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不》 所属活动: 拆书帮蜀汉分舵 2016年第46次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部分承认对方说辞,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不” 学习目标: 部分承认对方说辞,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不”

开场: 大家好,我是鸿,黄飞鸿的鸿。我的三个标签是:学习、健身,分享。今天晚上我把大家分为2组,组长分别是杨聚东老师和钟小苹。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会一个拒绝别人的小技巧,那就是:部分承认对方说辞,通过4个步骤说“不”,让对方更容易接受。
FAB图书介绍:
Feature:这段文字选自《如何说“不”——拒绝别人的语言艺术》,这本书书是日本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石川弘义的代表作。
Advantage:相对于其他沟通类书籍,这本书专注于如何拒绝别人这个细小却实用的领域,非常难得和少见。作者利用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5个方面总结了83个小技巧,配以案例讲解,易学易用。
Benefit:大家有没有为了说“不”而纠结的痛苦经历呢,说了,让对方难过,自己也不愉快;不说呢,又会觉得憋屈和后悔,反正都觉得不好受。如果你想减少这种两难的尴尬,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让你学会从容说“不”,并且不会伤害对方的感情。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小孩子开口要什么。做父母的,想说“不”。这时,要让对方顺利地接受“不”,该怎么办?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博士在他的著作“亲子之间”里讨论到这个问题,说有四个阶段的“不”的说法。

(1)首先承认小孩子的愿望。比如,“你今晚想看电影?”

(2)明确地表示该愿望能获许可的范围。“我们家有一个规矩,上学日的晚上不能看电影吧!“

(3)然后,要表示该愿望能够部分获得实现。“星期五和星期六就可以了“。

(4)给予表达失望或者生气的机会。“我知道你讨厌这个规矩”,“等你上大了,我们来改变规矩”,“对你来说,最好是每晚都可以看电影,是吧?”

倘若一开始就予以全面的否定,则会失去共同的心理基盘。所以要首先承认小孩子想看电影的愿望,也不妨加上这一句“妈妈也想看呢。”这样造成一种可以沟通的大前提,接着(2)(3)的顺序,表示该共同的地盘虽然也有限制,同时也有部分可以承认之处。这时,如能利用“我们家的规矩”这一类“我们的感情“更好。如此驱退当前的要求,再用(4)来降低其不满的情绪,则”不“就可被顺利接受而不留后遗症。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WHAT这个段子告诉我们,部分承认对方的说辞,通过4个步骤说“不”,可以让他顺利接受。

HOW我归纳了一下,这4个步骤是:1.复述对方愿望;2.告知许可范围;3.提示部分实现条件;4.安抚引导情绪。

WHY:用这4个步骤说不,可以让自己正当表达拒绝的意图,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对方的接受程度,不至于影响到双方的感情。

WHERE虽然段子说的是亲子沟通,但这个方法在大人之间也同样适用。

举例子:有一次,我单位另外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因为私人原因找我借某个项目资料。但按规定这个资料是不能借的。如果直接拒绝他,可能会影响我们之间的关系。我当时就运用了这个方法,是这样给他说的:您是现在要某某项目的资料吧?我马上帮您找(复述对方愿望)。只不过,我们部门有规定,这类资料不能外借,除非找主管领导批准(告知许可范围)。要不我这边先找着,您给我领导沟通一下(提示部分实现条件)。虽然麻烦了一点,但这样对大家都好,您看呢?(安抚引导情绪)

可能存在的异议:可能有的小伙伴会问,是不是拒绝别人的时候都能用这个方法?当然不是,最好是对方的愿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但这个条件又不由我们自己掌控的情况下使用,效果会比较好。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

分步催化1

现在是小组讨论时间,请大家设想一下,亲戚朋友找你借钱、同事让你帮他做事……等情景,对于他们的愿望,你都不想答应,要对他们说不。大家可以想想你认为今后最有可能遇到的情景。

 [学习者案例记录]:根据指令,有的小伙伴联想到“同事让你帮他做事”场景,有的小伙伴联想到“亲戚朋友找你借钱”场景。

 

分步催化2

现在请根据所联想到的情景加工一个具体例子(人物、地点、起因经过结果),说明今后你可以运用刚刚学到的4个步骤说不。各个小组简单讨论3分钟,然后我将请小伙伴出来分享一下。组长要控制时间哈。

[学习者案例记录]:

翔子:我想到的是同事让我帮她做事的情景。我是这样说的:您说的这个活儿是规划和执行两个部分的,这两部分都需要我来做吗(复述对方愿望)?我这边也有不少的工作。如果我做,你需要给我一个粗浅的规划(告知许可范围)。如果按照上次的规划你认为可以,我们就按照上次的规划来做,但还是需要你结合这次的情况在上次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提示部分实现条件)。你想想,如果我全部做完,一旦出什么问题,其实我们两都是由责任的,所以说,你来做一个把控好么(安抚对方情绪)?

钟小苹:我想到的是朋友结婚买房找我借钱的情景。我是这样说的:年龄这么大,终于结婚了,要买房差点钱,你要借6万是吧?(复述对方愿望)但是我现在手上活动资金只有5万,而且我小孩给他选了一个学校马上要交2万元的赞助费。这边的话,我能够借给你的可能只有3万了(告知许可范围)。没有借给你需要的钱,可能你有点失望,由于你这次比较急,下次不那么急的话我可以借6万给你(提示部分实现条件),我手上能够挪出来的都给你了,希望你能理解(安抚对方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