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烟台拆书帮第44次练级会议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责任型授权

开场:

开场介绍和分组

各位拆书帮的小伙伴,很高兴在拆书帮再次和大家相遇,我是今天的1级拆书家大辉。熟悉我的朋友喜欢用三个标签介绍我:演讲、读书、终生学习爱好者。读书让我对生活的理解更加透彻,演讲满足了我抒发内心感慨的愿望,而终生学习让我体会到不断成长的快乐。希望通过今天的拆书,我们共同学习的同时,也能成为越来越好的朋友。为了保证今天的小伙伴都能有所收获,我先将我们的小伙伴分成两组,左边的几位小伙伴作为一组,右边的几个小伙伴作为一组。

介绍图书FAB

接下来就是正式的拆书环节。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书籍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F】

说到这本书很多人并不陌生,它是由史蒂芬柯维于1989年出版的一本通过改变个人的行为习惯,最终全面改变人生的经典书籍。

【A】

我之所以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主要有因为这本书有两大优势。

1、这本书真正通过了时间的考验。从 1989年发行至今,已经有 33年的时间,这期间该书被翻译成了40种语言,销往全球140多个国家,并且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30年,并且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经典培训课程,这么多人这样长久的考验,这本书依然被奉为经典,可见这本书的内容特别精彩。

2、这本书的作者非同一般。史蒂芬柯维博士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他的思想成就与卡耐基、德鲁克、杰克韦尔奇并肩比齐。这样优秀的人物出版的经典教材,一定值得我们反复研读和学习。

【B1】

那么这本书能够为我们带来什么呢?

首先,阅读并且全面实践这本书提供的七个习惯,可以让我们彻底摆脱低效、无序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完全进入到“事半功倍”的高效状态,而且实现我们从个人领域到公众领域的全面提升。

【B2】

其次,说到个人领域的提升,小伙伴们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困惑,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我们想要好的结果,但是因为精力有限,往往很难如意。其实解决这种情况并不难,方法之一就是懂得授权,只要学会了授权,有些困难一定可以克服。

学习目标:

所以今天我想通过一个片段让大家学习责任型授权,并且通过现场演练,真正尝试完成一次责任型授权的过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现在我将原文拆页分享给大家,大家有2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在阅读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作者是如何一步步的完成授权的呢?2分钟以后,我会给出大家我的答案。

原文片段:

选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P186-187

有一年,我们开家庭会议,讨论共同的生活目标以及家务分配。会议结果不问可知,因为孩子还小,我与妻子分担了大部分工作。当时7岁的史蒂芬已懂事,自愿负责照顾庭院,于是我认真指导他如何做个好园丁。

我指着邻居的院子对他说:“这就是我们希望的院子——绿油油而又整洁。除了上油漆外,你可以自己想办法,用水桶、水管或喷壶浇水都行。”

为了把我所期望的整洁程度具体化,我俩当场清理了半边的院子,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经过两星期的训练,史蒂芬终于完全接下了这个任务。我们协议一切由他作主,我只在有空时从旁协助。此外,每周两次,他必须带我巡视整个院子,说明工作成果,并自己为表现打分。

当时并未谈到零用钱的问题,不过我很乐意付这笔钱。我想, 7岁大的孩子应该已有责任感,足以负担这个任务。

那一天是星期六,一连过了3天,史蒂芬毫无动静。星期六才做的决定,我不奢望他立即行动,星期天也不是工作日,可是星期一他依然故我。到星期二,我有些按捺不住。令人气恼的是,院内脏乱依旧,史蒂芬却在对街的公园里玩。

我感到极度失望,忍不住想要唤他过来整理院子。这么做可收立竿见影之效,却会给孩子推卸责任的借口。于是我勉为其难忍耐到晚餐用毕,才对他说:“照前几天的约定,你现在带我到院子里,看看工作成绩,好不好?”

才出门他就低下头,过不多久更抽噎起来。

“爸,这好难哟!”

很难?我心里想:你根本什么都没做。不过我也明白,难的是自动自发,于是我说:“需不需要我帮忙呢?”

“你肯吗?爸!”

“我答应过什么?”

“你说有空的时候会帮我。”

“现在我就有空。”

他跑进屋去拿来两个大袋子,一人一个,然后指着一堆垃圾说:“请把那些捡起来好不好?”

