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我先介绍一下自己,大家好,我是支帆,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我是终身学习者,梦想实践者,不惧艰辛,坚持不懈的人。可以看到咱们今天现场来了两位小伙伴,在这里就不再分组了,一会希望在场的小伙伴能够参与进来,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
【介绍图书】(529字)2分钟
[F特征](谁写的,写的什么)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书是《关键对话》,这本书有个特别的地方,是由四位出色的培训大师(美)科里·帕特森、约瑟夫·格雷尼、罗恩·麦克米兰、艾尔·史威茨勒共同编著,基于20多年来对全球10万多人的跟踪调查,所甄选出被公认的对话高手,研究他们在“关键对话中的行为举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技巧。
[A优势](与其他书籍相比的特点是什么)
和其他沟通类的图书相比,他更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同类书籍中或者是重理论,或者是重实践。而这一本是把专业的理论用大量的实践案例解释。所以是难得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书籍。
[B1利益](学完这本书,能得到什么)
《关键对话》是对人们在沟通中常见的盲点问题进行深刻剖析,通过谈话、倾听、行动技巧,加上丰富的情景对话和幽默的故事情节,帮助读者快速的掌握各种沟通技巧,从而以事半功倍的效率应对生活的各种难题。
[B2利益](学完本次,课程能得到什么)
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让你在大脑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处理更复杂的问题,找到跳出以前“直接反对或沉默接受”错误的心理模式,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既不会让自己感到压抑,也不会因为发脾气伤害到对方,也能够实现有效沟通,从而解决问题。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用今天的技巧,在与别人对话时,做到先确认自己的目的、明白自己不想实现的目的、结合前两步提出新问题。
下面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阅读一下原文拆页,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当你在对话中变得情绪化时,你可以练习这种做法。当然,一开始你会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这并不难理解,当我们的大脑无法正常思考时,我们肯定会排斥需要缜密思维的复杂情况。我们更倾向于做出战斗或回避的简单选择,而且认为这样做的理由非常正当。例如,我们会这样想:“很抱歉,为了保持个人形象,我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诋毁羞辱对方。虽然说起来并不光彩,但这样做是绝对正确的。”
幸运的是,只要能拒绝做出“傻瓜式选择”,让你的大脑学会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处理更复杂的问题,你就能跳出这种错误的心理模式。你会找到一种新的方式,能够同时做到分享观点、聆听对方看法和建立牢固的人际关系。毫无疑问,这种对话结果必然会彻底改变你的人生。
对话高手在拒绝“傻瓜式选择”时会提出新的选择。他们会面对更为棘手的问题,排除非此即彼的选择,转而寻找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比说明。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首先,你应当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做到审视自我可以让你在对话中占据领先优势,如果能明确对话可为自己、他人以及你们的关系带来的重要意义,那你就能成功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了。例如:
“我的目的是,让丈夫变得更加可靠,每次他承诺的事情都做不到,我已经受够了这种失望。”
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这一点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所在。想想看,如果你放弃战胜对方或明哲保身的想法,会发生哪些对你不利的情况?如果你停止咄咄逼人的表现会带来哪些不好的结果?如果你不逃避问题,情况又会出现怎样的转变?例如:
“我不希望看到的是毫无意义的激烈争论,这样不但让人心烦,而且无法改变情况。”
最后,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你应当把前两步结合起来,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迫使自己跳出沉默或暴力的怪圈,寻找更具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我该怎样和丈夫展开坦率对话,一方面能和他讨论更负责任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不会破坏情绪或浪费彼此的时间?”
