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Joanna,如果觉得拗口,可以叫我乔安。我的职业是一名制造业的项目经理,在拆书帮我是一个终身学习践行者,因为输出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所以我开始以“乔安说事儿”的身份在公众号和今日头条成为写作者,希望能影响更多的人。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籍是《福格行为模型》。
FAB法介绍图书(2分钟)
F(特征)
这本书一上市就荣登《纽约时报》畅销榜,强势霸榜三周以上
本书作者B.J.福格教授,是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实验室创始人,也是“行为设计学”鼻祖,他深入研究人类行为超过20年,提出了著名的福格行为模型
本书围绕驱动人类所有行为的三大要素:即动机、能力和提示,并解析了它们在驱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推动行为改变的有效方法
A(优势)
这本书,是第一本真正关于行为设计的图书,在未来的许多年,这都是行为设计领域最有帮助、最全面的一本书
福格行为模型的适用范围非常广,《上瘾》《掌控习惯》《行为设计学》等畅销书中都曾引用这个模型,产品设计、运营、销售、营销、个人成长、心理咨询、教育和教养等领域均有运用这个模型的成功案例
B1(读本书利益)
福格博士在书中告诉我们,任何行为都可以设计,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毫不费力地养成好习惯,也能够指导人们成功对抗坏习惯。
B2(学本片段利益)
你有没有过想要自己或者别人养成好的习惯或者纠正一些坏习惯但是不成功的时候,这个片段福格行为模型三要素分析可以帮助你理解行为模式,通过简单的行为设计,培养好习惯,戒除坏习惯。
(学习目标-可被观察/被测量的行为或动作)
通过本片段的学习,我希望学习者,针对未来想要养成但还没有养成的好习惯,或想要纠正的坏习惯,能够使用这三步骤剖析行为,从而制定下一步行动方案
(分组)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我们将大家分个组,每两人一组,便于后续讨论学习。接下来请大家阅读原文片段。
想实施某个行为或想要别人实施某个行为,但可能无法成功的情况,我们经常会遇到。对此,我有个好消息告诉你:行为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组可用于解决此类常见问题的具体步骤。举例来说,你希望员工都能准时参加团队例会,但总有人会迟到几分钟。很多管理者会被这种行为触怒,进而摆脸色给迟到者看,甚至罚款。他们这都是在尝试利用动机让行为准时发生。但这些做法都是错的。你不能直接就从动机入手去解决行为问题。
你可以遵循如下步骤,按顺序逐个尝试。如果第一步没效果,那就到下一步,依此类推。
1.检查有没有行为提示。
2.检查有没有行为能力。
3.检查有没有行为动机。
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解决行为问题,从提示入手都是最容易的。此人是否已经得到了行为提示?你可以问问那些迟到的员工:你们有没有一个准时参加会议的提示?如果没有,就为他们设置提示。这样或许就能解决迟到问题。
但如果这样做没有效果,那就进入下一步:检查人们有没有行为能力。问问那些迟到的员工,是什么让他们难以准时抵达会议室。你或许会发现,员工之所以会迟到,是因为他们的上一个会议才刚刚结束,实在无法准时参加另一个会议。这样,你就找到答案了,这是一个能力问题,而不是动机问题。不过我们先假设大家既有提示也有能力,把迟到当成一个动机问题看待。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得想办法先激发大家守时的动机。(有很多办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好坏都有。)
大多数人都以为要想实施某种行为,就必须先解决动机问题,但实际上它是最后一步要解决的问题。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这个问题解决步骤都可以为你省去不少麻烦。比如,假设你想让女儿放学回家时帮你买几张海报纸,作为交换条件,她可以开你的车去学校。你觉得这挺公平的,但是那天她放学回家并没有帮你买。你有些不高兴,并且向她解释你有多需要海报纸。(把车给她开和向她解释你的需求,都是动机策略。)你的女儿说:“对不起,我明天去买。”然而,她第二天还是没有帮你买回来。这一次,你生气了,告诉她你不会再让她开你的车,还批评她不靠谱。(这也是一种动机策略。)这种情况可不太妙。
