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邢台筹备分舵线下过级活动(总第8期)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用教孩子画画的方式,帮助孩子化解情绪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胡胡,我是体制内的工作人员、两个孩子的母亲、终身学习者、中医爱好者,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参加拆书训练。

[分组]

一会儿有分组讨论的环节,由于今天人少,只有两位小伙伴,我们就自成一组。

[设定学习目标]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学会使用“让孩子画画”的方法帮助孩子化解情绪。

【介绍图书】501个字 2分钟

[F特征]接下来介绍一下我们要学习的片段,这个片段来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亲子沟通类书籍,作者是国际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这两位都是美国的教育专家。书中介绍了一套方法,给出了30个技巧,指引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切身体会孩子的感受,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一个快乐交流的平台。

[A优势]市面上有很多介绍亲子沟通的书籍,这本书自2007年第一次出版以来,一直被世界公认为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圣经。和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有大量生动的场景,是作者在育儿班和巡回演讲中的经典案例。并且配有很多练习题,是一本“重操作”的书籍,可以让父母更加熟练地运用技巧,应付各种情况,在和孩子沟通中游刃有余。

[B1利益]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孩子不愿意听我们说,不愿意跟我们沟通的情况,这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方法,通过有效沟通取得孩子的理解和配合,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同时,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

[B2利益]当遇到孩子有情绪,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很心疼孩子,想帮帮他们,却又不知道怎么做。今天学习的拆页介绍了一个技巧,可以用“让孩子画画”的方法帮助他们轻松化解情绪,缓解痛苦,让我们家长放心。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书拆页2分钟

下面,请大家阅读原文拆页,时间为2分钟,看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孩子有情绪时,家长可以怎样做?《如何说孩子才会听》P31-P32

如果孩子特别难过,他根本不想让你理解他的感受,有什么方法能应对吗?我的儿子一点都不能忍受挫折。当我说:“这一定让你很失望!”,偶尔能对他有些帮助。但通常情况下,当他情绪不好的时候,根本什么都听不进去。

我们父母小组里的家长发现,当孩子处于极度难过的时候,身体上的发泄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痛苦。我们听说过很多孩子生气的时候,砸枕头、摔旧纸箱、捏陶泥、大吼大叫、扔飞镖,之后,他们就会慢慢安静下来。有一个方法能既让家长感觉舒服,又能让孩子满意,那就是画出他们的感受。下面的例子接连发生在一周之内:

我刚刚结束了家长讲座回到家,就看见我3岁的孩子躺在地板上发脾气。我丈夫正站在边上生气地看着他。他说:“好了,儿童专家回来了,看看你能不能处理这个情况吧。”我当时觉得,自己必须得应对这个挑战了。我低头看了看乔舒亚,他正乱踢乱叫。我拿起电话边上的铅笔和便笺,蹲下来,递给他,对他说:“来,告诉我你有多生气。把你的感受画出来。”

乔舒亚立刻跳起来,开始生气地画着圈。然后递给我说:“这就是我有多生气!”

我说:“你真的是非常生气!”,又抽出一张纸递给他。对他说“再画给我看看。”

他激动地在纸上乱画。我又对他说:“儿子,这么生气啊!“接着,我们又重复刚才的过程。当我递给他第四张纸的时候,他已经安静了许多。他看了很长时间,然后说:“现在,我想画我高兴的感觉了。“于是,他画了一个图,两只眼睛和一张笑嘴巴。这简直让我不可思议!仅仅是因为我让他画出他的感受,在两分钟之内,他竟然从歇斯底里变成了面带笑容。后来,丈夫对我说:“继续参加你的学习小组吧。”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便签 讲解引导

[what]这个片段教给我们一种“画出感受”的技巧,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化解情绪。

[why](通常做法)(不这么做的坏处)当孩子发脾气、不开心甚至哭闹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权威的家长可能会说:“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溺爱孩子的家长可能会说:“宝宝,我给你买个糖吃, 别哭啦”。有办法的家长可能会倾听孩子:“你看起来很生气。”而孩子呢,在有情绪的时候,可能什么都听不下去,情绪更激烈了。今天这个技巧,教会我们用一种语言之外的方法来帮孩子化解情绪,并且这种方法可以让家长觉得舒服,不被孩子的情绪所影响。

[how]细化步骤

1.用心观察孩子的状态。在孩子不开心的时候,感受他的情绪,是难过、悲伤、愤怒,还是担忧?孩子在发脾气,还是沉默不语?

