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父母的语言》 所属活动: 【NO.52】如何让孩子做礼貌小达人&三步走表达观察结果,远离让人反感的评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让孩子做礼貌小达人

开场:

开场:

拆书帮的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张梦梦,很荣幸加入到拆书帮,结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我想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自己:

第一个标签:爱学习,我是一个持续学习者,每年保持学习一项新技能,不断积累能量,让自己成长。

第二个标签:爱工作,我是一名早教老师,每天做着喜欢的工作,开心的陪伴和见证着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三个标签:幸福女人,我是一个从校园一路走到婚礼殿堂的女性,拥有一个自信阳光的女儿,每天生活很平淡但很幸福!

好了,接下来,我正式开始自己的升级打怪之路TF1-1。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书名:《父母的语言》

作者:杨颖 编著

【原文片段】:P99—100

具体地说,在对孩子进行礼貌教育的时候,父母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努力。

(1)增强讲礼貌的家庭氛围,多在家中使用“敬语”。许多父母在外面非常注意自己和孩子的敬语使用情况,会时时提醒孩子说“请”“谢谢”“对不起”等,但回到家关起门来的时候,要么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要么自己不注意使用敬语为孩子做榜样。这样家里家外两个样,是非常不恰当的。要知道,真正的礼节源于习惯。因此,父母对女儿进行礼貌教育,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女儿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都讲礼貌,让礼貌的习惯一直延续下去,直至它变成一种不可逆转的力。同样,父母在家中要注意讲礼貌,要多使用敬语,也是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讲礼貌的习惯。

妍妍的妈妈最近烦恼透了,因为妍妍不讲礼貌的行为更如严重了。妍妍情急之下,竟然对着妈妈喊出了“笨蛋”两个字。在和妍妍的爸爸商量后,两人决定在家里开展一场讲礼貌的活动。当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会说“请”“好吗”,得到了帮助说“谢谢”,被

感谢了也会说“不客气”……一时间,家里总能听到“请”“劳驾”“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忽然有一天,原本总是像“妈妈,你快点帮我洗这件衣服”这样命令别人的妍妍学会了礼貌地请求别人,妍妍说:“妈妈,请帮我洗这件衣服吧,它太大了,我洗不动。”就这样,妍妍的妈妈和爸爸用活动的方法成功地培养了女儿讲礼貌的习惯,让女儿成了彬彬有礼的小淑女。

(2)在培养孩子讲礼貌的过程中,引导远远强过强制。孩子有时就像花苗和树苗一样,强制就如同揠苗助长,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而循循善诱才能够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嘉嘉的妈妈是这样引导孩子的:

嘉嘉7岁生日的时候,姨妈送了嘉嘉一个很漂亮的芭比娃娃。嘉嘉一看,也顾不上什么礼貌不礼貌了,迫不及待地就去拆包装。嘉嘉的妈妈看到女儿这样无礼,虽然眉头也皱了起来,但是并没有像其他父母一样呵斥女儿,而是对嘉嘉说:“嘉嘉,姨妈送了你这么漂亮的礼物,你是不是应该向姨妈说谢谢呢?”嘉嘉听了妈妈的话,马上开心地说:“谢谢姨妈,您送的礼物我好喜欢哪!”

(3)引导孩子进行换位思考。在对孩子进行礼貌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可能会碰到不能用讲道理的方式说明白某件事情的情况,这时,父母不妨引导孩子进行换位思考。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如何对孩子进行礼貌教育。
【why】利用了片段中方法可以让我们以身作则和更加有智慧的对孩子进行礼貌教育,不仅让孩子学会了礼貌,对大人来说也是学习礼貌的一个机会。
【how】具体方法:
1、使用“敬语”:父母要言传身教,不论是家中还是外面,都要注意礼貌,多使用“请,谢谢,辛苦啦”等敬语,帮助孩子养成一个有礼貌的习惯。
2、引导>强制:在培养孩子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的过程中,要注重过程的引导,而不是强制孩子有礼貌,这样会让孩子很反感。比如:阿姨送了孩子一样玩具,那么父母可以在孩子接到玩具的时候,引导孩子说:“阿姨送了你这么好玩的玩具,要不要谢谢阿姨?”这样引导,我认为孩子会欣然接受建议并发自内心的去感谢那位阿姨。
3、换位思考:有时孩子对出现的问题不理解,行动情绪都不好,不妨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这件事,体会对方的感受,让孩子有礼貌的解决问题。如:妈妈今天做饭不小心把盐放多了,导致一道菜比较咸孩子尝一口就非常气愤的说:“菜太咸不吃了”,那么我们可以去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妈妈做饭时的辛苦,让孩子去感受妈妈的辛苦,这样孩子就会慢慢理解妈妈在做饭时真的很辛苦,那么可能就会理解妈妈做这道咸菜了。

【where】这个方法适合每一个人,有礼貌的家庭才会家和万事兴,有礼貌的社会,才会快速前进。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便签:

我给大家分享一个自己最近的案例。

故事:3月份,教学中心出现了一个事情,一个3岁的男孩豆豆和一个1岁半的女孩安安在一起玩小厨房,突然男孩豆豆从前面推了下安安,导致安安一个踉跄头摔在地方,摔的很响,孩子当场哭的特别厉害,接下来就是豆豆奶奶和安安的爸妈在争吵,本来是道歉的事情,或者带去医院检查下,爸妈就原谅了这件事,但是那个奶奶太保护孩子,一直不承认是自己的孩子推倒小女孩,直到男孩的妈妈一路赶来道歉并教孩子向对方道歉才解决此事。事情解决后,妈妈带着豆豆和奶奶到教室里对孩子进行了一番教育。

反思:

1、使用“敬语”:故事中,男孩奶奶和妈妈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了这个问题,奶奶是无理的袒护,妈妈则是非常抱歉和有礼貌的道歉,最终女孩的父母原谅了男孩妈妈的真诚道歉。

2、引导>强制:事情发生过奶奶没有引导孩子去道歉,而妈妈则是弄明白过程后非常诚恳的道歉,并引导孩子对自己错误的行为跟对方进行了道歉。

3、换位思考:在解决问题后,妈妈带孩子在教室里玩,听到了妈妈在引导孩子要跟小朋友好好玩,不可以动手去推别人,同时妈妈也在耐心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告诉了孩子被推倒的妹妹身体很痛,豆豆平时摔跤了也会痛会哭等,让孩子注意自己错误的行为。

A2便签

目标:9月份开学前引导女儿做错事时能大方道歉。

女儿是一个比较有礼貌的孩子,在我们的引导下,很大方的说“谢谢,请”之类的话,但我发现,在她犯错需要道歉的时候,孩子特别不喜欢说“对不起”,每次都是我们大人帮她解决这个问题,我想通过这些方法让孩子学会坦诚的道歉。

行动:(女儿在上早教课的时候,非常活泼,行动力很强,有时在玩耍中,不小心就会撞着别人,我们要教的就是及时的引导她学会道歉,说“对不起”。)

1、使用“敬语”:家庭中,我和孩子爸爸非常注重礼貌的培养,日常生活中为了起到很好的熏陶,我们在家做些事情,都会注重敬语的表达,让孩子跟着我们学会这些。

2、引导>强制:平时孩子犯错或行为不当的地方,我们会强制她道歉的时候比较多,往往孩子不会跟着我们去做,接下来就会注重过程的引导,说明事实,给她说明她行为不当的地方,然后引导她去道歉,去改变。

3、换位思考:女儿现在会在我们的引导下,慢慢的去感受别人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我相信会帮助她去更好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