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 所属活动: 拆书帮重庆筹备分舵第110期线下练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设计适合反馈的方法

开场: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欢迎大家参加拆书帮重庆筹备分舵线下拆书练级活动。

我是今天的领拆人邓欢欢。(我是一位教育从业者,有二十多年一线教育教学经验;我也是一位终身学习者,始终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中得到慰藉,在学习获得幸福;同时,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与孩子一起,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说到拆书不得提到《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看过这本书后可以更好的了解拆书和拆书法。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成人学习,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强调以学习者个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其核心是把知识关联学习者个人的经验,并运用于实践。

“拆书”又分为个人学习拆书法和组织学习拆书法。个人学习拆书法,就是RIA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够达到参加一场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拆书法,就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则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是公益性青年组织。以全国各地分舵的方式呈现,目前为止拆书帮已经覆盖全国28个省份47座城市,有56个正式分舵,12个筹备分舵。拆书帮的使命是为了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R是出自《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书名)中的片段,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看一下我给大家准备的手稿内容,阅读完毕后举手示意我,我们接着进行后面的内容。

《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P018-019(2页)


奖励或惩罚可以有,但不应该成为跟孩子沟通目标时的重点内容,不应该成为孩子是否愿意追求目标的主要动力。奖励或惩罚设置不当的话,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
美国一所小学为了鼓励阅读,跟学生们说只要完成每周阅读任务,就可以得到一块巧克力。一位学生的爸爸是行为经济学家,知道这件事后去找校长,说千万不要这样设计反馈,这只会激励出一群讨厌阅读的胖子。因为这样做会让孩子觉得巧克力是最棒的东西,要为它而努力,而阅读成了为了拿到巧克力而不得不忍受的苦工。
这就是奖励带来的“动机转移”,本来孩子阅读是为了享受阅读本身。却因为糟糕的反馈设计变成了为了奖励而忍受阅读。很多家庭每天都在上演着类似的情况。

那么,什么样的反馈不会导致动机转移呢?这里提供三个思路:
第一个思路:问自己必须设奖励吗?其实有些事情完成本身就是奖励了。
第二个思路:让目标完成后的奖励和目标本身是同类。
第三个思路:围绕关系(而不是用实物)来奖励。
比如,我们要设计实现阅读目标的反馈,以下这此奖励就不错: A.一本新书B.搞一个图书中角色形象的化妆派对 C.读完了就可以给爷爷奶奶讲。D.完成目标,爸爸陪你讨论这本书。E.一张兑换券,可以兑换和爸爸妈妈同一个房间睡觉。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便签】
WHAT:这个片段介绍了一种为激励目标达成,设计合适反馈的方法。

WHY: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激励目标的达成,我们会采取奖励或惩罚的方式来进行反馈。但有时我们的反馈却起到了反作用。(例:成绩与钱挂钩)而设计合适的反馈方式,就可以避免这种动机的转移。激发他们完成目标的内驱力!

HOW:设定合适的反馈有三“问”:
思路一:问必要。我们在设定反馈时要先问问自己,奖励是否必要。有些事情完成本身就是一种奖励。比如说:登山爱好者登上一座高山。这一类的目标就可以不设定奖励。

思路二:问目标。在设定奖励时,让奖励与目标同类。比如:阅读完一本书,可以奖励一本新书。
思路三:问关系。奖励围绕关系来设定。比如:阅读完一本书,可以开展家庭故事会,让孩子来展示自己。


WHERE:这个方法可以用在激励自己或员工或者孩子完成较困难的目标或需要较长时间坚持的目标上。还可以在想要激发孩子内驱力自主完成目标时使用。而短期、完成目标比较容易、或者孩子主动性较高的情况则不必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故事:这学期,孩子要钢琴过级。于是,我和孩子约定,在过级之前,每天练习半小时以上,直到过级结束。目标是定下了,可是每次提醒他练琴的时候都很痛苦,他要么是磨磨蹭蹭,要么就又哭又闹,想尽办法缩短时间。要么我就要使出浑身解数哄着他练琴。到现在为止,也很少有高高兴兴地练习满半个小时的时候。但是,他自己弹流行歌曲却很开心。

反思:现在反思起来,发现了我在设计反馈的时候有一些问题。首先是第一步,判定必要性。我忽视了。练琴是比较枯燥的一件事,我有必要用一些奖励来促进目标的达成。但我却忽视了,总是说他哪里没弹好,时间又不够等等,没有奖励。第二步,奖励与目标同类。根据我观察到孩子总是喜欢随意弹流行曲子这个现象,我可以设定:每当他保质保量完成一个星期的练习后,奖励他一个喜欢的曲子的钢琴曲谱。第三步:奖励促进关系。也可以设定,他过级通关后,跟妈妈睡一个房间。如此一来,他可能会更愿意练琴了。

目标:我要用这个设定合适反馈的方法来引导儿子在暑假60天当中,坚持积累,每天背一首古诗或者一句名言。

我准备这样行动:

先跟孩子谈谈目前的教育形势,让孩子认识到积累的重要性。再跟孩子一起确定能他能接受的目标。不一定是一天一首,也可以是一周五首或四首。

在设定反馈时,就可以用上前面所学的三“问”了。一问必要:这个目标完成时限较长,需要定奖励。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来确认奖励的方式、程度。一问目标:奖励尽量与目标同类。比如:每完成一周的积累,奖励一本喜欢的书。三问关系:奖励围绕关系来设定。比如:每积累完成一周,可以要求妈妈也积累其中的一首,并接受检查。定促进关系的奖励,有利于提升孩子完成目标的自主性。

今天的分享结束,希望大家通过……

以上就是我1-1过级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与陪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