现在,让我们重新假设你已经知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天,当你女儿没有把海报纸带回家时,你并没有发火。你进入了问题解决模式:“你有没有想过用什么办法提醒自己去买海报纸?”“没有。我只是觉得自己能记得,结果却忘记了。”于是你问她:“你觉得明天用什么来提醒你比较好?”这样你就可以来设计第二天的提示。她说她会在手机上记一条待办事项。你猜结果如何?第二天,她高高兴兴地把海报纸交给了你。
当你把这种问题解决方法用于自身行为时,会发现这能让你不再自责。比如,你打算早上冥想,结果却没做,与其责怪自己缺少意志力或动力,不如逐一确认以下几个问题:有没有什么可以提示你?是什么让这件事变得难以做到?在多数情况下,有些行为难以做到的根本原因不是缺乏动机。只要找到一个好的提示,或是让行为更容易做到,就能解决行为问题。
I原文重述(有举例说明;针对学习者可能的异议进行预防性讲解,2-4分钟)
WHAT
该片段介绍了分析问题行为的三个步骤
WHY
福格行为模型认为行为的发生,需要动机、能力和提示这3大要素同时发生作用。想要改变行为,就可以通过调整这三大要素来实现
(不这样做的坏处)不知道行为设计的原理,人们常常觉得行为改变需要靠意志力,当行为不能改变时,容易陷入自制力差、意志力不强的自卑自责情绪当中。
福格告诉我们,与其自责缺乏意志力或动力,不如依次检查有没有提示?是什么让事情难以做到?大部分行为问题只要找到一个好的提示或者让行为更容易做到,就解决行为问题。
具体怎么做呢?
HOW
检查提示:没有提示,就算有再强动机和能力,行为都不会发生。当你想要养成某种习惯或是想要改变某个习惯,就检查是否有相关的提示,比如来自自己或者他人的提醒,环境中的物品提醒,或者在做....之后就会做...的行动提示,比如回家坐在沙发上就会打开电视。
检查能力:想要养成某种习惯,就让行为容易做到,想要消除某个习惯,就增加行为的难度。可以从行为是否需要更多的时间、资金、体力、脑力、日程冲突五个能力因素进行能力判断。比如每天跑步五公里不能坚持,对有些人来说可能过多的体力消耗就是能力差缺项。
检查动机:调整前两个因素都无效的情况下,最后确定是否缺乏动机。但是出现行为问题,不一定是没有动机,很可能是没有对的行为,也就是找到那些对你实现愿望影响最大,自己想做也能做到的黄金行为。比如改善睡眠可以睡前关闭遮光窗帘,早睡早起,睡前喝牛奶等,但不是每个行为都能坚持做到,就选择对睡眠影响最大,自己也能做到的行为。
举例
书中有两个很好的例子,一个是关于员工准时开会,一个是关于父亲让孩子买海报的例子都很好说明了这三个行为要素之间的关系。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以前喝水的习惯不好,要么白天一天都不喝水,晚上渴了会一次性大量喝水,我知道这样喝水很不科学,不应该等到渴了再想起来喝水。怎么样让我改变这种不好的习惯,养成白天主动喝水的习惯呢?首先从检查有没有让我喝水的提示入手,我每天早上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后(行动提示)马上就去接水,这样就很容易解决了我白天喝水的问题。如果接了水还是没喝,那么检查是不是能力的问题,我会发现有时候一天没喝水是因为会议太多,没有时间喝水(能力链条中的日程冲突),那我就会在会前先喝点水或者带着水杯去开会。
(异议讲解)可能有小伙伴会觉得每件想做但没做成的事情都这样去分析会不会太麻烦了,实际上不这样做可能更麻烦,因为不这样做,你可能都不知道原来解决行为问题这么简单,只需要小小的行为设计比如设置提示或者让行为变得容易就可以了。
WHERE
该片段适用想要自己或者别人养成习惯但却没有做到的行为分析
也适用于想要消除自己或者别人不良行为的分析
不适用自己难以施加影响的人,比如固执的父母,或者强势的领导
A2催化学习者应用(分步催化:先激活应用场景,再规划行动步骤,7-9分钟)
激活应用场景
大家未来想要针对哪些想做但没能做成的行为进行分析呢,比如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每日反思,每天阅读,戒除甜食,戒除睡前刷手机等。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这样的场景,时间2分钟。
规划行动步骤
请大家根据今天学习的行为问题分析三步骤,从提示、能力或动机三个方面依次进行检查分析,确定未来可以从哪方面进行改善,促成习惯行为的改变。时间5分钟。
最后2分钟我请一个小伙伴进行分享。
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