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今天我们的总体学习目标是:
通过两个片段的学习,学习者在遇到孩子或者配偶、同事闹情绪不配合完成作业、工作、协作及家庭任务等等需要合作的事项时,能够运用“赢得合作四步法”和“启发式提问法”,与对方达成合作并引导对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今天学习的两个折页,是递进关系,第一个拆页告诉我们赢得合作的方法。当我们有了合作的关系基础之后,如果对方有一些不当的想法,我们可以运用第二个拆页告诉我们的“启发式提问法”,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对方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思考出适合自己的正确选择。
第一个片段: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遇到孩子闹情绪不配合完成作业或家庭任务的时候,可以营造出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赢得与孩子的合作。
第二个片段:通过学习“启发式提问法”,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孩子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思考出适合自己的正确选择。
【开场】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各们小伙伴们大家好,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今天的拆书练级活动,我是新手拆书家段琼茜。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名亲子财商的践行分享人,也是一名一级拆书家;拿到过中国优秀金融理财师的荣誉称号;可以提供一对一的资产配置咨询,希望透过自己的践行和分享,让富足更简单,让管理更高效,让生活更幸福。谢谢大家!
【分组】
为了方便学习过程中充分交流讨论,我们简单分个组。从正中间分开,我们左边是一组,右边是一组这样分开。谢谢!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今天拆解这本书《正面管教》。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这本书是一本育儿类书籍,作者简.尼尔森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这本书以阿德勒和德雷克斯深厚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告诉我们和善而坚定的养育方法。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从实际出发,用52种工具和大量的案例,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养育孩子。不仅如此,在畅销育儿图书排行榜中,《正面管教》的销量排位第1,极具影响力。
【B】利益,强调的是“你(学习者)”用于引发兴趣。
B1:这本书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真正懂得为什么之前养育孩子的很多想法和做法是错的,也可以更加清晰在遇到什么样的场景可以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找到和善和坚定的养育方法,避免过度柔软或强硬的方式教育孩子。
B2:拆页片段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今天我从这本书当中选取了两个片段,学习者在遇到孩子闹情绪不配合完成作业或家庭任务的时候,可以运用“赢得合作四步骤”营造出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赢得与孩子的合作。和孩子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后,当孩子有不当的想法时,我们可以运用“启发式提问法”,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孩子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思考出适合自己的正确选择。
【过渡语】接下来,
下面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这个片段。阅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
【R阅读原文】P26-27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想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还有30秒,看完了请举手示意我一下,……好,时间到,没有看完的小伙伴可以跟随我对这个片段讲解再继续来看。)
【what】刚才这个片段很清晰的讲述了与孩子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why】
(通常做法)(不这么做的坏处)
当我们遇到孩子闹情绪不配合完成作业或家庭任务时,通常情况下我们可能会跟他大吼,以家长的身份压迫他进行完成或者哄着孩子给他讲道理但可能也没什么用处。我们自己会感到很累或者自己也会觉得很委屈,但孩子还是仍然不配合。
(这么做的好处)而使用与孩子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则可以让孩子回归理性,和我们一起关注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
【how】具体怎么做呢?
1.核实自己的理解。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并与孩子进行核实,确保理解正确。
2.共情对方的感受。表达对孩子感受的同情,如果自己也曾有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更好。
3.表达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
4.引导对方的共识。引导孩子对于避免出现类似问题的想法,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如果孩子没有想法,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孩子达成共识。
【反例】
(通常做法)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来分享一下我自己遇到的例子。我家孩子3岁左右,前两天朋友家孩子过生日,我带着他去一起玩儿,其中有一个稍微大点的孩子叫石头就打了我家孩子一下,石头妈妈可能觉得不好意思就吼了下石头:“你是找打呢吧?”他不吭气,俩人还是气汹汹的瞪眼儿。石头妈妈见没反应,又怒气冲冲的说:”跟桔子道歉!“并准备打孩子,我见状不妙,赶紧上前拦住。石头哭了起来,还说:”我就不!“
【正例】
我刚好看见桔子凑过去和另外一个小女孩儿七月玩的很开心,石头在旁边站着感觉很想一起玩,只是参与不进去。我想起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核实自己的理解)我就说:“宝贝儿你刚刚不是想打桔子的是不,只是桔子和妹妹玩儿你不知道该怎么参与进去是吗?”