我乐于从命,因为他已开始负起照顾这片园地的责任。

那年暑假我总共又帮了两三次忙,之后他就完全独立作业,悉心照顾一切。甚至哥哥姐姐乱丢纸屑,立刻就会受到指责。他做得比我还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2分钟的时间已到,现在我将揭晓谜底。

【what】

这个片段通过一个小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利用授权,最终达成事情顺利发展的全过程

【why】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但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却越来越多,仅仅依靠自己很难完成工作和生活中的所有任务的。因此,学会授权给他人,请别人帮忙是一种十分有必要的技能。

【How】

那么如何做呢?这个片段就向我们展示了方法可以归纳成以下五个步骤。

细化行动步骤

1、明确预期成果。明确说明想要达成的最终结果。这个结果必须让对方十分明确,最好能符合我们常说的SMART原则。比如,在这个片段中爸爸会指着邻居家的庭院,明确说明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

2、说明可用资源。授权绝不是放手不管,一定要提供可以帮助对方的资源。比如授权之初父亲培训孩子两个星期,让他具备单独处理事情的能力。

3、明确责任归属。换句话说就是要明确授权双方的责任范围。避免出了问题互相推诿。比如:故事中孩子负责一切具体工作,父亲承诺有时间的时候从旁协助。

4、建立监督机制。授权绝不是不管不问,要定期检查事情进展。比如故事中父子俩约定每周两次巡检院子。

5、明确奖惩。做得不好的地方当然需要检讨,但是做得好的时候一定要奖励。比如故事中父亲很乐意用零用钱作为奖励。

相信通过学习这五个步骤,你也能够成为授权的高手,让你有更多的精力完成真正重要的事情。

【where】

其实这个片段的适应场合非常广泛,既可以适用于职场也可以应用于生活。同时受众人群既可以是职场中的上下级的人员或者平级的同事,也可以是家庭关系的亲子。

【预防异议】

说了这么多,一些小伙伴可能会说,你说的这几条我都做过,开始可能有点效果,可是时间一长又变会老样子了。其实授权之所以会失败,并不是这五个步骤的问题,而是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你是否能坚持原则。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你是不是立刻训斥对方,或者亲自出马了?当对方的处理方式和你不同时,你是否立刻纠正,让他按照你的方式处理问题?这些都是坚持原则的问题,而不是授权本身。因此,我建议大家如果授权,最好要把这五条明确的写出来,遇到问题先看看当初的约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分析,知识在用中学会更好的帮助我们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现在我要请大家进行一次现场实战演练,练习一下我们今天所学的责任型授权

【场景设计】

请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小刚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过完这个暑假他就要上中学了。父母觉得是时候好好锻炼一下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了,所以他的父母决定这个假期就他来安排家庭成员的日常起居。因为白天父母都要上班,所以小刚不仅要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处理一些家务,这对很少做家务的小刚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

【给出清晰指令】

请每一个人认真的想一下,如果你是小刚的父母,你会如何帮助小刚提升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呢?现在有5分钟的思考时间,大家可以结合我分享的行动步骤,在纸上简单的规划一下,5分钟后我们请两位伙伴一人扮演家长,一人扮演小刚,来进行这次授权的对话。

好啦,时间差不多了,现在请左右两组的小伙伴各推选一名选手,为我们表演一下这个亲子对话吧。大家掌声欢迎!

【学习者案例记录】

妈妈:小刚啊,你已经5年级了,这个假期我们想锻炼一下你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刚:可是我好多东西还不会呢。我可以吗?

妈妈:这个没有问题,我会培训你的。你不需要担心。首先,我现在已经把房间打扫过了,我每天下班,如果家里还是这个样子,我就比较满意了,这个可以做到吗?(明确预期结果)

小刚:我尽力吧。

妈妈:看来你比较勉强啊。

小刚:我还是比较担心的。

妈妈:这样我先带你两周,这段时间我会指导你使用洗衣机、拖地、打扫卫生。(说明可用的资源)两个星期以后,我们就要正式开始了,你觉得可以吗?

小刚:好吧。

妈妈:看来你还是有点勉强啊。不用担心,你除了完成作业,只需要每天拿出1个小时打扫卫生、或者使用洗衣机洗衣服就可以了,其他包括做饭等比较复杂的工作你暂时先不用管。(明确责任)

小刚:那还好!

妈妈:先别高兴太早,我每个周会不定期检查两次,我会监督你的劳动的!(建立监督机制)

小刚:啊?如果做的不好会怎样呢?

妈妈:我会考虑适当减少你的零花钱!但是你也不用担心,如果你做的好,我也会增加你的零花钱!(建立奖惩)

小刚:妈妈,我一定会好好劳动,争取拿到更多的零花钱。

【总结】

感谢今天的小伙伴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因为你们的积极参与让我们更好的学习了这个片段。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刚刚参与模拟演练的两位小伙伴。最后让我们一起复习一下这个“责任型授权”的方法。

1、 明确预期成果。

2、 说明可用资源。

3、 明确责任归属。

4、 建立监督机制。

5、 明确奖惩。

以上就是今天的拆书,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拆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