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可复制的沟通力》 所属活动: 化解沟通困难+赢的合作的四个步骤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化解沟通困难

开场:

各位爱学习的小伙伴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拆书帮郑州轩辕分舵组织的线上拆书活动,我是今天的拆书家祁凡格,三个标签是一级拆书家、金融从业者、工商管理硕士,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当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和对方意见不一致时,运用今天学到的找到共同目的的方法,让对方感受到理解,让沟通得以进行。

【拆书技能观察点4: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现场学习者设计清晰体现了学习目标】

F今天的片段选自《可复制的沟通力》这本书,作者是樊登,这本书梳理出有效沟通的公式和技巧,结合大量工作和生活中的常见场景,让读者即学即用。

A作者樊登是中央电视台前主持人,樊登读书的创始人,他擅长将看过的书融会贯通后进行系统化输出。讲沟通技巧的书很多,这本书将知识结构化,多学科支撑,层层探明沟通的原理,再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出来,简单明了,让阅读没有压力和障碍。书的最后附有延伸阅读书单,方便读者后续做深入阅读。

B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学会有效沟通的方法,让我们与沟通对象都能够准确接收到对方想要表达的信息,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实现尊重与合作的沟通目的。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片段来自这本书的第五章第一节,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够学会,当和同伴意见分歧,沟通难以进行时,怎么说能够在安全的氛围下和对方达成一致目的。

(拆书技能观察点2: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者理论类图书。)

(拆书技能观察点4:在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F、A、B)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大家可以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一下手里的原文片段,阅读完毕后请在聊天去扣1,让我知道大家的进度。

当双方的真实目的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时,协商出一个共同方案就可以了。

这里的关键在干,你要理解对方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因为很多时候外在的目的和心里的目的并不完全一样。

举个例子。周末,妻子想去商场买衣服,想叫丈夫陪着去,而丈夫难得休息一天,想在家看球赛。这时候两个人表面上的目的看上去不太一样,如果再继续沟通下去难免会出现矛盾。

妻子:“你难得休息一天,就不能陪我出去逛逛吗?”

丈夫颇有怨气:“正因为难得休息一天,我才更想好好在家放松一下。"

这时两个人心里都有些不高兴。

妻子很聪明,她知道再继续说下去,并不会有好的结果,于是她先做出让步。

妻子试着问:“亲爱的,你是不是想好好放松一下啊?”

丈夫缓和了一下,说:“是的,这段时间工作有些累,想好好放松一下。”

妻子说:“亲爱的,我其实也不是想上街,就是想出去转转,最近照顾孩子我也很累。”

把孩子也带进来,这时丈夫就会心有所动。

妻子继续说:“趁孩子不在家,咱们不如开车去郊外兜兜风,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放松放松。”

丈夫思考片刻:“嗯,这个建议不错。”

到这里,我们已经清楚了,夫妻二人一个表面想去逛街,一个表面想在家休息,其实真正的目的都是想找个清静的地方放松放松。经过上面的沟通,双方的共同目的就达成了。

(拆书技能观察点3:所选拆页,包括how的内容;且总页不超过2页图书内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大部分小伙伴都已经读完了,没有读完也没有关系,接下来我会和大家一起详细学习。

【what】这个片段讲的是当我们和别人意见分歧的时候,如何通过寻找共同的目的,找到让双方都满意的方案。

【why】寻找共同的目的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真正想要实现的结果是什么,即便是有分歧,那我们的共同点在哪里,朝着这个目标再去找方案,更容易达成一致,并且,有了共同的方向,会拉进两个人的距离,缓和针锋相对的沟通氛围。

【how】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主动表达沟通意愿。当双方观点不一致并进入关键对话时,主动表达愿意和对方进一步找到彼此都满意的办法,给沟通营造安全的氛围。比如,我们可以说,“我们再商量一下,看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或者“先不说具体怎么做,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第二步,了解对方的真实目的。问问他“你为什么想要xxx做呢?”,在对方自己不是很明确的时候多问几次,帮助他理清楚自己的真实目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安全的沟通氛围下进行,对方才能够放松、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步,一起探讨出共同目的。如果两个人的真实目的有相似之处,那就塑造一个共同的;如果完全不一致,也就是当双方目的短期没有办法达成统一的时候,就塑造一个共同的长期目的。

【where】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当我们和家人或者同事对于一件事怎么做意见不一致,想法背后的真实目的有待探寻,并且再说下去很可能吵起来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来缓冲冷静一下,找到共同的目的。如果两个人的真实目的都很明确了,并且是平心静气的沟通就不需要使用这个方法了。