(共情对方的感受)石头就点头,我又说:“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很想和小伙伴玩儿,参与不进去的时候也会发脾气,但我其实是很想和他们玩的。”
(表达自己的感受)“其实阿姨很想让你们开开心心的一起玩儿,但是我看到桔子被打,或者石头被打,也会很伤心。”
(引导对方的共识)石头和桔子都不再瞪那么大眼睛了,石头说:“我就是想跟七月玩儿,但是桔子一直在那和她玩,我进不去。”我把他们三个都搂了搂说:“那你们三个人是不是可以一起玩呢?”石头说;“可以”,桔子和七月也说可以。
石头的情绪化解了,三个孩子开始开开心心的一起玩起来。
【预防异议】
有的人可能觉得这样一步一步做的时候很麻烦,而且孩子闹情绪的时候很多情况实际很紧急。当我们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可能会伤害到自己或者他人,比如孩子跑去火车道上玩儿,眼看着火车就要开过来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当机立断。还有人觉得强制要求效果就很好,但实际上暴力式的要求短期可能效果很好,但长期下去孩子很可能会有暴力倾向。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当我们遇到孩子甚至是配偶、员工闹情绪不配合完成作业或家庭任务时,可以通过赢得合作的四步骤,引导对方回归理性,和我们一起关注于解决问题。但如果自己也没有办法保持平静,或者没有办法理解孩子的情绪时,或者我们根本就不想用这样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不太适用。
【提问设计】
那么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出现的需要赢得孩子合作的场景。比如暑假期间,孩子该去上兴趣班了,可是你叫孩子起床去上的时候,孩子就是不起床,还一直喊:“你真烦!”,如果目前还没有孩子,也可以设想一下可能与配偶、同事之间可能会出现的需要赢得合作的场景,在这个场景当中发生了什么事呢?大家可以把你想到的场景写到便签上,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4分钟之后,我将邀请一位小伙伴来跟大家分享。
那么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可乐妈妈:乐乐暑期一般情况下每天2点就要开始写作业了,但是上周我叫了他5次,一直吼一直吼,他都还一直在外面和小朋友玩不回来,气得我想揍他,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我和他之间一直有情绪和不理解,没有办法正常交流,我们俩在假期的氛围直到现在都非常差,没有办法好好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假期作业。
【反馈设计】
谢谢可乐妈妈的分享!
看来我们都苦于让孩子能和我们好好的度过假期。没有学校的氛围,让孩子能按时按点完成作业,都需要孩子能和我们正常的交流和沟通,能和我们是一种合作的关系。
【现场反馈】
刚才可乐妈妈说到,之所以她和孩子之间没有办法达成一种合作的关系,她一开始就对孩子大口大叫,是有情绪的,没有理解孩子的行为,孩子也是有很大情绪的,所以两个人没有办法在一种合作的状态。相信通过我们第一个片段的分享,你已经意识到问题是在哪里。
好,我们用掌声来感谢一下可乐妈妈,给她鼓下掌吧!(号召鼓掌)
[A1+]
我看到大家刚刚在便签上都写到了需要和对方达成合作的场景,那如果回到之前大家所说的那个场景,使用今天学到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你会怎么做呢?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做思考和组内交流,一会儿我会邀请一位伙伴进行分享。
谁来分享呢?
再次有请可乐妈妈,鼓掌欢迎!(号召鼓掌)
【学习者案例记录】
可乐妈妈:
乐乐在外面玩不回来写作业,运用今天所学到的四个步骤我会重新跟他去沟通:
(核实自己的理解)”乐乐,你喜欢玩对吧?“
乐乐会说对。
(共情对方的感受)”其实妈妈和朋友们玩的时候也会感到特别开心。“
(表达自己的感受)”妈妈也很想让你和小朋友们开开心心的玩,但是如果作业做不完,乐乐就会被老师批评,被同学们看不起,妈妈会担心你,也会替你感到伤心。“
(引导对方的共识)那再玩5分钟,我们把今天的作业先做完,做完之后我们就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更好的玩儿。
【反馈设计】
我:看来可乐妈妈已经大致掌握了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在核实自己的理解的时候,你感受一下如果你是乐乐,会有什么情绪呢?是不是一种平静的状态呢?(互动)
可乐妈妈:还是反抗。
我:那你觉得在跟乐乐核实自己的理解的时候怎么说更合适呢?