2.让孩子把感受画出来。拿出纸和笔,让孩子画出感受,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这一步要根据孩子的意愿进行,如果孩子拒绝,就不要坚持让他做了。

3.将孩子的感受描述出来。当孩子画出感受后,跟他共情,说出他的内心感受,“你这么伤心呀!”

4.鼓励他画下去。如果孩子继续画画,我们可以不断肯定他的感受,“你真的好生气呀”,用眼神和行动鼓励他不断地画出感受,直至孩子情绪好转为止。

[意译案例]

记得去年9月份,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早晨哭闹,不想去。有的时候甚至在晚上睡觉前,就开始哭泣:“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虽然我抱着她,积极回应她的情绪,但是一想起来第二天要上学,就又哭起来,我再说什么话都无法缓解她难过的情绪。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一周,我也很无奈。

后来,我打算试试这个画画的方法。于是拿出来纸和彩笔,递给她:“六六,你一想到明天要去幼儿园了,就特别难过,可以把你的难过画出来吗?”

女儿拿起来笔,画了一个哭泣的脸,我拥抱了她:“宝宝很难过,妈妈心疼你。”

女儿又画了一个人,扎着辫子,说:“我想妈妈。”

我说:”恩,在幼儿园想妈妈。”然后我在“妈妈”的脸上画了眼泪,说:“妈妈在单位也想六六。”

女儿说:“那妈妈下班以后早点来接我。”

我抱紧了她,说:“那你等着我,我快快地来接你。”

女儿又画了几张小脸,说:“赵晓晗陪着我,王星瑾陪着我……”然后,冲我笑了笑:“妈妈,我就不哭了。”

后来,她经常会用画画的方式表达情绪,并能成功化解负面情绪。

[where]

这个方法很简单也很实用。当孩子有情绪,父母却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化解的时候,不妨可以试一试。当然,如果喜欢,我们成年人自己也可以用画画的方式来解压、抒发情绪。

[预防异议]

有的小伙伴说,我孩子不喜欢画画,这个方法不适合我们家。其实,化解情绪的方法有很多种,倾听、运动、解压玩具,都可以用。而画画,只是其中一种方式,让我们又多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大家可以自由选择,不一定每次只限于一种方法。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孩子、适合当下环境的方法,解决我们当时的问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 441个字

通过上面的讲解和案例,大家应该学会了用画画的方法化解孩子的情绪,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个技巧,下面咱们一起来做个演练。

[场景设计]

明明是个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刚上小学的他正在适应阶段,有时候会因为在学校里处理不好一些事而有情绪,发脾气。这不,今天明明妈下班回家,看到明明正在沙发上生闷气。奶奶说,明明和班上的小刚打架了,老师批评了他俩,从学校回来后就一直发脾气,不吃饭,还摔东西。

下面,请两位小伙伴进行角色扮演。一个人扮演明明妈, 另一个人扮演生气的明明。明明妈使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帮助明明化解情绪。我们一起再来复习一下这个方法:用心观察孩子的状态+让孩子把感受画出来+将孩子的感受描述出来+鼓励孩子画下去,一直持续到情绪好转。

[分组讨论]

首先,请小伙伴在组内进行讨论或者预演,将对话内容写到纸上,讨论时间为6分钟,现在开始……

好的,时间到了,邀请两位小伙伴来角色扮演,分享一下对话。时间为2分钟。

[解决方案:角色扮演]

明明(支帆):(发脾气)把饭拿走,我不想吃饭!我特别生气!

明明妈(文莉):怎么啦明明?愿意跟妈妈说说吗?

明明(支帆):老师今天批评我了,因为小刚先打我,我就打了他一下,老师看见了说我不乖,我跟老师解释,老师不听我解释。

明明妈(文莉):所以你很生气。

明明(支帆):(摔东西)我很生气。

明明妈(文莉):给你笔和纸,把你的情绪画下来吧。

明明(支帆)很生气地在纸上乱画。

明明妈(文莉):(描述孩子的感受)你真的很生气,画画都画不成。

明明(支帆):我还是感觉心里特别难受。

明明妈(文莉):有很多的生气,想把这张纸都涂黑。接着再画画吧。现在的生气有多少?

明明(支帆):(继续画)我感觉有刚才的一半生气。

明明妈(文莉):我看你画画的动作减缓了一些,没有刚才那么生气了。接着画吧。

明明(支帆):我感觉心里舒服了很多。

明明妈(文莉):画得还行,真的好了很多。

好的,非常感谢两位小伙伴的分享,我看到文莉姐用今天学习的步骤完整地展示了是如何化解孩子情绪的,相信大家都已经学会了。希望以后这个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处理亲子沟通问题,让家庭环境更和谐,生活更加美好。好的,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