【预防异议】可能有小伙伴会问了,即便是找到了共同的目的,还是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怎么办,确实因为两个人固有的审美、理念等存在差异,比如你觉得红色好看,他觉得蓝色好看,那你俩一起负责一个海报的版面,虽然都想呈现出来的效果好,但是因为审美不同,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但是当两个人沟通的氛围已经开始紧张了,运用这个方法之后,即便无法得到一致的结果,但是说清楚了两个人共同的目的,有了联结,沟通氛围就得到了缓和。当然,这个方法肯定不能实现让所有的分歧都达成一致,但是可以为了这个目标创造条件。

【意译】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上周我老公想在家里买个跑步机,但是我觉得家里没地方放,还有可能买了之后用不了几次就闲置了,就不同意买。我俩说了半天谁也不服气谁,我想到刚才片段讲到的方法,第一步,主动表达沟通意愿。我跟他说,别着急,我们再商量一下,看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这时候我看到他的表情明显放松了;第二步,了解对方的真实目的,我问他,为什么想买跑步机,他说就是想要锻炼身体;第三步,一起探讨出共同目的,我说,你的目的是锻炼身体,锻炼身体的方法有很多啊,可以跳绳,可以跟着刘耕宏跳操啊,都挺好的,他说,研究发现,跑步是最好的运动,而且用跑步机跑不伤膝盖,我说,那确实挺好的,关键还得能坚持,他说,能坚持的,一周跑三次,一次半个小时,能达到锻炼效果,我说,一周跑三次听起来挺好执行的,我都想跟你一起去跑了,他说,就是,咱俩一起互相监督,我说,现在我们共同的目的是锻炼身体并且坚持下来,要不咱俩晚上先去楼下小花园或者健身房里跑吧,跑步机实在没地方,要是咱俩都坚持下来了,再考虑买一个,他欣然接受了。

我们两个人的沟通从买不买跑步机到找到了共同的目的是锻炼身体并且长期坚持,而如果我像过去一样,抱着想要说服他的心态来跟他沟通,他肯定找各种理由来反驳我。所以,运用片段的三个步骤能够让我们从就事论事的沟通中跳出来,着力寻找两个人的共同目的,为达成一致意见创造条件。

(拆书技能观察点5:I环节给出了比原书拆页更加细化的行动步骤,或者将书中的案例进行了意译。)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设计提问】

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是不是很多类似的两个人意见不一致,谁也无法说服谁,僵持不下的场景?接下来我举一个生活中的常见场景,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场景演练,也就是角色扮演。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快过年了,芳芳和老公讨论给公婆买什么礼物,老公说“我准备给他们一人买个手机”,芳芳说“爸妈手机不是前年才买过,才两年就买新的有些浪费”,老公说“我们的手机不也是两三年就换了么,你是怕花钱多么”,芳芳觉得再说下去两个人就要吵起来了,准备运用我们今天学的沟通方法,和老公一起寻找合适的礼物送给公婆。

接下来,请两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个人扮演芳芳,一个人扮演老公,请大家用对话的形式,运用我们刚才学习到的寻找共同目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三个步骤是:第一步,主动表达沟通的意愿,第二步,了解对方的真实目的,第三步,一起探讨出共同目的。当然王跟老公矛盾的解决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只运用片段中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演练时间5分钟,现在开始。5分钟后我会挑选一组小伙伴来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小金、刘俊雷

小金:我们一起来来想想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刘俊雷:嗯。

小金:你为什么想要买手机呢?

刘俊雷:就是觉得他们的手机用了有年头了,想给他们换一个。

小金:爸妈手机用的不多,就是发微信,打电话,为什么还要买手机呢?

刘俊雷:我主要想买点礼物让他们高兴一点。

小金:爸妈说钱要花在刀刃上,让咱别乱花钱。

刘俊雷:那买让他们高兴还实用的。

小金:听妈上次说腿疼,要不给他俩买个按摩椅?

刘俊雷:行啊,我刚在楼下老李家看到一个,挺好,咱下午去商场看看?

小金:好的。

(拆书技能点观察7:A3环节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确定的场景,学习者可在此场景中演练或讨论或应用新学技能。)

(拆书技能点观察8:使用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应用知识点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我们今天学习了一个沟通技巧,当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与别人意见不一致,两个人各抒己见,沟通氛围随之紧张的时候,可以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恢复安全的聊天氛围,找到两个人方案背后共同的目的,为达成一致意见创造条件。今天我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参与,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