可乐妈妈:乐乐,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在该做作业的时间不做作业,只是正好看见小伙伴在外面玩你很开心,所以你很想和大家一起再玩儿一会儿对不对?
我:很好,感受一下这样自己和孩子的情绪是不是会稍微好些呢?
可乐妈妈:是的。
我:很好,我们第一步就是要平静下来跟对方核实自己的理解,注意不要形成质问哈。那在最后一部分,乐乐会不会跟你达成共识呢?
可乐妈妈:可能不会。
我:所以我们最后一步就是要引导对方和我们达成共识,比如我们可以换个说法,再想想怎么说可以引导孩子和我们达成共识呢?
可乐妈妈:乐乐,小伙伴一直在身边,我们随时可以跟大家一起玩,但是作业期限很有限,量也比较多,是不是先完成作业会好一些呢?如果放不下小伙伴,我们再玩5分钟,5分钟之后妈妈陪你写作业好不好?
很不错哦,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四个步骤的内容,让自己和孩子能够处在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当中,赢得与孩子的合作。(点评)
谢谢,大家都为自己的场景找到了解决办法,为我们自己鼓掌!(号召鼓掌)
【现场反馈】
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的话,我们要学会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与对方核实自己的理解、共情对方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引导对方的共识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为接下来的事情做好基础。
小结
通过对上面内容的学习到赢得合作要有四个步骤,与对方核实自己的理解、共情对方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引导对方的共识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那么接下来就是我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基础之后,但如果对方有一些不当的想法,我们想引导他做出正确的选择,该怎么办呢?
接下来的拆页片段——启发式提问法,来给大家讲解。
请用1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拆页二,阅读完毕后请举手示意我:
【R阅读原文】P127-128
我最喜欢的一个例子是,我女儿有一次告诉我,她打算在一次聚会时一醉方休。我倒吸了一口气,说:“跟我说说看,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她说:“很多孩子都那么做,而且看上去他们喝醉了都很开心。”我克制住想要对她说教的冲动,问道:“你现在不喝酒,你的朋友们是怎么说你的?”她想了想,说:“他们总是说多么钦佩我,多么为我骄傲。”我接着说:“你认为你喝醉了酒,他们会怎么想或怎么说?”我能看出她在思考,之后她说:“我敢肯定他们会感到失望。”我跟着又问一句:“那你觉得你会怎么想你自己呢?”这个问题显然让她更费思量。她停顿了一下,说道:“我大概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她随即又加上一句,“我想我不会那样做的。”
如果我不知道启发式问题,以及帮助她探讨她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后果的价值,我也许就忍不住会强加一个惩罚性的后果给她,比如对她禁足。这很可能会促使她偷偷摸摸地去喝醉,而不是相信她可以和我讨论问题。最大的损失将会是她没有机会去探讨她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去发现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还有30秒,看完了请举手示意我一下,……好,时间到,没有看完的小伙伴可以跟随我对这个片段讲解再继续来看。)
【what】刚刚这个片段作者通过讲述在作者的女儿想要一醉方休的时候,通过启发式提问的方法,引导孩子自己选择不会一醉方休。
【why】
(通常做法)通常情况下当孩子有“一醉方休”这样类似的想法时我们很可能以自己的理解先指责一番。
(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不进行启发式提问,我们往往会争吵起来。
(这么做的好处)而使用“启发式提问”可以使我们的对话回归理智和平静,最终以和平的方式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how】(细化步骤)
具体怎么做呢?
