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可复制的领导力》 所属活动: 上党分舵第30次过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如何进行BIC负面反馈

开场:

【开场】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各们小伙伴们大家好,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今天的拆书练级活动,我是新手拆书家段琼茜。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名亲子财商的践行分享人,也是一名一级拆书家;拿到过中国优秀金融理财师的荣誉称号;可以提供财商及一对一的资产配置咨询,希望透过自己的践行和分享,让富足更简单,让管理更高效,让生活更幸福。谢谢大家!

(【分组】为了方便学习过程中充分交流讨论,我们简单分个组。今天有6位小伙伴到场,我们从中间分开,左边3人一组,右边3人一组。谢谢!)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今天拆解这本书《可复制的领导力②》。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这是一本管理类书籍,作者是樊登博士,他基于当下这个以疯狂世界为主导的时代,提出构建生物态的思维,让优秀的员工自己长出来。与此同时提出打造生物态组织的5种基本方法和构建生物态组织的4个技术工具,让读者从根本上提升认知高度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和其他同类书籍相比,它的作者创立了年营收超10亿元的樊登读书,是有结果的管理者;并且由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正和岛创始人刘东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宁向东5位顶级大咖联袂推荐。不仅仅是我们传统管理中的方法,更提出了我们面对当下所处时代的管理新思维。

【B】利益,强调的是“你(学习者)”用于引发兴趣。

B1:这本书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这本书对新时代的管理者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方法,来应对这个疯狂世界。如果我们在管理团队、自我管理及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了瓶颈,这本书可以带给我们方法和启发。

B2:拆页片段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这个拆页片段通过一个故事讲述了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负面反馈,比如员工或者孩子犯错却不知道该怎么批评时,能够应用“ BIC”工具,对事不会人的说明问题,引起对方的重视。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请大家2分钟时间快速阅读这个片段。阅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

【R】阅读原文 P231-P232

IBM的人在听到我说方便沟通后,说道:“樊老师,今天早上您在讲团队这部分内容时,您是这样说的…”然后对方把我上课讲的话几乎是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用BIC理论来说,就是把B(行为)的部分讲清楚了,也可以说是把“事实”梳理清晰了。

然后他接着说:“我观察学生在做游戏的时候,没有完全体会到您的这几点。如果不把这些内容讲清楚,可能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点的吸收。”这是I(影响)。学生无法真正有效地学习、领悟我所讲的知识,属于直接的、短期的影响。

再接下来他说:“如果接下来还是如此,我们担心这门课程在中国的传播效果会受到影响,而且不利于您成为一名优秀的facilitator(推动者)。”这是C(结果),而且把我个人的长期利益与他们的观点挂钩。抛开其他内容不谈,即便我再怎么不同意对方的前两段话,对于长远的影响和利益我肯定是要严肃慎重对待的。而且对方在与我的利益建立连接后又说了一句:“樊老师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面对IBM有理有据的BIC,我向对方承认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事情,我只是想尽量多讲一些知识点。优秀推动者的特点是要让学生有体会,而不是自顾自地输出内容,否则就变成了填鸭式教育。

在听到我承认错误之后,对方表示:“不过不要紧的,樊老师,如果您有什么独特的设计也可以讲出来,或许您的打算是对的。”这句话是最让我感动,也是最让我受益匪浅的部分。因为授课内容和课程设计出现错误的主要责任方明显在我,可是他们在提意见的时候依然十分尊重我,真正做到了就事论事。最后我表示接受对方的建议并进行改正,同时也对他们人性化的建议方式表达了感谢。

(还有30秒,……好,时间到,没有看完的小伙伴可以跟随我对这个片段讲解再继续来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片段讲述了IBM的人员用BIC(事实、影响、后果)工具与作者进行负面反馈,作者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并进行了改正的故事。

【why】

(通常做法)日常生活中我们给予配偶、孩子、员工甚至自己等等负面反馈时往往往往是带着消极的情绪,比如:“你怎么总是迟到?”、“你怎么总是考不好?”、“你怎么老是吃这么多?”等等。

(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惯性的带着情绪去指责,相应的事情其实并不能有效解决。

(这么做的好处)而使用BIC可以将问题提升到事情层面,避免情绪用事,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how-细化行动步骤】

那具体怎么做呢?我将原文片段总结为以下四个步骤:

1.描述客观事实。梳理描述清楚客观事实,而非观点。原文中IBM的人把樊登老师上课讲的话几乎复述了一遍。

2.评估短期影响。将这个事实所能造成的直接的短期的影响评估出来并告知对方原文中IBM的人将如果樊登老师不见清楚内容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学习到这种知识的短期影响告诉了樊登老师。

3.指出长期结果。指出长期这样下去会导致的结果。原文中IBM的人告诉樊登老师如果接下来还是这样,会不利于樊登老师成为一名优秀的推动者。

4.达成改进共识。让对方接受建议并有改进的意向。原文中IBM的人询问樊登老师的意见,樊登老师承认了错误。之后IBM的人再次考虑樊登老师的想法,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真正做到就事论事。樊登老师最终接受建议并进行改正。

【where】

这个方法适合有较大影响又急需改变的负面问题,并且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的比例最好为4:1。

【意译案例】

拿我5月份体检来说,体重超重并检查出轻度脂肪肝,刚好和体检中心的医生认识,她对我就进行了一次负面反馈。

(描述客观事实)医生把这次的体检报告和一年前的体检报告拿出来对比,并告诉我一年前我的身体很健康,没有超标项,而现在出现了轻度脂肪肝,体重指数25.3,达到超重的诊断标准。

(评估短期影响)他跟我说:“现在你看上去比去年胖了,原来的衣服应该也都穿不下了吧。”

