15分以下的伙伴,没关系,今天的内容在行为设计方面可以很好的帮助你。

分数不是目的,寻找自我差距才是意义。接下来,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下手中的拆页,请读完的伙伴向我举手示意,2分钟时间,现在开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不过,迈克现在有了重要的行为设计工具,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他的愿望很明确,他希望克里斯珍惜他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其具体行为是维护咖啡机。于是迈克提出了一个突破型问题:如何让这件事变得更容易做到?他仔细想了想,他想让克里斯完成的实际上是一个包含3步的流程:取出咖啡机滤网,清洗干净,放回原位。让克里斯一次完成所有步骤显然是行不通的,于是迈克决定让这件事简单一些,他把任务分解,只让儿子完成第一个具体步骤。

“嘿,克里斯,下次你用完咖啡机,可以把滤网拿出来放在吧台上吗?”

克里斯表情搞笑地看了他一眼,回答道:“没问题。”

第二天早上,迈克下楼打咖啡时,不由笑了。滤网就放在吧台上。虽然它歪在一边,咖啡渣也洒出来了,但它确实被放在了吧台上。迈克感到一阵自豪。端着咖啡上楼时,他想起了我的原则:帮助人们感受成功。

“嘿,克里斯,谢谢你把滤网放在了吧台上。那对我来说很重要。”

克里斯一脸“爸爸你真奇怪”的表情,回答了一句“没什么啦”。

第二天,滤网又被放在了吧台上。迈克大吃一惊,因为他并没有提醒克里斯要这么做。在回书房工作之前,迈克又顺便向克里斯说了声谢谢。克里斯开始持续完成这个小任务,而迈克也开始相信他的方法是有效的,这不是侥幸。几星期后,迈克让克里斯清洗完滤网之后再放到吧台上,克里斯同意了,因为取出滤网对克里斯来说已经很容易就能办到,还能让父亲格外开心。

又过了一星期后,吧台上不再出现滤网了,迈克心里一沉,觉得克里斯又回到老样子了。但迈克提醒自己,儿子还在培养这个习惯,而且他也已下定决心不再唠叨克里斯了。然而,当迈克取下滤网时,滤网竟然是干净的。克里斯取下滤网之后,把它洗干净并装了回去!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

迈克默默地欢呼了一下:“啊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通过这个片段,我们可以总结出习惯的养成需要行为设计,而行为设计就要逐项分解任务并循序渐进地去完成。

【why】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对于他人行为按照意愿来改变这件事上,我们更多的只是给到了表面的行为建议而不是给到具体的行为设计。

要想行为发生改变,我们为什么要做行为设计而不是给到行为建议?

因为如果只给行为建议,改变就仅仅停留在了口头,没有落在实处。相反,有了行为设计,行为改变的过程具体化了,改变也就越简单,新习惯也就越容易养成了。

【概念对比强化讲解】

具体来看下什么是“行为设计”,“行为建议”

行为设计:像是完整的行动方案,开始有行动方向,中间有具体的行动步骤和提示信息,最后还有激励,这种激励可以是口头表扬。

行为建议:更像是对行为的客观观点和看法,虽然有具体内容,但更多停留在想法层面。

【案例辨析】

接下来,通过几个案例来看下什么是行为设计,行为建议。

例1.朋友大胖下决心减肥,想要用晚上运动的习惯代替刷剧吃零食的习惯,向我求助,我说,“你可以先选择慢走这类难度没这么大的运动。”

【提问】这是行为设计吗?

【答】不是

【拆书家辨析】因为它只给到了行为方向,没有分解具体的行动步骤,也没有给到行为提示和激励方法。

例1.朋友小李总是习惯踩点约会,甚至上班也是踩点到,她很苦恼,向我求助说,我说,“你设个闹钟,闹钟时间比你平时出门的早15分钟就可以了”。

【提问】这是行为设计吗?

【答】不是

【拆书家辨析】因为它只给到了行为改变方向和出门的行为提示,没有分解具体的行动步骤和激励方法。

例2.如果我说,“出门前计算好路程时间,在此基础上提早45分钟准备,其中30分钟为梳洗换装等,15分钟机动,准备好就可以出门了。

【提问】这是行为设计吗?

【答】不是

【拆书家辨析】虽然有行为方向,也对任务进行了分解,但没有出门的行为提示和行为改变成功的激励。

例2.如果我说,“1.出门前计算路程时间,2.设置一个闹钟,时间点为路程时间往前45分钟,其中30分钟为梳洗换装等,15分钟机动。3,每次提早到了约会地点,就和自己说“恭喜你,今天又是一个守时又诚信的人”,当我看到你的改变时,也会给你个小奖励。

【提问】这是行为设计吗?

【答】是的

【拆书家辨析】有具体行为改变方向,也有分解步骤,行为提示信息和成功后的激励。

【how】

那么,行为设计具体是哪三步呢?