1.问对方原因。问对方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是什么。原文中作者得知女儿想在聚会时一醉方休时就问女儿有这种想法的原因是什么。
2.问目前看法。根据对方的回答,问对方目前现状下他人的看法。原文中作者就问女儿目前不喝酒的状态下他人的看法。
3.问反向后果。问对方如果改变现状,他人的看法会有什么后果。原文中作者就问女儿如果喝酒他人会怎么看她。
4.确认正向想法。和对方确认是否还要保持原有的想法,引导对方做出正确的选择。原文中最后女儿不再持有原来想要一醉方休的想法。
【where】
当孩子或者配偶、同事等的想法不合理时,我们可以用启发式提问帮孩子理清思路,让他们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但如果对方还是有很大的情绪,无法处在一个合作的模式当中,就无法使用。
【意译案例】
在写预备稿的时候,我家孩子跑过来想要爬上写字桌玩儿,而且乱拨键盘把原本写好的文字删了一大截,还没有悔改的意思,我开始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对他说:
“可以和妈妈说说为什么现在要上桌子上来玩吗?”(问对方原因)
孩子回答说:“我想和妈妈一起在桌子这边玩儿,不想听爸爸讲故事了。”
我又问:“那如果现在去听爸爸讲故事,爸爸妈妈会怎么说宝宝啊?”(问目前看法)
孩子说:”会说桔子真棒!“
我又问:”那如果你爬上桌子来玩和妈妈一起弄上个键盘,爸爸妈妈会怎么说宝宝啊?“(问反向后果)
孩子说:”会说桔子不听话,捣乱。”
我紧接着问:“那桔子会怎么说桔子啊?”桔子乖乖的跑到爸爸身边,我们俩都笑了。(确认正向想法)
【预防异议】
有人可能会说,我就是这么问的啊,可孩子就只说不知道或者沉默怎么办?在做启发式提问前我们首先要赢得与孩子的合作,也就是第一个片段交给我们的方法。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时间,待孩子开始和我们一起平静的思考后再和他交流。也有人可能会说我和孩子是合作的状态,也用了启发式提问法,可孩子还是认为他原来的想法是对的怎么办?实际上启发式提问适用在公知环境下他有明显不当的想法的前提下,比如逃课玩游戏,在网上随意打赏主播等等,如果是模棱两可,他的想法也没有明显的问题,只是家长个人不太赞同的话可能就体现不出太大的效果。
【A3】促动参与
假设你是一个正在准备高考的高三学生的家长,而且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但是突然跟你说他喜欢上一个异性并且想追求他。作为孩子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请大家思考该如何运用“启发式提问法”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小组讨论】
请大家用8分钟的时间,按照开场的分组,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共同设计一段对话写在便签上,随后我将邀请一组嘉宾分享他们的内容。
时间到了,下面哪位小组代表来给我们分享一下你们的内容呢?
好,有请可乐妈妈和小口袋!大家鼓掌欢迎!(号召鼓掌)
可乐妈妈扮演家长,小口袋扮演高三学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家长:我发现你最近有点情况?
学生:没有呀,很正常。
家长:我看见你们互动比较亲密?
学生:这能说明什么呢?
家长:你是喜欢这个男生吗?
学生:是这样的。
家长:你们班学霸也是这样吗?
学生:是的。
家长:那挺好的,但是离考试还有一个月了,妈妈是担心相处的时候一旦你们闹矛盾,就会很费精力,担心影响学习。
学生:他是我学习的动力。
家长:如果你们之间因为闹矛盾影响到了学习,你会怎么做呢?你觉得会不会影响你们的考试啊?
学生:有可能会。
家长:我想听一下你的想法。
学生:我就是喜欢他,而且他学习很好。
家长:那你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学生:我认为与他在一起,可以学习更有动力,一起考清北。
家长:妈妈的想法是现在是冲刺阶段,担心你们因为一些事情分散你的学习精力。假如最后因为一些事情分散了学习精力,而且高考成绩收到影响,我会觉得很遗憾。并不是不允许你表达你的感情,只是希望高考前你能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
【反馈设计】
我:看来这个问题让大家很兴奋,在这个场景当中孩子跟家长说他喜欢上一个异性并且想追求他,刚巧他现在又处于高三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并且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了。可乐妈妈,如果想要了解孩子这么想的原因,你会怎么说呢?
可乐妈妈(饰演家长):可以和妈妈说说为什么喜欢他而且现在想要追求他吗?(问对方原因)
我:非常好。那这个时候,小口袋觉得孩子会怎么说呢?
