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非暴力沟通&让孩子自我负责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万能沟通公式

开场:

一、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谢谢大家来听我拆书。我叫郑宇和,三个标签介绍自己——注册造价工程师,头痛的奶爸,健康饮食倡导者。大家有工程造价方面的疑问可以咨询我,最近正在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主题阅读,试图找到一些家庭教育的目标与方法,通过合理搭配饮食控制体重。

二、 分组

我们今天的学习者有N人,我们按桌子长边中心线划分,左右各一组,共2组。(多于6个学习者,分两组。观察家不算。)

三、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拆书学习后,需要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大家能够运用非暴力沟通句式,不使用评论性、责备、命令等语句,清晰、恰当地表达自己。

四、 图书介绍(2分钟)

今天我拆书的片段,选自《非暴力沟通》 这本书。

F:

该书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是一位心理学博士和国际沟通专家,他发展了“基于语言的冲突解决方法”,教导人们在对话时避免使用评判、指责和带有暴力意味的字眼,放下执见、改变沟通意识,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实现良性沟通。

A:

这本书采用平实的语言,没有说教,没有大讲道理,用自身经历的或学员讲述的案例,印证非暴力沟通的理念和技巧。“写我所做,做我所写”,用“知行合一”的姿态,向我们展示了非暴力沟通方式的良好沟通效果与解决问题的魅力。

B1:

阅读这本书,一方面会让你认识到以往沟通不畅的问题所在。譬如“情绪管理不当,使用了指责、批评、责骂的语句”沟通等等。另一方面,收获非暴力沟通的理念与技巧,你的沟通方式会更加友善,人际关系会更融洽,家庭氛围会更和谐。

B2:

获得非暴力沟通表达标准结构,该句式可以实现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认识到谈话中关注对方的感受和需要,采用正面且具体的语言提出请求,有助于实现和谐、高效的沟通。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五、 【R】阅读原书拆页(1分钟)

今天我拆书的主题是【使用非暴力沟通句式,清晰表达自己】。大家花1分钟时间来阅读这个片段。读完的小伙伴请抬头示意一下。【过渡】

【拆页原文片段P7-P8(R)】

非暴力沟通过程

要达到让双方都能发自内心地相互给予,我们需将注意力聚焦在四个方面——它们是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我们观察实际上发生了什么1。不论他人的言行是否有益于我们,我们只是去观察。要做到清晰表达所观察到的,我们的挑战在于【不夹杂任何评判】。不论喜欢与否,我们只是说出人们做了什么。第二步,【表达出我们看到这些行为时的感受2:是感到伤心、害怕、喜悦、有趣,还是心烦呢?第三步,表达出【我们的感受与什么需要相关联3。通过对这三个要素的觉察,我们清晰和诚实地表达出自己的状态。

例如,一位母亲想和正值青春期的儿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说话,她可以这样来表达以上三个要素:“菲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团脏袜子和电视机旁边的三团脏袜子,我很生气,因为我希望在我们共用的空间里能多些整洁”。

紧接着,她可以表达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一个具体的请求4:“你愿意把你的袜子放在你房间或放进洗衣机里吗?”我们借助这个要素提出对他人的期许,希望他(她)怎么做来满足我们的需要,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美好。

(1分钟后)

我看大多数小伙伴都读完了,没读完的也没有关系,下面听我讲解就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六、【I】拆书家讲解引导(4分钟)

这个片段讲的是非暴力沟通方法的四要素。

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表达习惯,譬如:习惯讲对错,习惯讲观点、看法、见解,习惯用命令、指责的语言沟通。【一些通常的做法】

这些表达习惯,容易激起对方抗拒、反驳和一些不良情绪,如愤怒等,让谈话变争吵,甚至互相指责、谩骂,不利于工作开展,影响人际关系,影响家庭和谐等等。【对应的后果】【Why】

既然不这么做有这么多坏处,那我们该怎么做?【过渡】

原文告诉我们:在沟通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清晰地表达自己。【What】

那具体怎么做呢?【How】

1.描述事实:清晰、客观地描述事实,不带评论,不判别是非对错。譬如,我看到/发现...(谁,时间,地点,做了什么事,产生什么影响)。

2.表达感受:用意思准确的情绪词汇表达我们当时的感受。感受是指我们的情绪、情感这一类的形容词,如喜怒哀乐等等。不使用意思模糊不清词语(如糟糕、不好等)。句式:我看到...,我很/感到...。

3.关联需要:感受来源于我们的需要是否被满足,清晰表达你合理的需要,有助于对方理解你的感受,为提请求铺路。句式:我很/感到...,因为...。

4.表述请求:用肯定且具体的语言,表达你希望对方做的事情。不使用“不要、不能、不可以”等否定词汇。句式:我希望.../你愿意...吗?

这里,我简单整理了一个非暴力沟通句式:我看到/发现.....,我很/感到....,因为......。你愿意.....吗?

看完这个拆页,我想到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反面案例】

上周六,午饭前,孩子打开电视看动画;午饭后,我午休到14点起床,看到孩子仍在看电视。我当时有点生气并采用命令式+评论语句“不要再看电视了,你已经看了很久了。”

孩子关掉电视,跑开了。

这是一个命令式的要求(不要再看电视)和评论性的描述(看了很久)。

假如能够回到过去,我想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反例修正】

ZZ,我发现你从11点到14点,看电视有3个小时了(客观描述观察)。我有点担心和生气(表述感受),因为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有伤害,我希望你能够爱护你的眼睛(关联需要)。你愿意关掉电视,让眼睛休息一会吗(正向及具体的请求)

工作中水平及向下沟通;教育孩子、夫妻矛盾解决以及在朋友向你倾诉或者请求帮助的时候,都能使用。

工作中向上沟通及平时的闲聊场景,也适用,但不建议用。比较费脑力。【Where】

接下来,我们现场练习一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七、【A1】显像提问(5分钟)

提问:大家最近一周是否发生过暴力沟通?譬如控制不住焦虑、愤怒的情绪,与同事、家人争论、吵架,甚至下重话狠话伤害彼此;孩子捣蛋不听话,一气之下采用命令、责骂、威胁的语言教育孩子;要求你的朋友、同事、家人、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等等。当时情境下,我们是怎么表达自己的?请大家回想一下。

我们按刚才的分组,先组内讨论分享,2分钟后,我找小伙伴来分享。

【案例】

分享者:春晓

平时在家,发现小朋友一直看电视,会控制不住情绪,直接使用暴力语言责骂或者要求孩子“不要再看电视了。作业也没做完,书房也没收拾好。”

八、【A1+】反思加工(3分钟)

如果让你再回到那个时候,重新和你的【家人、同事、朋友和孩子】对话【紧接刚才分享的案例描述】,运用今天所学的非暴力沟通句式“我看到.....,我很/感到....,因为......。你愿意.....吗?”,该怎么表达呢?

春晓愿意再分享一下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春晓

下次看到孩子超时看电视,会应用今天的知识,一是客观的描述事实,如“孩子,你已经看电视很久了,有2个小时了”;二是控制情绪并表达当时的感受,如“我很生气”;三是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我希望你能爱护自己的眼睛或者我希望你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等等”;最后是表达请求,如“你能关掉电视,让眼睛休息一下或者再看5分钟我们关掉电视”。

希望大家在工作生活中,能够运用非暴力沟通句式,具体清晰地表达自己。我的分享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