1. 明确行为方向

根据确定的愿望或希望,来明确行为方向,找到具体行为。如,文中迈克的愿望是克里斯珍惜他的东西,由此确定具体的行为方向是维护咖啡机。

2. 分解行为任务

匹配具体步骤,细化分解最小化行动。如,迈克根据匹配出的3个动作,分解出的最小行为是取出咖啡机滤网。

3. 提示收获成功

在这里,我们要找到行为改变的最佳提示,并且在行为改变完成之后及时给予对方和自己正激励。如,迈克找的提示是“用完咖啡机”,而且也给对方和自己正向的语言激励。

【预防异议】

这里,是不是所有的行为改变都需要设计四步骤呢?不是的,当遇到一些行为类似于“屡教不改”时,是使用这个方法的最佳时候。

当然,过程中行动步骤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结合实际适时做调整。

【where】

当某个人需要对一些经常性行为进行修正,或者需要改善不良微习惯时,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正例】

运用这三个步骤,回到开始的例子,和老公沟通晚睡的事情,我会这么做:

1. 明确行为方向

明确共同的愿望是两个人每天都有一个很好的精神状态。找到的行为方向是,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

2. 分解行为任务

匹配的3个动作是,10点半手机静音放到离床3米外的桌子上,10点半到11点睡前阅读,困了就睡。

这里最小化行动是把手机放到桌子上。

3. 提示收获成功

提示是,10点半的闹钟。如果当天行为改变成功了,就在第二天早上和对方说,“谢谢你让我拥有活力的一天。”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角色扮演】

好了以上是我们拆页部分的讲解,接下来是演练环节,给大家一个场景。

丈夫老王下班后总是习惯坐沙发上脱袜子,然后顺手丢在沙发上,妻子小李已经反复表达过自己的诉求,让老王把袜子丢衣篓里,老王每次都说好,但基本很少做到。于是,小李准备再次和老王认真的沟通下,帮助他改变这个行为。

给大家5分钟时间,请在小组内讨论,一个扮演老王,一个扮演小李。运用行为设计三步法,帮助小李成功的改变老王乱扔袜子的行为。5分钟后,我们会请一组伙伴进行演示,现在开始。

【学习者现场演绎】

丁老师--小李 驰驰老师--老王

小李:老王,你每次回来袜子扔在沙发上不太卫生,建议你脱袜子的时候有意识的记得把袜子扔在地上。

老王:没问题。

几天后,观察到老王把袜子扔到地上之后,继续和老王沟通。

小李:老王,这几天你的表现很好,改掉了以前的坏习惯,没有把袜子扔在沙发上,也完成了我们的共识,扔在了沙发边上的地上。好棒。

表扬后的第二天,调整衣篓的位置到了沙发边上,并在墙上贴上“脏衣入篓”的标识提示,等待老王的下一步行动。

在发现老王把袜子扔到衣篓之后,主动表扬对方:哇,老王,感谢你把袜子扔在了衣篓,下班后回家看到一个整洁的客厅让我一下子就能放松很多。

老王:是我之前乱扔袜子的习惯不太好,以后我会把袜子扔在衣篓里,当然衣篓也会放在洗漱间里。

感谢丁老师和驰驰老师的精彩演绎,这里也想问下丁老师,如果对应我们之前提到的三步骤?您觉得刚刚的对话中,行动方向,分解的任务,提示和成功激励的行为分别是哪些?

丁老师:行动方向是,让老王养成袜子入衣篓的习惯。

分解的任务行为分别是,袜子扔地上,袜子扔到沙发边上的衣篓里,袜子扔到洗漱间的衣篓里。

提示信息有两个,一个是脱袜子的动作,一个是墙上的“脏衣入篓”的标识。

成功激励是,老王分别完成的共识动作,扔袜子在地上和扔袜子进衣篓。

感谢丁老师的分享。

【A2布置任务】

今天我们学习了行为设计三步法,相信大家都有了深刻的理解。为了真正学以致用,布置一个作业。

在未来一周内,请有意识的运用三步法来帮助他人设计一个对他们有利的行为改变,记录下你们的对话,下周四前,期待见到你们的反馈。

【强有力结语】

最后,再次回顾下我们的行为设计三步法,1.明确行为方向;2.分解行为任务;3.提示收获成功。

希望大家在之后的生活中可以运用这三步法让自己成为他人生活中的正能量,让他人因你而改变。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感谢大家的陪伴。

【学习者作业反馈】

驰驰老师的反馈如下:

场景:老爸最近长胖了,希望他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把晚饭后坐着刷抖音的习惯改变为饭后散步。

驰驰:老爸,最近你是不是长胖了不少?

老爸:是的,而且感觉越胖越不想动。

驰驰:那这样身体负担是不是会越来越大?健康还是很重要的对吗?

老爸:是的

驰驰:那我们试着来改变你晚饭后坐着刷手机的习惯。循序渐进,晚饭后如果拿起手机,你就试着站着或者房间里溜达着刷,多长时间都可以,累了就停。

几天后,老爸确实也都站着或者溜达着刷手机,而且时间比之前短了很多。

驰驰:老爸你看,你不仅完成了我们的约定,而且你刷手机的时间还比之前短了,有没有感觉这几天眼睛也没之前那么酸涩了?

同时,借助隔壁王叔叔饭后遛狗的习惯带动老爸外出。

驰驰:老爸,看你天天在家溜达,要不要换个地方,每天和王叔叔去外面的公园溜达溜达。同时,记得设个闹钟提醒下自己哦。

几天后,继续给予赞扬,“老爸,你这几天都有和王叔叔饭后散步呀,难怪你的精神面貌看着更好了,你在变年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