小口袋(饰演孩子):他学习好,而且可以给我动力。
我:非常棒。那如果家长想问目前状态下大家对他们的看法,可乐妈妈,你会怎么说呢?
可乐妈妈(饰演家长):那如果现在你们两个都好好学习,全力准备冲刺最后的高考,别人会怎么看你俩呢?(问目前现状)
我:太棒了!这个时候,小口袋觉得孩子会怎么说呢?
小口袋(饰演孩子):会说我们努力认真准备最后的冲刺,不给自己留遗憾。
我:说的真好,高考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只有一次,但迟到一个月的表白却无大碍。万一两个人坠入爱河,又闹点小情绪,虽然也有很多的积极影响,但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了。那如果问反向结果,可乐妈妈觉得应该怎么说呢?
可乐妈妈(饰演家长):“如果你们现在恋爱了,又闹情绪,别人会怎么给你们下定论呢?”(问反向结果)
小口袋(饰演孩子):哈哈,大多数人会觉得我们不务正业,不听话。
我:所以呢?最后可乐妈妈可以跟孩子确认正向的想法,你会怎么说呢?
可乐妈妈(饰演家长):“那你觉得现在表白合适还是再过一个月表白合适呢?”(确认正向想法)
小口袋(饰演孩子):确实刚刚演练里我们都还是原有的模式,质问,跟孩子讲道理。后面你这么引导我们,这么一说,孩子肯定会选择保持现有状态,以他喜欢的人为动力,努力学习,冲刺之后再开开心心的表白的。毕竟喜欢一个人也不是坏事。
我:是的!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引导很关键!
【现场反馈】
非常感谢大家的演绎,相信大家已经对启发式提问又有了一个深入的理解,我们要先问对方原有,再问目前的现状,接下来是问反向结果,最后是确认正向想法。希望大家以后可以多运用,也可以把这一技能传授给你身边有需要的朋友们。
【A2】催化应用
通过前面的演练,相信大家已经熟悉了赢得合作的四步法以及启发式提问的方法,现在请我们来想一下,未来一周你将会遇到的场景,比如说未成年的孩子想尝试抽烟喝酒,比如孩子闹情绪不想上学,还比如你和同事正合作着一个项目,他却闹情绪撂挑子不干了......
【行动指令】
【小组分享】
现在就请小伙伴们对自己可能遇到的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沟通语言的组织设计,将其写在便签上,稍后我们来进行分享,时间3分钟。
谁愿意主动来给大家分享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可乐妈妈:我来!我能想到的就是乐乐闹情绪不刷牙。
乐乐,能跟妈妈说说你不想刷牙的原因吗?(问对方原因)
乐乐可能会说:因为比较麻烦。
那现在你每天刷牙,老师们怎么夸你啊?(问目前现状)
乐乐可能会说:会夸我真干净,是个好孩子。
那如果不刷牙,你的牙会怎么样?老师们同学们会怎么说你呢?(问反向后果)
乐乐可能会说:牙变黄了,有口气。老师会批评我,同学会嫌弃我。
那你觉得不刷牙你会怎么评价自己呢?(确认正向想法)
乐乐可能就会去刷牙了。
【反馈设计】
设计的内容很具体,画面感也很强,也对应了片段中启发式提问法的四个步骤,问对方原因,问目前现状,问反向后果,确认正向想法。有非常大的进步,非常的赞(赞美)
大家掌声鼓励!再次感谢!(掌声)
【现场反馈】
通过今天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身边有很多需要赢得对方合作或者有一些不当的想法需要我们做引导的场景。当我们有意识的运用今天分享的方法,事情便得到了解决,非常棒!
结语:
好,那今天我们的两个拆页的内容全部结束。
让我们来回想一下,当我们需要赢得对方合作或者对方有一些不当的想法需要我们引导做出正确的选择时,第一个片段让我们通过核实自己的理解、共情对方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对方的共识四个步骤来赢得对方的合作;第二个片段则是通过问对方原因、问目前现状、问反向后果、确认正向想法四个步骤来启发对方的正确选择。
两个片段是递进关系,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运用,二选一,或两者一起用,都可以。希望在座的小伙伴听完今天的拆页后能有所启发,今后能够运用刻意练习让自己和外界的关系更顺畅。
以上是今天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