(我看到大部分的伙伴都看完了,现在,我们开始拆解一下这个片段。)
I便签
What:这段文字给我们介绍了在面对棘手问题时,利用三步,跳出沉默或暴力怪圈,找到新的处理方式。
Why:
(通常做法)
大家在面对棘手问题时,通常会选择沉默或是暴力反对的方式,例如:领导让你干一个本不属于你职责范围的活,你本来就知道这不属于你的责任范围,但是害怕冲突,选择沉默,或者是忍了很久,不能再忍了,就跟对方说些难听的话,暴力对待对方。
(不这么做的坏处)
这些通常做法的坏处就是如果选择沉默的方式应对,针对问题不表明一个明确的态度,双方的意见将不能达成一致,问题处理起来也会事倍功半,双方的关系还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选择暴力对话,可能当场的气氛就搞得很紧张,因为在情绪高涨时,也许会说出难听的话,伤害对方,导致彼此关系不和谐,要谈的事也没谈成。
[案例]我来举个自己的例子。
上周四,我跟领导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半年前,我的工作已经交接给另一位同事小C了。上周四,领导让我去帮忙解决一项工作,而这项工作目前是小C的职责范围。出于帮忙的初心,我处理了一部分环节,但是领导却让我继续做完。由于领导的“越界”,我感觉十分愤怒,因为我经常被领导临时安排一些不属于我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这次,我彻底爆发了,对领导说:“让这个岗位的主管负责人干这个活呗,我都调岗位了,还叫我弄,我帮忙是可以的,但是仅限于帮忙,其他的不要再给我安排了”,领导听完十分生气,说:“请你尊重我”,我说:“请你理解我!这个活,我就是干不了!”,最终不欢而散。
(从我的例子中,小伙伴们是不是感受到了我先是选择了沉默应对,然后暴力处理,显然这两种处理方式带来的效果都不好,)
How:
那么接下来来看看原文片段给我们支了什么招,怎么做就能避免两种极端对话方式呢?我们来看一下具体做法。
1.【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想一想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把对话的主动权拿回自己手里。比如我的例子里:“我真的目的是不再负责原来的业务”
2.【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想一想再对话时,自己不想实现的目标。比如:“不想再跟领导有剧烈的争吵”
3.【创新第三种方式】既不争吵也不委屈自己。比如:用什么方式交谈才能既能让他再找个别的帮手;又能不破坏彼此情绪”
回到原书拆页建议,可以把刚才举的例子变成正面的例子,那么我会这样跟领导对话:
1. 谈话前先想一想自己的目的:我的目的就是既然工作已经交接给小C了,我希望领导将职责划分清楚,不再将我职责范围外的工作再交给我做。
2. 想一下自己不想实现的目标:我想在无冲突的情况下,达到我以上的目的。
3. 结合上述两条信息,提一个新的问题,打开新的对话思路,以解决我的问题:我该如何跟领导沟通,一方面把职责划分清楚,另一方面不引起冲突呢?。
(这些技巧在什么情况下适用呢?)
Where:这个技巧可以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平级之间对话时、对方踩到自己边界时使用,比如工作中自己有某种需求,需要对方配合自己才能完成时,就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跟对方对话,但是如果是上级部门下达的死命令、死任务,是你职责范围内应该做的,那就不要跟上级领导用此方式沟通啦,因为说了也没用,挡不住还要挨骂,比如上级要求你完成100条数据录入,你说咱们商量一下,我就录50条,那领导不骂你才怪。
[预防可能存在的异议]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觉得这样说话真麻烦,而且这样对话真的能解决问题嘛,大家遇见沟通问题时候也都是通常的处理方式啊,我如果选择异于通常做法的话,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很奇怪啊?而且以前的处理方式不见得没用啊?确实是不见得今天讲的内容就可以解决所有情境下的问题,但是至少可以给你提供一个新的对话思路,你通过平常做法达不到对话目的的时候,就可以试试今天的对话技巧,比如说先想好自己的目的,对话僵住的时候,换一个角度提个新问题,开打话题,可能更能使谈话顺利,达到目的。
(好,以上是我对原文拆解部分。)
A2:分步催化(显像提问)4分钟(274字)
1. (拆书家设计提问)接下来,未来两周内遇见类似问题时,比如:你老公总说:“你每天做家务真辛苦,好心疼你”,但是仅限于嘴上说说,从来没有实际行动来帮你分担家务,或者是工作中领导想让你加班完成数据录入呢,但是恰好晚上下班你有事,而且你觉得这个事也不太着急,请大家思考一下未来可能会遇到到的类似情境?
2.现在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想一想未来的情境,一会我找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3.时间差不多了,现在请一位小伙伴用2分钟时间再组内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胡胡,今天下午还需跟领导汇报一项工作,事情是这样的,我要报表,跟领导解释上报的内容数据,领导说需要加上未来干这项工作会遇到的问题,但是我认为不需要写,然后我又跟要表的那个部门沟通了一下,人家也说可以空着,所以下午我要跟领导说这个可以空着不用写,因为这个环节没有任何问题,下一个环节的事,下一个环节再说,所以需要说服领导在这个表可以空着,但是领导比较强势,可能会引发他的情绪,这是我的场景
A2:催化应用5分钟(248字)
好的,感谢小伙伴的分享,那么请小伙伴们设想一下,未来再遇见跟别人对话,自己如何带着目的、提出新的解决思路这些技巧去对话呢?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思考一下,规划一个未来计划,这个规划行动要包含具体时间,并使用了上述技巧,一会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用2分钟时间在组内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
胡胡,针对我刚才的那个场景,我预想一个下午汇报工作时候,我会如何做吧,首先我会想一下自己的目的,自己的目的就是赶紧把表报了,第二是我不想实现的目的,是不想再在这个表上纠缠,第三是给自己提个更复杂的问题,自己应该如何沟通才能让他同意我的报表方式,又不会引起对方情绪呢?这是我对下午面对场景的一个预想。
好,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分享,今天我们学习了处理棘手对话时的三个技巧,分别是1.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2.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3.创新第三种方式,相信大家都学会了,希望今天这个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再次感谢小伙伴的聆听,本次拆页活动到此结束啦。