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叶斐,叶是叶子的叶,斐是非常的非下面一个文学的文。为了方便大家的记忆,可以叫我新页,翻开崭新一页的意思。如果用两个标签来定义我,一个是大学教师,指我的本职工作。还有一个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因为我对心理学这个领域有好奇和探索之心,所以欢迎和我有同样兴趣的小伙伴私下和我一起交流学习。不知道,大家是否对“拆书帮”有所了解,在此我向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 拆书分为两种:个人学习的应用即便签法;组织学习的应用即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在拆书学习活动中,拆书家不是权威,权威是拆书家所选的图书,拆书家扮演的是引导者、促动师、催化师的角色,启发、引导学习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促进学习者把知识转化为行动,践行““知行合一”。 “拆书帮”是全国性的成人学习社群,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30多个城市都建有拆书帮的学习者俱乐部,它是一种公益性的学习组织,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
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每个人每天拥有相同的时间,可对待时间的方式却千差万别。而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些人面对时间的态度是茫然的,他们有大把空闲时间,却不知道用来干什么,整天荒废度日;有些人面对时间的态度是焦灼的,他们和时间赛跑,永远有做不完的事,连一点空隙都不留给自己,他们的人生变成了一连串密集而又无法停歇的鼓点;有些人面对时间的态度是无助的,他们虽知道时间的可贵,也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完成,却在行动上逡巡不前,眼睁睁地看着机会随时间流逝而去;有些人面对时间的态度是随意的,忽而兴致勃勃、全情投入,忽而意兴阑珊、松垮懒散,人生就如一片片落叶,随风飘散,无所依归;有些人面对时间的态度是投机的,他们总是四处打探,寻找能把时间转化为金钱的机会,一分一秒都不放过……
那么,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呢?
对于这个问题,民国时期的大学者梁漱溟先生曾以两字作答:“郑重。”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郑重的态度既不急功近利,也不消极避世,它更像一个孩子所常常持有的态度。可能有人会问,孩子怎么会“郑重”呢?我想,长时间和孩子相处过的大人们,不会怀疑这一点。和其他孩子一样,我儿子也会经常问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什么“恐龙要不要上学”啊,什么“火车有没有后视镜”啊,很多问题一问出来就把我逗乐了。可是每次他的神情中却一点嬉皮笑脸的意思都没有,反而非常严肃,像是在说,“我可是在学知识哪”。还有,他玩起汽车来也是一丝不苟,他喜欢把几十辆小车沿着桌子的四条边依次排开,一辆一辆首尾相接排得笔直。如果有辆车被碰歪了,就要立刻一分不差地复原回去,一点差错都容不下。
孩子用“郑重”的态度玩耍,反倒是成年人用戏谑的、游戏的态度去度过自己的人生。谁说我们不应该向孩子学习呢?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梁漱溟14岁时开始“好用心思”,有了奋力读书、钻研学问的自觉,他带着多病体弱之躯,终日不敢懈怠,终于自学成才。24岁时只有中学学历的他登上了北大教坛,便是极好的示范。
刚才我已经把今天要拆的两个页面发送到微信群里了,也看到小伙伴们都已经阅读完毕。在进行I便签的分享之前,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所拆的这本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是由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江湖人称知乎大神的采铜编著的,在这本书中它打开了我们人生的七个侧面即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通过他独有的视角去呈现出更有深度的思考,来激发读者一个全新的学习和思维理念。而当我打开书的第2、3页也就是刚才我发给大家的拆页,我就被他对时间的认识所震慑到了。在原文中他展现了五种不同的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并最终提炼出要像民国时期的大学者梁漱溟先生所展现的那样,对时间要有郑重的态度。而郑重是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郑重也是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A1】回到刚才我对该片段的第一印象,那是极大的震慑力,因为我总是想当然的认为时间是上天赐予我最廉价也是最平庸,更不需要过多去思考的一件日用品。所以我从来不会去认真对待,更谈不上郑重的对待了。比方我做事情很容易被当下的外界因素所影响,有时候领导让我写份报告,我会磨蹭来磨蹭去或看看别人在干什么,反正我的想法是时间多的是,根本就不着急这一时半会的,所以很难认真并聚焦于当下。无怪乎现在甚至提出一种新的说法,即当今最稀缺的能力反倒是注意力的集中。就像书中所提出的例子和我们现在普遍遇到的情形是一样的,孩子们会用郑重的态度来玩耍,来向成年人提问的,而成年人却用游戏的态度来虚度自己的一生,来回答孩子们所提出的问题。我想起自己在30岁以前的状态,因为没有明确的贯穿始终的人生目标,哪怕会有阶段性的收获比方考上大学、找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结婚等,却总没有感觉到那种强烈的精神富足感。像采铜所提出的郑重需要恪守本心才知事情轻重缓急一样,其实我甚至不知道我的初心,我活着的意义,我对自己存活在这个世界的期待是什么,所以我很容易陷入迷茫,也会被属世的一切拉着走,却不知道自己真正该前行的方向。很幸运的是在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拆书帮,在拆书的学习过程中,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就像我爱好心理学一样,我期待成为一个助人自助的人,我希望我用郑重的态度对待自己以后的人生。
【A2】通过对时间态度的学习,我更明白了郑重的涵义。我对于自己未来的三个月有一个极大的期许,就是拿下三级拆书家。每周进行一次定级,不管观察员是否有时间,我都必须要求自己提前把定级的材料在每周五前准备好,并对照镜子多加练习,快速成长为一个实干的拆书家,更好的把自己认为有收获有意义的东西,通过拆书分享传递给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够时刻监督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