(指出长期结果)再接下来她跟我说:“如果不控制体重可能会让轻度脂肪肝继续发展,会降低人体免疫和解毒功能,严重的话可能成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等最终导致死亡。”

(达成改进共识)在听到她的反馈后我承认了自己的问题,医生说:“不过没关系的,现在开始合理饮食搭配运动都还来得及,是不是最近工作压力大或者有什么原因啊?”她没有嘲笑指责我短时间变胖的状态,更多让我感受到的时关心,我表示接受对方的建议并进行改正,开始反思自己近一年吃饭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时间少,晚饭吃的量大,并开始有了减肥计划,并对她表达了感谢。

【预防异议】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鼓励都还没改变BIC太容易打击自信心更不会有什么效果了。首先这个方法适合有较大影响又急需改变的负面事件。我们通过BIC工具将这个负面的问题转化成相应的事件,让被反馈者清楚这件事情将导致的结果,从而去帮助被反馈者找到原因并做出相应的改进。与此同时要一口气说完,这样才能让你关心的人客观看到自身的行为产生的负面效果,从而产生改进的愿望。

有的伙伴也可能觉得用这个方法批评完了,还是没有解决问题怎么办,实际我们能让对方认识到问题,有改变的意识已经足够,因为想要真正改变不是一次BIC就能解决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们刚才一起学习了如何进行负面反馈的片段,接下来,是我们小组的演练时间。那请大家仔细听一下需要演练的内容。

【场景】

现在,我们假设小C在最近工作当中出现了较大的情绪波动,作为公司的骨干成员你想给予一些良性的小建议。通常情况下我们可能会说:“我发现你在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莫名其妙的发脾气,然后把整个团队气氛搞得很紧张。”而事实却是小C在昨天开会的时候一句话都没有说,突然拍了一下桌子就走了。然后小D拿给她文件时看都不看就把文件撕了,当时把小D就被吓哭了。

我们如何通过今天学习的BIC负面反馈工具进行反馈呢?

【小组讨论】

下面请各位小伙伴在刚才的分组内,先来用1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我刚才提到的场景,并用2分钟的时间来讨论一下,用到今天的四个步骤去实现负面反馈,让对方有积极改变的计划,大家可以把讨论的结果发送到群内、写在便签上或者打到公屏上。

学习者案例记录:

Emma:

1.描述客观事实。小C,昨天我看到在开会的时候,你一句话没说,拍了一下桌子就走了。后来小D给你送文件,你把文件撕掉了,小D就哭了。

2.评估短期影响。你看,这样做短期来说小D也许近期就不敢给你送文件了,你的工作也就忙了。

3.指出长期结果。长期来说,次数多了,大家会认为你是一个情绪容易波动且不善于合作的人,但其实你只是有一些情绪没有及时表达出来对吗?但这就让人没办法认识真实的你,让你的工作没办法开展。

4.达成改进共识。那咱们是不是以后有情绪可以提前咱们用语言去表达出自己的不满。你看怎么样?我们也尽量耐心倾听。

【拆书家指令】

好了,大家熟悉之后我们在各小组内分别找两位小伙伴扮演场景内的骨干成员和小C,一组选择进行常见模式的负面反馈,另一组用我们今天分享的BIC负面反馈工具进行反馈,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我们能够让对方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并有改变的认知就可以,不能要求一次沟通后就能够完全改变现状。

时间4分钟,随后分别邀请两组来进行现场演绎,通过两组当事人听完之后的感受和心理落差情况来进行现场反应的对比,从而体现常见的负面反馈与BIC负面反馈的差异。

【邀请分享】

各位,小组内演练的时间到了哈,下面我们利用5分钟的时间,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伙伴分别代表常见模式的负面反馈和BIC负面反馈来给我们呈现他们的演绎。

学习者案例记录:

第一组(常见负面反馈):

骨干成员(刘建):小C,昨天你脾气怎么那么大?你到底想干嘛?(情绪音调很大)

小C(Emma):还不能让人发脾气了吗?我不就是拍了一下桌子吗?我妨碍到你们什么了吗?......(情绪音调也很大)

第二组(BIC负面反馈):

骨干成员(徐晶晶):

(描述客观事实)小C啊,昨天开会的时候你拍了一下桌子就走了,把小D的文件也撕掉了,小D哭了。

(评估短期影响)心情不好的时候一定有办法解决的,你看开会的氛围一下子变了,现在小D不帮你送文件了。

小C(严金英)我当时真的很生气。(有些委屈)

骨干成员(徐晶晶):

(指出长期结果)我担心长期这样下去不利于你工作的推进,更没办法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达成改进共识)我知道你再这件事情上也有委屈,而且我很欣赏你做事的时候有很强的计划性,以后可以换个方式去表达,如果我们情绪上表现的好一些,是不是有可能会利于我们团队氛围的提升,助推你成为更好的管理者呢?我想听听你的一些想法。

小C(严金英)嗯,我确实在情绪上出了问题,我会注意的。

感谢小伙伴们的精彩演绎,通过两组对话情景可以发现:第一组演绎的时候小C满怀怒气不说话,气氛非常的紧张和尴尬;第二组小C参与交流想要有所改变。经过分析对比之后,体现出BIC负面反馈工具让被反馈者感受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和迫切性,有了改变的计划。谢谢四位伙伴!

希望通过今天RIA对片段的学习,各位小伙伴不再用情绪式的负面反馈对对方进行否定,而是通过BIC反馈工具的四个步骤让对方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改变的迫切性,从而改变现状。

刚才大家的分享也让我受益良多,今天我的拆页就结束了,希望能够帮到各位,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